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是練習普通話的好機會,特別要注意字正腔圓,斷句、斷詞要準確,還要注意整篇講來有抑有揚,要有快有慢,有張有弛。演講的直觀性使其與聽眾直接交流,極易感染和打動聽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讓成為一種常態演講稿篇一
1、我們要說話優雅有禮。在校園內,見到老師,我們都應該說一聲“老師您好”,少先隊員行隊禮,一年級的小朋友鞠躬行禮。另外,麻煩別人做事或者向他人借東西的時候,請說一聲 “請您幫我一下,好嗎?”“請您借我塊橡皮,好嗎?”;別人幫助了你,請說一聲“謝謝”;不小心撞到別人或者踩到別人,請說一聲“對不起”。
2、我們要站得優雅。小朋友們,把背挺直,雙腳并攏站直,兩手五指并攏緊貼褲縫,眼看前方。
3、我們要坐得優雅。胸離桌子有一拳,雙手平放在桌面上,頭正,身直,足安,不亂動,不東張西望,這是紳士和淑女坐姿的最佳典范。
4、我們要聽得優雅。在別人講話的時候,眼睛要看著發言的人,立正或者端坐,不隨便說話,打斷對方發言時請示意,例如上課時我們要舉手,得到老師同意以后我們才能發言,認真聆聽。
5、我們要用餐優雅。吃飯時,不東張西望,不隨意與他人交談,不挑食,不偏食,節約糧食。夾菜時,不要把盤里的菜撥到桌子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將菜湯滴到桌子上,勺子不要與餐盤用力碰撞發出很大的響聲。咀嚼飯菜,嘴里不要發出聲音,要細嚼慢咽,有食物時不要張大嘴巴。如果要咳嗽,打噴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頭轉向旁邊。用餐完畢,將餐盤按要求擺放好,離開時將椅子推進桌子下面,果皮和紙巾帶離桌面并扔進垃圾桶內。
6、我們要活動得優雅。課間要開展正當活動,走廊上不追趕打鬧,不高聲喊叫,不在教室里做劇烈活動,走路腳步要輕,要靠右行。上下樓梯一定要有秩序地靠右行走,注意互相避讓。上廁所要文明,不奔跑,不玩水。
我相信這些對我們中心小學的孩子來說,一定都不難做到,甚至很多同學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從現在開始,大家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爭取越來越多的小紳士小淑女涌現在中心小學校園里。
讓成為一種常態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我是高一5班的黃壯,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羨慕那些能夠進入名牌大學學習的高中生,夢想有一天能像他們一樣,擁有屬于自己的輝煌。可是,一到學習上,我們總是習慣性地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而不去嚴格要求完善自己,面對下滑的成績,除了幾分無奈和苦惱之外卻無所作為,如果任由它斷續下去,只會使我們一事無成。
對于學習,我們總是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缺乏嚴格要求自己的決心和毅力,僅僅滿足于現狀,止步不前,我覺得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養成一種習慣,一種無論做任何事都有明確要求和目標的習慣,一種不允許自己落后于他人的習慣。我聯想到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把優秀當成一種習慣,讓優秀隨著行為習慣性地散發出來,是做人的準則。從自身經歷來看,我認為要養成這種優秀的習慣,首先必須做好每一件事,在心里為所做的事設立一個標準,要求自己必須達到這個標準,例如,這些標準可以是一個早自習背過多少一單元單詞,課后練習必須全部做對,預習學案必須按時完成,等等。如果沒有完成,你就應該懲罰自己,而不要去管別人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堅持自己的標準,用意志強迫自己去完成。在這些小事中,我們的成績會得到一點一滴的提升,我們比其他人所學到的知識也會越來越多,考出好成績自然不在話下。
其次,我們要克服惰性,堅持保持優秀的習慣,我們要試著改變自己,當我們發現別人有好的學習方法,并且對成績很有幫助時,我們應該虛心地去學習,漸漸將它變成自己的方法,使自己更好的適應學習,做自己學習上的主人。當然,堅持的力量還來源于同學之間的競爭,當看到別人大踏步前進時,任何有上進心的人都不會允許自己在原地徘徊。我們應該向前看,看那些成績比你優異的同學,他們是如何做的,當他們在埋頭苦讀時,你是否還在胡思亂想,沒有趕快學習或者說,你已經很努力,但你是否一直是最努力的那一個呢?養成優秀的習慣會使你一直前進,不甘落于人后,使你有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品格。
