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一
有一條蚯蚓,他是一個大大大……幻想家,經常胡思亂想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物來,比如說:一個和地球一樣大的荷包蛋、和螞蟻一樣大的飛船、和橡皮一樣大的房子……同伴們都認為他不是蚯蚓。
這一天,他突然想到一件事,和爸爸媽媽說了,媽媽和爸爸大吃一驚,異口同聲地說:“孩子,你瘋了!”原來,蚯蚓說的是:“我想去地上旅游!”爸爸媽媽一直追問下去,你說出了原因:“我吹了一個牛,對伙伴說自己見過樹上的果子,然后他們硬要我帶一個來,給他們嘗嘗”。爸爸媽媽極力反對,不讓他去地面。
可是蚯蚓還是悄悄地溜走了,他爬到了鼻涕蟲先生的家里。向那位先生借了點粘液,涂在了身上,就安安心心出門了。
蚯蚓還是第一次覺得世界的遼闊,強烈的陽光照得他眼都睜不開了。幸好有這身頂呱呱的“防曬霜”!他在心中暗自慶幸道。突然,他覺得尾巴上癢癢的,扭身一看,原來是一只螞蟻,正在費力地張開大顎,叼著他的尾巴費力地向一個方向拖。拖了幾步,螞蟻似乎沒力氣了,就回洞招來了許多螞蟻,把他使勁朝洞口的方向拉。眼看就到洞口了,他用尾巴一掃螞蟻,剛剛還氣勢磅礴的螞蟻,一下子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接著,又來了許多螞蟻,又被他打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又……蚯蚓和螞蟻們大戰了三百回合,一下子打敗了半窩螞蟻,螞蟻們個個求饒,他才繼續趕路。
吹牛皮是沒有好結果的,起碼要付出代價。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二
我——蚯蚓,是能松土,又不挑食的小動物。
我的身體由:口.環帶.體節.肛門等組成。至于我的爬行嘛,就簡單地說說吧:我先把環帶收緊,呀!我怎么把頭也收緊了呢?接著再把后半部分收緊,然后再把頭和環帶放松,奇跡發生了,我這個沒有腳的小動物居然爬起來了。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在越粗糙的地面上,我卻爬得越快哦!
我---蚯蚓,非常喜歡潮濕的泥土,姐姐還把它當“面膜”呢?嘻嘻!
可是我們一家多怕水,有一次,我們國家的大王被人類抓去了,人類居然把它扔進水里,弄得它不能呼吸,等它回來的時候已經非常狼狽了。
我---蚯蚓,是一種不挑食的小動物,我的主食是樹葉,有一次,學校沒有紙了,校長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一個方法,“把葉子當成紙”。
第二天,上語文課的時候,我們老師叫大家抄一大堆的板書,我不想抄,就把那“紙”吃了。老師發現了,就罰我抄一百遍,“我不應該吃‘紙’的”,可是我還是不想抄,又把它吃了,弄得老師也拿我沒辦法哦!
媽媽.媽媽我要可樂“對不起,講這么多話,我都渴死了,”“下次見”“拜拜”!
這就是我——蚯蚓。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三
我先把蚯蚓放一邊,把泥巴放到它左邊不遠的地方,沒過一會兒它便爬到了泥巴里;我把蚯蚓挑出來,將泥放到另一邊相對較遠的地方,但是很快它又爬進泥巴里……不會吧,這蚯蚓這么喜歡泥巴?不行,我把泥巴放他后面,看他還會不會爬進去。于是,我將泥巴移到了蚯蚓的后面,可過了一段時間,我愕然——蚯蚓怎么又爬進泥巴里了!
