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不斷提升自己。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水滸傳第一回心得體會報告篇一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一部瑰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作品。其中九十一回,不僅是整部小說的高潮部分,也是作者對于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對社會現象的發(fā)人深省的揭示。通過閱讀這一回的內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復雜與無奈、忠誠與背叛的沖突,以及對于人性的探索和對社會秩序的思考。本文將從九十一回的內容入手,以五段式的結構,對我的心得體會進行闡述。
首先,九十一回中的主要內容圍繞著李逵和石秀兩位降賊投明的將領展開。他們原本是朝廷軍隊的成員,卻受不了朝廷的欺辱和壓迫,最終背叛了軍隊,變成了盜賊。在與宋江的相遇后,他們重新歸順了朝廷,并成為了好漢的一份子。這個情節(jié)引發(fā)了我對于人性的思考。人的忠誠與背叛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受到環(huán)境和利益的影響。當他們在朝廷得不到公正對待時,選擇背離原本的忠誠,是出于對自己利益的保護與追求。然而,當他們在宋江身上看到了行動中的正義與公平,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又選擇回歸。這說明人性是復雜而多變的,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人的行為和選擇也會有所改變。
其次,李逵和石秀的復雜性也引發(fā)了我對于社會現象的思考。他們背叛朝廷,成為山賊,實則是對朝廷不公對待的一種回應。在中國古代,由于朝廷的統(tǒng)治方式不善,造成了社會不公的現象屢見不鮮。像李逵和石秀這樣的人物,是被迫走上犯罪道路的受害者。然而,在宋江領導的好漢團隊中,他們找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宋江展示了自己的正義和正直的一面,給了李逵和石秀投靠的理由。這表明,在一個和諧、公正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人們的犯罪行為可以得到糾正和改變。對于社會而言,正義與公平是維護社會秩序和減少犯罪行為的根本。
再次,九十一回中的故事也引發(fā)了我對于人性的探索。在故事的最后,李逵和石秀對于宋江的忠誠和真誠感到非常感動,主動選取了贖罪的道路。他們主動提供了寶貝和財富,作為他們的懺悔和補償。這是他們內心真誠和善良的表現,也是對于人性善惡兩面性的思索。人性是復雜的,既有貪婪和自私的一面,也有善良和仁愛的一面。在李逵和石秀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于過去行為的反省和對于未來的向善之心。他們愿意用自己的行動來彌補過錯,這是人性中善良一面的展現,也給了我對人性的探索以啟示。
最后,九十一回給了我對于正義與公平的深刻思考。宋江在領導好漢團隊過程中,展示了自己的正義和公正,成為眾人的楷模和榜樣。在與李逵和石秀的相處過程中,他沒有追究他們的過錯,而是幫助他們進行改過自新,并給予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這表明,在一個社會中,正義和公正是維護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只有所有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對待,才能有效地減少犯罪行為和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
綜上所述,水滸傳九十一回通過對于李逵和石秀復雜人性的描寫和對于社會現象的思考,引發(fā)了我對于人性、社會和正義的深刻思考。它給予了我對于人性的復雜與多變、對社會的改變與發(fā)展以及對于正義和公平的重要性的體驗和認識。作為一部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之作,水滸傳九十一回不僅給予了我知識的豐富和閱讀的快感,更是讓我對于人性和社會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了解。
水滸傳第一回心得體會報告篇二
《水滸傳》第一回目錄是“張?zhí)鞄熎盱烈撸樘菊`走妖魔。”
這一回還沒有切入正文,主要說了兩個人,一個是張?zhí)鞄煟硪粋€是太尉洪信。
