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紙船和風箏教案篇一
1、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知小棕熊和紅松鼠之間的友情。
2、借助圖片理解故事內容,并根據前半段故事嘗試續編故事情節。
3、體驗寬容和諒解別人的情感,感受道歉所需要的勇氣。
1、幼兒用書一本、實物展示儀一臺。
2、小棕熊和紅松鼠手偶3、已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一、教師:今天,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是誰呢?
教師出示小棕熊和紅松鼠手偶,講述《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故事的前半段。
教師:故事里有誰?小棕熊和紅松鼠住在哪里?他們會做什么事讓朋友高興?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二、教師引導幼兒嘗試仿編故事。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讓小棕熊和紅松鼠和好的辦法,嘗試仿編故事結尾。
三、欣賞故事結尾,了解故事內容。
教師講述故事結尾,鼓勵幼兒說說:小棕熊和紅松鼠后來是怎樣和好的?
教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教師簡單小結:兩個小朋友遇到不開心的事,要互相關心、互相體諒,那樣大家才能快樂。
四、實物展示儀出示故事,帶領幼兒完整地欣賞和閱讀故事。
引導幼兒看圖閱讀故事,鼓勵幼兒根據畫面和教師的身體語言參與講述故事內容。
五、表演音樂活動“好朋友”。
隨著音樂的節奏,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邊唱歌邊兩兩結伴表演“好朋友”,讓幼兒感知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快樂情感。
在美工區,提供正方形紙、長方形紙、糨糊、細線、彩色筆,讓幼兒進行折紙船、做風箏等活動。
紙船和風箏教案篇二
《紙船和風箏》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諒解,帶著濃濃的深情,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友誼的長橋,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系,發展它們友誼的紐帶。
故事的動人之處在于,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們表現出的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的方式和感人場面,只要我們一顆童心,帶著對真摯友情的向往,去朗讀這篇課文,就一定會受到深深的感染。
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生裂縫的時候,賭氣只能使裂縫擴大,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認識1個生字“受”,會寫“扎”和“抓”2個帶提手旁的字,這兩個生字筆劃簡單,偏旁比較典型,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字形,自主發現識字規律。理解“受不了、掛著”等詞語。能區分形聲字“漂、飄”。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體會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二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令人吃驚,老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學生的學生情緒,學會傾聽、學會發現、學會激勵、學會鼓舞、學會組織、學會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據自己獨特的體驗方式建構知識,形成能力,健全人格,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1、 復習生字。
2、 回顧第一節的內容。
(一)學習第2節和第4節。
1、 自讀找段。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聯系的?用“——”劃下來。匯報交流。
2、 區分形聲字“漂”和“飄”。
3、 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3節和第5節
1、 看圖找段。課文中哪兩段話是寫兩幅插圖的?