嘿,這蚯蚓是怎么發現后面的泥巴的?我就不信這個邪了!可再仔細看這蚯蚓的身子,左看右看都沒見著眼睛。我就納悶了:蚯蚓到底有沒有眼睛呢?它究竟是怎樣識別方向的呢?這時我又做了一個不死心的實驗:把蚯蚓用兩個盒子蓋上,把泥巴轉移到其他較遠些的地方,再把盒子拿開,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后,它竟然又爬進了泥巴里。
我懵了,徹底懵了:把它蓋住已經看不到了,這蚯蚓為什么又找到泥巴了?難道它是通過嗅覺在識別?帶著疑問,我翻開了爸爸給我買的百科全書,終于在里面發現了它的秘密:敢情它還真是靠嗅覺來識別方向的,因為它長期在土里,眼睛的功能慢慢退化,最后只能靠它的嗅覺識別方向。太好了,我終于發現并解開的蚯蚓的秘密!
看來,觀察事物必須要用心;只要多觀察多試驗,就一定能成功。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四
蚯蚓是一種神奇的生物,它生活在土壤下,可以為植物松土、施肥。可是,抓到它可不是那么容易。
正巧,我們今天科學課剛好要抓幾條蚯蚓來仔細研究研究。一吃好飯,我和媽媽、姐姐立馬出門去抓蚯蚓。小區的土很干燥,所以讓找蚯蚓這個難題難上加難。我和媽媽一直找了很久,連蚯蚓的影子都沒有看見,十分沮喪。突然,我媽跟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想出一個點子——把哥哥叫過來。
雖然哥哥很有經驗,但還是敵不過蚯蚓這個神奇的物種。最后,還是得讓老爸這個“久經沙場”的老將出馬。我、爸爸、哥哥,自信極了!
首先老爸讓我們尋找枯葉下面潮濕的地方,我們找了5分鐘,急忙跑回來報告:“沒有,地上的土壤都干得裂成塊了”。然后讓我們找放了很久的石頭兒。我和哥哥一邊走,一邊用手眺望。“咦,那里有個石頭”我哥如有美食一般沖過去。“切,這塊石頭是剛放上去的???!壓在下面的草都還活著!”我們又向前走,“哦,那好像有一塊長滿苔的石頭?!蔽腋缍⒅菈K“石頭”好半天,“搞什么嗎?那是一個木樁?!本驮谖覀冇X得要無功而返的時侯,老爸那里傳來一陣驚喜的叫聲。只見老爸掀開石板,下面有一條小小的蚯蚓正在倉惶逃竄。“快,快,從正面截住它……快用手拿……”終于,我們苦苦“奮戰”半個小時,找到了一只蚯蚓。
原來不能只靠找,還要找對位置呀。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五
在一片白菜地里,有一只蚯蚓。它每天都在辛勤的耕耘,把土翻了一遍又一遍,不在乎疲倦,不在乎勞累。
日子一天天過去,田里的白菜長勢興旺,可有一顆白菜卻常常嘲笑蚯蚓,蚯蚓聽了不以為然,依然在默默的耕耘。
有一天,白菜又看到蚯蚓在耕耘,傲慢地說:“土巴佬,你又在干什么?”
“我在幫您松土呢!”
“請您別說大話了,沒有我,土就會變得僵硬,您就吸收不到地下的養料?!彬球菊f。
蚯蚓聽了,沒有責罵白菜,而是搖搖頭嘆了口氣走了。過了些日子蚯蚓只給其他白菜耕耘松土。過了幾個星期,久旱無雨,那顆白菜的土果然變得僵硬了,白菜吸收不到地下的養料,而其它被蚯蚓松土的白菜,變得更加茂盛。但白菜的葉子已經漸漸變黃,這時白菜后悔地說。
“我不應該驕傲自滿,瞧不起蚯蚓?!笨烧f這句話已經太遲了,白菜最終枯死了。
莫看江面平如靜,要看水底萬丈深。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六
爺爺種的地里,種著許多蔬菜,經常有蚯蚓來光臨。
一場大雨過后,爺爺的地里出現了幾條蚯蚓。蚯蚓看起來非常紅紅的,軟軟的,長長的,全身濕乎乎的,很惡心,讓人有點兒想吐的感覺??墒撬m然外表上惡心,比不上蝴蝶的美麗,但是,它卻是辛勤、無私奉獻的。
蚯蚓生命力很頑強,就是用刀把它割開,過幾天后傷口會愈合,成為兩條蚯蚓!
