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職場禮儀心得體會篇一
談話是一門藝術,談話者的態度和語氣極為重要。有人談起話來滔滔不絕,容不得其他人插嘴,把別人都當成了自己的學生;有人為顯示自己的伶牙俐齒,總是喜歡用夸張的語氣來談話,甚至不惜危言聳聽;有人以自己為中心,完全不顧他人的喜怒哀樂,一天到晚談的只有自己。這些人給人的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印象,因為不懂得尊重別人。
談吐文明
談話中一些細小的地方,也應當體現對他人的尊重。談話中使用外語和方言,需要顧及談話的對象以及在場的其他人。假如有人聽不懂,那就最好別用。不然就會使他人感到是故意賣弄學問或有意不讓他聽懂。與許多人一起談話,不要突然對其中的某一個人竊竊私語,湊到耳邊小聲說話更不允許。如果確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臉上的飯?;蛩砷_的褲扣,那就應該請他到一邊去談。
當談話者超過三人時,應不時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談上幾句話。不要搞“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而冷落了某個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女士們談話要禮貌而謹慎,不要在許多人交談時,同其中的某位女士一見如故,談個不休。
溫文爾雅
有人談話得理不讓人,天生喜歡抬杠;有人則專好打破砂鍋問到底,沒有什么是不敢談、不敢問的。這樣做都是失禮的。在談話時要溫文爾雅,不要惡語傷人,諷刺謾罵,高聲辯論,糾纏不休。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占了上風,也是得不償失的。
話題適宜
談話時要注意自己的氣量。當選擇的話題過于專,或不被眾人感興趣,或對自己的寵物阿貓、阿狗介紹得過多了的時候,聽者如面露厭倦之意,應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當有人出面反駁自己時,不要惱羞成怒,而應心平氣和地與之討論。發現對方有意尋釁滋事時,則可對之不予理睬。
不論生人熟人,如一起相聚,都要盡可能談上幾句話。遇到有人想同自己談話,可主動與之交談。如談話中一度冷場,應設法使談話繼續下去。在談話過程中因故急需退場,應向在場者說明原因,并致歉意,不要一走了之。
談話中的目光與體態是頗有門道的。談話時目光應保持平視,仰視顯得謙卑,俯視顯得傲慢,均應當避免。談話中應用眼睛輕松柔和地注視對方的眼睛,但不要眼睛瞪得老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別人不放。
以適當的動作加重談話的語氣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別人的舉動不應當出現。例如揉眼睛,伸懶腰、挖耳朵,擺弄手指,活動手腕,用手指向他人的鼻尖,雙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鈕扣,抱著膝蓋搖晃等等。這些舉動都會使人感到心不在焉,傲慢無禮。
善于聆聽
談話中不可能總處在“說”的位置上,只有善于聆聽,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雙向交流。
聽別人談話要全神貫注,不可東張西望,或顯出不耐煩的表情。應當表現出對他人談話內容的興趣,而不必介意其他無關大局的地方,例如對方濃重的鄉音或讀錯的某字。
聽別人談話就要讓別人把話講完,不要在別人講得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去打斷。假如打算對別人的談話加以補充或發表意見,也要等到最后。有人在別人剛剛一張嘴的時候,就喜歡搶白和挑剔對方。
在聆聽中積極反饋是必要的,適時地點頭、微笑或簡單重復一下對方談話的要點,是令雙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適當地贊美也是需要的。
參加他人正在進行的談話,應征得同意,不要悄悄地湊上前去旁聽。有事要找正在談話的人,也應立于一旁,當他談完之后再去找他。若在場之人歡迎自己參加談話,則不必推辭。在談話中不應當做永遠的聽眾,一言不發與自吹自擂都同樣是走極端,同樣會令眾人掃興。