2、 指導朗讀。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快樂心情。
3、 通過動作演示和聯系生活實際,知道什么是“掛著”。
1、 師配樂范讀7-9自然段。學生自由讀,邊讀邊體會。
3、 過了幾天,松鼠實在受不了了。教學生字“受”。聯系實際理解“受不了”,體會松鼠后悔、遺憾的心情。
4、 指導朗讀。
1、 觀察畫面。
2、 學生在練習紙上寫話。
1、 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2、 師范寫。
3、 學生在書本上描一個、寫一個。
附寫話練習紙:
小熊和松鼠終于和好了。
本堂課成功地顯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確,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所以,這節課一上課,讓學生回顧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時,我通過精美的板畫和張貼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創設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創設活潑和諧的氣氛。
在積極倡導新課改的大潮中,我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文訓練。
首先,在語境中識字,在比較中識字。課文中出現了“飄、漂”,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里。我抓住這兩個音同意異的字進行語文訓練。通過讓學生到板畫中“貼一貼”兩個詞的形式,使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形旁表意”的特點。
在想象中理解,在聯系生活實際中體驗。例如理解“受不了”一詞,先問學生“在生活中你有沒有受不了的時候?”讓學生聯系實際說一說。再問松鼠受不了的是什么,讓他們在切身感受的基礎上來體會松鼠失去友誼后的心情。在教學“掛著”一詞時,通過教師動作演示來區分“掛”與“綁、貼”的不同,找一找周圍“掛著”的東西,進一步理解掌握。
讀說結合,升華主題。在課文教學結束時,進行拓展:小熊和松鼠終于和好了, 。讓學生通過看圖,進行說話訓練,升華主題:我們要真誠對待朋友、珍惜友誼。
低段的朗讀訓練是重點,朗讀的指導形式多樣化,范讀、齊讀、自讀、跟讀、配樂讀、男女生比賽讀等,讀中理解課文,讀中導學,讀中悟義。
我主要指導學生讀好重點段落。對于長課文,這是很有效的方法。在指導讀重點部分的時候,我一方面抓了課文的第三節和第五節,讓孩子通過表情、動作來讀出“樂壞了”的心情,讀好相互祝愿的話。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抓住他們爭吵以后再也看不到紙船和風箏的那段話,通過教師配樂范讀,學生學著讀,用憂傷的音樂來感染學生,體會兩個小動物難過、遺憾的一種心情。
當然,這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是以下兩個地方。
1、在區分“飄、漂”兩個字時,在學生上臺貼詞卡的基礎上,應該讓更多的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貼,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急于進入下一個環節,忘記了小結,應該及時指出漢字獨有的魅力,引起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好奇和熱愛,進行語文的熏陶。
2、在指導學生讀好第三節和五節時,教師問“怎樣把這兩段話讀好?”這樣的問題太理性化。可以安排讓學生自由讀,在這里,教師引導不夠。
紙船和風箏教案篇三
一、導入:
1、出示紙船:同學們,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請認真看老師寫這個詞,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2、出示風箏:這個是什么呢?請同學們注意了,“風箏”的“箏”讀輕聲,一會兒課文里這個字也要讀輕聲,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寫這個詞。
在這兩個詞之間寫一個“和”字,再加上題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題目,齊讀一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同學們想不想讀一讀呢?那就打開課本77頁,自由地把課文讀一讀吧,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你就請教一下課文下面的大楓葉,遇到難讀的句子就多讀幾遍。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瞧,課文中的生字寶寶跑到了大屏幕上,快自由讀一讀吧。
多種形式讀,給生字找朋友。
2、出示詞語:同桌之間讀、男女生輪讀,齊讀。
四、學習課文。
五、同學們,本課的生字詞都認識了,想不想聽這個故事呢?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標出自然段。
2、聽完了這個故事,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生邊說師邊貼:房子、小熊和松鼠)。
3、小熊住在山腳,松樹住在山頂,它們是怎樣成為朋友的?請同學們快速讀一讀2—6自然段。
松鼠先是怎么做的?(貼紙船)
看第二自然段,誰來讀一讀?板書多音字:漂加上動作讀一讀。
同學們讀得真好啊,老師仿佛看到了那只紙船帶著松鼠的祝福漂到了小熊家門口。
4、小熊收到了紙船后心情怎么樣呢?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小熊很高興?(樂壞了)
5、讀第三自然段,小熊為什么樂壞了?出示課件誰來當這只樂壞了的小熊,把這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指名讀)誰來向他挑戰,比他讀得更好,指名讀。
小松鼠收到了漂亮的風箏,也(樂壞了),風箏上還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還寫著(祝你幸福)。出示課件:看動畫。
7、是啊,小熊收到了裝有可口得松果和寫有祝福的紙船,松鼠收到了掛有甜甜的草莓和寫有祝福語的風箏,能不高興么?我們再把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下,讀出小熊和松鼠的快樂。出示三、五自然段。
8、過渡:多么快樂的一對好朋友啊,(出示幻燈片),可是有一天,他倆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同學們,現在你們的心情怎么樣?(難過)。小熊和松鼠呢?(也很難過)。你從哪知道的?(8、9、10自然段)。
出示第十自然段:引讀。小松鼠真是難受極了,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指名說)。松樹實在太難受了,他太渴望朋友了,體會一下他的這種心情,再把這段話自由讀一讀。
9、最后他們和好了么?讓我們齊讀最后一段話。
師總結:大家說的太好了,我們交朋友時要注意,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和朋友吵架,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主動和朋友和好。咱們要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愿我們大家永遠是朋友!
