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中風景字篇一
口水潺潺,楊柳依依,是一道風景線;桃花朵朵,人面相映,是一道風景線;亭臺樓閣,青磚黛瓦,也是一道風景線。但是,能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那一道刀見笑。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在深灰色的地面上,濺起一串串水花。收拾好書包,準備上學。父母這一星期都出差在外,只好讓退休多時的爺爺送我上學。爺爺沒有汽車,只有一輛破舊的老鳳凰牌自行車。長時間未用,車上多多少少也有了浮灰,爺爺用抹布仔細地擦著,把自行車擦得甚至發著微微的亮光。上學了,爺爺特地為我在后座鋪上了棉布。兩人上了車,準備去學校。天公不作美,雨下得越發猛烈,路上很滑,爺爺賣力地騎著。背上的水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風起,雨大,自行車越發搖晃起來,爺爺不時的安慰我說:“別怕,別怕這是雨兒與我們嬉鬧呢!”一路上,耳畔浮現的聲音多半是自行車的“吱吱”聲。
說完,爺爺迅速躍上自行車,背微微向前傾,腳在踏板上飛一般地蹬著。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舞臺上芭蕾舞演員那不停跳動的雙腳,爺爺的白發在風雨中“舞動”著。甚至有點可笑。為著趕時間,爺爺顧不上雨衣有沒有遮住身子,所以調皮的雨點打在爺爺身上。他灰色襯衫的某一大塊一成了深灰色。隱隱發覺爺爺的身體在微微顫抖著,似乎打了個寒顫。雨、人、車,只是這三樣也巧妙地組成了一處讓人感動的風景。
漸漸地,他的身軀變成了一個小點,越來越小,不久,這個點在我的視線中消失了。
高中風景字篇二
人生如登山。有的人喜歡登臨絕頂,一覽眾山,他享受的是征服自然的感覺;有的人面臨絕頂,瀟灑轉身,他體驗的是攀登的過程;有的人無意風景,只為超越,他追求的是全新的生命歷練。
而我,更欣賞第二種人,因為,轉身也是一種風景。
轉身,并不是退卻,只是換一種方式前進;轉身,并不是意味著放棄,只是重新做一次選擇。
山窮水盡時需要轉身,轉身便會柳暗花明。
《易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在高不可攀的山峰面前,轉身便是一種變通,一種智慧。
生逢盛世的李白,初亦以不世之才自居,希望“奮其智能,愿為鋪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但供奉翰林不久,他才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唐玄宗的一介文學弄臣。文章再美,如何美得過貴妃的花容月貌;分量再重,如何重得過力士的一尾拂塵。他幡然醒悟,仕途之難,難如上青天!于是驀然轉身,放浪于名山大川之中,縱情于詩詞歌賦之間,最終“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成為浪漫主義詩歌的一座高峰。
我常常想,如果李白能放下架子,收斂傲氣,潛心于仕途經濟,是否能成為一代名相。人生沒有如果,但大唐少了一位丞相依然可以繁榮昌盛,文壇少了一位李白必將黯然失色。李白的一次瀟灑轉身,成就了一片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志得意滿時也需要轉身,轉身也許便會便有洞天。
古語云:急流勇退,謂之知機。在即將登臨絕頂之時,毅然轉身折返,重新尋找一條小路,攀登另一座山峰。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山頂不留痕跡,我已攀登過,這就夠了。還有那么多高山等著我去欣賞,還有那么多流水等著我去聆聽。
張宇可謂深諳此道。作為華語樂壇著名歌手和創作人,他28歲即憑借其專輯《一言難盡》得亞洲華語歌壇創作歌手獎。本可沖擊音樂巔峰的他卻華麗轉身,進軍主持界,并憑借綜藝節目《快樂星期天》再度躥紅,成為深受臺灣觀眾喜愛的知名主持人。張宇的轉身,創造了娛樂界的一個神話,也書寫了人生別樣的風景。
生命并非總是向前,偶一轉身,你會發現風景更美麗。
高中風景字篇三
心中總有那么一道風景——碎石和泥濘鋪就的路上,鉆出一片片滿是傷痕的倔強的嫩綠。
這是我日日走過,甚至夢中也路過的地方,只為遇見那震撼人心的風景,那扎根于泥濘的不屈的生命。
雨后,踏過那片泥濘,株株野草用纖弱的手掌,握著清晨饋贈的露水,卻又似乎是他的血與淚。看它滿身的傷痕,還有那掛著淚的笑臉,都仿佛是慶祝這久違了的黎明。它是天生的棄兒,亦是天生的戰士。它生于泥濘,卻心向繁星。
夕陽西下,泥濘化作了厚厚的塵,灰色的世界里卻始終有幾滴綠。那青綠的野草,將手臂緊握成了利刃,塵染半身,在夕陽的余暉里仿佛垂暮的老人,卻仍是直挺挺的,那早老去的葉干枯卻還倔強著不愿垂落,像在堅守著什么,盡管它粗糙的掌紋里滿是歲月的灰塵。
這夕陽里的野草讓我鼻子一酸,不禁想起了什么人。那個人手掌像樹皮般堅硬,上面滿是歲月踩踏的傷痕,他常佝僂著背,如弓,一次次痛苦的彎曲,又一次次把他的孩子送向遠方。他就是我的父親,我曾無數次感到我終于長大了,我能看得更遠,誰知我卻只是因為站在他的肩上。父親,我赤裸裸的來,僅憑著與您相承的一縷血脈,就得到了您所有的愛。心中常常莫名的感動,我偶然的來,卻成了你生命里的主宰。
我們是一株野草,父母化作了根,一次次彎曲了自己的身體,在泥濘里犧牲了青春。而我化作了葉,化作了花,迎接著陽光,沐浴著春水。
那路邊的野草,用盡了力氣的生長,仿佛是為了不辜負什么,也是為了守護什么。那夢中對于黎明的眷戀,引導著他執著地走向遠方。從此我的心靈里烙刻下了一處無法抹去的風景——一株野草,一株承載著夢想的草。或許到最后一切都將回歸原點,所有的奮斗,所有的汗水與淚水都化為烏有,就像夢醒,但是它可以無愧的說:“我努力過”。
無法忘卻那給我心靈強烈震撼的風景,那株在黎明里在風雨中活得明亮活得堅韌的野草。
也終有一天,我將說:我踏著泥濘而來,迎著繁星而去,即使滿面傷痕也要堅守住這心靈這生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