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感悟字感悟篇一
一場綿綿的秋雨,將夏天遠遠的拋開,自北國吹來的陣陣涼風,驅走了高溫悶熱的酷暑,將一片片泛黃的樹葉吹落撒滿一地。
陡然涼爽的空氣,催人一早一晚加衣蓋被,防止秋寒的侵襲。人說“自古秋日悲寂寥”。從宋朝詞人辛棄疾的“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到李清照的“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人比黃花瘦”,還有秋瑾女士的“秋風秋雨愁煞人”……無不詮釋出四季輪回的秋天是多么的蕭殺與沉郁。
再回首“恍然如夢”,偶爾也嘗試那“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境界。以平常心善待生活,且不去管那付出的多少,有多少回報,收到的果實是酸辣,還是苦澀,但愿最終能贏得自己賴以生存的方寸之地。磨難與幸福雖無法成正比,然而只要堅守“生于斯、長于斯”,不被時代、生活所拋棄,也就無怨無悔。
秋雨沖淡了我每一回痛苦的記憶,歲月的年輪撫平了心靈上的一道道創傷和裂痕,用寬容豁達的胸襟去包攬下那世間的繁瑣、喧囂、曲解、誹謗和爭執,惟有在夜深人靜之時,獨居一方陋室,煉獄般地挑燈苦讀,在家人的鼾聲中馳騁于“人類天國”的四季。或是在聆聽風聲、雨聲、鐘聲、雞鳴犬吠聲中鋪下一疊稿紙,在直線加方塊里,或在敲擊電腦鍵盤的噼啪聲中,描繪著人們的喜怒哀樂、生活的千變萬化,在大千世界里,渴望摘取一串沉甸甸的理想的開心果實。正如有支歌中唱道:“不經歷風雨,難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亦如“要生存就得先把淚擦干,走過去,前面是藍天。”這就是一條不變的人生哲理!
王安石有句膾炙人口的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秋天是清高的,如果你創造出了富有與輝煌,面對那滿地的落葉,你會不屑一顧;秋天又是惆悵的,倘若你虛度了春和夏,經受不住生活的磨難與事業的失敗,那么秋天就無法使你感到前途的光明。
感悟字感悟篇二
何為漢語,光從字上看:漢人所說的語言。可在靈魂上,漢語可不止這點意思。
天地之間,唯有漢語最美,那不僅充斥了我們心中的美感,還充斥了世界人民的心靈。相比那枯燥繁瑣的英語,漢字代表了我們中國人的智慧,只憑那幾筆,即可擋住千軍萬馬;單單十余字,便可匯成那多愁善感的詩篇。
中華上下五千年,出過無數書法家:東晉的王羲之,隋唐的柳公權,宋元的四大家,明清的董其昌等。他們的字讓人所折服,那揮灑的草書,正方的宋體,漂亮的楷體,都讓漢語迸發出無窮的魅力和光彩。
望眼西方,那區區一千多年的歷史怎能與我們五千年的歷史相比?憑一個“雨”就可將景盡寓其中,就憑那“rain”和“pluie”怎能相比。
國人常說:“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不錯,一個“嘦”代表只要;一個“歪”代表不正。試問:“外語有嗎?”只憑這兩個,即可看出漢語的深邃。漢語,不是靠說的人多稱霸,而是靠它那無窮的魅力稱霸。
漢語的沉淀,是因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漢語的魅力,同樣也是因為這五千年的歷史。漢語,是古老的;漢語,又是新奇的。
最后我想以一句話結尾:一筆一劃都變化無常,一個個形態各異的漢字都如同一條條奔流不息的大河,散發出無窮的生命氣息和古老文化的魅力。
感悟字感悟篇三
今天出去逛街,遇到了兩個唱歌的流浪漢,好多人駐足觀看,可是很少人捐款。思來想去,我摸了摸口袋,只剩下一元零錢了,有點少,可是我沒有別的零錢了,所以只捐了一元。路人有的投來贊許的目光,有的卻很不屑一顧。
看到那些冷眼旁觀的人,心中有無限的感慨,忽然覺得這么做是一種責任,一種社會責任。雖然這個社會很復雜,騙人的人也很多,他們利用我們的同情心來騙取錢財,但是,不可否認,這個社會上還是有一些真的是迫于生計而不得不選擇街頭賣藝的人。這些人是值得我們同情的。我們不應該一棍子打死所有的人。而且,憑什么我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而他們卻飽受煎熬,這讓我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罪惡感。
以前也給人騙過,騙了很多錢,但是我依舊愿意相信這個世界上好人永遠比壞人多。壞人之所以變壞,也是因為這個社會太不公,以及一些家庭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應該去責怪他們。
處在這樣一個社會,我們不得不以冷漠示人,可是我還是希望多一點熱情。因為我相信沒有一顆冰冷的心是不能被善良所融化的。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感悟字感悟篇四
失去也意味著一種得到:磨練換來成長,辛勤帶來收獲,淚水領略人生百態,挫折引領成功之路。