六、作業:
紙船和風箏教案篇四
1、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知小棕熊和紅松鼠
2、知道可以借助圖片回憶故事,并根據故事的前半部分續編故事情節。
3、萌發寬容諒解別人的情感,體驗道歉所需要的勇氣。
1、音樂故事磁帶一盤。
2、教學掛圖一張。
一、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前半段。
師:小朋友,你有風箏嗎?你有紙船嗎?你有49只風箏盒9只紙船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的前半段。
二、進一步熟悉前半段故事內容。
三、根據已有的經驗續編故事情節。
1、師:有一天,兩個好朋友為一點小事吵嘴,結果誰也不讓誰,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引導幼兒進一步續編故事結尾。
2、組織幼兒討論讓他們和好的辦法,引導幼兒進一步續編故事的結尾。
四、師生看圖共同欣賞故事結尾,理解故事的含義。
1、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幼兒自有發表自己的看法。
2、小結:平時,兩個好朋友之間應該相互體諒,相互關心,相互愛護,那樣才是最快樂的一件事。
五、欣賞配樂朗誦,給幼兒完整的影響,鼓勵幼兒跟隨教師和磁帶一起講述。
六、音樂活動:《小帆船》
師:49只風箏在天上飄,49只紙船在水里游,多么美麗呀!讓我們乘著《小白船》一起去看望生活在山頂上和山角小的紅松鼠和小棕熊家吧!
紙船和風箏教案篇五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莓”等8個字。
2.能根據圖意結合課文內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3.通過看圖和學文,體會小松鼠和小熊珍惜兩人之間的友誼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3.抓住小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心理變化,感受他們珍惜友誼的清感。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生字詞卡片、掛圖、小黑板。
三課時
同學們,你們喜歡折紙船、放風箏嗎?你們不知道吧,它們除了帶給我們歡樂外,還是小松鼠和小熊增加友誼的“信使”呢!不相信,我們就來學習《紙船和風箏》這一課。(板書課題。)
1.出示掛圖,一幅一幅地看圖。
第一幅圖:小熊從家門前的小溪里拿起一艘紙船,看到里面的松果,他樂壞了。
第二幅圖:在山坡上,小松鼠收到了一只風箏,他看到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也十分高興。
第三幅圖:小松鼠看到了天上飛著的風箏,把一只只折好的紙船放進了小溪里。
2.把三幅圖連起來當成一個故事講—講。
l.初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2.認讀生字,詞語卡片,讀準字音。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熟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樂壞 吵架 難受 祝福 松果 草莓 幸福
1.同桌互相交流用什么好辦法記生字。
2.重點指導。
祝:左右結構。
福:左右結構。
幸:上下結構,注意下邊不要寫作“羊”字。
扎:平舌音。
抓:右邊筆順是:一廠廠爪。
漂:多音字,漂流。
3.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漢字。
4.完成“我會寫”。
5.完成“我會讀”。
1.自由讀,思考,這幾段寫了什么?
