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報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一
誠信,就是從小要誠實守信,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都要有責任感。誠信,是文明的花朵;誠信,是美德的彩虹;誠信,是信用的枝干。誠信,帶我們走進美妙的世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誠信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人生,漫漫長路遠,紛繁誘惑多。人,作為微小而孤獨的個體,在人生的選擇題前,無可避免地徘徊起來。在一個又一個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險象中,人,究竟能選擇什么,該選擇什么?有位哲人曾說過,人的境界可以分為五種,追求真善美乃是最高的境界。這其中的“真”,便是“誠信”。在“健康”、“美麗”、“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這七個人生背囊中,我們可以丟棄“美麗”而粗陋,可以丟棄“金錢”而貧窮,也可以丟棄“榮譽”而平凡,但切不可丟棄“誠信”而欺詐。
誠信一直是中華民族流傳幾千年的文化與傳統,她哺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新世紀的青年。我國自古就有“人無信不立”的俗話,以此激勵著我們爭創新時代的精神。可以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社會就像一棵參天大樹,沐浴陽光、經受風雨,始終如一地昂首挺立著。我想,誠信就是這棵大樹深入土壤汲取水份與營養的根,它的蓬勃的伸展使得社會有一個很堅實的基礎,從而充滿著活力。
誠信可以是對情感而言的。鄧稼先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氫彈和原子彈的研制中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職務。他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美籍華人楊振宇從小就是好朋友。他們的父母都是清華大學的老師,都住在清華園。很小的時候兩個人就在一塊兒玩,后來還在一個中學讀書。他們倆都很聰明,但是性格不同,楊振宇比較機靈,鄧稼先沉穩老實。可是他們都很敬重對方,比對方的優點為榜樣互相學習。這樣兩人成了好朋友。長大以后,他們都在美國留學,并且都學習理論物理學,搞原子核物理研究。鄧稼先畢業后不久返回祖國,支持祖國的科技建設,楊振宇則繼續留在美國搞科學研究。鄧稼先回國以后,被派去領導和組織原子彈的研制工作。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1964年10月2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楊振宇知道了這個消息后很為自己的祖國高興,同時他也很想知道自己的好朋友鄧稼先是否也參與了原子彈的研究工作。但他知道這是國家機密,如果問鄧稼先,會讓他為難的,所以就一直沒問過。1971年,楊振宇回國,鄧稼先到首都機場迎接分別整整二十年的老朋友,兩人一見面就沒完沒了地聊了起來。但是由于鄧稼先從事的工作都是國家機密,兩人的談話總是點到為止,盡量不涉及這方面的問題。可是楊振宇十分想知道鄧稼先是否參與了原子彈的研究,于是就繞著彎子問他:“聽說中國研究原子彈的專家中有美國人,有這么回事么?”這個問題讓鄧稼先很為難。如果回答說“沒有”,就證明了自己很了解參加原子彈試驗的成員,這實際上是承認了自己也參與了原子彈的研制;如果回答說“不知道”,又是在欺騙老朋友。于是他就想出一個既不泄密,也不欺騙朋友的辦法,說:“我以后再告訴你吧。”于是,鄧稼先把這個問題向上級匯報,最終得到周總理的批準。鄧稼先這才如實地答復了老朋友的問題。鄧稼先就是這樣一個誠實正直的人,無論是對待國家還是朋友,都以誠為本。1986年,鄧稼先病逝,楊振宇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朋友而十分悲痛,他在從美國發來的電報中說:“稼先為人忠誠純正,是我最敬愛的摯友。稼先為便是對友誼的誠信。
選擇誠信,是正確之選。在你一一權衡過后,在你層層過濾之后,你會猛然發現,在人生面紗下最迷人的,原來是那最沒有矯飾、最樸實不花哨的誠信!你會發現,沒有了誠信,生活原來是那樣的索然無味!在人生與風浪的洗禮中,有了誠信,你就用最陽光的心情高唱吧。若為人生故,誠信不可拋!
