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它們可以是對成功的總結,也可以是對失敗的反思,更可以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遠足心得感悟 雙減作業心得體會篇一
杭州市鳳凰小學繆華良校長的講座令我感受頗多??娦iL在介紹鳳凰小學的“校本化實踐的三項行動中”中提到“有所不為,做好五個‘無’”?!半p減”下的作業設計確實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主題式作業是對學習資源的一種重新整合,這類作業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融通學科,使語文外延得以充分展開,構建大語文。如學習了《燕子》一課,讓學生把課文內容畫出來,并用簡短文字說明,或根據內容制作小燕子。美術課上老師進行評價,講解,修改作品,實現語文與美術的整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踐式作業的設置要激發學內化課本知識的作業,學會把語言內化為技能。如學習了《守株待兔》一課,可以組織學生把它改編成課本劇表演出來。這樣的作業訓練了學生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讓語文學習充滿挑戰。
作業的設置的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增加學生對作業的選擇性,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層級的作業。我們可以為學生設置基礎性作業(側重字詞句等基礎性知識訓練的習題),能力性作業(側重于段落、篇章和習作等練習題),拓展性作業(側重于讀寫結合,內容拓展性習題),三種作業自助餐供學生選擇,使不同學力的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學有所獲。
單調的學習活動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并會心生厭倦。因此作業的設置也應貫徹愉快教學原則,增強趣味性。如在學習了“田”、“地”“雪”字之后,布置學生猜謎語作業。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形象地記憶生字,一石二鳥。
思想引領行動,行動踐行思想,聚焦“雙減”,深化課改,不斷提升作業設計能力,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為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賦能。
遠足心得感悟 雙減作業心得體會篇二
這是發生在五年級的一件事,雖然過去了可依然歷歷在目,猶如昨天發生的一樣。
星期五,語文老師上午就布置了作業,下午老師又重復了一遍。可我總想周六周日有兩天呢何愁完不成作業啊。于是乎我就簡簡單單記下了,沒有多想。放學了,我就回了家。
到了家里,我看了看爸爸對他說:“明天后天都休息,今天我不做作業了,明天在做”。今天我高高興興的看看電視節目吃著零食喝著牛奶,過著神仙般生活的日子完全不去想作業的事情。
過了一會,我覺得這樣看電視了然無曲,不如到嬸子家去玩玩吧,心動不如行動我立刻去了嬸子家??吹剿诩依?,我就和她聊起了一些快樂的事情,聊著聊著不覺的天已經黑了,我在她家吃完飯便回去睡覺了。
到了第二天,我已經完完全全把作業的事情忘在一邊了。盡情的玩耍,星期六過去了,到星期天我才想起了作業的事情,但是心情告訴我時間有的是,下午在做也不遲啊。于是我又放松了自己,繼續若無其事的玩耍。到了晚上,我卻成了熱鍋上的螞蟻,這是才意識到作業并非很少也并非一時能完成了。
現在我形成了十分矛盾的心情,做吧現在太晚了,不做吧老師還不知怎么懲罰我。這時候心情的沖動在一次慫恿了我,不做了明天不認打就認罰吧。心里雖然是這么想,但是我的心還是一個勁的蹦蹦直跳,知道很晚我才睡覺。
早晨我起來簡單吃幾口就到學校去了。到了學校我放下書包,就等組長問我可是這時候我的心幾乎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組長問我了:“邵家震你交作業”。我回答:“我沒有做”。
上課了,老師開始詢問組長作業情況了。我渾身像散了架一樣,組長說:“老師邵家震沒做”。頓時我猶如千斤巨石壓在身上一樣,老師批評了我,我心里也沉甸甸的。
這就是我的第一次沒完成作業。
遠足心得感悟 雙減作業心得體會篇三
如果有人問我:“一天你能走80華里嗎?”我的答案有兩種:如果以前我一定毫不猶豫地說:“你看我這么瘦,能走10華里就不錯?!倍F在我會堅定的說:“我能”,是十三中讓我證明了自己,激發了我的潛能,領我一路走向終點,到達成功的彼岸。在我的身上驗證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不到的。
四月二十六日我校舉行了80華里遠足活動,八十華里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在我們腦海里從未敢想象過自己能夠順利的走下來,這真是一個奇跡。