(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2.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用“——”畫出相關句子。
(松鼠:折紙船放在小溪里漂到小熊的家門口)。
(小熊:放風箏到松鼠的家門口)。
總結:就這樣,折紙船和放風箏使山上和山腳的松鼠、小熊成了好朋友,他們給對方送去了禮物,送去了祝福,都感到高興極了。
1.根據這一段說說小松鼠和小熊的心理變化過程。
2.同桌可邊想象邊做動作。
1.對照第三幅圖,讀第8~11自然段。
2.現在小熊還給小松鼠送去禮物和祝福,小松鼠給小熊送去禮物和祝福嗎?用“——”畫出有關句子。
3.他們想出了什么辦法和好的?同桌扮演小松鼠和小熊,試運用多種方法。
4.小結:小松鼠和小熊又利用風箏和紙船和好了。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看圖,指名上臺講故事。
以貼圖為主(小熊、松鼠、紙船、風箏)
自己感覺對這篇課文,還是吃得比較透的。主要設計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讓學生讀課文,體會他們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紙船和風箏對他們情感的變化所起的作用?這些問題引導孩子們細讀課文。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孩子們的學習狀態比較好,這可能得益于復習環節的趣味性設計、學習內容不同于課文的呈現方式,問題的設計還是能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深入研讀的。
但課堂總是充滿了遺憾啊!在課堂實際生成的瞬間,教師只能憑自己的一種直感去感受來自孩子們的對文本的解讀和回應,然后對教學預設作出相應的隨機調整。這種課堂策略當然受教師敏感度和經驗度的影響,我在這方面明顯是欠缺的。同時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讀得多,但缺少一個讓孩子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機會,沒有為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的平臺。
2、課堂教學設計得太滿。可能出于向學生們展示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流程的考慮,我的教學安排過于飽滿,使得最后合作讀讀、演演的環節沒能充分展開,非但不能體現原本指導比較細致、有步驟的特點,反而讓學生覺得很倉促,導致實效性不強。
3、對待課堂上“冷不丁”冒出來的不同的聲音,我的處理,雖然從整體上是對路的,但方法上顯然是拙劣的。如果我能更寬容一些,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如:“哦,你的思維真活躍,一下子跳那么遠去了!我們現在討論的這個話題說完呢!你再耐心等等,認真聽聽,我們等一會兒再聽你的高見,好嗎?” 或許孩子能在淡淡的詼諧和輕松的微笑中領會老師對他的肯定與建議,課堂的氣氛也許會更活躍些,他也許會更好地傾聽他人的意見。
紙船和風箏教案篇六
1、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知小棕熊和紅松鼠
2、知道可以借助圖片回憶故事,并根據故事的前半部分續編故事情節。
3、萌發寬容諒解別人的'情感,體驗道歉所需要的勇氣。
1、音樂故事磁帶一盤。
2、教學掛圖一張。
一、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前半段。
師:小朋友,你有風箏嗎?你有紙船嗎?你有49只風箏盒9只紙船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的前半段。
二、進一步熟悉前半段故事內容。
三、根據已有的經驗續編故事情節。
1、師:有一天,兩個好朋友為一點小事吵嘴,結果誰也不讓誰,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引導幼兒進一步續編故事結尾。
2、組織幼兒討論讓他們和好的辦法,引導幼兒進一步續編故事的結尾。
四、師生看圖共同欣賞故事結尾,理解故事的含義。
1、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幼兒自有發表自己的看法。
2、小結:平時,兩個好朋友之間應該相互體諒,相互關心,相互愛護,那樣才是最快樂的一件事。
五、欣賞配樂朗誦,給幼兒完整的影響,鼓勵幼兒跟隨教師和磁帶一起講述。
六、音樂活動:《小帆船》
師:49只風箏在天上飄,49只紙船在水里游,多么美麗呀!讓我們乘著《小白船》一起去看望生活在山頂上和山角小的紅松鼠和小棕熊家吧!