以禮待人
談話不必刻意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轟動效應,以禮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在談話中,如果對待上級或下級、長輩或晚輩、女士或男士、外國人或中國人,都能夠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尊重,才是一個最有教養的人。
二、拒絕禮儀
職場禮儀心得體會篇二
郵件主要功能
1、使所有參與方對于所討論的論題、事實根據和結論,以及達成的共識一目了然,并保持跟進直至工作完成。
2、能準確及時地記錄事項進程、討論內容以及行動細則,并充當了作為每個工作項目歷史檔案的功。
3、充當意見不和、起爭端時的證明。email能幫人關注于事實而不是感受,或其他個性和工作風格上的差異,并以合理的方式解決意見不和以及爭端。
〖關于郵件擬訂、發送原則〗
——原則:尊重他人時間。
——在職場交往中要尊重一個人,首先就要懂得替他節省時間。表現在電子郵件方面就是:只把有價值的信息最快、最直接地提供給需要的人。
〖關于郵箱名字〗
——如果你不用于職場,不用于商務信函,你的郵箱名字叫阿貓、阿狗、土肥圓、流浪的天使、-%!~用火星文命名之類的……隨你叫什么都可以!但是用于正式商務交流,就不行。如果沒有公司統一的郵箱,自己的qq、163等免費郵箱不管是發工作文件還是投遞簡歷,我建議將郵箱顯示名設置成自己的名字。因為發送正式商務文件,一定不要讓收件人猜猜你是誰。
〖關于主題〗
——3、要真實反應郵件主題的重要性,不要隨便使用緊急標識;
——4、一封郵件一個主題,不要大雜燴;
——5、千萬不要出現錯別字;
——6、回復郵件太多次時最好修改主題,防止“re:re:re:”這樣疊加蓋樓。
〖關于稱呼和問候〗
——1、恰當地稱呼收件人、要拿捏好分寸。如果是中方往來郵件,有職務一般按職務尊稱,如李總、劉經理、王工之類的;如果沒有或不知道的,可以稱呼先生/女士,搞不清楚性別可以稱呼××老師;如果面向多人發郵件,可以稱呼各位同事、各位領導。如果是西方郵件,按西方商務函電規矩進行。
——2、郵件的開始結尾一般都有問候,簡單來說”你好!“、”您好!“”大家好!“就可以了。提醒您,結尾一般簡單來說用”祝順利、平安、安好,頌 商祺之類的就可以。
〖關于正文〗
——正文很關鍵,基本要求是簡明扼要、行文通順。
——2、用簡單詞匯和句子把要描述的內容敘述清楚、表達清晰,最好不要出現晦澀難懂的語句。
——3、如果具體內容確實很多,正文最好只做摘要介紹,單獨寫文件作為附件進行詳細描述。
——4、如果必要,正文用序號列表,以示清晰明確;合理利用表格、圖片輔助闡述更加直觀。
——5、一封郵件交待完整信息,不要在發出郵件后又想起事情沒交待完再發郵件補充,標以更正、補充,容易引人反感。
——6、盡量避免錯別字或拼寫錯誤。
——7、合理提示重要信息。重要信息要特別提示,但提示切忌沒有重點,更不要滿篇都是紅色、加粗、斜體的提示,恐影響收件人閱讀郵件。
——8、選擇合適的字體,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同時郵件中一般不要使用:)之類的笑臉字符。因為在商務郵件特別是對外郵件中,這樣的字符顯得有些輕佻。
〖關于附件〗
1.如果郵件帶有附件,應在正文里面提示收件人查看附件
3.正文中應對附件內容做簡要說明,特別是帶有多個附件時
4.附件數目不宜超過4個,數目較多時應打包壓縮成一個文件
5.如果附件是特殊格式文件,因在正文中說明打開方式,以免影響使用
6.如果附件過大(不宜超過2mb),應分割成幾個小文件分別發送。
〖關于個性簽名〗
每封郵件在結尾都應簽名,這樣對方可以清楚的知道發件人信息。雖然你的朋友可能從發件人中認出你,但不要為你的朋友設計這樣的工作。
1.簽名信息不宜過多
電子郵件消息末尾加上簽名檔是必要的。簽名檔可包括姓名、職務、公司、電話、傳真、地址等信息,但信息不宜行數過多,一般不超過4行。
2.不要只用一個簽名檔
對內、對私、對熟悉的客戶等群體的郵件往來,簽名檔應該進行簡化。過于正式的簽名檔會讓與對方顯得疏遠。
3.簽名檔文字應選擇與正文文字匹配,簡體、繁體或英文,以免成出現亂碼。字號一般應選擇比正文字體小一些。
〖回復郵件的技巧〗
——1、如果公司里郵件交往是一種常用方式,建議每天查看郵箱并養成習慣,不要錯漏緊急或重要信息。也不要等大家發了郵件后,反復電話、短信提醒你收郵件啊收郵件。