回首望去,在這汗水與淚水交雜的`80華里長卷里留下了我們的酸甜苦辣,書寫了我們遠足的一點一滴,刻畫出了一幅幅感人的畫面,記錄了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流露出一段段真摯的師生情、朋友情。
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縷的環繞,一絲絲的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現光明的輝煌。
火山爆發的壯麗和強勁,是因為巖漿來自廣袤雄渾的大地,而我把80華里踩在腳下,則是因為來自老師與領導的鼓勵與安慰。
人生如遠足一樣沒有退路,無論怎樣氣喘吁吁疾步如飛,也趕不上時光那輕捷的步履,他不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停留,也不會在心靈的重重羈絆前稍一駐足,因此我們應該埋頭向前,激爆潛能,解放生命,超越自己,挑戰極限。
衡水湖遠足將永遠映在我的腦海中,不曾抹去。
遠足心得感悟 雙減作業心得體會篇四
遠足雖然已經結束,但回想起來,我仍按捺不住遠足時激動的心情。盡管不是第一次遠足,但它給我的第一體驗仍然是一個累字最難受的是我犯了一個不應該犯的錯——穿了雙和上次一樣的薄底鞋,卻不料這次路途上石子相當多,走到最后,可想而知了。
雖然過程很累,但也看到了平時看不到風景,還有許多在學??床坏降拇笞匀坏镊攘Α2荒苷f它只是單純的訓練我們的意志力,更多是讓我們認識到學校之外的故事。課本上的東西并不代表一切,只有我們自己用眼睛、用心去感受,才能知道。
途中,一直都有一條河伴隨著我們前進。我們早上出發,清辰的薄霧籠罩著一切,幾條貨船漂泊在其中。遠處還有幾只南飛的鳥兒飛過,山水畫般的風景就這樣呈現在我們眼前。而我們啍著歌、邁著輕快的步伐,為這一安靜的世界增添了一份活力、生命。
秋天,略顯蕭瑟的天并昧阻礙我們的熱情,我們的耳旁也不時的有秋風捎過。我們眼前不時的出現秋風掃落葉的'美景,走在路上,洗在心里,洗盡鉛華,只去感受到大自然最質樸的美麗。課本上的秋絢麗多彩、我們眼中的秋并不是多刺眼、多震撼,而是一份神秘、一份深邃。
長長的隊伍行走在村莊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也引來了很多牛的行注目禮,“哞、哞、哞"的亂叫,還有不少的想要沖上來,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次遇到的牛遠比上次見到的有野性,我們的歡笑聲也是不時的傳出,秋景的一切都令我們一直生活在學校的孩子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同時也在感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風景永遠在路上。
"世界上沒有比腳跟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學校遠足的標語,很應景,也很實用。我們都在路上,人生這條路比什么都長。遠足教給我們的就是不輕易放棄的精神,這就比什么事都重要。我們身一直在校園,但心一直都可以在路上。我們不能決定我們能走多遠,但我們能保證自己一直去追求自己的夢,我們一直都在路上,不論怎樣。
這次遠足也教會我,團隊合作的意義,永遠都比一個人的力量大。一個人的力量在大,身后總少了他人的支持,少了一份依靠,一個人的孤軍奮戰總是不能夠戰無不勝的,千軍萬馬的氣勢才跟有力。也跟我們學習生活一樣,小組合作,共同努力,往往比你一個人單干有用,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
遠足令我們看到了在學校不同的秋景,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超越課本的大自然。所以我學到很多,遠足只有自己去感受,才能真正去認識到它的意義。
遠足心得感悟 雙減作業心得體會篇五
小學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布置作業,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運用所學到的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作業設計的是否有效直接關系著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
我們的教育一直就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這一說法。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關注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適應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然而教學發展到今天,在班級授課制的前提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因材施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師面前的難題,如何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這就決定了現行的教育必須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我結合自己設計的分層作業嘗試,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感想。
