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立德演講稿小學生篇一
你們好!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因為我們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第36個教師節!首先祝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節日快樂!
有人說孩子是一本書,雖然要讀懂這本書并非易事,但要成為一位出色的教師就必須去讀它,并且打算讀一輩子,有人說,孩子是花木,教師是園丁,園丁悉心照料著花木,但需要尊重它們自然地成長。
實際上,孩子比花木要復雜的多,教師的工作比園丁的工作也復雜的多,盡管他們擁有著共同或共通的規律,他們從事著綠葉的事業,他們是人民教師。
其實,在我身邊,就在我們生活當中,我也不時被深深的感動著,因為有著許多平凡卻又偉大的領導和老師,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
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愛心演繹著無悔人生!用無私的奉獻譜寫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的青春智慧和熱血詮釋人民教師的內涵,用真和善哺育純潔的心靈,用愛與美鑄造閃光的靈魂!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生命的痕跡激勵著我們這些后來人。
我發現:有時當有的同學沒帶鉛筆心神不寧時,他會悄悄地把準備好的鉛筆送給他;每天早晨見到我時,他總是第一個沖到我的面前向我問好;衛生區總有他拿著拖把拖地的身影;下課了,又是他拿起黑板擦擦黑板;那天他做了一件事情讓我深深地感動了。
早上我們剛吃完早餐,班長已經檢查完紅領巾了,勞動委員在忙著檢查衛生,隨著早讀聲音的靜止,學校三評人員來我班檢查衛生工作了。我連忙請他們進來。因為我們剛剛檢查過了,全班同學都戴了紅領巾。
就在這時我突然發現坐在第三組第一排的熊楊政同學沒有戴紅領巾,我站在講臺上不知所措,只能任憑他們記下了,這時,坐在第四組的羅志潁也同時發現了,他飛快地從他的抽屜里拿出一條紅領巾,迅速地將紅領巾戴到熊楊政的脖子上,這時的我終于松了一口氣。
看到這一切,作為班主任的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我馬上把這件事講給大家聽,讓大家向他學習。在他的影響下,每次我們班只要有沒戴紅領巾的同學,都有人會主動借給他,大家借出的不是單純的紅領巾,而是一份份愛心,而且讓這份愛心在同學們中傳遞。
平時,那些聰明乖巧的孩子總能得到老師的喜歡,而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總會引起老師的不滿,其實他們更需要老師細心的關愛。這件事使我深深體會到:調皮的孩子更需要愛!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怎樣去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怎樣用愛心去滋潤他們幼小的心田,使他們在愛的陽光里茁壯成長。
過節前,我收到了學生寄來的賀卡,看到上面熱情洋溢的話語時,剎那間,我覺得自己成了世上最幸福的人,孩子們純潔的心、圣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莫過于此,我感到自己是一個生活在花叢中的人。
我們是卑微平凡的,但更是神圣偉大的,因為,我們正領引孩子去觸摸真誠,體味善良,崇尚正直,學會堅強!我們正引領孩子推開一葉葉神奇的窗,打開一扇扇智慧的門,我們展示給孩子的是一個五彩斑斕的新世界。所以,我們是幸福的!原來,少點欲望,多些愛心,我們就能品嘗到幸福甜甜的味道!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立德演講稿小學生篇二
孔子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自古以來,立德修身都一直作為人們的最高行為準則,而這也正是文明的起始。
一、立德。
所謂立德,就是樹立遠大理想、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在生活中,要勇于承擔責任、積極承擔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有社會責任感。
二、修身。
修身,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文明禮貌的人。我們要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養成吃苦耐勞、勤勞勇敢、自尊自立、自信自強的良好品質,并積極同違法犯罪、破壞社會文明和諧的行為作斗爭,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和諧。
我們還記得梁啟超先生的殷切期望嗎?“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我們還記得郭沫若先生的諄諄教誨嗎?這些,都是時代所寄予我們青少年的希望啊!
立德方能修身,修身必先立德,修身立德,文明之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小事做起,將文明、和諧之光照耀每一寸土地、滋潤每一個心房!
同學們,前行方舟已經起航,請背起文明的行囊,去追尋、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我們的未來吧!
