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奇妙大自然手抄報奇妙大自然寫話二年級篇一
1.圖片經過縮放處理,請點擊圖片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原圖,或將圖片存盤至電腦中查看。
2.本黑板報圖片為網友推薦而來,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在本站展示僅為網友借鑒、欣賞他人作品時提供方便。如有任何疑問,請與本站聯系。
3.歡迎您向本站提供推薦優秀的黑板報作品。
奇妙大自然手抄報奇妙大自然寫話二年級篇二
1.圖片經過縮放處理,請點擊圖片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原圖,或將圖片存盤至電腦中查看。
2.本黑板報圖片為網友推薦而來,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在本站展示僅為網友借鑒、欣賞他人作品時提供方便。如有任何疑問,請與本站聯系。
3.歡迎您向本站提供推薦優秀的黑板報作品。
奇妙大自然手抄報奇妙大自然寫話二年級篇三
帝國理工學院的ferdinando rodriguez y baena博士將過去六年的時間用于開發sting(軟組織介入與神經外科引導),這種原型手術針可用于精準的腦外科手術。
在很大程度上,不起眼的雌性樹蜂啟發了sting的研發。樹蜂用一種可彎曲的針狀產卵器刺入樹中并產卵。
這種電腦操控的手術針由同時移動的微型連鎖聚合桿構成,聚合桿能夠把對周圍區域的損傷降到最低,并讓手術針能沿彎曲的部位移動。
在一次與牛津大學動物學家julian vincent教授吃飯時,rodriguez y baena博士聽說了這種樹蜂的產卵器。julian vincent教授終身致力于研究仿生學。
“你不會想到這種針的研發因樹蜂而起,而這正是仿生學的力量所在。”vincent博士說。
“這展示了仿生學研究有多大的潛力?!?/p>
奇妙大自然手抄報奇妙大自然寫話二年級篇四
科技是最奇妙的,同時,也是最帶給我們福利的.,我們的美好生活離不開科技,下面,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精彩的,我們一起欣賞這些手抄報,一起感受科技的魅力吧。
上面的這些奇妙的科技手抄報,給我們展示了科技的奇妙之處,我們一起欣賞這些手抄報,一起感受科技的魅力吧。
奇妙大自然手抄報奇妙大自然寫話二年級篇五
奧秘:因為秒針在“9”位置中受到重力距的阻礙作用最大。
(2) 汽車剎車的'時候,為什么人會向前傾倒?
奧秘: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當汽車剎車的時候,汽車停止了運動,但是人仍然保持前進,所以人會向前傾倒。物理學中把這種現象叫做慣性。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運用到了慣性,如:拍打被子,可以抖落上面的灰塵;甩手可以甩去手上的水等等。
奧秘:因為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氣球放氣的時候各處張力不同,從而向各個方向運動。再根據物理學原理,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所以氣球表面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所以氣球因為擺動,運動方向也就不斷變化。
奇妙大自然手抄報奇妙大自然寫話二年級篇六
1.圖片經過縮放處理,請點擊圖片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原圖,或將圖片存盤至電腦中查看。
2.本黑板報圖片為網友推薦而來,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在本站展示僅為網友借鑒、欣賞他人作品時提供方便。如有任何疑問,請與本站聯系。