1、結合新課程理念,從實際生活出發,了解語文學科特點。
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作業有其特殊性。一是綜合性。語文知識的運用是綜合的,孤立地掌握某一項知識不能直接形成語文能力。二是模糊性。語文知識沒有很明確的界限,掌握的程度也因人而異,水平高低不是用對錯就能衡量出來的。三是個性化。語文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學生形成個性化的語言風格、獨特的審美能力以及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語文的最佳途徑就是多讀多寫,形成自己的語言個性。語文與生活密不可分,聽說讀寫是生活之必需,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完成語文作業就是培養生活能力。
2、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我對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或適當的降低作業的難度,讓他們做一些抄寫、簡單動手、有趣味的作業,使他們易學,樂學。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適當拔高要求,設計一些積累語言文字、擴展課外閱讀、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業。這樣,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為了避免同學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大家做的作業是一樣的,但是對已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他們的作業要求、側重點、評價卻不一樣。例如:同一課的作業,學困生只要把生字、詞語、句子、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了,他的作業就可以得到“a”,而對于優等生對于他們則要求每課的能力拔高,拓展作業做的好才有資格的“a”。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側重點,卻可以達到相同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例如:
1、動手做一做。在《大自然的啟示》一課時我讓同學們結合所學做一份手抄報。
2、畫一畫。學完古詩詞后,讓學生選擇你所喜歡的一首古詩詞,畫一畫古詩詞做表現的畫面,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時我要求學生畫游覽示意圖,在《蝙蝠和雷達》一課時我要求學生畫蝙蝠飛行和雷達的工作的示意圖。
因此教師在布置小學語文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給不同層次的學生留下適合自己地發揮空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收獲。分層作業起點低、多層次評價,學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進行思考,體驗成功。
遠足心得感悟 雙減作業心得體會篇六
與昨天的的艷陽相比今日天氣有些陰沉,早上7點左右霧氣還未散去,有點涼,但是我們的內心卻是火熱的。興奮充斥著我們的大腦,耐著性子聽完同學們的發言后,隨著劉校長的一聲——出發,就像炸彈一經點燃,轟轟烈烈、來勢洶洶。
很快我就消除了疑慮,因為土黃色的堤岸已經在一個窄窄的轉角過后出現了。堤岸兩邊原本青綠的小草也都跟泥土融合再一起遠望著很難分辨了,這樣的蕭條景象,雖是自然的季節交替,也許有文壇詩人們常說的秋葉之靜美,但是我卻有點失落。是啊!滿腔的.熱情,好像被這涼涼的秋風,被這蕭寂的秋景沖淡了些。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毫不費力的爬上堤坡,這時候另一種景色又出現在我們面前,原來堤岸的另一邊生長著的樹木依舊青翠著,坡下種的冬季青菜也格外明艷。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也不能預知下一站的風景。遇到挫折,陷入困境,如果不繼續堅持繼續努力怎有機會看到柳暗花明遇到又一村。
遠足還在進行著,我的體力漸漸地減弱了。這時候另一種景色出現在我的面前了,太陽放出了一點點光暈,岸邊沒了樹木的遮擋,漢江便能夠清晰的出現在我的眼前。其實對一個中度近視的人來說應該算是十分具有朦朧美,江面上仍舊彌漫著霧氣,對岸的小樹林倒影在江面上,還有恰好出現的漢江大橋,仿佛約好了來一起營造這朦朧而又大氣的景觀???,江面上還漂著一葉小舟,我想這時若有哲人看到此景,他會不會作出:"孤舟一片日邊來”這樣的詩句呢!