北宋末年天下大亂,原來是洪信惹來的,方臘又是誰惹來的呢?可能有另一個洪信。起碼梁山這一百零八人是洪信引出來的。這件事對北宋是禍是福?就《水滸傳》而言,是幫了北宋,因為這一百零八人招安后征遼,征方臘,保了大宋,而歷史的真實是天下大亂,才有了宋江造反的故事。無論禍福,責任都在洪信,不在皇帝。要不然,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信條,就不能立足了。
一百零八人的出世,同洪信有關,那也是天意所授,遇洪而開罷了。更況何,仁宗年間就無洪信太尉這個人,《水滸傳》造了個洪信,引出故事才是目的。
凡是皇帝所為,都不能言錯的,所以橫直都沒有責任,所以才保證了這部書流傳到今日,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智慧,是《水滸傳》式的智慧。就這樣還是引來了《蕩冠志》。
千秋功罪,后人自有公論。
水滸傳第一回心得體會報告篇三
終于把《水滸傳》這本書啃完了!我認識了魯智深、史進、李逵等英雄,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優(yōu)良品質。
魯智深身上有著替天行道的精神,他之所以把原名魯達改成魯智深,是因為他為了幫一個被鄭屠欺負的金姑娘報仇,一氣之下殺死了鄭屠,他只好當了和尚,并改了名字。
史進最令我感動的是他的刻苦,在武藝高強的林沖的指導下,他勤奮刻苦練習武藝,成了一位真正的好漢,而且之后還虛心待人,替天行道。
李逵雖然有些魯莽,但是他孝順的優(yōu)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在背著母親回家的路上,母親渴了,于是去幫助母親找水喝,結果回來發(fā)現母親被老虎吃了,沿著血跡找到虎窩,竟把一窩子老虎都打死了。他的孝心可見一般。
老虎是多么兇猛的動物啊,常人恐怕連躲都來不及,但是因為老虎傷害的是自己的母親,李逵居然能做到只身闖虎穴,為自己的母親報仇雪恨。現在的我們生活在爸爸媽媽的保護之下,享受著幸福的生活,早晨給我們準備好熱氣騰騰的早飯,送我們去學校的是爸爸媽媽;晚上忙碌一天后接我們回家,輔導我們功課的是爸爸媽媽。可現在有一些小朋友卻不知道感恩父母,所以我們現在也需要學習李逵的這份孝啊!
替天行道、善良、勤奮刻苦、孝順、勇敢,這些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我們應當從小時候就積極培養(yǎng),長大之后為國家做出貢獻。
水滸傳第一回心得體會報告篇四
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只見參政文彥博說道:“現在瘟疫盛行,傷損了很多軍民,希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禱求消天災”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便去龍虎山請來了張真人。然后命洪信為天使,張真人親自將丹昭付與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張?zhí)鞄煛?/p>
洪信領了圣敕,辭別天子,背了詔書,帶了數十人,上了驛站。
走啊,走啊,他們走到了清宮前,里面居住著住持真人。洪太尉問住持:“天師住在何處?”
住持說他住在龍虎山頂,這位祖師雖在山頂,但道行非常能騰云駕霧,蹤跡不定,非常難見。太尉聽了便問:“那怎么樣才能見到天師?”“要齋戒沐浴,更換衣布,休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叩請?zhí)鞄煟皆S得見,如若心不誠,白走一趟”
太尉都已準備好,上山去了,路上大蟲、大蛇都沒將他嚇退,天師見他有誠意,便沒等他爬上山頂,就已去了東京,祈禳瘟疫。
過了幾天,洪太尉知道天師已把瘟疫消除了,興奮不已,便和住持真人等眾多人士去游山。
走了許多地方,最后到了“伏魔之殿”,上面有許多大鎖、封皮。洪太尉不聽真人勸告,將鎖砸開,封條撕下,放走了魔君,洪太尉叫苦不迭。
我感覺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評的地方。值得表揚的是他有一顆真誠的心,做事有毅力。需要批評的地方是他不聽別人勸告,釀成大錯。我們要學習他的優(yōu)點,而避免他的缺點。
水滸傳第一回心得體會報告篇五
它講述的是天罡三十六星,地煞七十二星的精彩故事;它向世人揭示了朝廷統(tǒng)治下的社會情景,它就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奇思妙想構局新穎
作者在第一回便以神話的形式為后文埋下伏筆,先從神聚伏魔殿到梁山好漢聚義最后到神聚蓼兒洼,這是一大亮點。當然作者所構造的一百零八好漢,為寫作提高了很多難度。(因為人物太多,劇情復雜)。但作者并沒有因為這點而露出敗像,反而抓住有利的劇情對本書添上了完美的一筆。哪一筆?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一百零八好漢中,為何安排史進第一個進場?因為史進的進場能引起后續(xù)情節(jié)的發(fā)展。流程如下:
史進——魯達——楊志——晁蓋——宋江
史進——朱武——陳達——楊青
作者真是用心良苦。
這僅僅是全書的布局謀篇,真正的人物刻畫,劇情發(fā)展還在后頭呢!