紙船和風箏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將課文讀通順,正確。認識6個生字,會寫“抓、扎”。
2學習課文1-6段,能有感情地朗讀3、5段。學會辨別“漂、飄”的不同用法。
3體會朋友間互相傳遞情誼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揭題(看課件,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世界(由于課文很長,課件播放到紙船和風箏使他們成為好朋友為止。)
師:故事看到這里,你看明白了什么?
a\1你看明白了什么?2還有嗎?3你來說(請3位一般的學生來回答)。師(提醒):說的時候你可以用上“紙船”和“風箏”。
【生1:小熊扎了一個風箏送給松鼠。? 松鼠送給小熊一只紙船。
生2: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兩成了好朋友。】
師小結:是呀,看了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小熊送給松鼠一個風箏,松鼠折了一只紙船送給小熊,紙船和風箏使他們倆成了好朋友。
2第一遍讀課文。(初步體會故事,落實字詞,句的正確認讀)
要求:
1學習詞語(2分45秒)
扎風箏? 抓住? 幸福? 樂壞了? 傍晚? 翅膀 草莓 松果 愿意? 受不了
師:剛才小朋友們讀得可認真了。瞧!吸引來了許多的風箏,只要你讀準風箏上的詞語,你就能和風箏交上朋友。誰想先來和風箏交上朋友?選一個小組開小火車,(讀對了我們就跟著他讀,要是讀錯了請你馬上舉手幫助他改正)
(開小火車讀-跟讀(正音)--齊讀)
2讀句子
指名讀―最后齊讀
點擊草莓:(小熊可聰明了 ,它把自己喜愛的草莓掛在風箏上送給誰?)出示句子: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自己先讀給同桌聽-指2生讀-男生—女生能不能超過男生呀)
3認字
小朋友們可真能干。大家看!調皮的字寶寶來和我們一起玩了,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叫叫他們的名字?(開火車讀)咱們一起來叫叫字寶寶吧,只要我們叫對它的名字它就會開心地向天空飄去(預備:起——齊讀)
三、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剛才小朋友們表現得非常出色,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出示版畫:這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樹林,綠綠的小草,還有美麗的花朵。這兒多美啊。小熊和松鼠的家就住在這兒,你想知道小熊和松鼠把家建在哪兒嗎?請你讀讀第一段,想一想,一會請會的小朋友上來貼出他們的家。
誰愿意上來把他們的家貼在合適的位置?(要求生一邊貼一邊介紹小熊的家住哪)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從第一段讀明白的)大家同意嗎?(同意)多會讀書呀,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吧。
生:齊讀師:(出示第一段)他們一個住在山頂,一個住在山腳,相隔這么遠,是什么讓他們成為好朋友的?(貼實物:紙船、風箏)
生: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為了好朋友。
2、學習2-5自然段
生:自由讀2-5段,(反饋)
師:手拿一只紙船放在松鼠家們口,演示(紙船漂呀漂)到山腳,小熊家門口一只風箏飄呀飄到山頂。
(1)理解{漂呀漂?? 飄呀飄}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詞吧。(手中持卡片)
生齊讀
師:這兩個詞我想請小朋友把它們貼到黑板上去,先別著急舉手,先想一想,這兩個詞貼到哪兒才合適呢?請你一邊貼,一邊飄\漂。
請2位學生上臺貼
師:恩,你能不能告訴大家,你為什么把【飄呀飄】貼在風箏旁邊呢?
生:因為小熊把風箏送給小松鼠
師:風箏有什么才能飄啊?
生:有風
生:紙船需要水才能漂流
師:謝謝你,可愛的小熊玩具送給你。此時此刻水里漂著紙船,天空中飄著風箏,這景象多美啊,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個句子。(出示句子,生讀)
(2)重點理解 ——樂壞了
師:紙船漂呀漂,漂到小熊家門口,他……(樂壞了)
師:咱們來看看,收到禮物小熊都樂成什么樣了(看圖說)(觀察嘴,手,腳)
師:小熊,小熊,你都樂得手舞足蹈了,收到禮物的你心理在想些什么呀?
(生:松鼠真大方啊 ,我好開心啊 。)(師:點點頭,松鼠真大方呀,小熊還會怎么想呢?)