雖然過程有點辛苦,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大家都停下來休息,班主任忙著拍照和分餐,同學們大多圍在一起聊游戲。在大概半小時的休息和娛樂節目之后,我們又踏上了歸途。
來時走過的道路,看過的風景,顯然少了吸引力,再加上我們的體力不支,回去的路總感覺望不到盡頭。我咬咬牙放一首搞怪的歌曲,告訴自己再堅持堅持,也許前面還有我沒有發現的美景,告訴自己就算是同一樣東西也是再不斷變化的。果然,我又看到了那時讓我駐足的江景,不過這時又多了一輪落日,一抹殘陽,我想起了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贝竽聼熾m沒有,長河落日確是真真切切的在眼前。
這次的遠足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唯有堅持,才能不失始終。唯有堅強,才能戰勝困難。唯有堅毅,才能取得成功。
遠足心得感悟 雙減作業心得體會篇七
作業設計時,我們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具有童趣性和親近性的數學作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往的數學作業形式比較單一,僅局限于學生個人完成,數學課本知識范圍的書面作業,遠離學生的實踐生活和社會生活,學生能力得不到提高。根據新課程理念,我們應該變化作業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梢圆贾貌僮餍宰鳂I、日記型作業。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不能填寫單一的“優、良、差”等級或打分,而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其導向、調控、激勵等功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用賞訓的眼光和心態去批閱學生的每次作業.?!暗燃?簡語來評價描述學生的作業水平.?!拜p視”作定結果,“重視”作業過程.。
課程改革已經進行好幾年了,有的老師可能還在為布置作業或不布置作業而苦惱。我認為作業是要布置的,但不是單一地做數學題,而應把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興趣、創新意識、質疑能力、動手能力等融入作業中,設計多種形式的實踐作業,讓作業內容豐富起來,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讓作業成為學生的樂趣。
遠足心得感悟 雙減作業心得體會篇八
20xx年4月3日上午7時整,我來到學校參加遠足活動。那天早上,我們真的很開心。對于漫長的30公里,我們沒有一絲恐懼,反倒是充滿了興趣。七時三十分,集合完畢后正式出發。出門后一溜小跑來到了路口,我們都在開玩笑說這是一次馬拉松比賽。旁邊的同學還在一向強調,馬拉松比這還要長10多公里。就這樣,隨著馬拉松的話題,我們上路了。想想遠足的路線,至少有一半是十分熟悉的。只可是原先都是坐車經過的,真不知這次步行又會怎樣。清早的我們猶如小鳥,我們想要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飛到永遠不被人打擾的地方。早上的陽光真好,照在身上暖暖的。走在街上是一種享受。平時生活的節奏之快讓我們無法停下腳步來靜心體會,此刻最終有機會了。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會展中心?,F代化的建筑,寬闊的廣場。盡管經過多次,但沒有一次能夠這樣欣賞。稍作休息,我們又上路了。歷城烈士陵園,一個多么莊重而又令人肅然起敬的地方。無數烈士在那里長眠。他們為這所城市犧牲,為人民犧牲,為國家犧牲。獻上一朵小白花,表達我們對于烈士的崇高敬意吧。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此刻的我們。
太陽漸漸升高,我們也略感疲憊。午餐,則是所有人向往的。走了一上午,早該吃點東西補充體力了。體委為了讓我們轉移注意力,帶頭喊起了口號?!岸分景簱P,鑄造輝煌!
”振奮人心的口號對我們的幫忙確實不小。打起精神繼續堅持。不久,最終到了午餐的地點。往草坪上一坐,打開背包。特殊的午餐開始了。每個人狼吞虎咽的吃相都很可愛。稍作休整,我們又精神充沛。經過上午的旅程,我們對午時的旅程更有信心。
午時1時30分,我們開始又上路了。又像早上一樣,我們精神飽滿。但不久就累了。精神已經有點提不起來了。不一會兒,腳就開始疼了。真的不想繼續完成剩下的部分。但看看周圍的.同學們,他們仍在堅持。為什么他們能夠做到的事我卻不能做到?我也要堅持。我絕對不能丟八班的臉。憑著這種周圍同學給我的力量,我要堅持下去,必須要完成。
當燕山立交出此刻眼前時,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我們又回到了城市的繁忙與嘈雜中。這才是我們正常的生活。但我卻錯了,那里離學校還有很遠。腳已經疼得不想走路了。腳掌不敢著地,只能把身體的重心落到腳的兩側。與同學一起預測今年nba的總冠軍,討論一下最近新出的汽車款式……這也只是轉移注意力,讓腳不是那么疼。
走過山大南路,勝利正在向我們招手。我們又回來了!
走到最終一個路口時,心中早已是按捺不住的激動。學校最終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進入校門時,在體委的帶領下,喊著口號,用盡最終一點力氣,跑進學校。
我們成功了!
30公里,我們用腳步丈量。這30公里中包含了歡樂、辛苦。但我們成功完成了。我們相互擁抱,來慶祝來之不易的歡樂。我們每個人都是英雄,每個人都是勝利者,每個人都是八班的勇士。
一次不平凡的經歷讓我們體會到了難得的歡樂。那種歡樂是建立在所有人的團結之上的。只要你堅持,所有人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