——2、及時回復。
——收到他人重要郵件之后,要及時回復以示尊重。理想的回復郵件時間是2小時,特別是對于一些緊急、重要的郵件。
——如果事情復雜,無法及時確切回復,可以及時回復說“收到,我正在處理,一旦有結果就會及時回復”等等。
——總之及時回應,哪怕只是確認一下收到。
——3、現在郵件一般都有收件回執功能。如果你在休假,可以設置自動回復功能。但如果沒有休假,最好不要設置,否則別人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收到郵件。
——4、有針對性的回復。
——5、回復郵件,字不要太少,一般不少于10個字,如“嗯”一個字之類的就不要來了。
——6、如果同一問題反復郵件往來說不清楚,建議電話溝通或面談。
——7、要注意回復和回復全部。郵件里回復功能是指回復本人,若點回復全部就是回復所有的人。
——8、懂得區分收件人、抄送人和密送人。
——收件人就是to為郵件主送人,主要由本人進行處理;抄送人cc一般指需要知道這回事的人,一般無回復處理的義務,但若cc的人有建議可以回復;密送人bcc,收信人不知道你bcc了誰,可能用于非正式場合,職場中一般不用bcc。
發送郵件時要注意的禮儀
1、及時回復email。
收到他人重要郵件后,即可回復;理想回復2小時內(緊急重要郵件)。不是每封郵件都立即處理,占用時間太多,對于一些優先級低的郵件可集。
復雜郵件不能及時確切回復時,不要讓對方苦苦等待,及時做出相應,哪怕只是確認一下收到了并正在處理等。
2、針對性回復。
當回復問題列表郵件時,應把問題單抄上,并逐一附上答案。進行必要闡述,讓對方一次理解;避免反復交流,浪費資源。
3、回復認真對待
對方發來一大段郵件時,回復字數不能過少,“是的”、”對的“、“好的”、“收到”、“謝謝”等字眼,非常不禮貌。
4、不要同一問題蓋高樓。
如果re太多,說明交流不暢,沒說清楚。此時應電話溝通后在做判斷。
5、較復雜問題,多個收件人頻繁回復發表看法后,應立即對討論結果小結,刪減瘦身,突出有用信息。
6、區分reply和reply all。
如果只需一人知道,reply;如果發信人提出的要求需要有結論,reply all。
如果你對發件人提出的問題不清楚或有不同意見,不要當著所有人的面不停的re,應于發件人單獨溝通,有結果后再告訴大家。不要向上司頻繁發送沒有確定結果的郵件。
7、主動控制郵件往來。
8、避免將細節性討論意見發給top manager,特別是可以預見的top manager不能深入了解的業務細節。
職場禮儀心得體會篇三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影響而形成,即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各種符合禮儀精神及要求的行為準則或規范的總和。禮儀是社會,道德,習俗,宗教等方面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它始終以某種精神的約束力支配著每個人的行為,所以禮儀是一個人的文明程度和道德修養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禮儀之邦”,中國在西周時期就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禮儀制度,有文獻記載“自伏羲以來,五禮咸備”。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要是你不學“禮”、不懂“禮”,就沒法在社會中安身立足。
所以要想適應時代發展,在社交圈中有良好的人脈,我們就必須注意在社交活動中的禮儀的運用,要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別人,打動別人。只有做到禮才能做到成功,這里的“禮”主要包括個人禮儀、社交禮儀和職場禮儀。
別人沮喪的時候提自己的榮耀,不要把別人的缺點作為你優點的襯托,應該看到別人的閃光點;打電話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禮儀,不要在不適當時刻打電話,在電話中不要談一些別人不想聽的無聊;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不要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公眾場合不應該有過于親密的行為等都是個人禮儀在是生活中的體現。
