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茶花女讀書筆記字茶花女讀書筆記英語篇一
茶花女,當我看到這個名字之時,無疑幻想著書中的女主角是個多么美麗的姑娘,她應該是擁有著茶花一般醉人的美貌。
可是,當我細細品讀完之后,才猛然間明白,瑪格麗特她的確美麗,但更讓人在意的是她一生的無奈和辛酸。瑪格麗特,她一直是一個天真善良的姑娘,否則,她不會為愛放棄一切,不會為愛心碎神傷。可是,社會的黑暗和命運的不幸,使她不得不背負上女的枷鎖。這個骯臟的身份,從此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劇。
她,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是真心愛她的,更不會有人為她付出真情。無論是普呂珰絲,還是那些買賣人,他們在她身上花費的心思無非便是那些金錢上的交易。或許,阿爾芒是真心愛她的,可在現實的壓迫下他要與她要終成眷屬,無能為力。她也為了他不得不放棄這段感情。為了阿爾芒的幸福,也為了他的整個家庭利益。
可以想象當她決定離開阿爾芒的那一刻,是多么撕心裂肺呀!她生命中唯一一縷陽光,就這樣流逝在了悲哀的昨日。失去了他,瑪格麗特就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以致回到故居,任由病情加重。最終,她帶著與阿爾芒的回憶,離開了世間。也在這黑暗的世界得到了永遠的解脫。
她,并沒有為自己做出的選擇而后悔什么,如果讓她再重新選擇一次的話,她依舊會選擇,在她的人生中遇到他。雖然她因為這段感情而把自己傷的體無完膚,但是阿爾芒卻是她這虛偽的一生中唯一收獲的真實。即使最后并沒有見到他,她的人生也沒有什么遺憾的。這個結局,對她來說也算得上是完美的!茶花凋落,應該還會存有芬芳的痕跡!
茶花女,人如其名,生活在黑暗的角落中,卻依舊保留著茶花般純凈脫俗的本質,盡管她最終還是會被黑暗說吞噬,但是花兒曾經盛開過的那份美麗,絕對會被每一個人銘記。
茶花女讀書筆記字茶花女讀書筆記英語篇二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于1848年發表的一篇長篇小說,很快便聞名于世,四年后又改變成為劇本,在戲劇界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書中的男主公—阿爾芒是一個真誠、熱情的人,他有些沖動,有點固執,也有著一些嫉妒心。他對瑪格麗特一往情深。女主人公瑪格麗特美麗、善良,雖然她淪落風塵,但依然保持著一顆純真的心。放蕩紅塵,奢侈的生活方式,因為她的精神是極度空虛卻十分高尚的。
在這個只有表面華麗,而內心丑惡的現實里,人們彼此欺騙,用虛偽遮掩著自己。
我覺得《茶花女》是一部描寫愛情悲劇的小說,語言樸實無華、真切感人。這本書歌頌了瑪格麗特與阿爾芒之間的純潔、真摯的美好愛情,書中瑪格麗特與阿爾芒之間有著純潔美好的愛情,盡管他們的身份地位不同,但他們心中始終保持著對愛情的信仰,并且可以為了愛情犧牲自己,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敬佩,雖然故事的結局讓人傷感,但我們也能感受到他們彼此熱烈的愛。
至于《茶花女》一書中蘊涵的多少文學價值,社會意義,贊揚的,懺悔的或是批判的東西等等,我都無心再去追究,只想好好回味文章里的一切一切,單純的表達自己最真切和最直接的感受!