3.歡迎您向本站提供推薦優秀的黑板報作品。
奇妙大自然手抄報奇妙大自然寫話二年級篇七
1.圖片經過縮放處理,請點擊圖片在新窗口打開查看原圖,或將圖片存盤至電腦中查看。
2.本黑板報圖片為網友推薦而來,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在本站展示僅為網友借鑒、欣賞他人作品時提供方便。如有任何疑問,請與本站聯系。
3.歡迎您向本站提供推薦優秀的黑板報作品。
奇妙大自然手抄報奇妙大自然寫話二年級篇八
1、阿諾爾特大花
又名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也是最臭的花。不過,這倒是它吸引蒼蠅等昆蟲來傳播花粉的好辦法。目前這種花只生活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上那些像葡萄藤一樣的熱帶藤類植物中,而且只能看到它的花。這種花沒有葉、桿和根,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是一種寄生生物。
2、巨型海芋
2006年8月11日,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植物園,一位觀眾給首次盛開的珍稀和瀕危的巨型海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拍照。由于它開放時會散發一股類似腐尸并混合著糞便的味道,奇臭無比,因此被稱為“尸花”。據了解,人類1878年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上首次發現了巨型海芋。它一天可以長1.8-2.1米,簡直難以置信。
3、白鷺花
白鷺是一種長得像鸛似的鳥,在南歐和亞洲發現有。這種花也有同樣的名字,因為它酷似飛行的白鷺。
4、忘憂草
忘憂草也叫熱帶豬籠草或捕蟲草,是遍布亞洲的一種食肉植物。動物一旦爬進其植物中,就會落入水淋淋的陷阱里而被淹死。據悉,在印度有一種名為“nepenthes tanax”忘憂草甚至還吃老鼠呢。
5、蝙蝠花
老虎須(tacca chantrieri)通常又叫蝙蝠花,在溫暖氣候下生長茂盛。此幽靈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亞。
6、好望角茅膏菜
開普茅膏菜俗稱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長在南非的食肉植物。它的莖通常會長到幾厘米高,上面長著細長的葉子。這種植物上會漸漸開出許多誘人的花朵和粘性觸須,堅定不移地等候獵物的到來。此特別植物原產于南非的好望角省。
7、樹木扼殺者
真是名副其實,這種扼殺樹木的無花果植物將自己纏繞在樹木上,直達樹冠,以此來獲取陽光。其根還會擠壓樹干,切斷樹木營養物質的流動。
8、維納斯捕蠅草
維納斯捕蠅草是幾種能快速運動的植物之一。此植物等待其美味的到來,一旦昆蟲進入其陷阱之后,它就會猛然地閉合。
9、銀扇草
銀扇草因其果莢形狀酷似錢幣,故有金錢花、大金幣草之稱,在歐洲到處都有。它因其透明的種子夾又被稱作“年度忠實”。
10、龍海芋
龍海芋(學名dracuunculus vulgaris),其中心主莖上長有深紫色花,直立的花莖周圍長有較大的綠葉子,葉子上有白色葉脈。
1、甲蟲噴出高溫毒液
龐巴迪甲蟲有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獨特能力,當受到威脅時,它會快速地從腹部噴出沸騰的,爆炸性的液體,其頻率甚至達到了一次噴發就連續噴射70次,相當于投放炸彈。這種有毒液體來自龐巴迪甲蟲腹部的一個燃燒室功能的部位,這個燃燒室的進出閥門可準確控制混合物的程度。它的屁股可以1秒放700次炸彈。 龐巴迪甲蟲的名字來自于其保護自己對抗掠食者的能力。它們噴出的有毒液體溫度高達華氏212/100度,可進入鳥類、青蛙、嚙齒動物或其它昆蟲等食肉動物的身體表面上,噴射毒液,達到驅除它們的目的。液體對于昆蟲和小動物是致命的,人被甲蟲咬傷,液體進入人的皮膚,人會感覺很疼痛。