人物形象人骨三分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于水火的真漢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沖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水滸傳第一回心得體會報告篇六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而第一回則是引領整個故事的開端。這一回中,作者將我們帶入了一個世界充滿英雄豪杰、群雄逐鹿的江湖。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畫面,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個故事所蘊含的深意,也對其中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發(fā)展以及價值觀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第一回中的人物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中,宋江被描繪為一個具有忠厚善良、正直堅強的人物,他的痛苦和忍辱負重的個性讓人打動。吳用則是一個精明能干、機智過人的人物,他的戰(zhàn)略眼光讓我敬佩。而高俅、韓世忠這兩個官員,則是被描寫為虛情假意、見利忘義的角色。通過對人物特點的展現,我對不同人物的善惡、勇敢與膽怯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其次,第一回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緊湊有序,使我更加投入其中。故事從宋江與高俅發(fā)生爭執(zhí)的一幕開始,通過高俅的誣陷和宦官的威脅,使宋江逐漸走向絕境。然而,正是在這種逆境中,宋江展現出了他的智慧和膽識。他和吳用、武松一起,策劃了一場精心的計謀,成功地逃脫了官兵的圍捕。這樣的劇情設定讓我看得如癡如醉,心情隨著故事的發(fā)展而跌宕起伏。
再次,第一回中的價值觀念引發(fā)了我對人性與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水滸傳》以人性為核心議題,通過揭示人的善惡、榮辱與勇敢,提出了許多深刻的哲理。其中,宋江、吳用等人的英勇義氣和對忠誠的堅守令我欽佩,同時也令我感慨人世間的善惡之間永遠的斗爭。同時,高俅、韓世忠等人的虛情假意更加讓我深思人世間的現實與利益。這些價值觀觀念的交織與碰撞,使我在閱讀的同時不由自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和處世之道。
最后,第一回中的描寫讓我仿佛親臨現場,感受到了其中的動人情境。作者運用生動的文字,描繪了江湖義士的英勇表現,讓我仿佛看到他們奮勇殺敵的身影;他們與官兵的激烈廝殺、智謀較量,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緊張刺激的氛圍。這樣的描寫方式,讓我如同親歷其境,情感與故事緊密相連,使我更加容易沉浸其中。
綜上所述,通過閱讀《水滸傳》第一回,我對其中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發(fā)展、價值觀念以及描寫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過這些元素的交織,整個故事呈現出了一幅瑰麗多彩的江湖圖景,展現了人性的善惡與斗爭。這種深刻的內涵和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使我被完全吸引,讓我更加期待著后續(xù)的故事發(fā)展。
水滸傳第一回心得體會報告篇七
因為楊志武藝高強,可是窮困潦倒,沒有錢花,只好把一口祖?zhèn)飨聛淼膶毜顿u掉。這時,被稱為“大蟲”的牛二走來了,許多人嚇得驚慌失措,跑走了。而楊志不明就里,仍繼續(xù)站在那兒,向牛二展示他那口寶刀:
第一,這口寶刀十分鋒利,一下子就能把錢幣一切兩半;
第二,它能把頭發(fā)絲切成兩半;
第三,殺人后刀上一點血都不沾。
可是,牛二看中了這口寶刀,想要這口刀,卻不肯付三千貫錢,而是想要把它搶走,于是他倆斗了起來,最后武功高強的楊志一刀把他殺死了,為當地老百姓除了害。可楊志并沒有一走了之,而是自己主動到官府里自首。
府尹依然讓他坐牢,然后把他發(fā)配到北京。到了北京以后,他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留守司梁中書,梁中書大喜,于是免了他的刑,讓他在府中干活。梁中書十分看中他,一直想提拔他,于是讓楊志和周謹比武,經過緊張激烈的比武,結果揚志贏了,做了軍中副牌。這篇文章的人物描寫十分生動,人物形象也很傳神,比如說,“牛二爬起來鉆入楊志懷里。”“口里說著,一面揮起右手,一拳打來。”“扭回身,就鞍上那枝箭,只一綽,綽在手里。”這里面的“鉆”、“綽”等一些字用得十分準確生動。《水滸傳》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