社交禮儀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待人上最重要的就是要真誠待人,以禮相待,對人一視同仁,做人坦誠,心胸坦蕩,才能使人如沐春風。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要嚴于律己,更要寬以待人,做人做事都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相逢一笑泯恩仇”,在與人交往中應著眼于未來,不應該念舊惡,要理解對方、容納對方、求同存異,學會化敵為友,讓矛盾變為合作。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管在職場還是生活中,都要彬彬有禮,所謂禮多人不怪,這樣才能樹立良好的形象,彰顯出個人的魅力。
在與人交談時,最好提前了解一些談話對方的情況,避免冒犯別人的宗教,政治信仰;要尊重別人的地方文化和民族、生活習俗;不要涉及對方的弱點與短處、個人隱私、庸俗之類的談話內容及小道消息;說話要語氣中肯、態度和藹,心平氣和,以理服人;不要輕易打斷別人談話或隨便走開,聽完對方的發言,再去反駁或補充對方的看法和意見;在別人說話的時候要保持注意力中,不能面帶倦容,打哈欠、發短信、看手表、翻東西、看報紙……顯出一種無所謂的樣子,這是對別人極大的不尊重。這樣才能有一個和諧的談話氛圍,有一個輕松愉快的談話。
職場禮儀主要體現在應聘和平時的職場中。求職是我們跨進職場的決定性的一步,在職場中好好的工作是在職場的核心問題。
在求職的過程中,僅有學歷是遠遠不夠的,不但要有過硬的能力,還需要有
一顆追求上進、有創新意識的心,要有善于交流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三和國際的用人標準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即: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堅決不用。由此可見“德”的重要性。另外,應聘禮儀是我們進入職場“制勝”的一步,有時甚至是能否求的職位的關鍵所在。首先應聘時應該特別注意時間的把握,一般提前5-10分鐘到比較好,以表示求職的誠意,讓對方能夠信任你,遲到是絕對不允許的;其次應該穿正式的服裝,要有上班族的氣息;進入應聘室之前,不論門是開是關,都應先輕輕敲門,得到允許后才能進入,切忌冒失入內;入室應整個身體一同進去,入室后,背對招聘者將門關上,然后緩慢轉身面對招聘者;見面時要向招聘者主動打招呼問好致意,稱呼得體;在招聘者沒有請你坐下時,切忌急于落坐,請你坐下時應道聲“謝謝”,然后等待詢問開始。
應聘過程中應坐姿要端正,要自然、放松,切忌做一些捂嘴、歪脖之類的小動作;切忌蹺二郎腿并不停抖動,兩臂不要交叉在胸前,更不能把手放在鄰座椅背上,以免給別人輕浮傲慢、有失莊重的印象;面部表情應謙虛和氣,有問必答,應聘過程中最好把目光集中在招聘人的額頭上,眼神自然,以傳達你對別人的誠意和尊重;在應聘中對招聘者的問題要一一回答,回答時盡量不要用簡稱、方言、土語和口頭語,以免對方難以聽懂;面試時不能打斷招聘者的提問,以免表現得急躁、隨意、魯莽;當不能回答某一問題時,應如實告訴對方,而不是含糊其辭或胡吹亂侃;應聘結束時,一面徐徐起立,一面以眼神正視對方,趁機作最后的表白,以顯示自己的滿腔熱忱。然后欠身行禮,說聲“再見”,輕輕把門關上退出;最后,應聘之后寫一封感謝信是很有必要的,招聘者的記憶是短暫的,感謝信是最后機會,它能使你顯得與其他想得到這個工作的人不一樣。
在職場中,我們除了要求個人禮儀和社交禮儀外,職場禮儀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就是職場著裝上,我們應該綜合考慮自己的身材、臉型、氣質、職業、工作場合和季節等因素,全身衣著應保持在三種色彩之內。女士在辦公室忌穿短褲短裙,男士衣扣要扣嚴,不能挽起袖管或褲角,衣袋或褲兜里不宜裝過多的東西,穿西裝最好內著淺色襯衣并系好領帶,并且穿黑色皮鞋比較好。
