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一
一天早上,小蟲子和小螞蟻相約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一起玩耍。玩著玩著,他們開始覺得很無聊了。這時候,他們看到了草叢里有一個雞蛋殼。
多么光滑的雞蛋殼呀!小蟲子靈機一動,他撿了一根小木板,還向蜜蜂妹妹借了點蜂蜜。它先向蛋殼上涂了點蜂蜜,再把木板放在上面,這樣,一個“蹺蹺板”就做好了。它們就在“蹺蹺板”上玩個不停。
中午時分,它們玩累了,小蟲子提議說:“要不,我們用雞蛋殼再做一個玩具吧!”小螞蟻高興地說:“好呀好呀!我可是做玩具的高手!可是做什么玩具,才有意思呢?”
到了下午,天空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小蟲子著急地說:“下雨啦,下雨啦,怎么辦啊?”小螞蟻不急不慢地說:“我有辦法,我們把雞蛋殼倒過來不就好了嗎?”小蟲子這下安心了,它說:“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小螞蟻,你可真聰明!”說完,它們連忙把雞蛋殼倒過來,雞蛋殼瞬間變成了一個小房子,小螞蟻和小蟲子就在里面躲雨啦!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二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看圖寫話教學成為了越來越多學校的教學內容之一。看圖寫話作為一種反映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具有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作用。在小學看圖寫話教學中,我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看圖寫話作為一種全面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方式,需要教師巧妙引導。在教學中,我常常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中的人物、事物和場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敘述。在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的同時,我還會提供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細節和背景,從而幫助他們進行更深入的描寫。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能夠更好地全面了解圖片內容,培養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其次,小學看圖寫話教學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寫作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關鍵。在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構建豐富的情節和人物形象,讓他們展開思維,充分發揮想象力。同時,我還鼓勵學生在描述中增加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讓他們更好地為人物和事件賦予情感色彩。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創作靈感,寫出獨具個性的作文。
再次,小學看圖寫話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觀察力是寫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也是認識和理解事物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常常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圖片中的細節和背景,提出一些觀察問題,比如人物的衣著、表情、動作等,讓學生更加注重細節的描寫。同時,我還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思考,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問題,培養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為寫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靈感。
最后,小學看圖寫話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表達能力是寫作的核心,也是學生立足于社會的重要能力。在教學中,我常常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找出重點和難點,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同時,我還鼓勵學生多讀優秀的作文,學習他人的好的表達方法,培養寫作的自信心。通過這樣的培養,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表達能力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總之,小學看圖寫話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想象力、觀察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巧妙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細致觀察、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只有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才能真正發揮小學看圖寫話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三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天。”美麗的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聲來到了我們世界。
過了一個冬天,大人們和小孩子們在家里已經憋了很久了,迫不及待地來到青草地上放風箏。
一個穿粉紅色連衣裙的小女孩小美手中正拿著漂亮的蝴蝶風箏,一陣微風吹過,蝴蝶風箏正想從小美手中掙脫出來,可她因為被抓得太緊了所以不能在天空上翱翔了。小美旁邊有一個穿綠色短袖的男孩小亮,他右手拿著線輪左手拿著線,一邊跑一邊轉過頭去跟后面穿紫色衣服的男孩歡歡說:“起風了,快放!”話音剛落,歡歡就松手把雨燕風箏輕輕一拋,小雨燕便輕盈的飛上蔚藍的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
遠處還有一家三口,爸爸和媽媽依偎在一起看自己的寶貝兒子放風箏。爸爸忍不住對媽媽說:“你看咱們家兒子多棒,小小年紀就可以把風箏放這么高。”媽媽說:“是呀,真厲害。”
在更遠的地方還有很多人在放各種各樣的風箏,有金魚風箏、老鷹風箏和蜈蚣風箏等等。
放風箏真有趣。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四
以前的小利是個懶惰的孩子,從來不愛干活,每次要他干活的時候,不是撅著嘴就是嘆著氣,怨聲載道的。可是暑假的一天,小利卻像忽然長大了一樣,主動幫媽媽洗起衣服來。這是怎么回事呢?一切還要從頭說起。
那天,小利起床后沒什么事做,就向爸爸借一本書隨便看著。可是過了一會兒,卻把書合上,緊皺眉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轉過頭,看見媽媽正在洗爸爸的衣服,于是他眼角一動,眉毛一挑,就走進臥室,把自己的臟衣服用盆端出來。
媽媽見了,示意他把臟衣服放下。可是小利把臟衣服放下后,并沒有走,而是拉著媽媽,讓媽媽起來。媽媽心里疑惑地想:小利今天怎么了?難道是他要自己洗?以前讓他洗他都不洗,今天是怎么回事?轉念又一想:讓他鍛煉鍛煉也好。于是,媽媽就讓開了。
媽媽走后,小利坐在凳子上,把臟衣服倒在盆里浸濕,然后打上肥皂用力搓,馬上就出現了許多小泡泡。過了一會兒,小利覺得洗衣服太辛苦了,真想放棄,可是想起自己已經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也不能半途而廢。于是,他繼續堅持著,盡管這時早已大汗淋淋。
小利洗完衣服之后讓媽媽來檢查。媽媽看了看,感嘆道:“哇!衣服洗得真干凈!小利,你太能干了!”