茶花女讀書筆記字茶花女讀書筆記英語篇三
早在上個世紀末,中國翻譯家林紓就將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名作《茶花女》介紹到我國來。
瑪格麗特那悲涼的身世、不幸的命運,那純樸的生活理想和纏綿悱惻的愛情,感動了許許多多的讀者。
瑪格麗特原是出身貧苦、純真無邪的農家姑娘,她母親死于肺病,而肺病又是母親留給她的唯一遺產——她也有肺病。為生活所迫,瑪格麗特來到巴黎,淪為娼妓,因其常佩戴茶花,而被人們稱為茶花女。盡管她是巴黎貴族公子爭相追逐的對象,盡管身為一年花費10萬法郎的社交紅星,瑪格麗特并不幸福,絕望使她在狂歡的生活中尋求刺激和麻醉,而她在心靈深處仍保有一份絕不為人所污染的純情。
后來,她與涉世未深的青年阿芒相遇,在她舊病復發之際,追求她的阿芒表現出由衷的關心,同時傾吐了沉淀已久的戀慕之情。此舉使得原以為將在人情淡薄的世界中自生自滅的她身受感動,也喚起了她純潔、專一的愛情。然而,正當兩人沉浸于愛河之際,阿芒的父親——一位體面的“紳士”聞訊趕來,從其家庭名譽出發,從阿芒的前途出發,懇求瑪格麗特作出犧牲離開阿芒。瑪格麗特在傷心之際,滿懷“一種從未有過的圣潔自豪感”答應了阿芒父親的懇求。不明真相的阿芒不遺余力地報復瑪格麗特的“薄情”,而瑪格麗特以驚人的忍耐力默默吞食著難以忍受的苦痛,為了讓心愛的人將來幸福,她獨自承擔了一切,直到在愛情、疾病和貧困的多重折磨下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淚。
讀罷小說,無人不感動于這種偉大的愛情而為瑪格麗特凄苦的遭遇灑一掬同情之淚。
據說,小仲馬筆下的瑪格麗特并非虛構的人物,的確有著那么一位與茶花女命運相同的女子,真名叫瑪麗。迪布雷茜絲,她穿著高雅,風采怡人,更具備聰明與才智,只可惜年僅23歲就被肺病奪走了生命。也據說書中的阿芒其實就是18歲的小仲馬。小仲馬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歡場中的瑪麗,最后成了莫逆之交,然而,命運又安排了他倆必須分離。小仲馬為了排遣對瑪麗的思念,便開始寫詩和小說。瑪麗去世的翌年,小仲馬將自己囚于郊外,一口氣完成了《茶花女》這部著作。傳聞的真假姑且不論,但《茶花女》無疑是一曲真摯動人的愛情之歌。
茶花女讀書筆記字茶花女讀書筆記英語篇四
小時候看《茶花女》,我沒什么太大的感覺,只是覺得是一個簡單的悲劇故事。
當我長大了,我愛上一個人,也為了他的幸福,無法一起的時候,再看《茶花女》,我熱淚盈眶。
瑪格麗特(瑪歌)是一個真實的人,作者小仲馬愛上她,最后離開她。因為懷念,才寫下這個悲劇。無法愛的痛苦,誰時代也一樣。瑪歌很偉大,她愛一個人,眼中只有一個他。她會背叛他人,但她不背叛自己的愛。她身處的環境,使她過分早熟、世故,她用驕傲掩飾自己。但當她愛上了,她只是一個小女人,單純、天真。
她可以選擇留著阿芒,但她明白,最后一定不幸福,阿芒可能會后悔,他的家庭會出現問題...所以,她選擇離開,為了所愛的人和另一個女子的幸福。
愛不是占有。所以瑪歌很偉大。
茶花女讀后感:茶花的花語是完美的魅力、謹慎、可愛、美德、謙遜,瑪歌擁有這些特質,才可以令她成為"茶花女"。愛一個人的無奈,她孤獨地承受了!
茶花女讀書筆記字茶花女讀書筆記英語篇五
初讀《茶花女》,心中所感,是為瑪格里特為愛的犧牲,對愛的執著,為愛情的圣潔而感動。再讀《茶花女》,是為瑪格里特悲涼。也許是因為早就知道了結局,也許是開篇就寫了瑪格里特的悲慘死亡與身后事的破碎流離,也許是因為就算與阿爾芒在一起歡樂幸福度過的鄉下時光也依舊離不開疾病的困擾,每每在腦海中有她出現的畫面總是籠罩著哀涼。
這個漂亮女人,她洶涌而來的愛情,于她人世間的末段,溫暖了她,寂靜了她,也同樣使一個男人糾結了一生。
我想過,假如瑪格里特依舊是那個連名字都不會寫的鄉下姑娘,她與阿爾芒的結局會不會幸福一點。但我很快否定了自己,因為,她是個鄉下姑娘,她沒有精致的馬車,她沒有華麗的衣服,她根本就不可能坐在劇院里看戲,她沒有用金錢堆出來的奢華耀眼,縱然她有一張絕世容顏,她依舊沒有觀眾。
小仲馬因情人丟下自己而創造了瑪格里特,他賦予了瑪格里特與那些巴黎女性不同的珍貴品質,她愿意為愛放棄雍容的生活,她會用真心去愛一個人,她曾經為了愛情臉色蒼白。占有欲毀了瑪格里特和阿爾芒,也毀了小仲馬和瑪麗。小仲馬對瑪麗的感情是復雜的,有獵艷,有虛榮,有同情,有愛戀。他有過和阿爾芒一樣的心路歷程,不,他就是阿爾芒。
日風漸下的巴黎造就了瑪格里特,而今時今日,生活也會像小說里巴黎塑造瑪格里特一樣,打破我們原來的樣子,重塑一個我們,磨破了棱角。