2、舞草
3、肉豆寇種子中的核仁的毒性肉豆蔻主要的出產地在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聞名于世的香料。經常加在蛋撻和水果蛋糕里增加香味,還可用于肉類的烹調。因為味道過于強烈所以在使用上只用到一點點的量。肉豆蔻含大量肉豆蔻酸和烯類揮發油,不過,肉豆蔻也含有毒物質如肉豆蔻醚(myristicin),過量使用會引起中毒。肉豆蔻醚對人的大腦有興奮作用,有致幻作用,會引起恐懼感,視線模糊,作嘔頭痛以及行為異常等。少量服用和利用得當它還有藥用價值,民間用來治療腹瀉、嘔吐、口腔潰瘍、失眠等。
4、脆弱的蜘蛛蜘蛛有一個極壞的名聲,大多數人都認為它是一種可怕的動物,一看到它就恨不得一腳把它踩死,這可能和蜘蛛猙獰可怕的外表有關。但大家都說它有毒,這便是它最大的罪名,也是大家都懼怕它的原因。從科學的角度看,蜘蛛也是一種值得研究的動物。除非你對蜘蛛毒液過敏,否側它們對人體是無害的(雖然被咬起來也許令你感到比較疼痛),有些蜘蛛,它們腿上的毛也可以穿透人體皮膚從而造成極大的不適。所以大部分的蜘蛛都是無辜的,它們莫名其妙地被冤枉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有一種蜘蛛一碰就碎。這是一種多毛毒蜘蛛,它的骨骼是長在外面的,就像小龍蝦和蟹一樣,外骨骼會有規律地脫落,又長新的。當骨骼脫落時,它們處于脆弱的狀態,你最好遠離它們,否則容易被它們咬傷,因為它們的外骨骼很易碎,外物一碰就碎。多毛毒蜘蛛即使從很低的高度掉下來,也會摔得粉身碎骨。
5、天鵝翅膀力大無比,能打斷一個人的手臂下次你去動物園,看到美麗的天鵝,想給它喂食,或拍拍它的背,我提醒你千萬不要。因為天鵝的防范意識特別強,它們常常為了保護兒女--小天鵝,利用其無比強大的翅膀來抵御狗(有時是人類)。天鵝翅膀展開時大約有2.75米長,煽動翅膀時力大無比,被煽者將身受重傷。在2001年,一名愛爾蘭年輕男子在驅趕天鵝時激怒了天鵝,一只腿被天鵝的翅膀煽斷了。一年后另一個人的手臂被煽得骨折了。
6、大猩猩的學名叫“西部低地大猩猩” 首先,讓我們搞清楚:學名為“西部低地大猩猩”(gorilla gorilla gorilla)的大猩猩其實是我們在動物園里經常見到的大猩猩。出于某種原因,可憐的大猩猩被冠以這樣奇怪的名字。西部低地大猩猩是西部大猩猩的亞種,生活于安哥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及加蓬的山地、原始及次生樹林,以及低地沼澤。雄性西部低地大猩猩站立時高6尺,重約450磅。西部低地大猩猩是草食性的,有時會吃昆蟲。它們是群居的,族群中有一頭雄性領袖、5-7頭雌性及幼猩猩,并可能有其它的雄性。西部低地大猩猩現時因伊波拉病毒及人類與獵豹的獵殺而成為極危物種。 除了西部低地大猩猩,還有克羅斯河大猩猩,它是西部大猩猩的亞種,分布在尼日利亞及喀麥隆的熱帶雨林;東部低地大猩猩 ,它是東部大猩猩的亞種,只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森林。
7、老鼠不會嘔吐和打嗝嘔吐是由于胃和腸道內容物由于受到強力積壓經過食道由口腔吐出的動作。在嘔吐的過程中腹肌和膈肌急劇收縮,腹腔和胸腔的壓強上升,擠壓胃中的內容物上升經由口腔吐出。但是,老鼠既不會嘔吐也不會打嗝,因為在它們的兩個胃之間有一層隔膜,它們無法控制隔膜肌做出打嗝的動作。兔子和幾內亞豬像老鼠一樣都不會嘔吐,所以它們特別容易中毒。老鼠只能一點一點地咬食物,確保食物不讓它們感到惡心。雖然它們不會嘔吐,但它們能感覺到哪些是它們喜歡吃的。
8、馬無法看到正前方馬的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僅有30%,因而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力弱,對 500米以外的物體只能形成模糊圖像,而對近距離物體則能很好地辨別其形狀和顏色。頭頸靈活,兩眼可視面達330度到360度。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感光力強,在夜間也能看到周圍的物體。馬的眼睛是陸地哺乳動物中最大的,它雖然被公認為有著最寬廣的視野范圍,但馬有兩個盲點:正前方和頭部正后面。此外,馬還是紅色色盲者。