隨后,媽媽又愛撫地將小利摟在懷里問:“今天,你怎么想起幫媽媽洗衣服了?”小利說:“今天我看的那本書里有一個故事,就是講小孫子如何幫奶奶做家務的事。所以,我也要向他學習,幫你洗衣服。”媽媽欣慰地笑了。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五
道口鎮第二實驗小學
陳素麗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提高識圖的能力;并且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表達,看說寫同步的能力;是低段語文教學中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近來的教學摸索中,我有以下的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逐步培養觀察習慣、加強識圖能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具有一些生活經驗,多數學生已經具備一些常識性的識圖能力,能夠進行一些基本的實物口語表達。但是缺乏觀察的完整性、條理性,對于書寫更是困難。此時,觀察圖畫的習慣培養,識圖能力的指導最為關鍵。觀察習慣的培養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觀察的有序性,從方向上區分,可以遠近觀察,上下觀察,左右觀察等;從觀察的層次上區分,可以中心--四周、整體--局部來觀察。選擇怎么樣的觀察順序,需要由具體圖畫來確定,但是必須有次序地來進行觀察。對于一幅完整的圖畫,最重要的是明確圖畫主題。這需要平時積累一定的識圖經驗,才能使學生通過有序觀察,短時間內清楚圖畫主題。比如:風景圖畫,可以從遠及近、從上到下分層觀察;事件圖畫,抓住核心人物,圍繞事件的幾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展開觀察;事物圖畫,整體局部分層次觀察,還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平時教學中,課文中主題圖的觀察、表述,課后作業中圖畫的觀賞,各項練習中的識圖訓練,每一個識圖的相關訓練都是拓展學生的機會。
二、培養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看想說寫統一同步
決定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很多,學生自身知識層次與性格的影響最大。因此培養學生想說、愛說、能說、多說,繼而上升到會寫、想寫、寫好、多寫,最后才可能達到說寫統一同步。看好說好寫好,是一項長期教育的工作。
三、描寫主題鮮明,敘述完整通順
四、字詞句使用得當,標點運用合理
看圖寫話都是圍繞一定主題的,低段的寫作字數沒有特別要求,但是敘述中還是要做到,段落分明,詳略得當,真情實意,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表現力。圖畫有重點,事件有主次,圍繞主要內容展開具體描寫,側面內容簡單涉及,或者忽略都是可以的。
六、廣泛交流分享,互動互評互助
總之,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需要經常面對的課題,教師有步驟、有條理的指導,才能使得學生逐步形成并且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具體的方法與感悟很多很多,這個課題極具深度,值得鉆研,我會不斷摸索,爭取更多的體會與感受。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六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小兔要去它的菜園里收蘿卜,它蹦蹦跳跳地走著,“撲通”小兔一不小心掉進了深坑。
小兔想跳出這個深坑,可這個坑太深了,小兔根本跳不出來,它急得哇哇大哭。
哭聲引來了小美、丁丁、大勇三個小朋友,他們發現了坑里的小兔。三個小朋友停下了腳步,小美說:“我們快救救小兔吧!”丁丁和小勇點點頭,他們伸出了小手,想拉小兔上來。小兔看見兩雙小手向它伸來,嚇得在坑里大叫,丁丁和大勇見了,向小兔喊:“小兔,你別怕,我們是來救你出去的!”小兔聽了,也伸出了小手,可這樣也夠不著,小兔急了,小兔想媽媽了。“怎樣救小兔上來呢?”丁丁問。小美靈機一動,有了!小美連忙向家跑。
陽光照著大地,小花在陽光下顯得十分美麗,白云在空中飄,小鳥在樹上歌唱。
不一會兒,小美回來了,她拿著一根又長又粗的木棍,遞給大勇,說:“大勇,你把木棍伸進坑里,讓小兔爬上來吧!”大勇點了點頭。大勇和丁丁把木棍伸進了深坑里,他們的汗水流了下來,“小兔,快爬上木棍!你可以出來了!”三個小伙伴一起向小兔喊道。小兔聽了,連忙爬上木棍,安全地爬出了深坑。
“謝謝你們救我出來,謝謝!”小兔開心地說。“不用謝,我們應該保護動物,讓你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地說。“為了感謝你們,我送給你們三個蘿卜,”小兔說完,走進了蘿卜園,拿了三個又紅又大的蘿卜,遞給三個小朋友,“謝謝!”小伙伴們一起說。說完,就抱著蘿卜回家了。
是啊,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讓動物和人類一起快樂地生活在美麗的世界里吧!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七
孩子一看到看圖寫話就犯怵,有時我一看圖,其實很簡單,為什么對他就這么難?最近我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我覺得孩子不會寫話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積累——寫作的基礎
課上,孩子們應在自讀自悟、邊讀邊思、合作交流中積累喜歡的詞語、句子和段落,為寫作打下基礎。課余,要鼓勵孩子們堅持課外閱讀,每天看一文,積累名言警句、優美詞句、精彩片斷,為寫作奠定基礎。
2、說話——寫作的啟蒙
多說更有利于以后的習作,所以我盡量讓孩子多說少寫。強調先說后寫,在說的基礎上寫,“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可以從四個方面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1.在課堂上說。2.暢談在閱讀中的收獲體會。3.讓孩子在活動中暢所欲言。4.讓孩子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在學校、在路上的見聞。
