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博物館之行字博物館之旅篇一
爸爸經(jīng)常對我說,魯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讓我多讀魯迅的書。但我對魯迅并不太熟,所以我一直想了解魯迅。
八月的一天,天氣很晴朗,我央求媽媽帶我去參觀了魯迅博物館。通過參觀,我知道了很多關(guān)于魯迅的知識。魯迅的真名叫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紹興城東昌坊口新太門。他的爸爸媽媽最初叫他周豫山,十八歲時才改名叫周樹人。他有句名言,讓我看后就牢牢地記住了它:什么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我還知道了他的故事。在魯迅十三歲那年,他的父親生病了。因為家里的錢不夠,他只能把家里的衣服當(dāng)了,才有錢去買藥。1898年5月,魯迅來到南京上學(xué),他上學(xué)十分刻苦,考試也考的很好。他把獲得的金牌換成錢,買書看。1918年,他第一次創(chuàng)作了小說《狂人日記》,魯迅是他自己想出的筆名。就這樣,轉(zhuǎn)眼間過了三十年,因為他努力學(xué)習(xí)、勤奮寫作,他成了一個有名的作家,他寫的《藥》《野草》等許多作品,深受人們的喜愛。
可惜的是,在1936年10月19日早晨5時25分時,魯迅因病逝世。終年56歲。
去參觀魯迅博物館的收獲真是不小啊!
博物館之行字博物館之旅篇二
前幾天爸爸說要帶我去參觀洛陽博物館,我很高興,乘車到了博物館后,拿了票就進(jìn)去了。
進(jìn)去后我首先看到了洛陽的介紹,原來以前的中國只有洛陽這么小的土地,后來慢慢地擴(kuò)大,成了現(xiàn)在的中國,還知道歷史上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比如夏、商、西周、東周、后晉、后唐、后漢等等。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夏朝的東西,在沒見著以前,我以為夏朝的東西上刻有精美的花紋,而且看起來很美,但是一見到夏朝的東西我才發(fā)現(xiàn),夏朝的東西全都是用陶做的,上面也沒有花紋,酒壺是個圓柱體,然后在中間挖個深洞就成了,不用教我,我自己就會做,酒樽有點奇形怪狀,它底下有三只“腳”,上面頂著個“鳥窩”,再在“鳥窩”上面做一個把和一條“河道”,酒樽就做好了,還有幾口鍋,大的驚人,最大的有現(xiàn)在三口鍋那么大,但卻有兩個小小的把,這口鍋得需要多少人才能提得動啊!
我們看完夏朝的東西后又去看商朝的,商朝的東西精美了許多,我發(fā)現(xiàn)商朝已經(jīng)有了鏡子,它全身都是用銅做的,能照出人的影子,我見到官的印是用玉做的,而且很小,夸張一點。這印只有一粒豆子那么大,我看到了幾把劍,是用銅做的,很鋒利,只是有點生銹。我們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看到了一盞燈,上面有許多燈臺,最上面是一個大燈臺,還有幾條龍,要是晚上點起來肯定很漂亮。
接著看周朝,周朝的東西已經(jīng)有點像現(xiàn)代的了,而且還有金的、銀的、玉的,看了一圈后,我們上了二樓,二樓的馬俑做的很精美,很漂亮,我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兩把劍,我拿起一把劍和爸爸假打起來,劍可真重啊!我好不容易才舉起來,搖搖晃晃地打出去,打完后又轉(zhuǎn)了會兒,玩夠了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博物館之行字博物館之旅篇三
今天,天氣十分涼爽,太陽公公害羞似得躲了起來,爸爸要帶我參觀京杭運河博物館。
我們來到運河文化廣場,這里可真熱鬧啊。我看見一處建筑物,上面寫著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沒錯,就是這里啦!我迫不及待想要進(jìn)去看看。
走進(jìn)博物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艘木帆船,腳下是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流著清澈的水,還有五顏六色的燈光,仿佛置身在大運河,美麗極了。我們參觀了“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運河文化”四個展廳,了解了許許多多關(guān)于運河的文化。
最吸引我的是古代人使用的東西。我看到了銅錢、糧票、地契、還有古時候的刀具。我看見一位老奶奶坐在一個大木架子前,手里拿著“木桿子”。媽媽告訴我,這就是古時候人們用于織布的工具。古時候的人可真聰明呀!