9、山羊的瞳孔是矩形的瞳孔是指虹膜中間的開孔,它是光線進入眼內的門戶。眼睛中的虹膜一般呈圓盤狀,中間有一個小圓孔,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瞳孔,也稱作“瞳仁”。 它在亮光處縮小,在暗光處散大。在虹膜中有兩種細小的肌肉,一種叫瞳孔括約肌,另一種叫瞳孔開大肌。人類和很多動物的瞳孔由不自覺的虹膜伸縮控制大小,以便調節入眼內的光線強度。這稱為瞳孔反射。我們一直把瞳孔想象成是圓的,因為我們看到的大部分眼睛的瞳孔都是圓的,就像我們人類的一樣。但山羊的瞳孔擴大時形狀接近矩形,其實大多數蹄趾類動物的瞳孔都近似矩形。矩形狀的`瞳孔使山羊的視野范圍在320-340度之間(人類的視野范圍在160-210度之間),這意味著它們不用轉動頭就幾乎能看到周圍的一切物體。因此有矩形眼睛的動物因為瞳孔更大,在夜晚能夠看得更清楚,白天睡覺時由于眼睛閉得更緊,能夠更好地避光。有趣的是,章魚也有長方形的瞳孔。
10、老鼠能鉆進圓珠筆般大小的小洞在夏季,天氣炎熱,室外比較通風,老鼠通常在外面活動,睡在外面也是常有的事。但如果天氣漸漸變涼,變冷,老鼠就要找一個溫暖的處所躲避風寒。由于其柔軟的頭骨和極強的啃噬能力,一個圓珠筆大?。?毫米到0.25英寸)的小洞就足以讓它們通通鉆進去。一旦鉆進洞里,它們就會不斷地啃噬幾乎一切東西,包括水泥、鉛和塑料等等。不斷地磨咬有利于促進讓它們的牙齒長到適宜的長度。其實與大家普遍認為的相反,老鼠一般不喜歡吃奶酪,但偶爾會吃。為防止老鼠進入你家,請用圓珠筆去測一下房間里的小洞,如果圓珠筆能放進,老鼠也一定能鉆進去。 老鼠的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都特別強。一直以來,老鼠都保持著較小軀體,以便它們無孔不入,到處安家。在野外許多大動物難以生存的環境,老鼠都可生存下來,它能在40℃以上的熱帶地區生活,也能在一24℃的食品冷庫中生存繁殖。除了能鉆進很小的洞的本領,它還具有其它一些“出眾”的本領。老鼠可以跳到46厘米的高度,會游泳,會倒立,能沿幾乎垂直的平面爬行,能打洞入土,也能從15米高處跳下安然無恙。老鼠的繁殖能力十分驚人,“一公加一母,一年三百五”是群眾對鼠繁殖力強編的順口溜。
1、帝皇蝶遷徙
帝王蝶是棲息在北美的一種色彩斑斕、身體碩大的蝴蝶,學名黑脈金斑蝶,它的翅膀上有明顯的桔黃和黑色花紋是北美地區最常見的蝴蝶之一。每年寒冬來臨,當成千上萬的帝王蝶一起遷移時,造就了一個震撼人心的景觀。
2、洪都拉斯的魚雨
每年的五月到七月之間,洪都拉斯都會有持續下三個小時的巨大雷雨。成百上千條魚從空中落下,有的長度超過15厘米。而當地人也都見怪不怪,還會一起撿魚,然后回家吃掉。
3、大漩渦
大漩渦是出現在海洋里一個強大的自由渦流,本質上是一個漩渦。目前世界上的三大漩渦分別是挪威的moskstraumen漩渦、北美的oldsow漩渦和日本的鳴門漩渦。
4、大馬哈魚洄游
每年都會有數量龐大的大馬哈魚游向河流的上流,溯河而上每晝夜可行40千米,回到故鄉后便在那的礫石上進行產卵繁衍后代。
5、塞倫蓋蒂的動物大遷徙
每年的1到3之間,塞倫蓋蒂南部的坦桑尼亞上,會有75萬匹放養的斑馬,120萬頭牛羚和成千上萬其他向有水的放牧草原遷徙的鳥獸進行遷徙,造就最為壯觀的自然界動物遷徙景觀。
6、北極光
北極光是出現于星球北極的高磁緯地區上空的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當等離子體進入地球磁場,一些粒子會被困住,與地球大氣層的氣體發生碰撞形成光輝,成為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1、納米比亞的仙女圈(fairy circles)將無數的游客吸引到這片荒涼的地區。起初人們認為是上帝創造出這一景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是砂白蟻和植物物種在貧瘠的土地上競爭造成的。