水滸傳第一回心得體會報告篇八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書以宋代末年為背景,講述了108個好漢經歷了各種離奇事件最終被招安的故事。其中《水滸傳》第一回是整個故事的開端,它以一個慘烈的悲劇為引子,描繪了梁山泊的出現和好漢們的崛起。本文將從角色形象、情節(jié)設置、氛圍描寫、社會背景和作品主題五個方面,談談我對《水滸傳》第一回的心得體會。
首先,通過第一回一些角色形象的描寫,我們能夠感受到小說作品的獨特魅力。其中,林沖的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個正直勇敢、樂于助人的好漢,他的無畏和義憤勃發(fā)令人敬佩。另一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是花和尚,他雖然是個和尚,但卻醉心于歡色之事。通過對這些角色豐富的描寫,給予了讀者直觀的、生動的形象,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他們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其次,小說的情節(jié)設置也讓我深感好奇和期待。第一回的情節(jié)上延續(xù)了宋江在傳記中的基本設定,也揭示了他和梁山泊的命運。故事以林沖的出場為引子,通過他的決斗和悲劇的結局,讓人們對梁山泊的崛起感到震驚和興奮。小說的情節(jié)緊湊,幅度適中,讀起來吸引人。每一個情節(jié)都有其獨特的意義,能夠讓讀者更好地把握故事的主題和思想內核。
第三,小說中的氛圍描寫也極具魅力。通過對懸疑和刺激的描寫,營造出緊張和激動的氛圍,增強了小說的吸引力。尤其是對林沖的人物描寫,從他的言談舉止、儀態(tài)風采到他的心理變化,都鮮活地展現出來。這樣的描寫使得讀者更加容易產生共鳴和情感共振。
第四,作者巧妙地將故事背景融入到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宋代末年是一個政治腐敗、社會動蕩的時代,而小說中的好漢們的命運和故事也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展開。小說描繪了當時人民的艱辛生活和社會的不公現象,并通過好漢們的反叛和拼搏展現出對不公平對抗的精神。這使得小說不僅具有了政治和歷史的意義,同時也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最后,我認為《水滸傳》第一回的主題是正義與反抗。整個故事中,好漢們反抗了當時的社會不公,展現出了正直和義憤的力量。他們代表了人民的利益,通過組織起來對抗貪官污吏,表達出了對政治黑暗之深刻抗議。這種主題雖然發(fā)生在古代,但是對當今社會仍有重要意義,喚起了人們對于正義和公平的追求。
綜上所述,通過對《水滸傳》第一回的心得體會,我深刻感受到了小說的魅力和吸引力。這僅僅是我對第一回的感受,整個《水滸傳》則是一個更加龐大、更加精彩的作品。希望通過閱讀這部作品,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體會到其中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水滸傳第一回心得體會報告篇九
小說《水滸傳》的電視劇版本我小時候看過無數遍,但,當我現在閱讀了原著之后,對其中的一百單八將全都有了全新的認識,特別是對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之深,情感更是敬佩不止。
那是一個民不聊生,政府十分無能的時代。老百姓穿不暖,吃不飽,睡不足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就在這個時候在山東誕生了一個名喚“宋公明”的押司。他扶窮濟貧,江湖人稱“及時雨”.這個及時雨在梁山泊中聚集了天下好漢,共一百單八將。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但聚集在這里,目的只有一個——扶窮濟貧。
在朝廷眼中他們是草寇但是在我眼中他們是英雄,是好漢。他們雖然殺死許多官員。但那些都是,他們只殺壞人,好人即使站在敵方戰(zhàn)線上,他們也不會去動這些好人的一根汗毛!
他們十分講義氣。
在第四十回中,宋江與戴宗被抓取判了死刑。梁山泊上十幾個好漢連同李逵等人都在斬首當天一同劫法場,救出宋江與戴宗,最后一同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