最后,我覺得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崇高或渺小,但都是你精神上的動力,比任何來自外界的壓力都能促使你更加努力。有一名考上北大的內地考生,當舍友問他為何要來北大時,他說,他向往未名湖,他希望能夠親眼看看它,于是,他就來了。這是一個多么單純的信念,卻使他發奮成為北大的高材生。我們沒有生活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民族,為了國家而努力的信念與我們相距甚遠,可是,如果是為了自己,為了父母,這個信念便會變得清晰起來。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想要的一切,是我一直堅持不變的信念,也是父親用行動來向我證明的,這個信念促使我努力,促使我刻苦,成為了同學中的佼佼者。因為有了某種堅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你才能時時嚴格要求自己,時時保持優秀,盼望著信念成為現實的那一刻。你會發現,優秀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你的行為準則,而成功,已在你腳下。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心目中優秀的標準,讓優秀真正成為一種習慣。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讓成為一種常態演講稿篇三
因為感恩,溫情才無處不在;因為感恩,友誼才長存永久;因為感恩,動人旋律才不再停歇;因為感恩,世界才如此多彩。
然而,在我心里,最讓我感動的當然是親愛的爸爸媽媽。蕓蕓眾生,我們能夠沒有朋友,沒有同學,沒有親人,甚至能夠沒有兄弟姐妹,可是我們不能夠沒有父母。父母賜予我們生命,含辛茹苦養育我們長大,任勞任怨的為我們奔波,不求任何回報,只期望我們比他們過得好,比他們有出息。或許世界再也不會有誰比父母更偉大了吧!可是,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幾個能夠真正讀懂父母呢也許此刻的我們還小,還不明白什么叫大恩大德,還不能真正體會到父母嚴格要求我們的真正含義。有時甚至覺得父母的嘮叨,父母的好是對我們的牽絆。我們常常責備父母的嘮叨,怨恨他們的古板和對我們的不理解……可是,當我們離開家,當我們漸漸長大后,我們就會慢慢地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這種愛無聲無息卻驚天動地,讓我們倍感溫暖。
作為溫室里的花朵,我們不應當只懂得享受,而更應當學會感恩。時光不待人,趁我們父母都還健在,趁我們都還年輕,多給父母打幾個電話,多幫父母洗幾次腳,多關心關心他們。就像他們關心我們一樣,或許,我們一點小小的舉動都能夠讓他們欣慰許久。
學會感恩,不僅僅是感恩父母。生活中有太多人和事值得我們感激的,其實,任何給予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從此刻開始,不要吝嗇自我的微笑,不要深埋自我的感情。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環境里,不要讓麻痹遮蔽了自我的雙眼。我們完全有義務對那些幫過我們的人說聲多謝,我們完全有必要對這個社會做出我們該有的回報。讓我們將心比心,將愛傳遞到每個人內心深處吧!
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讓世界多一份和諧和美!
讓成為一種常態演講稿篇四
每個母親給予孩子愛的方式或許會不同,但是她們的目的是相同的——用生命詮釋愛,讓愛成為一種習慣。
最痛的幸福
那盞不滅的燈
小時侯,始終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小屋里總有一盞不滅的燈。
再長大一點時,終于知道了,原來那盞不滅的燈就是母親的愛,燈油便是母親的心血。
斷了線的風箏
青春歲月了,聽到母親的責罵時,會頂撞,有時也會惱火,總認為母親成了自由的羈絆,限制著游戲時間,束縛著一顆渴望飛翔的心。
終于,有一天母親答應讓我試飛,她說,不要飛的太高,否則在風雨中會被吹的支離破碎。在母親的拌護下,終于慢慢習慣了風雨的日子,不在懼怕。而今呢,為人處世,原本方正的棱角已有些圓滑。
今天,許多農村里依舊忽略著母親節,平平淡淡,一如既往;城市中或許兒女都記得母親節,會讓花店的人為老人家送上一束康乃馨,可那里面有多少愛,更多的是一種社會的潮流吧?!難道我們就那么忙,陪老人家吃頓飯、說說話,或許半個小時而已啊,不是我們沒有時間,而是借口、理由、應付太多。
無論我們怎樣對母親,母親都依舊愛著我們,或許是血濃于水吧,但是是我們不要以為那是理所當然,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為人父母的。
后記:母親的節日只有一天,兒女應該更注重平時,陪老人家說說話、吃頓飯。在外的兒女,更要記得常回家看看。
讓成為一種常態演講稿篇五
人生要懂得感恩。感恩,不一定是感謝大恩大德,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善良的人性美。有了感恩的心,你才會有好的心態,才會發現更多的美好。
感恩父母,感謝你們給了我寶貴的生命。是你們讓我從牙牙學語到蹣跚走路,是你們給了我一個充滿歡樂的童年,也正是因為有你們,才會有今天這個我。母親的愛是很明顯的;而父親的愛則是默默無聞的,表現在行動上的感情,正是因為這兩種不同的愛,才會讓我更好地掌握自己。
感恩老師,是你們賦予我精神上的財富,讓我們不輸在起跑線上。當我們走進校門的那一天,老師就像對待自己孩子那般對待我們;當我們踏出校門的那一瞬間,老師就已經將所有都給了我們。
感恩朋友,因為有你們,才會讓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感到無助。也感謝你們一直給我的幫助與鼓勵;感謝你們在我無聊的時候聽我嘮叨廢話;世界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謝謝你們,我的朋友!