(生:松鼠對我真好。)
(生:謝謝你松鼠,送我這么好的禮物。)
師:松果是松鼠最……你還會怎么想?(它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送給了它,還寫著祝福的話。)
師:(點擊圖)誰來做做快樂的小熊,讀讀這一段?(指名讀—(這真是一只快樂的小熊。評價:好:小熊真是樂壞了,誰再來做做快樂的小熊?一般:小熊都樂得跳起舞來了呀!誰能讀得更好?)?? 再指名讀? -男同學我們一起來做做快樂的小熊吧-女同學有信心和他們比一比嗎)
四、(1)寫字:祝幸福
師:一句深深的祝福給大家帶來多少快樂呀!小朋友們你也想給朋友送祝福嗎?
今天我們寫的字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他們是?(祝福)你發現什么小秘密了嗎?
生:1 我發現這兩個字都是“ 示字旁 ”旁。
師:還有新的發現嗎?
生:2 他們都是左右結構
師:對了,你的眼睛真亮!從整個字的整體來看還有新的發現嗎?(左窄右寬)
師:請坐,咱們班同學多棒呀!一下子有了這么多不同的發現。
再來看看這“幸”字, 那么這個【幸】字怎么寫才好看呢?上面土的第2橫要長,像個帽子。下面是“羊”去掉一橫,是個假羊,只有兩橫。
小朋友注意看老師來寫一個【幸】(師示范)整個字上緊下松,寫上半部份“土”的時候第2橫要長,下面的兩橫都比它短。
(2)送祝福
很多小朋友都寫完了,送祝福的時刻到了。請把你寫好的祝福送給你的朋友,在送的時候你還要真心地向對方道一聲祝福。(如果你的好朋友,喜愛的老師離你的位置比較遠,你可以離開位置去送祝福。開始行動吧!
師:送完祝福的祝福的小朋友趕快回到座位上,比比哪個小組動作最快。
師(小結):同學們的表情告訴我,剛才送去祝福的小朋友樂壞了,收到祝福的小朋友也樂壞了。給朋友送去祝福是多么快樂的一件事呀!
紙船和風箏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字形,自主發現識字規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體會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 有一定的感受。
【課前交流】師生對話、交流。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對話,使彼此之間充滿信任,讓這種暖暖的相互關照,讓人久久不忘。此處設計讓學生介紹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進行了口頭表達的訓練。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紙船和風箏,板書“紙船”“風箏”兩詞。
教師分別找學生讀詞,并請學生在這兩個詞之間寫一個字,把這兩個詞連起來讀。
(教師寫“和”字。)
二、初讀課文
要求同學們在讀課文的時候,拿起鉛筆,邊讀邊畫出本課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認識它。
三、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1.強調通過漢語拼音識字的重要性。
2.游戲識字。(玩“識字魔方”。)
教師把識字小魔方發到學生手里,宣布游戲規則: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把手中的魔方向上拋,落在桌子上,正面朝上的字是哪一個字,我們就一起讀出那個字,如果有同學讀錯,我們就一起來幫幫他。(學生分組活動,教師來到學習小組和學生一起玩。)
3.猜字謎。每字頭上長顆草:莓!很少張口見面鬧:吵!
4.檢查識詞情況:幸福、愿意、扎風箏、漂流、飄蕩。
四、寫字練習
選“幸、福” 兩個字進行練習。(教師板書“幸、福”兩字,邊寫邊講解兩個字的占位;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提醒寫字姿勢。)而后練寫“扎” “抓”以及“壞”“松”。
五、讀書情況檢查
學生接讀課文,教師檢查初讀課文情況。
此時的接讀課文(找11個學生)既是對學生讀文的一個較全面的檢查,同時又是引領全班同學對文本進行的第二次整體感知與把握。
六、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教師貼圖,根據學生回答簡筆畫出一座山,小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有一條小溪從山上流下來,正好從小熊家門口流過。)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課文第2、3自然段。
(學生:小松鼠折了一只紙船送給了小熊。)
2.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生讀課件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
3.比較句子。
4.體會“漂呀漂”的含義。
5.小船帶著禮物和祝福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快看小熊是什么樣的!