2、“骯臟的雷暴云”是指當火山噴發伴隨著閃電時,會產生大量靜電荷。
3、這棵彩虹桉樹出現在北半球,原因是外樹皮分別在不同時間脫落的。
4、馬爾代夫vaadhoo島的熒光海灘是由于海水中浮游生物含有一種特殊的細胞膜造成的。
5、在圣誕島每年紅蟹的繁殖時期都是一副極其壯觀的景象。
6、水龍卷是龍卷風在雷暴中形成的特殊景象。
7、極光現象是來自地球磁層和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而產生。
8、位于日本海底的麥田怪圈則被認為是雄性河豚用來吸引配偶的。
奇妙大自然手抄報奇妙大自然寫話二年級篇九
圓形,是一個看來簡單,實際上是很奇妙的圓形。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奇妙的圓形數學手抄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數學手抄報
數學手抄報
數學手抄報
古代人最早是從太陽,從陰歷十五的月亮得到圓的概念的。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曾經在獸牙、礫石和石珠上鉆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圓。
以后到了陶器時代,許多陶器都是圓的。圓的陶器是將泥土放在一個轉盤上制成的。
當人們開始紡線,又制出了圓形的石紡綞或陶紡綞。
古代人還發現圓的木頭滾著走比較省勁。后來他們在搬運重物的時候,就把幾段圓木墊在大樹、大石頭下面滾著走,這樣當然比扛著走省勁得多。
大約在6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圓的木盤。大約在4000多年前,人們將圓的木盤固定在木架下,這就成了最初的車子。
會作圓,但不一定就懂得圓的`性質。古代埃及人就認為:圓,是神賜給人的神圣圖形。一直到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給圓下了一個定義:"一中同長也"。意思是說:圓有一個圓心,圓心到圓周的長都相等。這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約公元前330-前275年)給圓下定義要早100年。
圓周率,也就是圓周與直徑的比值,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數。
《周髀算經》上說"徑一周三",把圓周率看成3,這只是一個近似值。美索不達來亞人在作第一個輪子的時候,也只知道圓周率是3。
魏晉時期的劉徽于公元263年給《九章算術》作注。他發現"徑一周三"只是圓內接正六邊形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他創立了割圓術,認為圓內接正多連形邊數無限增加時,周長就越逼近圓周長。他算到圓內接正3072邊形的圓周率,π= 3927/1250。劉徽已經把極限的概念運用于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之中,這在世界數學史上也是一項重大的成就。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在前人的計算基礎上繼續推算,求出圓周率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數精確值,他還用兩個分數值來表示圓周率:22/7稱為約率,355/113稱為密率。
在歐洲,直到1000年后的十六世紀,德國人鄂圖(公元1573年)和安托尼茲才得到這個數值。
現在有了電子計算機,圓周率已經算到了小數點后一千萬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