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成功心得體會篇一
北京時間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見證這歷史性一刻,不少國內網友紛紛激動表示:“歡迎英雄回家”“中秋團圓啦!”。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消息也傳到國外,在國外社交媒體上,不少外國網友也對三名航天員表示“歡迎”,對中國表示“祝賀”。
“歡迎各位回家!讓我們繼續為人類工作?!?/p>
“祝賀中國。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問候。”
“祝賀航天員安全著陸?!?/p>
還有網友說,“這是地球上每個人的驕傲時刻?!?/p>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于6月17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后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駐留,在軌飛行期間進行了2次航天員出艙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在軌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為后續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成功心得體會篇二
奮戰戈壁沙漠,奉獻青春生命,沖破封鎖壟斷,打造大國重器。黨率領下的幾代軍人、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繼、不懈奮斗,創造出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神州系列飛船的發射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展現了中國人“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這些偉大成就體現出了黨領導人民實現中華名族復興的偉大之精神,更激勵廣大黨員牢牢抓住戰略機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勇攀科技高峰,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新篇章。聶榮臻、張愛萍、孫繼先、李旭閣、錢學森、孫家棟、王永志……,一個個偉大的名字載入共和國的史冊。而我訪談的那位老軍人,也是這個光榮集體中的平凡而偉大的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一員。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以走訪紅色故事當事人,聆聽他們當面的講述,也是學習黨史一種好方法。這些當事人是黨史的“活教材”。
我們黨在百年奮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學黨史,就是利用前輩留下的豐富紅色資源,作為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就是要響應******號召,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學黨史,就是不忘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新中國是怎么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就是要宣示中國******將始終高舉紅色的旗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先輩們開創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學黨史,就是從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深刻領悟中國******為什么能,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學黨史,就是弄清楚其中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要運用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高度重視黨史學習,不斷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實際、守正創新,高標準高質量完成黨史學習的各項任務。我會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樹立正確黨史觀,以黨史學習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并將理論和實際緊密聯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創新,真正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船,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飛天,從無人飛行到太空行走……中國航天事業騰飛令世界矚目,中國航天成果紅利也讓世界共享,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xx年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見證著航天科技進步的奇跡,成就了中國航天大國的地位。今天,航天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得益于科技創新,僅用了二十多年中國就實現了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無人交會對接到載人交會對接等重大跨越。創新發力,五千年飛天夢將畫得愈發圓滿,廣袤的太空將會出現更多、更活躍的中國身影。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天攻關任重道遠。祖國的強盛之夢和民族的復興之夢,其大的支撐就是幾代人不懈追求的航天夢。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逐夢蒼穹,激蕩輝煌。聶海勝、劉伯明、楊洪波,神舟十二號名單揭曉,在網絡引來一大波仰慕者和敬仰者,紛紛表達了對中國航天人的崇高敬意與美好良愿??萍寂d國,航天之夢,寄托了億萬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承載了中華民族富強繁榮的壯麗追求。航天之夢是中華民族復興夢的重要內容,上天攬月、征途星辰、浩瀚無邊,似乎有種冥冥之中的隱喻,折射出在中華民族這艘巨輪堅強引領下,神舟飛船楊帆啟航、刺破蒼穹、直射牛斗,象征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民族品質和精神品格。
哲人說,激蕩向上的民族,有腳踏實地、埋頭拉車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中國航天人正是那些征戰星空、手摘星辰的英雄,中國航天精神正是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不求安逸、艱苦卓絕的精神寫照,熔鑄于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價值底座,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振興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強音??萍家I,神舟飛行,從家國天下、到人類命運、又到民族復興,一個個巨大的命題,在航天事業上交織絢爛,筑起中華民族獨特的價值脊梁與民族品性。
