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一
1、認讀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出示幻燈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圖片,把你看到的告訴大家。
(小男孩、黃蝶、花、小路。)
2、大家來到這里,你認為這里的景色怎樣?人呢?
(美麗、可愛)
想知道這是哪里嗎?這里是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店的地方,唐代詩人楊萬里就住在這里。
(教師隨手板書課題和作者)
3、讓生齊讀課題,理解題意。
師語:楊萬里看到美麗的景色,他寫了一首美麗的小詩,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1、圈出生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請小老師上講臺進行生字教學,班內交流識字方法,篩出難字進行教學。
3、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認讀。
1、出示全詩畫出節奏:
宿新市徐公店
唐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2、教師范讀古詩。
3、學生自由以組學習古詩,找出不理解的詩句。
4、班內交流學習情況。
(重點理解前兩句古詩)
1、師:這么美的春天,我們讀詩時應該怎樣讀?
2、錄音范讀,學生模仿朗讀。
1、背會古詩。
2、積累古詩。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二
1.會認5個生字,會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理解古詩所描繪的美麗景色,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學習根據詩句說故事。
一、游戲導入
(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先不要坐下,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百忙之中也來和我們一起上課,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問個好!(學生和家長問好)現在就讓我們輕松地進入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喜歡)那我們先一起來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找別扭”,(點擊課件:“輕松一刻”)老師要請一位同學在10秒鐘之內找到兩幅畫的區別,誰來?(指名上臺操作主機)
師:好!這兩幅圖當中籬笆是不一樣的!你馬上就找出來了,真棒!同學們還想玩嗎?
生:想!
生:第二次的兩幅畫比較難找。
師:誰能告訴我,為什么比較難找?
生:因為第二次的畫里的那只蝴蝶是黃色的,而且,它所停的花也是黃色的!
師:觀察得真仔細!表揚!蝴蝶飛進花叢中就不見了,有一首詩里也有一句類似的話“飛入菜花無處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宿新市徐公店》里的一句詩。(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進行導入,一方面可以緩解學生緊張的壓力,同時通過圖片中籬笆和黃蝶的特點,為學生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二、解詩題
師:大家看看,老師寫的有什么錯誤嗎?
生:少了一個字,“宿”。
師:請大家和老師一起把這個字寫上去好嗎?
(教師板書,指導書寫:寶蓋不宜過寬。學生書空)
師:誰來告訴我,這個字什么意思?
生:住宿。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回答,師表揚)
師:有人知道“新市”是什么意思嗎?
(生自由回答,如果不知道,師過渡:看來,還是于老師知道的多一些。“新市”,是一個地名,在今天的浙江省,大家記住了嗎?)
師:還有最后一個詞了,“徐公店”,知道什么意思嗎?
(生自由回答,如果不知道,師過渡:還得我來告訴大家,“徐公店”,就是姓徐的人家開的店。)
師:咱班有姓徐的同學嗎?
生:有,徐木子。
師:那我們能不能稱呼徐木子“徐公”呢?
(引導學生理解“公”為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師:所以,我們不能稱呼徐木子為“徐公”,但大家往下面看看,我們敬愛的徐校長,我們就可以稱呼徐校長為——(“徐公”)那如果用古代的習慣,你們怎么稱呼于老師?(“于公”)
師:現在大家都理解這首詩的題目了,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
(引導學生斷詞:宿/新市/徐公店)
師:學到這里,通過題目,你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么了嗎?
(楊萬里住在姓徐的人開的店里看到的事物)
[設計意圖]通過理解題目,讓學生了解本首詩歌所描寫的主要內容,在知識儲備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所學的內容。
三、自主讀文,糾正字音
師:理解的不錯,那楊萬里住在姓徐的人開的這家店里,看見了什么呢?請大家兩人一組,一個一個地讀讀這首詩,看看有沒有讀錯的地方,讀錯了馬上糾正。聲音不要太大,能聽清楚就好。
(學生分組讀詩,教師巡查,指導)
師:(學生充分朗讀后)好,剛才在小組學習的時候,有沒有得到其他同學的幫助?
(學生自由匯報,教師讓學生將錯誤詩句重讀)
師:我整理了一下,這些字大家在學習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我們把他們再讀一讀。(課件出示生字:籬疏未追店徐菜宿,糾正學生的字音)
師:這里面有幾個字是要求我們會寫的,和老師一起寫,好嗎?