何謂“誠實”,在大多數人眼里,誠實意味著不說謊。在老師眼里,誠實的學生才是好的;在家長心目中,誠實的孩子才是最棒的。從前,我也以為誠實是為人之本,無論什么事都應以誠待人,要做誠實的好孩子。但自從宿舍里發生的一些事后,我發現:有時誠實是種錯,某種意義上破壞了舍友間的友情。
依稀記得,宿舍里第一次違反紀律時,我的態度很冷漠,畢竟與自己無關。所以在舍友們絞盡腦汁地想著如何與老師解釋時,我不冷不淡地說:“說實話得了干嘛說謊騙老師呢?”可舍友們立即反駁道:“什么呀,你說的容易,說實話老師不罵死我們啊!”那時的我,只想到欺騙老師是不對的,忽略了舍友們的處境。后來,舍友們編了個理由,希望瞞天過海,但在我的不斷地勸說下,我們全體宿舍成員向老師說了實話并道歉,自然老師怒不可揭,把我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教訓一通。也因為我的“誠實”,宿舍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這影響,是我無意聽到的,或許正是這份大意,使我對“誠實”開始困惑。
或許上天愛捉弄人,宿舍里又一次出事了。早晨,我見舍友愁眉苦臉說著什么,我沒有說話,安靜的聽著。我寧可裝著什么都不知道,因為這樣既沒有違背誠實,也不會讓舍友難堪。我以為這樣就不會聽到那晚的話,可我錯了最終我還是聽到了“向值班老師求一下吧,某個人不會幫我們撒謊的。”這句話。
宿舍里最后一次出事給了我答案。那晚舍友們談天說地,我默默地聽著,突然,一束燈光照過來,我意識到,我們被查了。門“吱呀”一聲被打開,“誰說的話”,我緊閉雙眼。老師應該是一個個照過來,我被刺眼的燈光逼得睜開了眼,于是老師把我叫出去,質問我有沒有說話,后來又有幾個女生被叫出去,我們幾個都沒有說話,但似乎心有靈犀的都閉緊著嘴,只字不提,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做到的,瞥了一眼說話的同學的床鋪,我把頭轉向地面,“我不知道。”這是我對老師一大堆的提問的唯一回答。老師讓我們幾個到一樓站著,另一位舍友想方法幫我們,反而也引火上身,被叫了下去。后來如何也不記得了,唯一記得的是我很堅定的不說一個字,堅定地看著老師,堅定地在紙上寫下我的名字,我知道值班老師會把我們的名字告訴葛老師(管宿舍紀律的老大),然后我們就要收拾東西回家,不能上晚自習了。我的淚不禁簌簌地流下,但我知道,我的淚水帶走了從前的我,“誠實”的我,不懂友情的我。我想,我不會像從前那樣明哲保身了,患難與共才是才是一個宿舍成員該做的。只可惜我懂得太晚,我被分到了另一個宿舍,再也沒有違紀的現象,可不知為何,我驚一直懷念著一起為錯誤買單,一起患難的日子,一起度過的時光。
從古至今有過很多誠信的例子值得我們深思,擁有了誠信,你就擁有了讓人信服的鑰匙。今天,我想說:這把嵌著星星般閃耀的鑰匙也是可以直接打開自己心靈的鑰匙。我就從最簡單的身邊事兒說起吧!
不知道你是否體驗過,在無助彷徨的時候,走了“捷徑”是那般輕松?它帶著黑墨鏡,穿著牛皮鞋,很是拉風。似乎謊言可以籠罩給大地一層厚厚的黑土地,它也會更快更好收獲糧食。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比守株待兔更為愚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我們遺漏了誠信反而過度關心其他呢?