職場禮儀中沒有性別之分,工作場所,男女平等。比如,為女士開門這樣的“紳士風度”在工作場合是不必要的,其次,將體諒和遵重別人當作自己的指導原則。在進行介紹時,正確做法是將級別低的人介紹給級別高的人;握手是人與人身體的接觸,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強有力的握手、眼睛直視對方將會搭起積極交流的舞臺;另外,為了避免發生誤會,女士在與人打招呼時最好先伸出手,在工作場所男女是平等的;電子郵件也是職業信件的一種,內容應該嚴肅,在傳真中應當包括你的聯系信息、日期和頁數,并且最好在別人允許的條件下再發傳真;即使你在社交禮儀上做得完美無缺,你也不可避免地在職場中冒犯了別人,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真誠地道歉就可以了,不必太動感情,表達出你想表達的歉意,然后繼續進行工作。
禮儀是人格素質的基本體現,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必須自覺、自愿地遵守禮儀,用禮儀去規范自己在交往活動中的言行舉止。只有規范禮儀,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才能成功。然而禮儀的應用也需要把握分寸,適當得體,要有一個“度”,沒有“度”,施禮就可能進入誤區。
已。良好的儀容儀表有助于個人魅力的形成,我們應該用良好的儀表來禰補性格的不足,成為我們的職業發展的一個最佳的導航者。
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美的,重要的是你怎樣去表現它……美沒有模式,它并不是僅指漂亮的容貌或身材,二十歲有二十歲的青春;三十歲有三十歲的魅力;四十歲有四十歲的風采……良好的禮儀就是一種美,而美是有力量的,她能引導我們成功,所謂“禮道成功”,只有做好了禮儀方面,我們才能在生活中、工作中取得我們想要的成功。
職場禮儀心得體會篇四
在交際中,人們使用禮貌用語通常要做到“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禮節、有教養、有學識,要避隱私、避淺薄、避粗鄙、避忌諱。
“四有”:第一是有分寸。這是語言得體、有禮貌的首要問題。要做到語言有分寸,必須配合以非語言要素,要在背景知識方面知己知彼,要明確交際的目的,要選擇好交際的體式,同時,要注意如何用言辭行動去恰當表現。當然,分寸也包括具體的言辭的分寸。
第二是有禮節。語言的禮節就是寒暄。有五個最常見的禮節語言的慣用形式,它表達了人們交際中的問候、致謝、致歉、告別、回敬這五種禮貌。問候是“您好”,告別是“再見”,致謝是“謝謝”,致歉是“對不起”?;鼐词菍χ轮x、致歉的回答,如“沒關系”、“不要緊”、“不礙事”之類。
第三是有教養。說話有分寸、講禮節,內容富于學識,詞語雅致,是言語有教養的表現。尊重和諒解別人,是有教養的人的重要表現。尊重別人符合道德和法規的私生活、衣著、擺設、愛好,在別人的確有了缺點時委婉而善意地指出。諒解別人就是在別人不講禮貌時要視情況加以處理。
第四是有學識。在高度文明的社會里,必然十分重視知識,十分尊重人才。富有學識的人將會受到社會和他人的敬重,而無知無識、不學無術的淺鄙的人將會受到社會和他人的鄙視。
“四避”:第一是避隱私。隱私就是不可公開或不必公開的某些情況,有些是缺陷,有些是秘密。在高度文明的社會中,隱私除少數必須知道的有關人員應當知道外,不必讓一般人員知道。因此,在言語交際中避談避問隱私,是有禮貌的重要方面。歐美人一般不詢問對方的年齡、職業、婚姻、收入之類,否則會被認為是十分不禮貌的。
第二是避淺薄。淺薄,是指不懂裝懂,“教誨別人”或講外行話,或者言不及義,言不及知識,只知柴米油鹽,雞豬貓狗,張長李短,男婚女嫁。言辭單調,詞匯貧乏,語句不通,白字常吐。如果淺薄者相遇,還不覺淺薄,但有教養、有知識的人聽他們談話,則無疑感到不快。社會、自然是知識的海洋,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做萬能博士或百事通。我們應當學有專攻又知識淵博,但總有不如他人之處,總有不懂某種知識之處,要謙虛謹慎,不可妄發議論。
第三是避粗鄙。粗鄙指言語粗野,甚至污穢,滿口粗話、丑話、臟話,上溯祖宗、旁及姐妹、下連子孫、遍及兩性,不堪入耳。言語粗鄙是最無禮貌的語言。它是對一個民族語言的污染。
首先是對表示恐懼事物的詞的避諱。比如關于“死”的避諱語相當多,就是與“死”有關的事物也要避諱,如“棺材”說“壽材”、“長生板”等。
其次是對談話對方及有關人員生理缺陷的避諱。比如現在對各種有嚴重生理缺陷者通稱為“殘疾人”,是比較文雅的避諱語。
最后是對道德、習俗不可公開的事物行為的詞的避諱。比如把到廁所里去大小便叫“去洗手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