3、觀察——寫作的眼睛
下面是幾種有效的方法。1.利用課文插圖,培養觀察能力。2.教給孩子觀察的方法。讓孩子們知道觀察要有目的、有順序、有重點,還要邊觀察、邊感受、邊想象。3.給孩子多一點時間,讓孩子與小朋友玩耍,激發觀察興趣。4.留心觀察生活,爭當“小小觀察家”。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八
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學習作文的基礎階段,可為三四五六年級的作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階段如果老師引導得法,學生往往會產生“望文生趣”的念頭,樂此不疲,乃至終生受用。
剛入學的兒童只有七八歲,識字有限,語言積累不足,更有部分學生不會說完整通訊的句子,因此說話寫話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大難題。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學好語言打好基礎,進行寫話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一、觀察圖畫,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通過看圖,學生可以認知更多的事物,對于大人有個詞是見多識廣,學生也一樣通過圖畫認識了很多事物,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開拓了自己的視野。
二,看圖說話,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圖片中的內容是什么?這是學生看到圖片后的第一反應,如果是單一的事物,學生就會直接用簡單的詞語說出來,如果有故事內容,學生就會開動腦筋,根據自己的認知把內容用句子說出來,但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有時重復有時帶有語病,這時引導學生遵循一定順序完整的表達,鼓勵學生用詞準確生動,啟發孩子大膽思考、合理想象,就能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看圖寫話,能夠培養書面表達能力。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就行,慢慢的隨著孩子眼界的開闊,知識的增長,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要求學生不僅要寫完整,更是要求寫具體生動。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但是學生寫出的一段話是生動有趣的。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怎樣引導初入學的學生學好看圖寫話呢?我覺得可以從“看”“想”“說”“寫”等方面入手,能有效提高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
所謂看圖寫話,“看”無疑是其中的基礎功底,可是在實際教學中,低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尚未形成,特別是剛進入小學的孩子,觀察事物沒有目的、沒有順序,作為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看圖上要狠下功夫,幫助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首先我在教學生學習寫話時,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觀察圖片,比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等,其次學生在掌握了觀察順序后,鼓勵引導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要注意看清圖中事物的特點,比如人物的神情、動作,事物的狀態是怎樣的。通過畫面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再次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的背景,看清圖畫上還畫了什么。最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細節,比如圖片上的小鳥是什么鳥等。總之我們要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隨地留心身邊發生的一切,構建起寫作的“材料庫”,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不會覺得“無從下手”,無話可說。
在“想”字上下功夫,多思考。看圖寫話,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但目的之一還在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學生在觀察后,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我們要重視想象這一環節。一是由老師提出的問題怎樣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點。老師提出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點,學生借助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想象,理解圖畫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啟迪開拓學生的思維,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想象力的培養。
一是看圖想象,即用貼近兒童生活的形象直觀的圖畫,啟發學生開展合理的想象。
二是編童話故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是現代教育的主旋律,看圖編故事要從1
“想”字入手,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指導學生說話時要力避鸚鵡學舌,鼓勵學生與他人想的不同,說的不同。