有人經常嫌棄蚯蚓,先蚯蚓太難看,太骯臟,太惡心,見了都想把他踢一腳,踩一腳。有人更可惡,連理都不理,連正眼都不瞧一下。如果人人都這么認為的.話,那么有一天,蚯蚓可能會從地球上消失,因為它們活得沒有尊嚴,沒有意義。我要告訴人們,蚯蚓是益蟲,雖然外表不怎么樣。
老師就像一條條可愛的蚯蚓,學生就像蔬菜花朵,不僅需要媽媽的保護,還需要老師的栽培。老師就像蚯蚓,讓我們汲取更多的知識;老師就是蚯蚓,讓我們獲得更多的養分;老師就是蚯蚓,讓我們長得更壯。
蚯蚓——從不出頭露面表現自己,只默默的在黑暗世界中耕耘屬于自己的那方田地。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七
雨后天晴,金燦燦的陽光灑滿大地。我和弟弟到樓下去散步。
小區里的綠植一片翠綠,大多低著腦袋沐浴在雨水中。
我和弟弟漫步走著,欣賞著這雨后獨特的風景。突然,弟弟大叫起來:姐姐別踩!小蚯蚓會死的!
我趕緊止步,低頭仔細一看:呀!有一只小蚯蚓,在地上爬著呢:只見它努力地扭動著濕潤的身子,一扭一扭爬向泥土方向。
它看起來奄奄一息,可依舊掙扎著極力扭動身軀,想回到溫暖的土壤。
于是,我們倆決定一起營救小蚯蚓。弟弟找來一片樹葉,我則用樹葉挑起小蚯蚓,準備把它送回家。
它也許感到害怕,不停地扭動身子,好似在反抗我對它的幫助。這到泥土得兩米多的路程,在它眼里或許就是十萬八千里的遠征與冒險啊。
很快我們把它送回了家。弟弟歡呼雀躍手舞足蹈,高興極了。小蚯蚓搖著它的頭,一扭一扭地好像對我們表示感謝。我們與它告了別。
回家的路上,我和弟弟都感到十分愉悅。
無論是誰,在他有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去幫助他。
泥土里的蚯蚓三年級篇八
雨過天晴,我和阿姨去樓下挖蚯蚓,因為下過雨蚯蚓就會出來透透空氣。我們找了一塊有很多腐爛樹葉的地方,用鏟子挖土,沒挖幾下,就聽到阿姨說“有了有了,這有一條。”我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盒子,把蚯蚓裝回了家。
我把蚯蚓放在紙板上開始仔細觀察。它身體是深褐色的,頭部有環帶,靠近尾部開始變白。身體細細長長,看起來像是一節一節的,頭部要比尾部粗一點,身體基本是一樣粗細,這條蚯蚓還受了傷,是我們挖的時候鏟到了它的尾巴,不停地在扭動。
我拿了根吸管輕輕踫了下它的頭部,它會迅速縮回去,再扭身向右邊,我又試了好幾次,全都是向右扭開,果真像科學老師說的,真是太有意思了!
我又抓起蚯蚓試著從一米左右松手摔下去,發現它掉在地上,扭動了幾下,竟然安然無恙,知道是為什么嗎,那是因為它的身體特別柔軟,如果是蝸牛就不能做這種高空試驗了。
做完了試驗后,原本打算放回大自然的,媽媽說可以放在花盆里,讓它松松土,我一放進去,它就鉆進土里去了,希望它可以在這個小環境中安家。
通過科學課,我還了解到蚯蚓的一些習性:它喜歡吃腐爛的東西,喜歡在陰暗、潮濕、疏松的土地中松土。它怕光照,怕被水浸泡,怕悶氣。
生活中只要細細觀察,多多去想,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