我們穿過博物館的四個展廳,一路看見許許多多銅像,我跟他們握了握手,真是有趣。這些可都是為我們后代做出杰出貢獻(xiàn)的人呀!我要向他們學(xué)習(xí)。
時間就像調(diào)皮的小孩,從不提醒別人就偷偷得溜走,不知不覺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我學(xué)到了許多,真是快樂又有意義的暑假生活。
博物館之行字博物館之旅篇四
前天,老師帶領(lǐng)著我們?nèi)⒂^了太倉博物館,在那里,我看到了許多新奇的東西。
其中,最讓人驚嘆的就是太倉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盤子。大家都驚呆了,為什么這么小的一個盤子,這么有價值呢?原來,雖然它很小,但是它非常的少見,非常的珍貴。怪不得是這樣的呢,大家都明白了原因。
而我比較喜歡的有好多,最喜歡的是關(guān)于佛像主題的那個小展廳,在那玻璃里擺著大大小小的各種佛像。有白的、有黃的、有黑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兩只手的、有四只手的、還有八只手的都有。其中黑色的佛像最引人注目了,因為好多人都沒見過黑色的泥佛像,而且在太倉博物館里黑色的佛像也只有一個呢!
我還喜歡鄭和下西洋的那個主題,在主題中,它告訴了我們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一共走了多少的路。看著看著,大家不由得都張大了嘴巴。原來鄭和走了這么多這么遠(yuǎn)的路啊!而且,展廳里還在不停地播放短片,在短片中,講述了鄭和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下西洋所發(fā)生的事情,全都記錄在了這部小短片里。之前不知道的同學(xué),現(xiàn)在看了都知道。包括我,在以前什么也不知道,現(xiàn)在看看小短片的話,事情的經(jīng)過就全都明白了。
不僅看到了這些,我還看到了許多新奇的東西。我走過了驚險的玻璃橋,欣賞了壯觀的大糧倉,領(lǐng)略了神奇的科學(xué)技術(shù)。還了解了不平凡的革命戰(zhàn)爭。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我學(xué)到了許多以前關(guān)不知道的新知識!
博物館之行字博物館之旅篇五
----題記
每次回到洛陽,爸爸總要帶我去參觀一個地方----洛陽博物館。今年暑假,我又故地重游。
遠(yuǎn)遠(yuǎn)望去,莊嚴(yán)大氣、氣勢磅礴的博物館,仿佛在訴說著洛陽的天下興廢之事。走進(jìn)博物館,宛若穿越歷史的時空,體驗歷史的變遷,徜徉在藝術(shù)的殿堂,領(lǐng)略文物瑰寶的魅力。
我先參觀了第一展廳,這個展廳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大型主題活動展,記得前年展覽的主題是“紀(jì)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今年的主題是“絲綢之路與中原”,圖文并茂,配合實物,詳細(xì)介紹了從先秦、兩漢、魏晉、隋唐到宋元明清時期絲路的發(fā)展歷程。我還首次知道了興起于十七世紀(jì)初、繼“絲綢之路”之后的又一條重要的國際貿(mào)易線路----萬里茶道。
在石刻館,展廳中間陳列著一件東漢時期龐大的石雕神獸,立即將我的眼球緊緊吸引了,終于見到了鎮(zhèn)館之寶----石辟邪。它高約2米,重約8噸,身生雙翼,既像獅子又像虎豹,威風(fēng)凜凜,栩栩如生。作昂首奔走的姿態(tài),怒目豎眉,兩耳斜立,張嘴伸舌,步履矯健。四足各有四爪,前肢左足抓一小獸,小獸作仰臥翻滾狀,似乎正在盡力掙扎著要站立起來。