感恩我們的祖國,是你給了我們一個幸福安定生活的環境。不管發生什么都擋在我們前面的偉大祖國,也正是由于你的頑強堅守,才換來了今天這個和平的國家,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會有機會來探索世間萬物的奧秘,謝謝你,親愛的祖國!
感恩挫折,讓我在經歷過困難之后才懂得了勇敢。也是每一次的挫折才讓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我變得遇到困難不再那么弱不禁風。而是一次比一次茁壯起來。
感恩傷害過我的人,因為你們一次次的傷害,才會磨練出今天這個堅強有志氣的人;因為你們一次次的背叛,才會促成今天這個擁有冷漠外表,內心火熱的我;也正是因為你們一次次的無情轉身,才會有今天這個無堅不摧的我。
滴水之恩,須當涌泉相報。學會感恩,是從古至今從未變過的優良傳統。一個人只有學會感恩,他才配擁有朋友。也唯有學會感恩,才能報答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也只有學會感恩,才能立身行走于世間。
學會感恩才會讓我們的人生活的更加的精彩,讓感恩變成一種習慣,讓我們人人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讓成為一種常態演講稿篇六
時間總不停止流動,十多年的歲月總不會充滿陽光,但太陽永遠不會停止燃燒,就像一路上總會有人陪你走下去。
外祖母已經去世多年了,只因生活所迫從小隨父母外出打工的我,與這位血緣上的親人人生并無太多的交點,但即使我與她雖然沒有太多的交集,但我仍然能記得她,不為別的只為她給過我的溫暖。
外祖母在老家的山里長大,是個純樸的婦道人家,一生拉扯外婆長大,老來也沒享受過生活,我第一次見她時,她便已經臥病在床。但也不是病入膏肓,隨時可能死去的那種,她在病床上,不說話,一雙泛黃的眼眸總是一眨一眨的看著天花板,你跟她說話她也不看你,有種看透人生的超然之感。對這樣的老人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意味,但確實也少了幾分老人孫子齊聚一堂,其樂融融的感覺。
災難總是突然降臨,好像不搞得人們驚慌失措就不能顯示出他的無情與冷酷。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全世界人民震驚。那個畫面不用我說,也應該是記憶猶新的。老家不幸也被波及,但不幸中的萬幸是一家人都安然無恙。
但四面都是殘垣斷壁,老家的房子也是成了搖搖欲墜的危房,一家人都搬進了政府分發的帳篷中。令人佩服的是一家人之中最淡定的就是外祖母了,地震時叫都沒叫一聲。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外婆去抱她時她就好像睡著了一樣。
災后政府分發的救災物資是方便面和礦泉水,那時的我對方便面這東西真的是愛到骨子里。一天三頓能換著花樣的吃它。半夜還去偷偷的拿來干吃。
有一天晚上大人們都睡著時,我偷偷跑去拿方便面,想起泡面的滋味我一時心癢,不想嚼干巴巴的面,就想用熱水泡。當時我跟灶臺差不多高,開水瓶就放在灶臺邊上,我努力的踮起腳去夠,手剛剛觸碰到塑料的邊緣便用力向下一拉,開水瓶頓時從灶臺上落下,我慌忙向旁邊一躲,但碎裂的水瓶以及溫度還很高的熱水就賤到我腳上,我頓時疼得大哭起來。
但沒人過來幫我,不得不說那灶屋的隔音效果真是強大。我當時真的是不知所措,腳上傳來的灼燒感讓我無法動彈,只是一味的哭,但這時我聽到門口傳來腳步聲,爸媽走進來把我抱住,看了我腳上的傷后帶我去了附近的診所。這傷很快就好了,但我疑惑的是他們怎么知道我不見了的。明明他們都睡得那么死。
之后外婆告訴我答案,是外祖母,她半夜睡不著,就看見我往灶屋走,她沒叫住以為我只是去吃東西。但一陣以后我沒出來,她就感覺出事了。之后便叫醒了我的爸媽。
我這才知道,這位平時對我漠不關心的老人原來一直記掛著我,我心里涌起一股熱流。從那時我學會了感恩。我也懂得了,要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讓成為一種常態演講稿篇七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情感。
2、使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3、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成好習慣的自覺性。
1、你從幾歲開始刷牙?
