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時光之輪篇一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赡苣悻F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命之輪》觀后感35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今天看了電影《生命之輪》,看了兩遍似乎還沒十分懂。這是一部關于探索人的內心世界的`影片,影片中沒有一句人物臺詞,純視聽語言講述故事的探索性電影。影片通過一位藏人的妻子過世,他開始思考生與死的問題,并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如何發現死亡的本質到接受死亡,最后生與死的圓滿融合的智慧。
死亡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可我們東方人一向不愿意對死亡進行思考。西方人哈姆雷特很早就認為“是生是死,這是一個問題”;尼采說過“生命敢于承受生命的無意義而不低落消沉,這就是生命的驕傲”。我們東方的老子對生死看法也很辯證,可后人都不愿意追隨;就連現代大家金庸先生,也只是在離世前說了句“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后悄然離去”,看似大義凜然,實則對生充滿留戀。
電影《生死之輪》透視出藏人對生死深刻的思考。他們相信萬物生靈、尊重生命,他們正視生命無常、珍惜生命,他們執念靈魂不死、輪回轉世。當你明白藏人對于死亡的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他們活著時候的作法。我從小受中華傳統文化熏陶,可天生愚鈍,沒有養成積極“入世”的精神,也沒有修煉出“物我兩忘”的心態,奔波半生終于像富貴一樣,“活著什么也不為,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想想就怨恨自己。唉,又不忍心自我懲罰,那就讀《楞嚴經》吧:“善哉阿難!汝等當知,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固有輪轉……”。接著讀《心經》:“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時光之輪篇二
時光在年華沙漏里,邁著匆匆步履一滴滴流逝于過去的光陰里,我們卻傻傻的停滯不前,認為我們擁有歷時不滅,鍍有奇光的青春,直至時光消散,才忽而一夢醒來,青春,剛好散場。
一春夏花絢爛了景色,一夏湖水漣漪了柔情,一秋木落渲染了意蘊,一冬飛雪滄桑了流年,我們踩著噠噠的聲響,融進黑暗,走進暮靄,我們渴望夕陽籠罩,卻又懼怕那刺眼的光芒,因為那是一夜光陰的濃縮,夕陽以熾人的溫度燃燒我們的剪影,安排了我們一眼的熱情,我們投以熱情在青春跑道上跑向未來,擁抱夢想,在時光的流逝下有人在夢想下留下一條灼熱的痕跡,有人在夢想下滴一淚珠簾,有些人在時光下追逐余暉,有些人卻揮一揮手,告別了過往,最終自暴自棄,只剩下一串深深的腳印。
地球行駛一個稱為年的軌跡,我們則走過一圈圈軌跡,重復曾經的悲歡離合,有些人因此在心閥深處上了鎖,鎖上了記憶,鎖上了憂愁,將過往閉合于蒼穹之下,有些人則將苦難放于面前,努力擊敗他。
時光不是無情物,勝似無情物。它創造了我們,當我們出生時卻又在我們印上了逝去的痕跡。當我們做一些多年以后會后悔不已的事時,他在旁邊冷眼觀看,他看你的跌跌撞撞,看你的悲歡離合,看你“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城,誰解其中味”的凄慘哀愁??茨恪盁o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孤寂,看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之情,看你……當時光把一切都看膩煩時,便指指點點,一,二,三讓你烏發暈開一片銀白,化為冬天里的一朝暮雪;讓你嬌容榨干所有水分,化為秋日里的殘花敗柳;讓你生澀嗓音浸透滿腔滄桑,化為夏日里干旱的土地;讓你的年少輕狂,抽取鮮艷的顏色,化為春日里的綠葉。
時光之輪篇三
什么是宿命的輪回,就是過去的又變成現在的.,最可怕的輪回便是錯誤的輪回。今天小編就來分享輪回之輪的哲理故事,希望讀者喜歡。
那一年,他的兒子出生了。兒子一天天長大,很可愛,但他忙著掙錢養家,出人頭地,沒有時間陪兒子玩。
他不在兒子身邊時,兒子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
這天,他夾起公文包往外走時,兒子問他什么時候回家,想讓爸爸陪著玩。他應付說,自己有空一定陪兒子玩,一定玩得很開心。
兒子十歲的時候,他送給兒子一個籃球。兒子又請他教打籃球,他說,今天恐怕不行,因為還有許多事情等著要做。
終于,有一天兒子上了大學,魁梧挺拔,完全是一個男子漢的模樣。兒子從大學放暑假回家了,這時,他想讓兒子坐下來,跟兒子聊聊天,但兒子搖搖頭,說,暑假長著呢,我要和同學出去兜風。
再后來他退休了,這時兒子已經結婚搬到外面住了。有一天,他忍不住給兒子打了電話,說想見見兒子,兒子說,今天恐怕不行,因為還有許多事情等著要做。
他忽然想起這正是自己當年說過的話。是呀,兒子長大了,長得很像當年的他。他又問兒子什么時候回家,兒子說沒準兒,不過有空一定會回來看望父親的,一定會和父親談得很開心。他記得,他當年也對兒子說過類似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