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的家鄉三年級我的家鄉三年級篇一
我的家鄉是揭陽,它在廣東省東部,俗稱粵東地區。
除了美食,我的家鄉還有許多秀麗的風景也十分吸引人。
黃岐山是一座三百多米高的山,從山下開始爬,要一個多小時才能爬到山頂。春天和秋天都是爬山的好時節。一路上鳥語花香層林疊翠,樹木郁郁蔥蔥。小鳥和知了都在唱著優美的歌。雖然爬山有點累,但是聞著新鮮的空氣,我就像海綿寶寶吃了幾個大漢堡一樣,充滿了能量,我就能繼續前進了。
爬到山頂能俯瞰大半個揭陽。山頂還有一座塔,塔有座很小的門,鉆進去里面又黑又小,只有幾盞蠟燭,供奉著菩薩給人拜拜。公公說,這是本地的習俗。
每一次我回揭陽,婆婆總是先做一桌家鄉的美食讓我美美地飽餐一頓。公公也會帶我在家鄉的周圍逛來逛去兜風,領略小城的風光。
所以我很愛回我的家鄉,那兒有美食和美景,還有我心愛的公公和婆婆!
我的家鄉三年級我的家鄉三年級篇二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麗的家鄉,家鄉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非常可愛,如果你仔細觀察、用心體會,你就會發現,自己對家鄉的每一樣東西都有深厚的感情。
春天的家鄉充滿著夢幻的色彩。早晨,薄薄地從山谷里、樹林中、火紅的桃花旁冒出來。輕輕地、悄悄地,邁著輕盈的腳步,如飄逸的仙女,不一會兒,全村都被霧包圍了,一切都像身披一層輕紗。
夏天,火紅的太陽擁抱著整個村莊,茂盛的樹木在活潑奔放的陽光下生機勃勃,知了在枝頭拼命地叫個不停,好像在埋怨:“熱死了,熱死了!”最熱鬧的是大人們和孩子們去游泳。
秋天的家鄉最美麗。因為樹上的果子和稻田成熟了,稻穗彎著腰,秋風一吹就泛起一層層微波,好看極了。大人們秋收忙著裝好一袋又一袋的稻谷,好一派忙碌而熱鬧的景象啊!
冬天,我的第一印象是雪,有時不下雪但天氣冷,下雪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我愛我美麗的家鄉-愛它的春夏秋冬!說說你們的家鄉吧。
我的家鄉三年級我的家鄉三年級篇三
春天,這里萬物復蘇,到處是萬紫千紅的美麗情景。這時春筍聽到了春姐姐的呼喚,噌噌地拼命從泥士里鉆出來,想要讓春姐姐看看它的絕世容顏,花兒也爭春斗艷,柳樹也吐出嫩牙,好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夏天,溪里的小魚、小蝦都不約而同地游到一起玩耍,岸邊上的柳樹就像一位可愛的小姑娘一樣,在空中翩翩起舞。馬路上的大樹長得可郁郁蔥蔥,它們撐起一把把綠絨大傘,一片片碧綠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閃亮。
冬天,大雪紛飛,銀裝素裹。孩子們歡呼雀躍,堆的堆雪人,打的打雪仗,只聽見歡樂的笑聲,雪花悄無聲息地飄落,大人們看著窗外的雪花“嘩嘩”地落。還報怨著雪花來時沒有給人們打個電話哩!可孩子們就樂壞了。
我的家鄉三年級我的家鄉三年級篇四
我的家鄉是瑞金,它是一個風景優美、歷史悠久的城市,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東南的武夷山西麓。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吧。
瑞金最被稱為“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沙洲壩有一口井,名叫“紅井”。關于紅井,還有個故事呢!沙洲壩是個干旱缺水的村莊,以前村民非常迷信,認為挖井會得罪旱龍爺,因此沒有哪家村民敢擅自開挖。毛主席得知后,對鄉親們說:“你們不敢招惹神通廣大的旱龍爺,我毛澤東就不信這個邪。”很快,他就帶領著戰士們挖井去了。眾見毛主席親自在開挖井水,也紛紛帶著工具一起動手,在挖到5米深的地方,一股泉水噴涌而起,一口井就這樣挖好了。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毛主席,在上面立了一塊木牌,上面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后又將木牌改為石碑。
除了有光榮的歷史,瑞金的風景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到羅漢巖了,它還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呢。這里的著名景點有馬尾水、試劍石、撐腰石等,一線天更是吸引著許多游客前去體驗。在一線天,抬頭往上看,天空就如同一條線那樣狹小。
瑞金的美食也是遠近聞名。仙米凍是瑞金人夏天的最愛,它的主要原料是仙米草。首先,要把仙米放入鍋里熬,再放到冰箱里冷凍,凝固后再加上蜂蜜,美味的仙米凍就制成了。此外,還有牛肉湯、瑞金魚丸、黃元米果等,瑞金的美食真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啊!