(課件出現小熊樂壞了的畫面。)
我們來讀一讀課文第3 自然段。(指名讀。)
誰能說說小熊為什么樂壞了?
(學生體會他得到朋友的祝福才真的樂壞了!)
6.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第2、3自然段讀得那么好!相信4、5 自然段你們會讀得更棒!自己先練一練吧!
(學生練讀4、5自然段。)
7.這次我們推薦我們班讀課文最棒的同學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8.男女生比賽讀這兩句話,看誰讀得更好!
9.漂呀漂的紙船和飄呀飄的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們倆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見漂流的紙船了。
(操作課件出現第7 自然段,音樂聲中教師范讀。)
同學們,聽老師讀到這里,你們的心情怎樣?試著讀一讀,把你的這種感受讀出來。
(生自發地有感情地讀課文第7自然段。師接著學生讀,有感情地讀出第8、9兩個自然段。)
10.過了幾天,又怎么樣了呢?讀讀課文最后的兩個自然段。要讀出自己的感悟!
(指名學生讀松鼠寫在紙條上的話。)
教師范讀,提示學生注意到這里的標點符號是感嘆號,同時體會著松鼠的心情讀。(生練讀。)
11.師生一起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2.啟發想象當小熊看到一只只紙船向他漂來時會有何舉動?
(生體驗回答:他會高興得哭了,他會把所有的風箏全都放上天空!)
(課件出現風箏滿天,紙船滿溪的畫面。)
七、結課
課文學到這里,想不想對他們說點什么?
(師據學生回答出示:“擁有朋友,一生幸福”幾字。)
紙船和風箏教案篇九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2、設計多種活動,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
3、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美性服務。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教學難點: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發學生興趣
1、出示圖畫: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一手拿折好的紙船,一手拿著風箏。)學生回答:紙船、風箏。
2、師出示課題并板書,20.紙船和風箏
3、指導讀課題點擊此處下載
二、復習檢測
1、讀詞卡
2、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
三、提出問題、合作解疑
1、讀課題、質疑、梳理問題。
2、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3、指名讀1~6自然段,思考提出的問題。
4、4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懂的問題。
四、讀中感悟。“祝你快樂,祝你幸福。”
1、指讀1~6自然段,思考:“板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2、朗讀指導,著重指導“樂壞了”、“祝你快樂”、“也樂壞了”、“祝你幸福”讀出松鼠和小熊高興的語氣。
3、學生自我評價朗讀。
五、合作探究學習第7~9自然段。
1、學習過渡語:“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
2、學生自讀這一部分
3、四人小組合作研究:“他們倆吵了一架之后,心情怎樣?”
4、指導朗讀:“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速度放慢,讀出松鼠和小熊的傷心感、孤獨感。
5、學生交流合作成果。
6、學生自我評價
六、放手讓學生自學、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
1、? 自由讀10、11、自然段
3、指導朗讀“松鼠再也受不了啦。”音調稍高些,速度稍快些。
七、鞏固生字
1、? 指導學生把詞卡貼在黑板的大樹上,摘下來領讀、齊讀。
2、開火車讀。
3、指名讀。
八、指導書寫生字
1、小組合作,互相評價。在生字中找你認為寫得好的字,沖它笑一笑,或再高興地讀一遍。
九、擴展活動
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好朋友聽,并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你的心意。
十、每篇積累
讓學生從本課中找到喜歡的詞句,并記住它。
教學反思:
本課設計主要以讀為主,通過范讀、引讀、自由讀、指名讀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在讀中學會問,把閱讀和質疑問題結合起來,在疑中加強讀,使其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初步交流閱讀中發現的問題。指導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多讀中悟得讀的方法,在多讀中悟情、悟理。根據學生喜新求變,活潑好動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維為主的特征,把思考的主動性還給學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其在生動活潑的形式中讀出、悟出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的高興心情,及吵架后的傷感,深悟友誼的純真、可貴。表現出松鼠和小熊對和好的渴望和再次和好后的興奮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