立德演講稿小學生篇三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讓我擁有光榮的稱號》。
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肩負著這個崇高的使命,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歌頌著這個光榮的稱號。教師——用筆耕耘,用語言傳播,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是人民教師最崇高的勞動,“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師傳播著人類的文明,承載著歷史的更替,撐起的是中華民族的擎天大廈,孩子們在教師手里牙牙學語,蹣跚起步,潔白的心靈被教師打上深深的烙印,青春的熱血因教師而沸騰,生命的凱歌因教師而奏響。在這里,請允許我向每一位教師致敬!
初為人師時,我也曾有過迷惑,感覺教師只是生活的配角。在豪華氣派、出手闊綽的群體里,是尋不到教師的足跡的,教師被遺忘在角落里。這時偶得雨果的一句話:“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業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頓時心生羞愧。我永遠忘不了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中燭照深山的李桂林夫婦,頒獎詞是這樣寫的“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于是,重拾自己最初的夢想,尋一處純凈的地方安放自己純凈的心靈,釋放青春的夢想,踐行人生的價值,縱然兩袖清風,縱然一身粉塵,縱然清貧如水,縱然浮華散盡。。。。。選擇這個職業,我無怨無悔,從事這份事業,我矢志不渝。
師。”愛是師生溝通的最好橋梁,教師通過愛來傳播知識,會讓知識都充滿愛,而學生這時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再是數字化的枯燥的被動化的教育,而是充滿著人性與關懷,充滿著無私與奉獻,充滿著靈性與活性的愛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愛不但扮演著師生互動的積極角色,同時也沐浴和凈化著師生雙方的心靈。愛能把枯燥化為有趣,能把死悶化為活潑,能把被動化為主動;愛也能把惡轉為善,把頑劣變為聽服,把后進變為優等,靠在一顆滿載愛的心靈旁,如沐春風。我也明白,在現實生活中擁有愛的心靈并不少,我們沒有的只是平均分配愛的能力,同等對待對事業的愛與對學生的愛的能力。不同的學生擁有著我們重量不同的愛,我們往往對升學率的關注要遠大于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關注,只是我們不愿承認,我們會說:“十個手指都各有長短”“教育機制是造成的”,這到底是原因,還是借口?在這里我想說,愛應是無差別的,教育應是無功利的,如果校園放飛的是希望,那么守巢的就應該是愛愿。
我,是個老師,我把手中的紅燭高高舉起,只要我的鴿群能夠翱翔藍天,只要我的雛鷹能鵬程萬里,我情愿燃燒我的每一寸軀體,讓我的青春乃至整個生命,在燭火的跳動中閃光,在燭淚的鮮紅里奔騰。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立德演講稿小學生篇四
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作為教師代表站在這里演講,在2020年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首先祝愿所有的人民教師節日快樂!
當我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站在三尺講臺上時,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動的,因為我實現了小時候的一個夢想。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有人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贊美老師,作為一名教師,看到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和茁壯成長時,我就感到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在我們的執教生涯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立德樹人,只有擁有高尚的道德素質,我們才能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首先,教師要為人師表,既要注重言教,又要注重身教,特別要注重身教。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和崇高的位臵。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的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其次,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應該做到,凡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
最后,師德的核心問題就是“愛”。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師愛是消除師生之間情感障礙的保證;師愛是培養師生情,使之成為“知心朋友”的橋梁;師愛是轉變后進生,使他們良好發展的靈丹妙藥。冰心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而我要說,有了愛才有教育的一切,愛是教育的靈魂,是人性的基石,是道德的起點。那么我們必須用愛去澆灌,去奉獻自己的愛心,去呵護學生的成長。教育,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了“我們”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師師德水平的尺子。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恒;“愛”要面向全體學生。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多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后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在學習上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在教育的神圣殿堂耕耘中,我逐漸懂得: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教育要從愛開始。要做好一名人民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大公無私,讓愛撒向每一個角落,讓每一朵花都淋浴陽光。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素質,在教育事業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是我們無悔的選擇。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當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青少年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脊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還需要他們去開創,所以我們更要自知肩上的重擔,更要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立德樹人,同心共筑中國夢!