這就是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美麗,愛美麗的家鄉!
我的家鄉三年級我的家鄉三年級篇五
我的家鄉在永定。今年暑假,我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時,驚訝地發現,早些年街道狹小、房屋矮舊的鳳城,如今,一幢幢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在最為繁華的南門街,一座座風格迥異的現代化建筑看得人眼花繚亂,她就像鑲嵌在閩西紅色大地上的一顆耀眼的明珠。我想現在的永定應該享有客家特色的山水園林城市的美譽吧!
記得小時候外出時,在凹凸不平的馬路上乘坐三輪車,三輪車載客不規范,顛簸得讓人的腸子都快抖出來了。交通堵塞更是家常便飯,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給旅客的出行造成了極大的不便。而如今的永定和昔日相比,真是舊顏換新貌。寬闊平坦而整潔的公路四通八達,一排排郁郁蔥蔥的樹木挺立路旁,引來了更多的小鳥在這里“安居”了;車輛、行人熙熙攘攘,南來北往,井然有序。只要在公交車站臺稍等一小會,便利快捷的公交車就迎面開來了。公交車也明碼標價。從此,再也聽不到乘客和售票員為了一元錢而爭吵不休的聲音。這一切,讓我驚嘆家鄉變化真大呀!
永定的環境衛生也得到了改觀。永定人的母親河——永定河,原來渾濁的河面上從上游不時漂來一些白色垃圾,而且臭氣熏天,讓周邊的居民叫苦不迭。現在,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地提升,更多的人意識到環境保護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他們自覺地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永定河。如今,永定河河水清澈見底,在岸上,還會偶爾看見幾條小魚在水中快活地嬉戲著,有時幾只愛湊熱鬧的小蝦也會游過來一同玩耍。永定河就象是一個地下森林寶庫,無數的小動物在它的懷抱中無憂無慮地生活著。
永定也被稱為“土樓之鄉”。走進土樓,那破損的瓦片、木柱,增添了這位歷史“老人”的滄桑感。以前土樓不被重視,使得這寶貴的文化遺產被遺忘,甚至遭到人為的破壞。現在永定土樓已經申報了“世界文化遺產”。永定人已經意識到土樓等旅游資源的存在,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更幫助了永定人們搞活經濟、文化建設,讓永定走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
要是說起永定的橋啊!龍鳳大橋、龍鳳風景橋、書院大橋、東門橋等可成了永定獨特的景觀。在“十一五”期間,永定的城市建設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龍鳳花園、南門花園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設起來的。這兒的空氣清新怡人,成了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早晨不少人來到這里,有的晨練,有的聊天,有的下棋,有的欣賞歌曲……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勤勞聰慧的永定人們正邁著堅定的步伐,在花園似的文明城市建設中規劃著自己的宏偉藍圖,昂首闊步前進。
啊!家鄉真美,我愛這里的所有一切。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熱潮中,她能吸引世人的目光,向世人展示她誘人的風采。讓我們為故鄉的變化而贊美,為故鄉的繁榮而歌唱。
……
我的家鄉三年級我的家鄉三年級篇六
在我的家鄉潮州韓江東岸的筆架山上,坐落著一座紀念韓愈的公祠——韓文公祠。
周日,帶著崇敬的心情,我乘車來到韓文公祠。虔誠地登上級級臺階,古樸的石坊上,“韓文公祠”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映入眼簾,我站住腳步,從正門向韓江望去,遠處的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水波潺潺。江面上,船只陸續從廣濟橋中駛過。在江水的沖刷下,橋上的一磚一瓦都顯得厚重而滄桑——一如千年前那憂國憂民的詩人。
走出正殿,右邊是一棵古老的橡樹,橡樹形如華蓋,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魚鱗狀,葉細而長,葉脈凸起,作棱角狀,開花,紅白相間,甚是美麗。另一邊則是一條近百米的碑廊,講述了韓愈從被貶到潮州再到調離的.過程中,韓愈興修水利、驅逐鱷魚、興建學校等等功績。看著這些文字,我心頭不禁激起一股敬仰之情。
離去時,我由衷地想,愿韓愈的精神與這棵橡樹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守護著我們的家鄉潮州!
這就是我們潮州最值得驕傲的景色——韓文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