我覺得每個人都是一盆新嫩的植株,從我們飯桌上的令人質疑的油,拿來嘲諷的各式鮮肉上看,有的人在吸取營養的時候仍不滿足于現狀,然而,忐忑不安的心下是不可能展露出一張真正的笑容,那張笑著的嘴臉失去了最珍貴的營養——陽光般的誠信。或許這樣一盆植株,我們可以用許多寶貴的營養品培育起來,一天兩天他或許安然無恙,獨自竊喜自己的非凡的成就。可是最終他仍會枯死,因為缺少了他自以為廉價的陽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他也不可能茁壯的起來。
誠信的陽光會毫不吝嗇的灑在在每個人的心里,關鍵是你是否敢去采擷?對,你沒看錯,是勇敢的敢。
或許是我們害怕獻出自己內心的誠信陽光,因為在給予了溫暖的同時害怕收不到回報,在多次聽聞了上當受騙的例子,自己也封鎖了誠信。殊不知,誠信和欺騙只是互為可逆反應,如果誠信一方足夠強大,自然也會戰勝欺騙。然而,無形的戰利品會化為無盡的芳香,因為心里布滿了溫暖,寒冷也消失地無影無蹤。那個時候回報也顯得無關緊要了。
或許是我們勇敢拿出了誠信待人因卻漸漸變得“不合適宜”就放棄了。也不會有半點懺悔,“他們還不是和我一樣!誰還講誠信阿!他們可以不講,我為什么要講呢?”這是在講誠信后我們沒有接受應得的答復后的“報復心理”嗎?可是,讀書時的我們老早就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別人作弊,你也作弊,你以為這是所謂的公平。但是,如果你是年級第一你會在乎別人的錯誤行為嗎?你始終會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分。就算,你沒有優異的成績,但是你用心于某件事情上,就不會想要虛假的面具,因為有了真實就有進步和收獲。故,想擁有誠信永遠不會晚。在誤入歧途時也可以用最簡單的道理來拯救自己,試想,一個商人如果可以賣出自己悉心釀造的正宗美酒,看見絡繹不絕的顧客,聽見連綿不絕的贊美聲,這難道不是雙收嗎?難道不是最大的回報嗎?誰說拿出誠信是件難事?這分明是件快樂美事!
誠信或許就是一種平淡的文字,但它可以很快打動人心。如果,一味追求華麗的詞藻,這就像死守著空洞的內心,貪婪不僅狠心吞噬你的歡愉,還帶給你無盡的悔恨。所以,抓住誠信鑰匙,開啟你豐富的精神世界吧!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二
誠信,就是實事求是,說的和做的一個模樣;誠信,就是敢作敢當,不隱瞞事情的真實情況……誠信,就是每一個人最最基本的做人的品質。
一個講信譽的人,面容上有自尊,目光里有自信,行動時有把握,生活中有朋友。誠信就是一張使你受歡迎的名片。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有歷史悠久的文化,也有許多傳統美德。像自強、謙虛、禮貌等。講誠信,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良好的品德。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不誠信的人不能信任,更不能被委以重任,因為沒有了誠信,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個人一旦失去了道德,就會人避之。誠信還是尊重客觀事實,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誠信表現在工作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表現在學習上,就是扎扎實實的下功夫,勤奮刻苦,表現在組織,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遵守紀律,忠誠老實。誠信的人就是最受人尊敬的人。
前幾天,我讀到過一篇關于誠信的文章,使我受益匪淺。
這一篇文章的題目是《誠實的晏殊》,里面的內容是這樣的:
宋朝的詩人晏殊,7歲時文章就寫得很好了。真宗皇帝想當面試試他的才華,于是親自出題要他寫一篇文章,晏殊接過題目一看,發現這題目自己做過。他想“做學問一定要誠實。我寫這篇文章時得到過老師的指點,如果今天又做了這道題,不等于考試作弊嗎?”于是,他說出了實情,請皇帝另外出題。