謝謝大家!
立德演講稿小學生篇五
生活中,有一種收獲,讓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讀書的收獲;人生中,有一種經歷,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讀書的經歷。是讀書,讓我朦朧的世界中,學會生活并調動繽紛絢爛的生活積累去塑造生活,塑造自我、塑造理想、塑造人生……于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就有著這么的一段讓人回味的讀書經歷。
在喧囂的都市中,人們往往忘記了許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與需求。汽車代替了行走,電視代替了觀察,網絡代替了交流。我們不否認進步,但我們知道有的東西是永遠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純凈的自然,如一本翻黃的舊書,如一首經典老歌。即使我們已經有著e時代的時尚外形,在內心的最深處,也許我們還執著于那種紅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風趣,還有,雨夜讀書的清幽。
還記得,小時候,好玩。還因為這樣闖禍了,被父親痛打了一頓。當時不懂得把書好好珍惜,只知道玩。把父親心愛的那本《水滸傳》撕下幾頁,用來折成小時候最流行的紙飛機和同伴一起玩耍。被打后還不理解為什么父親會為這幾頁紙打了心愛的我,但從此以后,我再不敢對書這樣殘忍了。慢慢還懂得了珍惜它!
我上小學了。讀書讓我知道:冰心老奶奶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列寧讓我們知道了怎樣才算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狼牙山五壯士讓我們對英雄有了敬慕。隨著我逐漸地成長,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原來的小人書、機器貓、故事會,都不能滿足我對知識的那種渴求。于是努力尋求更多更喜歡的書籍來陪伴我度過快樂的時光。
讀書已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內涵。我喜歡讀春季的鳥語花香,讀夏季的雷鳴雨飄,讀秋季的梧桐落葉,讀冬季的冰封雪塑。還有課后,我和同學們常聚在一起,為梁山好漢喝彩,因火燒赤壁興嘆,隨黛玉葬花落淚,被保爾精神鼓舞,我們一起體味獨孤九劍后的超然境界,品悟金戈鐵馬后的歷史風云,有時還會因分歧爭得面紅耳赤,而更多的時候則是會心一笑。
立德演講稿小學生篇六
教師肩負著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重任,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長的引路人。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立德樹人教師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各位老師、同志們:
今天我想就我校開展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談三點意見.
一、全體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開展師德師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為什么要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
一是形勢發展的需要.
二是學校發展的需要.
立德演講稿小學生篇七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立德樹人,成就最美》。
回想我在科大由一名學生蛻變為一名教師的點點滴滴,不禁感慨:教師真的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用心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可如何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履行立德樹人的職責、展現師德師風的魅力呢?我想起自己剛剛工作時,一位恩師語重心長的話:教師是一份良心活,用心去做事,才能無愧于自己的選擇。
從此用心做事便成為了我工作的座右銘,同時我也在努力觀察著、認真學習著。工商管理學院有那么多愛崗敬業、德才兼修的榜樣,他們的認真、執著讓我肅然起敬。而這其中,李天柱老師正是一位用心去呵護事業的人。他總是很忙,因為除了上課、開會,他永遠都是靜靜地坐在電腦前。他緊皺眉頭,一段沉思后,他的嘴角會輕輕上揚、微微一笑。額頭上的皺紋一道道增加,屏幕上的學術成果一項項遞進。他很少下半夜兩點前休息,因為探索學術問題的執著不允許他放慢腳步。
而他的用心更在學生中、同事中反響強烈。他的學生感慨地說:劉老師太負責任了,每次查閱論文進度時,不僅教授我們研究思路和方法,連文章中的小標點都幫我們改正了,還一定會通過涂紅的方式來提醒我們,而且老師經常推薦我們看一些書。真想不通他那么忙,居然還能擠出時間幫我們選好用的資料。一位年輕老師佩服地說:我把剛剛完成的足有一萬多字的論文交給天柱,請他幫我把把關,沒成想第二天他就把文章還給了我,內容卻濃縮成3000來字,外加6條意見。當時天柱還就這個問題與我探討了好久。也正因為他對人對事都用心,年輕老師都喜歡與他探討學術問題,無形之中,他所帶領的創新管理團隊的學術水平都實現了質的飛越,而他本人更在無怨無悔的求索中多次斬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
由此我更堅定地認為:用心去呵護學生,用心去對待事業就是對優良師德師風的最好詮釋,因為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實,用心才能讓學生被情環繞,用心才會讓我們將深愛的工作提升到事業的高度。也許短期內,學生會認為我們太嚴厲太刻板,甚至有點不近人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們認識到我們的嚴格要求是為了讓他們把根基打牢、把身子立正、把未來的路走寬時,當他們被我們用心編制的真情之網、學術之網層層包圍,并欣賞到教師這份工作最美的一面時,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望望窗外,校園分外美麗,但更美麗的是教室內一位位教師辛勤耕耘、傳道授業的場景。他們的付出樹立起學生的榜樣,他們的努力演繹著科大的師風,他們的堅守續寫著科大不朽的詩篇。我相信,我更堅信,在一代代科大教職工的傳承開拓下,在一代代科大學子的不懈努力下,待到山花爛漫時,科大桃李分外香!
