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財務經理工作方面的自我評價簡短篇一
一、主要工作業績
1、根據總公司財務部發放的《財務管理》與《財務規范事項》,歸納和評價了貨幣資金收支業務審批程序的相關規定,制定了《財務審批與支付程序》,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了分公司內部的審批制度與報銷流程,使分公司的收支業務嚴格的、有序按照事前與事后五級審批制度來執行;
2、制定了公司非財務人員和公司新進員工基本財務知識的培訓資料,包括:費用的預算、資金的申請、費用的審批、審核與報銷、資金的支付和方式以及外購物品出入庫等要求與程序;
3、將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相結合,每月開始了自查、自檢工作,從原始票據的審核、票據的粘貼、票據的填制以及印章保管等最基礎的工作抓起,細化財務報賬流程,加強財務工作的規范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保障和促進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進一步完善分公司的財務管理與監督體系;
4、盤點和清查了湖南分公司自重新組建以來所購置的所有固定資產和物品,并將固定資產的使用職責落實到了部門和使用人;
二、今后需要加以改善的方面
1、經過總公司檢查小組指出我們現存的一些問題后,意視到在我們的工作中還存在著嚴重的管理漏洞,需要去完善和落實,“開源節源”不是建立在一句口號上的,是要我們把它落實到、具體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去,所以我們財務部門將會配合和監督各個部門一齊來落實和完善這個工作,以資金管理和成本費用控制為重點,嚴格貫徹執行預算制,將費用預算與考核制度相結合,控制點滴的成本與費用,合理、高效的運用和調配每一分錢財,節儉和保障公司經營所需的資金;
2、不斷加強財務部會計、出納的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的培訓和學習,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新稅法政策出臺的真正意義,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財務經理工作方面的自我評價簡短篇二
認真學習貫徹在蘭考縣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黨員干部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后,我們居委班子對照要求,一一就目前在工作作風、工作效率、服務意識、四風問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查擺,會議始終保持了一種勇于直面問題、敢于揭露問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積極解決問題的氛圍。以下是鄙人在工作中自查的問題,不足之處望各位領導、同志們加以批評指證。
首先我在工作中積極性還不夠,工作計劃性不強、缺乏主動性。主要表現為:工作上存在得過且過,隨大流,領導安排了工作就做,不安排就不做,對待工作不能精益求精,沒有真正做好做細。還有工作中不能根據業務的實際早做準備。早做打算,考慮問題片面,經驗不老練,只滿足考慮當前需要,不能根據時態發展,長久考慮。
其二:在工作中缺乏創新開拓的意識和專研好勝的精神、缺乏動力。表現為:在居委工作兩年來,認為居委工作存在,機械式、重復性、沒有上升的空間。這樣長期一來就養成了因循守舊,按部就班,墨守成規的習性。我的工作條線是宣傳統戰、關工委、電子臺賬等,在工作中沒有自己的特色,不懂得開拓創新,沒有具體的工作創新思路。
其三:對于新的業務知識掌握的還不夠,還有待提高、缺乏經驗。表現為:今年我接手文體條線工作,在文體工作上還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有時還要去請教有經驗的同事,記得有次文化中心通知——各小區秧歌隊報名,結果因我對業務不熟悉,沒有考慮周全,只詢問一個團隊的意見,結果照成其他團隊成員對我有質疑。
其四:性子較為倔強,主觀意識較強。表現為:記得剛進居委的時候,聽不進領導和同事們對我批評。記得有次領導說我工作沒有做到位,而我又認為自己是對了,但由于自己的口才不好不太會解釋,結果越解釋越遭,造成給領導印象不好。
其五: 在開展“四三五融六必訪”群眾工作法中與群眾聯系不夠。其主要表現在:這一環節是我最最深刻體會到的不足之處,對于居委干部來說,與群眾聯系是所有工作重重之重。這一點我深深不如其他幾位同事。我深深反省造成我對群眾聯系不夠原因,(1)因為工作大多以電腦為主,平時居民來時,我也無暇去跟居民溝通、(2)也許是因為年齡的問題,我不知道怎么找話題去與居民聯系,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居民,沒有共同的語言。(3)性格的問題,我是一個還比較內向的人。這點我以后會逐漸改正。
以上是鄙人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我深深明白這些問題可大可小,我會努力逐漸加以改正缺點,虛心接收來自領導、同事、黨員同志及群眾對我的批評,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協同其他同事做好工作,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密切聯系群眾,發揚一位共產黨員應該有的先鋒模范精神。
三嚴三實民主生活會征求意見及建議
當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即將進入召開民主生活會的關鍵階段。民主生活會是“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核心環節,民主生活會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專題教育的成效。要開好本次專題民主生活會,必須嚴防三種不良現象。
防“空談”。一些領導干部在開展自我批評時,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查擺問題羞羞答答、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只講一些諸如“學習不夠”等一些味同嚼蠟的問題,以空對空、隔靴搔癢、人云亦云。自我批評內容大多是對以前的“陳芝麻爛谷子”事情的回顧,對成績、措施等“不厭其煩”的來論述,而對存在的問題、缺點等“只字片語”、大而化之。批評別人時,不聯系工作實際,不關心解決問題,避實就虛、夸夸其談,貌似認真,實則敷衍。更不敢堅持原則、指名道姓、公開批評。最后,批評與自我批評都成了放“空炮”,“坐而論道”,徒費時日。對于理清問題、解決矛盾、調整思想毫無用處。
防“繞彎”。個別黨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會議“主基調”就是“繞彎”。一些領導干部在自我批評時,也總喜歡拿小問題做“擋箭牌”,對關鍵問題避而不談。分析原因,第一選擇不是從自身找問題。即使找,也將問題發生的根源推給所謂的“歷史原因”、“客觀條件”,無限“漂白”自己、“開脫”自己,好像自己永遠都是對的,即使錯了也不是自己導致的。為了怕得罪人,開展批評時也總是“下不了手”、“張不了口”。即使批評,也總喜歡“繞彎子”、“打太極”,能講輕的不講重,能談淺的不深談,“搜腸刮肚”找一些“不痛不癢”、“無傷大雅”的問題湊合了事,看起來“義憤填膺”,其實“平淡如水”,沒有半點批評、“斗爭”的氛圍。
防“跑偏”。一些領導干部在民主生活會上,總認為大家都在一個班子共事,為了怕傷害同志“感情”、“面子”,沒有必要和誰“過不去”。對設定的主題避而不談,東拉西扯,“顧左右而言他”,故意“跑偏”。一些黨組織的民主生活會上,不是將批評與自己我批評相結合,而是將“自夸”與“夸他”相結合,明是批評,實是表揚,互相吹捧,“貼金抹粉”。尤其是一些班子成員在向“一把手”提批評意見時,往往先做一番歌功頌德、溜須恭維的“規定動作”,為了完成“任務”,再“程序化”的勉強提一些諸如“對下屬和工作要求太嚴”等飽含“贊揚”的批評建議。個別黨組織“一把手”為了處理好所謂的班子成員關系,只求“人人過關”,不求“人人出汗”,滿足于“你好、我好、大家好”,對于“跑偏”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默認縱容。最后把民主生活會開成了述職會、研討會,完全“偏離”了民主生活會的實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