(教師板書,學生書空)
師:生字會讀了,詩中的生詞會讀嗎?(課件出示生詞:疏疏菜花急走一徑深未成陰追黃蝶無處尋)
(學生讀詞)
師:剛才在小組學習的時候,我還注意到,有些同學讀得不是很流利,另一個同學就讓他反復讀,讓他多讀幾遍,這非常好!這就是合作學習的精神!現在,敢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嗎?(課件出示古詩)
(3生讀詩,師指導)
[設計意圖]把字音讀準、詞語讀連貫、句子讀通順,這是朗讀的最起碼要求。這個環節中,按照“字——詞——句”的順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書寫能力,為后面感情朗讀古詩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研讀詩文,理解詩意
師:很好,語音準確。但僅僅讀通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能夠理解。現在,我再給大家幾分鐘時間,大家再把這首詩讀幾遍,并思考,詩中都寫到了什么?他們什么樣子?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和你的同桌商量了商量。開始吧!
(學生按要求學習,老師巡查,指導)
師:一共28個字,難不難?不難!認為自己讀得懂的舉手。我來看看!不一定要讀得很準確,大致讀懂的就舉手。好的,有些同學還是沒把握,老師提兩個問題好不好?如果你都能回答出來,證明你真的讀懂了。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籬徑樹花童蝶菜花)
師:非常好,第二個問題:這些事物什么樣子?一行一行地讀,你能不能從詩中找到依據?每個同學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生自由回答,師糾正)
師:看看,這兩個問題大家都能回答,你們真的讀懂了。
1.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師:在那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是那樣安靜,這就是——(課件出示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生讀)
師:老師還沒感覺到這條路的深遠,教你們一個辦法:讀得慢一些。
(師范讀:籬落/疏疏/一——徑——深——生跟讀)
師:好,這次我聽出來了,好安靜,路好長好長!誰還來讀?
(3生讀詩)
師:“樹頭花落未成陰”,讀著讀著,我感覺到春天正悄悄地離開我們,初夏正向我們走來,樹上的花已經紛紛落下來,可枝頭的嫩葉才長出來,還沒形成濃密的樹陰。誰讀讀這一句?(課件出示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3生讀詩)
(生自由回答)
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一起再來把這美麗的畫面讀讀。
3生讀,小組讀,全班讀“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學生長于形象思維,他們的想象力豐富,教學古詩,就應該充分調用學生的想象,為教學服務。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想象更利于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想象是古詩誦讀教學的重要手段。
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師:讀得這樣好,老師要獎勵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課件播放“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動畫,隨后出示這兩句詩。)
師:誰讀讀這兩句詩?
(1生讀)
師:老師想問問你們,捉過蝴蝶嗎?當蝴蝶飛起來時,你是怎樣跑的?
生:快跑。
師:對,詩句中的“急走”就是快跑的意思。可我沒聽出你在快跑呢!該怎樣讀這行詩?
生:速度快一些。
師:好,就你讀讀看。
(3生讀詩)
師:捉蝴蝶是很快樂的事,我想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你的快樂。
(3生讀詩)
師:大家一起讀讀這兩句,讀出你們的快樂。
(生讀詩)
[設計意圖]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課堂教學,讓學生進行移情體驗,很適合語文教學。
師:可惜蝴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說告訴我為什么蝴蝶飛入菜花看不見了?
生:因為蝴蝶是黃的,菜花也是黃的,所以蝴蝶飛到菜花中,就看不見了。
師:那你認為小朋友沒捉到蝴蝶,會是什么心情?
(生自由回答)
預設1:快樂
師:哦,我聽出了你快樂的感受,那你讀讀這兩行!
(生讀)
預設2:難過
(生讀)
[設計意圖]“飛入菜花無處尋”的結果不是傷心,而是一份另樣的快樂,這一切在詩人眼里是那樣的真實,富有生命活力,是那樣富有生活情趣,所以不能把這句的感情基調定在傷心、失望上。要通過教師引導沒讓學生體會出其中的情趣。
師:同學們,這一幅美妙的捕蝶圖正好被詩人看到了,楊萬里看到美麗的油菜花,看到這追蝶的孩子,看到蝴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無奈,詩人有感而發,寫下——(生接讀: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師:這是一幅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圖畫,怎么讀才能讀好?