在“說”字上下功夫。口頭表達能力,是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寫話的有力基礎。我們不難發現,低年級教材中每個單元的練習中都安排了“說話訓練”,由此可見,“說”對小學生而言極為重要。低年級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又很單純直率,看東西直接而具體,可是在語言表達上欠缺條理,說起話來有時前言不搭后語,或者出現語意反復等情況。做為語文教師,要根據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耐心引導學生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要有基本內容,不要丟掉重點,鼓勵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之處的學生,表揚他們說的細、說的好。在說寫訓練中,要求學生準確、有中心,有合理的看圖,啟發學生大膽思維、想象、表達。每次在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寫話時,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興趣盎然,勁頭越來越足。學生一旦有了說話的興趣,他們就會積極的表達,久而不厭,心情愉快。有時看單幅畫面說話,學生可以說出十多個不相同的開頭,有的學生還有自己的創見,在說的基礎上再指導寫就容易多了。
書面表達是學生看圖寫話的成果展示,是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看圖寫話教學,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積累好詞好句。低年級的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弱,在平時就要注意讓學生積累一些優美的詞句,在學生表達時,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我們學過的好詞好句,甚至課文中的一些詞句也可以進行利用,例如,在寫冬天方面的看圖寫話時,就可以運用課文中的句子,“冬天到了,樹上的葉子全掉光了,地上蓋著厚厚的雪”,“小狗汪汪的叫著,在地上畫出了一朵朵漂亮的梅花”,等等,還可以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等詞語。比如在練習寫同學們打掃衛生,或課間活動之類的看圖寫話時,就可以用這類的詞語……這樣學生在寫的時候就會有話可寫了。
二、寫作要有順序。在寫作時還要注意寫作的順序,條理要清晰,要想好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后寫什么?在低年級的看圖寫話中,一般可采用時間開頭,再把圖中的內容一一表達。
三、把握好圖畫書的重點內容,對于圖畫所要表達的思想,要進行詳細的描述,把主要內容表達出來,做到句子通順。寫作時對每一個部分進行聯想,豐富文字表達的內容,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四,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標點,在文字表達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正確使用標點也是學生寫好看圖寫話的重要內容。通過標點的正確使用,讓句子更通順合理,有正確的語感和語速。
五、不能限定字數。低年級的學生,作文處于起步階段,對文字的表達本來就不豐富,在看圖寫話時不能陷入追求寫得越多越好的誤區,不要求華麗的語言,只要他們把圖畫中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思想表達完整、敘述清楚、語句通順、合理就可以了。
總之,對低年級學生進行看圖寫話訓練,要特別注重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多看、多想、多說、多讀、多練”,最終提高看圖寫話水平。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九
周末,小丁丁、小巧和小明約定去郊外放風箏。
站在郊外的草坪上,他們眼前一亮,只見藍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各式各樣的風箏在天空中飛舞,有小巧玲瓏的金魚風箏,有雄姿英發的老鷹風箏,還有號稱百足之蟲的蜈蚣風箏……放風箏的人可真多啊!看,遠處那一家三口也在放風箏。這一切與綠油油的草地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真讓人賞心悅目啊!
小丁丁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絢麗多彩的燕子風箏交給小明。他自己右手握著線軸,左手拉著線,一邊奔跑,一邊放線。小明看準時機把風箏拋向空中,可是風箏“唰”的一聲掉在了地上。他們又試了幾次,風箏還是沒有飛起來。小丁丁和小明很沮喪。
這時,拿著蝴蝶風箏的小巧走了過來,笑瞇瞇地對他們說:“告訴你們一個放風箏的技巧,要逆風跑才能讓風箏飛起來,而且風要足夠大。”他們聽了小巧的話恍然大悟。
小丁丁再一次抓住風箏線軸,小明托住風箏,等風力足夠大時,小明把風箏拋向空中,小丁丁就拼命逆風奔跑。燕子風箏扶搖直上,終于成功地飛上了天空。它在半空中扇動著兩只大翅膀,仿佛在向下面的人打招呼。小丁丁、小明和小巧高興地跳了起來!
通過放風箏,小丁丁、小明和小巧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事不僅要團結協作,還要講究方法、掌握要點,才能事半功倍!
小學看圖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篇十
秋天像一個美麗的女孩。她非常喜歡旅行。
秋姑娘來到了天空,這時候,馬上就涼了。風的叔叔們知道秋天的女孩要來了,所以他們一路去看望她。
秋姑娘向馮叔叔借了一陣風,立刻跑進了森林。她先拿出黃色顏料,灑在葉子上。然后用風叔借來的一陣風吹樹葉。這時,所有的葉子都掉了下來。
秋姑娘來到田里,把金色的顏料灑在稻子上。農夫的叔叔一看到她,馬上就去收割了。
秋天的女孩來到果園,把她所有的顏料都給了水果。這時,果實突然成熟了。
冬天來了。馮叔叔,落葉,米飯,水果都說:“再見,秋姑娘!”秋姑娘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