星海映照征途,奮斗逐夢前行。星海征途同新時代長征路一樣,代表了中國******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初心意愿、時代使命和歷史重擔,統攬“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不懼風險挑戰、不畏苦難艱辛,中國******的掌舵領航、中國人民的勠力同心、中華民族的堅挺不屈,書寫了戰勝一切困難、迎接一切挑戰、創造一切勝利的人間奇跡。站在“兩個百年目標”交匯、“兩個五年規劃”交疊的歷史關口,闖出心路、開好新局、走穩征程,以神舟出征為象征和指引,中華民族必將能夠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初心熠熠,使命昭昭。明天的神舟十二號猶如一把長劍,必將能夠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標和重大任務,在浩瀚無邊的星空激揚中華民族的夢想,揚起五星紅旗的光彩奪目,彰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追求遠大的血脈基因。億萬仰望,承載厚望;星空璀璨,大地牢固??缭叫强蘸痛蟮氐膬蓚€維度,集合初心和使命的兩股動力,航天精神同脫貧攻堅精神、疫情防控精神等匯聚起中華民族精神體系,成為朝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初心使命的價值導向、思想指引和動力源泉,必然能夠激越建功立業、接續奮斗、矢志不渝的精神底氣。
聳立如巨人的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已經光榮“退役”。站在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下,大風在耳邊呼嘯。望向四周,高闊的天空下,戈壁灘一望無垠。正是在這里,老一輩航天人篳路藍縷啟山林。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航天事業處于一片空白。黨***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發展航天事業的偉大決策,航天人吹響了中華民族向宇宙進軍的號角。
作為人類歷規模的航天器,空間站代表當今航天領域面、最復雜、最先進和最綜合的科學技術成果。11艘神舟飛船成功發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員隊伍叩問蒼穹,天和核心艙升空,中國載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關口,夢想逐步變現實。
堅持黨的領導是“法寶”。每一次關鍵技術的突破、飛行試驗的成功、艱巨任務的完成,無不凝聚著黨***的決策和關懷,凝聚著黨組織和廣大航天系統黨員干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后,是黨***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決策部署,指引著航天事業前進的方向。
“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說,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建造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是實現新時代航天夢的必經之路。
據統計,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參與其中的研究所、單位多達上百家,配合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實施載人航天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黨***集中統攬,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象的?!敝袊d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跑。在距離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40多公里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開辟攬天征途。
雖然起步晚了幾十年,但中國的神舟飛船總體性能優越,其“三艙一段”的結構與總體方式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可用空間大,智能化程度高,適用性強,可一船多用。
同國外廢棄軌道艙的做法不同,神舟的軌道艙可留軌半年,作為一顆科技衛星繼續進行空間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這種獨創性的大膽設計,為今后實施飛船和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托舉神舟飛天的運載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別達到98%和99.7%。如同它那個讓中國人倍感自豪的名字長征一樣,幾十年來,它始終是令中國人自豪的偉大創造。
1992年,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的時候,盡管我們已經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衛星技術,但對于載人航天,卻幾乎一切從零開始。
載人航天,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舉之一。從長征火箭、神舟飛船到“飛天”艙外航天服,載人航天征程中涌現的一個個奇跡,無一不是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征程上的標志性創造。
這跨越的基石,就是獨立創造的精神。
一個民族的智慧、一個國家的創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標志性成果來證明。神舟一次次圓滿飛行,一次次向世人昭告,中華民族完全有能力憑借自己的創造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面對太空,神舟的航程才剛剛開始。但,如同一臺永不停歇的助推器,中國人特有的創造精神必將托舉著已經起飛的神舟飛得更高。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成功心得體會篇三
為了對全校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師生的愛國情懷和對祖國強盛的自豪感,6月17日上午,白衣中學以班級為單位,有組織地開展觀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直播活動。
9時22分,備受關注的中國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大家的期盼中發射升空。全校師生懷著激動的心情與全國人民一起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在整個發射過程中,大家都目不轉睛盯著電子屏幕。隨著解說員的報告,飛船奔向浩瀚的太空時,教室里不時響起陣陣歡呼聲,為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加油助威。當屏幕里宣布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時,教室里再次響起熱烈的歡呼聲。今天,我們都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的見證者,這一刻將銘刻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激勵我們學生努力學習,為將來探究科學技術打下扎實基礎。
觀看完直播后,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紛紛發表自己的觀后感想。
“觀看了神舟十二號發射直播,我很為我們的祖國驕傲,太空探索很神奇。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未來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貢獻。”七年級(1)班學生楊xx激動地說道。
“我了解到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有四個:一是要開展核心艙組合體的日常管理,二是要開展兩次出艙活動及艙外作業,三是要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四是要進行航天員自身的健康管理。雖然我還不太懂這些項目,但我很好奇,我想進一步了解這些項目,還有航天知識。”八年級(2)班學生許xx非常自信地說道。
通過此次集中觀看,激發了學生對航天和科普事業的熱愛,增強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民族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