聽了他的話,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大家無不稱贊晏殊誠實的品質。
有句話說得好:“美好的心靈像水一樣透明純凈,像玉一樣潔白無瑕。”一個真正講誠信的人就應該擁有這樣的心靈。
但與誠實的晏殊相比較,我覺得自己是那么渺小。記得有一次,正是四年級的暑假。妹妹到我家里來。因為天氣實在熱得慌,整個城市都像在蒸籠里似的,所以我和妹妹便決定在看完電視后去買雪糕,剛剛走到小店門口,發現里面黑壓壓的一片,原來人們都在搶著買雪糕,我和妹妹三步并做二步來到冰柜前,對買雪糕的阿姨說了聲“我要兩根雪糕”,不一會兒,阿姨遞給我兩根雪糕,便去做別的事了。我正想交錢時,一摸口袋,我頓時傻了眼,因為著急要買雪糕而忘帶了錢,我呆住了,可我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頓時想出了一個辦法——開溜。于是,我說到做到,與妹妹一起,像逃難的書生似的跑回了家,不時還看看那位阿姨有沒有追來,幸好,沒有追來。
我和妹妹氣喘吁吁地跑回了家,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雪糕。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便責備自己不應該那樣不誠實,我更后悔當時沒有勇氣向買雪糕的阿姨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是與人,與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誠信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合作的橋梁,是社會運轉的基石。誠信對我們的行為就好像劃船必用的槳,沒有船槳怎能渡河涉川?沒有船槳的船,則形成放任自流。一位哲人也曾經說:“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能使人內心深深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誠信。
現在,人類需要誠信,時代呼喚誠信。誠信,是一種永恒的道德,是一朵盛開了五千年的`花朵要呼吁全社會——誠實守信才能使這朵誠信之花永不凋謝!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三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即言行一致,說話算數,言而有信。“誠”,就是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講信譽、守信譽、不虛假。誠信,從古到今,數不勝數,“曾子殺豬立信”、“商鞅立木取信”、海爾總裁砸冰箱誠信經營、廣東省體彩中心林海燕姑娘在巨額的金錢面前毫不動心……由此看來,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之根本,就是誠信。不講誠信,人無法安身,沒有誠信,社會無法正常運轉。但是,現實生活中缺乏誠信的現象卻屢屢發生,呼喚誠信成為當代社會的重大課題。
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常有考試作弊、借東西不還、抄襲作業、說謊欺騙……在社會中有爾虞我詐、背信棄義、缺斤少兩、參假使假、拖欠工資、假冒偽劣、虛假廣告……等等這些現象發生。殊不知這些不講誠信的行為對我們自身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一個人失去了誠信,他的行為將處處受到阻礙、抵制,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將妨礙自己的發展。失信,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失信,讓我們失去了希望。不講誠信,社會和在這個社會中生活的人們必然會付出高昂的代價。在當今社會,一個企業或者其他社會組織,如果不講誠信,或許可以得到一時的利益,但終將遭到唾棄;反之,如果獲得了誠信這一特殊的資本,或許有一時一地的折損,但終將得到社會的認可,走向長盛不衰!