當讀完垂死的瑪格麗特掙扎著寫給阿爾芒的信,內心諸多感慨,這是一個曾因絕世容顏而名動巴黎的女人,而她的死亡,卻是如此的痛苦凄涼。她愛的人恨她,她昔日的朋友因為她沒錢而離開她。
她為了阿爾芒的家族名聲離開了他,她為了阿爾芒的前途而離開了他,她為他當掉了披肩、馬車、首飾,我想那時瑪格麗特是真心想跟阿爾芒在一起。
“每當有人開門,她的眼睛就放出光來,老是以為是你進來了,當她看清來人不是你后,她的臉上便再次顯出痛苦的神情,一陣陣的冷汗不斷地滲出,兩頰也漲得血紅”。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話,深沉的愛便是死亡。我起初看到這句話時,覺得太過悲涼,愛是很美好的東西,它本是溫暖的存在。而此時此刻,我突然明白,最最深沉的愛就是死亡。也許美好歡樂的結局成就不了愛悲涼的美感。
茶花女讀書筆記字茶花女讀書筆記英語篇六
美麗的瑪格麗特,夜幕已經降臨,我聽到馬車急弛的聲音,似乎已經嗅到幽幽茶花的香味。
一位沉淪游走于花柳紅塵間的交際女,有天當她萌生了愛情時,這樣的愛情,是不是上帝給予她的一種憐憫、一種寬恕?瑪格麗特穿梭在各個勢利公爵間,每天靠賣笑度日,被公爵們供養著,縱容于輕浮放蕩中。她得到了金錢,獲得一切物質上的欲望。可惜在她內心中總是有著那空虛的陰影,與其它平凡女子一樣,渴望有個真實的愛情,只是瑪格麗特在職業的影響下,對愛情絲毫不敢奢求。
阿爾芒的出現,是上帝給這苦命茶花女的寬恕。瑪格麗特內心深處那一絲細縫被阿爾芒那物以稀為貴的真情眼淚所打動。兩人發展出驚天動地的愛,在小仲馬的描述下,我看到了瑪格麗特那內心的原有純真、自由和大義凜然的個性。因為愛情讓茶花女揭開那顧忌的面紗,展現出真正的自我。
面對瑪格麗特的一片真情,阿爾芒卻始終不肯相信風塵女子也會有真正的愛情,所以從占有瑪格麗特的第二天起,就讓猜疑占據了他的心頭,第三天就認定瑪格麗特欺騙了他而發出了一封羞辱和譴責她的`絕交信。然而,當他聽到朋友祝賀他得到了“可以替他爭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婦”瑪格麗特之后,在虛榮心的作用下,立刻后悔起來,并給瑪格麗特發出了請求寬恕的信。
小說中的瑪格麗特是一個有著高尚品質的女人,可是遭到的只是傷害和欺凌的風塵女子,別人的異樣眼光。她為了能和阿爾芒在一起過上寧靜的生活,變賣了自己所有的財物,甚至斷絕了與公爵的關系,失去了唯一的生活資源。可她為了阿爾芒一家的利益和名譽放棄自己的幸福感人至深。她的高尚情操令人佩服。最為感動的是她死前最后的幾封信,簡直是催人淚下。這樣的一個故事,讓我感到主人公愛情故事的悲涼和凄慘,對她的同情;對時代的不滿和痛恨;對資本主義家的虛偽和對利益的渴望感到惡心、討厭。
而上帝似乎對這段感情埋入一無情的懲罰。老迪瓦爾的出現,斬斷了這對真誠相愛的戀人。瑪格麗特為了杜伐爾家族的聲譽,犧牲了這段尋求已久的真愛,心中悲痛欲絕,于是返回那奢侈的交際圈中。瑪格麗特曾向上帝祈求能否以她的美貌換取懺悔的機會,可惜最后在貧病中死去,如同一美麗的藝術品,被狠狠毀碎般的失望。
瑪格麗特處于的資本主義社會是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那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沒有人性可言,只有金錢。那些在瑪格麗特身上曾尋歡作樂滿足虛榮的公爵、伯爵、花花公子,看到她已病入膏盲,不能再和他們玩樂,便不再理睬她。就連以前完全依靠她生活的所謂朋友迪韋爾努瓦夫人,看到這位女鄰居已無任何利用價值,不再有用時,也狠心地拋棄了她。當時的時代資本主義制度的陰暗。資本主義家自私的面目已殘酷地暴露了出來,用他們敲詐來的錢財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可是無產階級卻是窮困潦倒。社會是冷酷無情的,在那里沒有親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是金錢而已,甚至錢是萬能的,無疑是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