接著,我又乘扶梯來到二樓展廳,依次參觀了洛陽珍寶館、漢唐陶俑館、唐三彩館、宮廷文物館和書畫館。珍寶館展廳里有被譽為“華夏第一爵”的乳釘紋銅爵,有“華夏第一龍”之稱的綠松石龍形器,有洛陽目前唯一的周王自作器“王作銅鼎”等精美絕倫的珍寶。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閉館的時間。這次參觀,既使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又豐富了暑期生活;既看見了過去,又想像到了未來。
博物館之行字博物館之旅篇六
開齋節(jié)是回族特有的節(jié)日,今年開齋節(jié)恰巧與端午節(jié)連在一起,寧夏人民居然有了五天長假,而且與全國假期錯峰,這正是旅游的好時機。
我們一家的目的地是千年帝都洛陽。大家都知道洛陽牡丹天下聞名,洛陽還有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xxx首批發(fā)布的歷史文化名域。所以,6月,雖然牡丹花期已過,我還是興致盎然來到洛陽,開始一次文化與歷史之旅。
《盜墓筆記》中頻繁提到一把利器洛陽鏟,他是盜墓者必備神器,為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我向爸爸媽媽提出了,此次旅行的第一站古墓博物館。
一下飛機,熱浪撲面而來,洛陽的氣溫居然高達(dá)40℃,我的衣服很塊就被汗浸濕了。古墓博物館位于邙山腳下,這里綠樹成蔭,背靠邙山,腳踏洛河,絕對是古人口中的風(fēng)水寶地,當(dāng)?shù)剡€有一句俗語:生在蘇抗,埋在東邙來描寫人生的極致。一走進(jìn)古墓博物館大門,暑意全消,全程伴隨我們的是森森涼意,怪不得有人稱它為最恐怖博物館呢。
古墓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主要分兩個展區(qū),一個是地下展區(qū),藏有我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數(shù)十座墓室,游客可以近距離接觸古墓內(nèi)部環(huán)境,包括墓室建筑,土墳物,墓室壁畫等。另一個是北魏世家宣武帝的陵園一景陵。
走進(jìn)地下展區(qū),光線很昏,感覺陰森森的。這里集中展示了各個年代有特點的墓室,還原度很高。讓我吃驚的是這里二十多個墓室,有十幾個被盜墓賊盜空了,他們盜走了文物,還破壞了墓室。盜墓賊大多是清朝末年外國人雇的,他們把珍貴的文物運到了海外。看來,博物館門口那兩只威武的鎮(zhèn)墓獸只是后人的美好愿望,鎮(zhèn)墓獸是鎮(zhèn)不住人心的貪念的。在僅有的幾個沒被盜的墓室中,我們看到了不同年代的隨葬品,有陶俑、陶棺、車馬、鎮(zhèn)墓獸等。還有刻在墻上的精美壁畫,雖然年代久遠(yuǎn),色彩已褪,但美麗的花紋及流暢的線條依然傳遞著文化的魅力。在地下展區(qū),我如愿以償看到了洛陽鏟,它有著長長的手柄,細(xì)長鋒利的鏟身,可以輕松探入地下,將深層的土質(zhì)帶上來供盜墓賊分析判斷地下的布局。中國古人從來不缺能工巧匠,但他們?yōu)槭裁床话崖斆髦腔塾迷谥圃祜w機大炮上呢?這樣,清朝后期我們的國家也不會任人宰割了,我摸著洛陽鏟,不禁感慨萬分。
景陵是帝陵,位置隱蔽,四周封土,機關(guān)林立,即使這樣,盜墓賊還是將里面洗劫一空,留下一個空殼供后人參觀。陵區(qū)很大,柏樹叢生,園子里種著大片牡丹,花期已過,枝干上殘留著干枯的花瓣訴說著昔日的美麗。從景陵出來回到地面,溫度驟升,陽光刺得我睜不開眼睛,周圍的一切是那么美麗,時光泯沒了貪婪與破壞,但歷史還在。
游覽完畢,我滿足了心愿卻心意難平:祖國啊,我希望你永遠(yuǎn)強大,不被外敵欺侮;我希望人民安居樂業(yè),努力建設(shè)偉大的國家,不要再破壞歷史;我希望歷史與文化能永遠(yuǎn)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