2、你剛學會刷牙時要不要爸爸媽媽提醒你刷牙?
3、現在你還需要爸爸媽媽每天提醒你唰牙嗎?
4、現在為什么不用提醒了呢?
5、你知道什么是習慣嗎?
1、看圖(1)、盼盼每天晚上都按課表整理書包,第二天的學習用具都帶齊了。
(2)、小明自己不整理書包,經常忘記帶學習用品。
(3)、請學生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2、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養成了哪些好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來個自我檢測。
3、我們來好看看誰養成的好習慣多。
4、除了這里的好習慣,你還有哪些另外的好習慣呢?
1、這些好習慣都給自己到來了哪些好處呢?小組交流體會。
1、想想我們身上有那些不良習慣呢?怎樣改正?
2、制定成長計劃
3、總結:養成好習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靠堅持練習,并且請別人督促自己或自我監督,直到養成習慣。
讓成為一種常態演講稿篇八
感恩是一種習慣,萬物皆有情,因為有了感恩,才能會有這個多彩世界,讓我們生命變得更加美好。
感恩很簡單,人會有感恩之心,自然界的萬物同樣也有。我們所常知的,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育,草兒在風聲,向著太陽翩翩起舞,那是對太陽的哺育之恩;落葉在空中盤旋落于泥土,那是大樹對大地養育之恩;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動,那是對于大海的撫育之恩。他們無時無刻不感激著世界,從不是以一種任務去完成,因為這早已成一種習慣,所以才有了小草隨風搖的趣景,落葉紛飛的美景,魚兒戲水的樂景,作為萬物的靈者,都是懷著一個感恩之心對待萬物的。
作為我們人類,從我們呱呱落地到步入社會,我們會遇到許多人,他們也都會為我們出一份力,所以我們要身邊也都應該無時無刻充滿著赤熱的感恩之情。
或許人人也都有感恩之情,但是不一定都是一種習慣,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我們的感恩似乎在淡化甚至消失,回想我在初中時,那時的我還沒去住校,每天必須要很早到教室里,我的媽媽為了讓我更睡一會的時間,每天早上都會很早起床,為我準備早餐,然后把一切準備就緒之后,才忍心叫我起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當我聽到母親甜甜的呼喚,心里面總會甜甜的感覺,充滿著對母親深深的感激,但那只不過很快便會煙消云散了。當時的感恩之情拋之腦后,會因為飯菜不好吃而抱怨,生活上的瑣事而對母親大吼大叫,其實大家都有這樣的共鳴。當時赤熱的感恩之情,很快就會消失。就像夏日美麗的荷花,變為殘荷之后很少人去欣賞。因為我們總是會沉浸在這一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當中,慢慢的覺得別人的給予是理所當然。
古代講求“孝”,孝原本就是人們所推崇的。但是現在不得不用法律手段實行,那些不孝子門可能在很小的時候承諾過父母,長大后回報他們。時光的飛逝,萬物皆會變。長大后的他們認為父母老了是累贅,推卸責任,或者這個父母一點撫養費之后,便扔下父母,讓他們孤苦伶仃的一個人,成為了永遠等不到的守望。
在社會上沒有感恩,我們會輕視別人的幫助,會因為一件小事而斤斤計較。感恩如同一位導師,帶我們感受盎然的生活,感受到人性的美好,體驗美好的人生。
感恩并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個簡單的行為,并且:讓感恩成一種習慣,成為種在心靈的種子,盛開成絢麗的花朵。
今天讓我們立誓,讓感恩成習慣,常伴感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