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發現蝸牛的秘密字篇一
記得是在三年級的一個下午,我們的科學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養蝸牛。今天的運氣真好,奶奶在買菜的時候發現了一只蝸牛,把它送給了我。
小蝸牛一開始的時候還很活潑,在菜葉上跳著舞呢!可是沒過一兩天,小蝸牛竟然在它那“小屋子”的門口吐出了一層白白的、薄薄的繭,把自己關在了里面。我想小蝸牛為什么要把自己關起來呢?它不寂寞嗎?好奇心使我一探究竟。
我先把蝸牛仰面朝天地放著,眼睛緊緊地盯著蝸牛殼,差不多都快把它盯得冒煙了,可這只“不知好歹”的蝸牛竟毫無反應。這時,我的心里不禁浮現起另一個問號,這只蝸牛是死了嗎?為什么一動也不動?它不可能被餓死,也不可能被冷死啊!
如果不是死了,那我把它叫醒吧!我找來一根牙簽把它的小門給捅開了,拿牙簽戳了戳蝸牛,蝸牛竟然動了。“蝸牛活了,蝸牛活了”我高興得大喊。然后我放下幾片菜葉子心滿意足地走了。
第二天我來看蝸牛時我差點叫出了聲,蝸牛竟又關上了小門。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這蝸牛這么倔強?我只好去問“百老師”,“百老師”說:蝸牛這樣是因為它要冬眠,度過寒冷的冬天。來到學校老師說的也驗證了“百老師”的說法,我終于破解了蝸牛的秘密。
吃一塹,長一智。雖然蝸牛被我折磨得快死,但我終于懂得了蝸牛的秘密,而且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要多多嘗試,才能用知識武裝頭腦,變得更加聰明。
發現蝸牛的秘密字篇二
放學的時候,我哼著小曲一蹦一跳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這時,我猛然看見蝸牛一家在我腳下的正前方僅有1厘米的距離。我馬上停止了腳步,算是幫他們脫離了險境,之后我才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心想:它們真是有驚無險啊,他們也福大命大沒被我送上遙遠的西天!我忽然回過身來,咦,蝸牛怎么不見了?剛被我救過的呀!到底去哪兒了呢?還是去找找他們吧。我左找找,右找找,開始和它們玩起了“傷腦筋”的“捉迷藏”。這時,我突然發現它們在綠油油的草叢中“玩耍”呢。1我找到它們了,心里的這塊石頭總算落地了。
我正準備走時,又突發奇想:蝸牛有眼睛嗎?為了解開這個重大的謎團,我決定把蝸牛帶回家去認真觀察。
回到家之后,我找來放大鏡,濕紙板,瓶子,一切準備就緒,“開工”嘍!第一個環節“試探”。我把蝸牛放在濕紙板上,又在它最前方放上瓶子。過了一會兒,它開始艱難地蠕動。十分鐘過去了,它才爬了一下段,真不虧是蝸牛行步呀。要像它這樣爬就是爬到了猴年馬月,估計也爬不到瓶子前,我等不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捏起它,把它放在瓶子前,看它會不會拐彎繞過它。以前如果我有啥事急了,媽媽會說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是現在我才不在乎呢,只見蝸牛身子一歪繞過了水瓶。
第二個環結“觀察”。我小心翼翼地捏起它,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著,這時,我定眼一亮,蝸牛頭部的兩個圓圓的東西很像眼睛。
于是我翻開了《十萬個為什么》終于找到了答案——蝸牛有眼睛。
發現蝸牛的秘密字篇三
星期六上午,老師讓我們去果園觀察桃花,感受春天的美好。
果園里桃花朵朵綻放著笑臉,春風輕柔地撫摸著他們,聞著醉人的花香,我們陶醉在迷人的春景里。
突然,我的腳下踩到一團軟軟的東西,只覺得腳下一沉,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用手扒開上面亂七八糟的樹枝,露出一團柔軟的干草。掀開干草,下面呈現出濕漉漉的泥土。泥土上橫七豎八的躺著一大堆蝸牛殼。這些灰白色的蝸牛殼好像聚在一起開會一樣,這個地方就像一個鳥窩一樣,這些蝸牛殼住在里面很舒服,很溫暖。我想這里怎么會有一堆蝸牛殼呢?難道說蝸牛會脫殼嗎?我決定弄個水落石出。
我就用手機在網上搜索答案,原來蝸牛不會脫殼,如果蝸牛脫殼它會死掉的。我頓時茅塞頓開。
我要處處留心觀察大自然,它還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仔細觀察,如果你要發現了大自然的秘密,就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發現蝸牛的秘密字篇四