立德演講稿小學生篇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青春在無私奉獻中閃光》。
我帶著金色的夢幻,懷著青春的豪情,擔任小學數學老師。
當我懷揣著美好的夢想走進教室時,當我面對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時,當我目視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時,當我走上神圣的講臺時,想到了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
要做新時期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就必須在這三尺講臺中,注滿我的情,傾盡我的心,讓青春在無私奉獻中閃光。
“立德樹人”爭做“四有教師”總書記在慶祝教師節大會中指出:“要弘揚高尚師德,淡泊名利、言傳身教,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領學生全面發展。
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結合起來,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總的來說對教師提出四個標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
那么如何才能成為新時代合格的四有教師,根據這兩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來談幾點體會。
面向未來的教師應該是富有理想的教師,有理想的教師才能引領和創造未來。
做教師,就是做學問,想從學問里去找“黃金屋”,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絕不是真的叫你到書中去搜尋“黃金”,而是從中找到像金子一樣珍貴的精神世界。
雅思貝爾斯說:“教育需有信仰,沒有信仰就不成為教育,只是教學技術而已。”當今的中國正處于一個教育信仰或者說是信仰教育的時代,如果沒有教育科學理論作為基礎,教師的教育實踐只能摸著石子過河。
一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把敬業愛生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準則。
在我國的中西部農村、邊遠地區的教師,正是秉持著敬業愛生的精神,才能安于清苦生活而不失理想,才能立于困難條件而不失追求,為廣大的農村學生鑄就圓夢基石。
著于教書育人,把心放在學生身上,把根扎在三尺講臺。
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是一句空話,而應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也就是說,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落實在行動上。
教師作為學生的表率,更要做高尚道德的的實踐者,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
教師只有為人師表,教育才會有實實在在的效果。
好老師應具備精深的學科知識、靈活的教育教學知識以及廣博的文化知識。
掌握精深的學科,是教師“傳道”的基本前提。
教師只有對所教學科有著系統的、深刻的、準確的理解,才能教會學生正確的知識。
靈活的教育教學知識是教師教學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知識基礎。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育教學知識可以幫助教師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學習。
此外,“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信息時代下做好老師,必須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才能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
四、有仁愛之心
作為教師不能沒有愛,愛是一種由衷的熱情,是一種自我犧牲,是一種依戀不舍的道德情感。
在平時教學中對孩子缺乏耐心,似乎體罰和變相體罰才是教育的最佳法寶,殊不知,這些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很大的傷害,這種傷害的程度很深。
我剛教四年級的時候了解到有一個學生從來都不完成作業,我布置了三次作業其中有兩次他沒有完成。
全班同學都認為他不是一個好學生,他非常的自卑。
我怎樣才能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哪?第四次我只布置了兩道題,果然他及時的把作業交上來了。
我在他的作業上留下了一句話:及時交作業,你就是一個好孩子,老師相信你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現在這個孩子慢慢變得活潑起來。
這就說明一個老師有仁愛之中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總之,作為老師都應該力爭做一個好老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好老師好比一扇窗,打開這扇窗,清風徐來,可以讓學生通過這扇窗看到更多賞心悅目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