總有人長噓,得不償失;總有人短嘆,失之交臂。人生在世,秉承天地之精華是一種莫大的得,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是一種無奈的失。
年輕時,不明得;中年時,不舍失;暮年時才明白,有些東西,完全擁有了卻覺得索然無味,永遠失去了方知道珍貴無比。
人生苦短,要來的阻擋不了,要去的挽留不住。
得失之間,只要耕耘過,播種過,澆灌過,收獲多少不是成功的唯一標準,重要的是藏在細枝末節里那種使你痛,使你恨,使你愛,使你終身難忘。
得之,幸也;失之,命也。豐滿的人生全在得失之間。
感悟字感悟篇五
人的一生是由什么拼湊而成的呢?人的一生是由感情拼湊成的,它們是:愛、恨、情、仇、喜、怒、哀、樂組合而成的。 人的生命中,不斷地會有人進入或者離開,他們默默地關心著我們,默默地付出著他們的愛。隨著時間的流失,人的成熟與長大;隨著社會的變遷與塑造,于是,看見的愛,看不見了;記住的人,遺忘了。 人的生命中,不斷地有的得到和落失的愛。隨著塵封的記憶的開啟,隨著往事的回憶。于是,看不見的人,看見了;遺忘了的愛初中,記住了。
然而,看不見的人,是不是就等于從未出現過?
記住的人會不會永遠都不會消失?
一個孩子,她有一個不完整的家,但是,她的媽媽努力的掙錢,讓她過上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家中沒有一個男人,女孩就努力把自己變成一個男孩,來保護她的媽媽。從很小的時候,她的媽媽就再沒有見過她的眼淚了。直到有一天,一個和她很像的男人,出現在她的生活里面。當她知道那時她的爸爸時,女孩好像在一瞬間就長大了很多。她什么都沒有說,只是說,不希望爸爸擾亂他們的生活。女孩直到多年之后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么不告訴她真相。
感悟是一輩子的事。許多事情,是需要我們去體會、感悟。
感悟是一輩子的事,我們要感悟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愛;感悟是一輩子的事,我們要感悟老師為我們付出的愛;感悟是一輩子的事,我們要感悟同學、朋友之間的愛。
感悟是一輩子的事。
感悟字感悟篇六
《易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對我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據說最早是由伏羲氏創立先天八卦,到周朝周文王創立了后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并寫了每一封的卦辭稱為《周易》,它在古代的時候是帝王將相必學必懂的哲學,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們華夏民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
《易經》里的思想已經滲透到我們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我們平時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一點,但事實確實如此,孔子就說過人們“日用而不知”。今天我們生活中常常說誰陰陽怪氣,誰又變卦了,或者常用扭轉乾坤,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另外還有否極泰來,還有樂知天命,物極必反之類的口語和成語。
《周易》:“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成大業。”表達了這樣的一種思想:宇宙之間先是有太極,太極產生了兩儀,即陰與陽;陰與陽又產生了四象,即老陰、老陽、少陰和少陽;四象又產生了八卦,即乾、坤、離、坎、震、巽、艮、兌的卦。這八卦就是用來判斷吉兇,確定吉兇之后則可以從容應對,從而使人生少些挫折多些順利。現在我知道這并不是迷信,而是通過運用八卦預測的科學方法,推理并預測自然和人事吉兇的有關信息,使我們做到對一切心中有數,有備無患,有恃無恐。
以教我們如何在人生各階段的各種情形下靈活調整自己的策略和心態,還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我們認識自己和社會、并改造自己和社會。 其中,《易經》里的乾卦就蘊含了豐富的思想,包含對人生各個階段的探索和思考。乾卦對于我們大學生的人生發展來說有很重要的啟示: 要有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外表從容,內心剛強;根據其發展變化要采取相應的策略,還要有大局觀。