前幾天,放學的路上,我和弟弟在草叢抓了幾只蝸牛回家。
第二天早上,我和弟弟起得早,在玻璃瓶旁邊看蝸牛爬行。突然,弟弟問我蝸牛的眼睛在哪?我便仔細觀察并做起實驗。
實驗一:把蝸牛放在紙上,這個“縮頭蝸牛”,一下子鉆入殼中。 這個臭蝸牛,又不是開刀,怕什么?我心里想。我在它頭上摸了摸,它又縮了進去。過了好久,它才探出頭來。這證明蝸牛是有眼睛的,只是我沒有發現。
我翻了好幾本書,終于在《十萬個為什么》上找到了答案。原來,蝸牛的腦袋上長著兩對觸角,一對大,一對小,它的小眼睛就長在大觸角的頂端。
通過觀察蝸牛,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要專心、仔細、多動腦筋,不能半途而廢。
發現蝸牛的秘密字篇五
“嘿!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隨著一聲高興的叫喊,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這個秘密來自一個夏天。我出去玩,應為剛下過雨,來自四面八方的蝸牛都聚在一起,在花叢、樹上、地上、墻角到處都可見蝸牛的蹤跡。
我捉了幾只蝸牛帶回家研究,我想:“我先做蝸牛是不是益蟲的實驗吧!”我把它們這些慢悠悠的家伙放在地板上。開始,他們一動不動,過了一會才慢慢的伸出頭來,向四周望了望。我拿出分好的兩堆食物:白菜、小飛蟲。放在它們中間。蝸牛很快向白菜爬去,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不一會,白菜就吃光了。這一來,蝸牛不打自招――是害蟲了。
我抓起一只蝸牛,看著:“沒什么呀!”走過來的媽媽邊放下水杯邊說:“你再好好看看!”我非常仔細地看著:哦!原來蝸牛身體兩側各有一片海綿似的肉皮在蠕動,同時分泌出一些粘液來,所以在桌子上留下了兩條很細很細的濕潤的痕跡。我終于知道了我牛的第二個秘密。
通過發現蝸牛的秘密的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你注意觀察,認真探討、反復思考、就會有所發現,增長科學知識。
發現蝸牛的秘密字篇六
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和植物,它們或許像蚊子、螞蟻那么不起眼,有的像熊貓、老虎那么珍貴,但它們都有很多奧秘。
說做就做,我立刻抓了兩只蝸牛。哇,好可愛!圓圓的殼上有幾個圈,越往外越大,越往外越寬。平時,蝸牛都是躲在殼里,并用粘液封住洞口,這樣,它就可以安心地在殼里睡大覺了。只有在雨天這樣潮濕的天氣,它才從殼里鉆出來,背著大大的殼慢慢地爬了。
還有一個問題一直迷惑著我:蝸牛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我決定不再請求電腦老師,自己動手做一做。我找來一個死蚊子和一片菜葉,放在蝸牛跟前。過了一會兒,蝸牛探出頭來,在菜葉上聞了聞,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而那只死蚊子呢?蝸牛看也沒看。所以,事實證明,蝸牛是害蟲。
這一次試驗很成功,我很高興,同時又明白:做事要大膽猜測,自然界中還有很多秘密沒有解開,讓我們一起發現、一起努力吧!
發現蝸牛的秘密字篇七
雨停了,我和媽媽去買菜,在路上看到好幾只蝸牛正慢悠悠地過馬路。
小蝸牛們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它們各拉著它們自己的旅行屋——殼。
蝸牛也有眼睛,你們知道嗎?蝸牛們的眼睛可是在那一對長長的、細細的觸角頂端呢!它們的眼睛雖然近視,但也很靈敏哦!
只見小蝸牛們像老大爺似的拄著拐杖慢慢悠悠地大搖大擺地走在馬路上。我發現蝸牛們每走一步都會留下一點兒粘液,還有,每只蝸牛每走一步它就會把它的觸角伸的老長,差點兒就有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這么長了。原來它在看危不危險呀!
我正奇怪:蝸牛為什么要雨后出來呢?為什么不晴天出來。睛天那么暖和怎么不出來呢?……我正想著,猜著……突然媽媽說話了“傻孩子,蝸牛喜歡潮濕的地方,所以蝸牛自然就出來啦!“媽媽親切地告訴我。哦,原來蝸牛們是因為雨后空氣清新、地面潮溫才出來溜達。
大自然竟然有著無處不在的如識啊!大自然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