那么,信任從哪里來呢?信任不僅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紐帶。你有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除非你能證實那個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權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除非你已經被證實不值得那個人信任。得到別人信任的前提是對別人誠實守信。簡單地說,別人對你的信任來自于你的誠實守信!如果自己誠實守信,你就獲得了被人信任的保證書。堅持誠實,就會贏得信任。信任的基礎永遠是誠實。
如何克服不誠信的行為呢?這需要智慧,克服不誠信的行為應該努力做到對人守信,對事負責,具體要求:首先,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其次,不要輕易許下諾言,一旦有所承諾,就要努力兌現諾言,做到言而有信;再次,要誠實不說謊,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最后,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做到誠實守信。
從身邊事做起,誠信做人,是我們作為當代中學生的做人之根本,立業之根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走誠信人生。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四
誠信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是的,古今中外,多少的故事都實證了這一點。
季布因為一諾千金而與周圍的朋友建起了溝通的橋梁,樹立起誠信的榜樣,即使最后人頭不保,也得到了朋友的擁護,留下了千古美名,至今仍為我們所稱頌。曾子殺豬更是為我們一怔:曾子的妻子曾許諾孩子趕集回家后會殺一頭豬,而妻子的用意只是想哄哄孩子,讓他安心待在家,而曾子卻誠信地殺了一頭豬,建起了為兒子溝通的橋梁——誠信是做人之本。這事定給兒子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讓兒子在以后的生后中,學習上都以誠信為前提。有一個小朋友更是勇敢大膽,誠信做人。他因為好奇而砍了父親的一顆櫻桃樹——這樹是父親最喜歡的。父親發現樹被砍掉后,憤怒不已,并揚言要嚴懲這個砍樹之人。作為兒子的他非常恐懼,在一系列的思想斗爭中終于鼓起勇氣,向父親道出了真相,建立起與父親的溝通橋梁,父親也原諒了他。他就是美國之父——華盛頓。正是因為小時的誠信,長大后也逐漸與人民建立起誠信之橋,深受人民愛戴。
誠信好似人最美麗的外表,仿佛心靈是最美麗的鮮花。正因為有了這些做基礎,才會在誠信這座大橋上安全前行,到達勝利的彼岸。只有誠信,才不會被荊棘纏繞;只有誠信,才不會被風浪擊倒;只有誠信,才不會被霜雪冰凍。
但是,有些人卻在無形中切斷了這座橋梁。古時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了烽火,使得諸侯們都以為出了大事,匆匆趕來,事后才知道是戲弄他們,于是諸侯再也不相信他了,等到敵軍真的來臨的時候,烽火已經不起任何作用,他的命運可想而知。
總之,誠信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讓我們默默構建這座美麗的大橋,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五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學大師發自肺腑的吶喊,它曾在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中變得不值一錢。它曾是無數飽學之士終生恪守的行為規范,它曾是陰險狡詐之輩賴以飛黃騰達的外衣。它太簡單,簡單的連牙牙學語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復雜,復雜得讓有些人將它遺失的無怨無悔,無影無蹤。
誠信可能是拯救性命的關鍵。項羽手下的一名大將季布,是個很守信用的人,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便一定想盡辦法做到。由此,他具有很好的信用與人緣。當項羽兵敗之后,劉邦懸賞捉拿他,但由于他曾經的樂善好施與一諾千金,很多人都愿意幫他,劉邦怎么也抓不到他。看到此情景,劉邦無奈,為了安撫人心,采取了當時汝陰侯滕公的建議撤銷了通緝令,并封季布為中郎將和河東太守,才把季布的事情解決掉。假如你失去了誠信,靈魂也便是一種殘缺和卑微的存在。
1797年3月的一天,法國皇帝拿破侖來到德國盧森堡第一國立小學演講,為了表示友好和善意,他送給了校長一束價值3路易的玫瑰花,并保證只要法國存在一天,每年的這一天都要給學校送一束同樣價格的玫瑰花,這也表明了法國和盧森堡的友誼要長久下去。可是后來的日子,拿破侖疲于應付連年的戰爭和政治事件,漸漸就把這么個事給淡忘了。但是,許下諾言的總會有人記得住。到了1984年,有一個盧森堡人想起當年拿破侖那個“只要法國在就送玫瑰花”的承諾,于是盧森堡市政府就向法國政府提出從1798年起以3個路易作為一束玫瑰花的本金,再以5厘的利息計算,結果總共是140萬法朗!法國政府沒有食言,他們認為拿破侖是他們民族驕傲,也是他們的民族精神,只要是他說的,就一定能兌現,所以很快就給盧森堡市政府支付了這筆錢。一個“誠”與140萬法郎相比,法國人以他們的誠信贏得了世界的認可,這個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看,誠實信用,為我們贏來的是無形的財富。假如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就幾乎一貧如洗了。
德國詩人海涅有一句名言:“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誠信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礎。因為誠信,我們才可以收獲一份意外的驚喜;因為誠信,我們才可以走出人生的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