乾卦其卦辭是元亨利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的大象。天行健:天是云行雨施,持久的運行著。人要像天學習,自強不息。它的意思是說人一生的事業發展不會永遠處于一帆風順的狀態,總會受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影響 ,遭遇失敗的時候,就要求我們在困境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有可以被消滅但絕不可以被打敗的堅強意志,要善于在困境中尋找希望,捕捉機會轉敗為勝。我們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后,每個人都是有機會的,但機會只會垂青那些準備充分的人。當今,大學生的就業已經不再是靠有保障的分配了,所以我們更需要一種踏踏實實肯干的心態, 一種不屈的精神,來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乾卦中的六爻爻辭,以龍作比喻,因為龍神通廣大,無所不能,希望人能象龍一樣。從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的歷程,來比喻我們人的一生的各個階段及處境,。這對我們大學生把握整個人生大局,有很好的.啟示和警醒作用。
初九的爻辭是潛龍勿用:龍潛伏著,不要有所作為。這就好比我們在校的大學生正處在求學階段,必須明白現在是應該認真學習、積蓄力量的時候,這個力量不僅包括廣博的知識內涵,還包括超人的勇氣和膽量,好為以后闖蕩人生積累資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個階段一定要踏踏實實學習,一定不能好高騖遠,去做一些不切實際、操之過急的事情。
九二的爻辭是見龍在天,利見大人:龍到地上來了,本事開始要表現出來了。我們即將從校畢業進入社會了,所以需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接受各種磨練,培養出一種積極又從容不迫的態度來迎接社會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努力成為千里馬,還要做善于展示自我的千里馬。
九三的爻辭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白天勤奮不已,晚上還戒惕謹慎,有危險但沒有災難。叫君子是因為剛開始還沒有地位,大人是有地位的。這個階段要鍛煉再鍛煉,提升再提升,還要有憂患意識,有點點成就要珍惜,并爭取再上一層樓。
九四的爻辭或躍在淵,無咎:在此階段,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處在中間人的位置,已經進入梯隊,但是還沒有穩定的位置,要么升上去,要么掉下深淵,因為越往上擠空間越小,難度風險越大,所以隨時都有可能被別人取而代之。處在這種位置,要戒驕戒躁,再接再厲。
面又必須沉默觀望不敢大意。好比當領導與下面的下屬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所以要適可而止。
上九爻辭是亢龍有悔:龍飛太高已經有所懊悔,“亢”是極高的意思,龍飛得過高,再沒有上升的空間,而后悔先前不知收斂,事業發展最輝煌的時候,人們心中的傲氣也越來越高,忘了謙虛,容易犯一些錯誤。這是乾卦最高的也是最后的一爻,已經到了極點,根據“物極必反”的原理,上九的位置雖然在九五之上,但是還不如九五好。這就好比我們人生或事業處在這個階段,應該居安思危,否則很有可能樂極生悲。所以我們應該時刻告誡自己,防范過早的向衰退的方向發展,并且還要為將要出現的衰退局面做好心理準備,以便淡定自若的進入晚年,享受生命落幕前的平靜生活。
另外,乾卦還加了用九:群龍無首,吉。《周易》把這種“群龍無首”狀態歸結為新舊事物的更替,就是說這是一個舊的事物開始慢慢滅亡,新的事物開始逐漸誕生的交替時期。一方面滅亡好像是災禍,但另外一面從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來講,就意味著好的發展。所以《周易》乾卦,無時無刻不闡述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整個乾卦,從初爻到上九就像是一個人心智逐漸發展成熟的過程,貫穿著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對我們大學生的教育意義就是明白在自謀職業的時候,社會更需要人格健全,堅持不懈,努力奮斗,不斷進取的人才,所以我們要朝著這個目標去發展去提高和完善自己。
自古以來,萬物都在不斷變化之中, 危機與機會并存,吉與兇并存。萬事只要我們能夠把握好分寸,做到勤奮謙卑,很多時候還是可以化險為夷,從容地在危機中捕捉到新的機會來改變困境的,相信人定勝天。
周易雖說只有那么薄薄的一本,但它并不只是一本占卜書這么簡單,是我們祖先千年前的智慧,它的精髓是一種對人生和世界的哲理性的思考,包含對人生、社會哲理的探索和挖掘,它教我們如何把握人生各階段的處世策略和心態,幫助我們達到理想的人生狀態,并且引導我們健康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它雖古老但仍然有強大的生命力和至關重要的意義,值得我們去學習研究,去傳播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