現在的21世紀,雖然世態并不如從前那樣嚴重,但人們還有相當一部份也是這樣的自私。總是覺得那些掃地工、修下水道的工人……那些低賤的下人是沒有文化的草包,擁有的只是鄙視。但人們何曾又想過世界上的每一個工作都是那么的重要,就比如一個環扣,如果中間掉了一節,就永遠不能連接在一起。正如一句話所說“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不管人做的某一項工作,都有著它的重要性。或許每一個人都擁有一種品德也是一件好事。大家又何曾想過,我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環境中,靠的是工人的汗水留下的,他們往往就是最善良的。所以每一個人都要以相同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人,要用自己的雙手來幫助他們,一起攜手共創美好的家園,這樣人類之間的關系定會更融洽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茶花女讀書筆記字茶花女讀書筆記英語篇七
這是第二次重讀小仲馬的《茶花女》,第一次讀是什么時候想不起,而這一次再讀卻是感受更深,以至于多次為主人公的凄涼曲折命運眼淚汪汪而不能自抑。我想,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也是真情的感染。合上書,心頭思緒如潮,感嘆,時光真的是一個無情的東西,它可以毫不留情地將容顏一天天老去,但它賦予心靈的卻是越來越醇厚的溫潤。
美麗絕倫的瑪格麗特是巴黎上流社會有名的交際花,因每次到劇場看戲,總會隨身帶一束茶花,因此別人送個綽號“茶花女”。身為名妓的瑪格麗特一直過著紙醉金迷,墮落,放縱無度的生活,以至身體羸弱而患上嚴重的肺病。這樣的生活方式,讓瑪格麗特對生命逐漸心灰意冷,她一天天在墮落放縱中把自己放棄。直到有一天,瑪格麗特遇到阿爾芒。
一個人愛上一個人,除了外表上的吸引,在心里應該是心疼對方的。阿爾芒被瑪格麗特的美貌所傾倒,但是他看著瑪格麗特在那里狂喝濫飲糟蹋自己的身體,他的心里是難過悲哀的。瑪格麗特因為不停酗酒而引起一陣狂咳,在他看來仿佛她胸膛里的五臟六腑都被撕碎了。在旁人看來,瑪格麗特這樣的狀態再正常不過,而他卻無比擔憂。書中有這樣一段瑪格麗特在劇烈咳嗽后,一個人躲進臥室,虛弱躺在沙發上的描寫“我走進她,她紋絲不動。我坐下來,握住她放在長沙發上的那只手”。這個“我”當然是阿爾芒,正是這么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動作卻打開瑪格麗特冷卻的心扉。她看到了這個青年的真誠和同情心,而不是像其他男人一樣垂涎她的美色和身體。為什么愛上你,因為你看到我咳血時握住了我的手,因為你哭泣了,因為世間只有你真正同情我。“而且,你愛我,是為了我,不是為了你自己,而別人愛我從來都只是為了他們自己”。
真正的愛情總是使人變得美好,不管激起這種愛情的女人是什么樣的女人。所以在我看來,瑪格麗特就是一個那么可愛至真至性的女子。美麗的愛情讓瑪格麗特從身心上渙然一新,她可以為芥蒂小事發出孩子般的驚訝,她像十歲的孩子一樣在花園里追逐一只蝴蝶一只蜻蜓,有時,她也會坐在草地上整整一小時,觀賞自己用來取名的一種普通的花—————雛菊。當你眼前看到這樣一個天真爛漫的美麗女子,又怎會想到她曾是那個整天在放縱自己過著墮落生活的。
看到瑪格麗特這樣煥然一新后發自內心的幸福快樂,我很感動。而幸福就像美夢一樣,總是那么短暫。回到現實中來,瑪格麗特始終是一個受人供養的姑娘。而即使她轉身上岸,她的曾經還是一個深深的烙印,在世俗里是不容的,而一個要想得到真正的愛情該是天方夜譚吧。所以,當阿爾芒的父親聽到他親愛的兒子拜倒在一個的石榴裙下,他勃然大怒,在他看來都是沒有心肝,沒有理智的人,是一種機器。而他的兒子跟這樣的女人在一起,無疑是誤入歧途,也傷風敗俗。
生活對于心靈有時會提出殘酷的要求,而且是必須逆來順受。瑪格麗特,你那么愛阿爾芒,那么就力圖做更大的犧牲,這種犧牲比您為我的兒子做出的犧牲還要大。那就是永遠離開阿爾芒,犧牲自己的愛情,來成全你所深愛的人的前程,當然也包括成全另一個少女的幸福。這就是阿爾芒的父親鄭重向瑪格麗特提出的要求。你愛,那你就犧牲,用犧牲來證明你的愛!這樣的犧牲于瑪格麗特而言是何等悲涼又是何其殘酷!
讀病重彌留之際瑪格麗特的日記,外面正下著雨,心里很沉很沉,淚又情不自禁涌上來。這個世界真是滿目蒼涼啊,在一個即將離開人世的女子面前,所有認識她或不認識她的人們在做著最真實的表演。身邊沒有一個人,親愛的人,你在哪里?深深地想念,懷念著那在一起短暫的美好時光,而那些日子如今安在?一直到生命的最后,瑪格麗特都相信,人,總不會永遠不幸。而她也一直在等待,等待愛人,等待春天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