(師指導讀出趣味)
師:稀疏的籬笆下,一條幽靜的小路伸向遠方,看見了嗎?
生:看見了!
師:你想到了哪句詩?
生:“籬落疏疏一徑深。”
師:樹上的花落了,葉子還沒長大,還沒形成樹陰呢!
生:“樹頭花落未成蔭。”
師:小朋友們急忙跑過來抓蝴蝶啦!
生:“兒童急走追黃蝶。”
師:抓到沒有?
生:“飛入菜花無處尋。”
師小結:這是一幅多么富有詩意的田園風光呀!看,幽遠的小徑,追黃蝶的兒童,稀疏的籬笆,長著嫩嫩樹葉的大樹,一切都這樣充滿生機,充滿活力。雖然小朋友們沒捉到蝴蝶,可他們也體會到了捉蝴蝶的快樂。這是詩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請你隨著音樂把詩讀一番,讀出自己的感受。
(課件出示全詩,生有感情地讀)
師:大家讀得不錯,你能看著圖把這首詩吟誦給大家聽嗎?
(課件至首頁,生背誦古詩)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描述性語言和課件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理解了詩句的含義,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五、教師小結,深化理解
師: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更是其中的燦爛奇葩,同學們在課后可以多收集一些古詩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同學們可以成為像楊萬里、李白一樣的大詩人。老師期待著你們的大作。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
教學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宿在新市徐公店所看到的暮春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的美麗景色,在教完本課后,回顧學生上課情況及同事們的評價,我感觸頗多。
我在教學中有如下兩點側重:
一、教給方法,學會學習
在古詩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滲透了學習古詩的四步法:解詩題,知題意;抓字眼,明大意;讀詩境,悟詩情;誦詩文,勤積累。這節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都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為學生日后自學古詩作鋪墊。有了這四步法,學生很快能進入本課的學習活動中,這樣設計目的使學生最終學會自學古詩。
二、合作學習,品位意境
這首古詩采用白描的方法,語言自然無華,個別字詞突破了,詩意就容易弄懂了。在小組合作中,我讓他們通過反復誦讀,互相商討,共同理解詩意,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在反饋時說得很生動。但要他們品位其中的意境,這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合作學習中,我旨在讓每位同學有發言、有質疑、有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只要他們能說出詩中描寫了美麗的春光,悠閑的農村生活,兒童天真可愛,詩人喜愛大自然或喜愛孩子等等有關詩句感悟的內容,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了解古詩的大意,感受古詩的意境美,激發學生樂于積累古詩文的情趣。
1、這節古詩文吟誦課,老師先請小朋友來背首古詩《小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詩《宿新市徐公店》。
3、讀詩題,理解題意(板書課題)
宿:住宿,過夜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男子開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詩人在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
4、楊萬里在這里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1、自由讀詩,借助拼音把字讀準,不會讀的字多讀幾遍。
2、小朋友讀得很認真,這里有幾只美麗的蝴蝶,想和你們交朋友,認識他們的小朋友就請站起來和它們打個招呼.(看課件)讀生字詞“住宿、徐公、籬落、樹陰、路徑、追黃蝶、深遠、疏疏”。
3、剛才讀字的時候,你發現哪些字音,很難讀準,請你帶同學讀一讀。(注意讀準翹舌音,后鼻音。)再全班齊讀.
3、剛才小朋友們生字詞讀得真好.現在我們把這些字寶寶送回詩中,請你們正確流利地把詩讀一讀。
4、指名讀,小朋友注意聽音是否讀準,再指名讀。
5、他們讀得真好,請你們照著他的樣子,讀給同桌聽。
6、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讀給大家聽;齊讀。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1、(出示課件)小朋友,請聽老師朗讀,一邊聽一邊想,通過這兩行詩,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聽后看圖回答(老師可用手勢帶學生回答)。聯系學生的回答,解說詞語(籬落:就是圍園子的籬笆;疏疏:指圍籬笆的竹棍隔得很開。籬落疏疏就是講圍園子的籬笆很稀;小路,詩中的“一徑”指的就是一條小路;未成陰:指樹枝上綠葉剛剛長出來,還不茂盛,不能遮擋太陽。)
3、請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4、是呀,籬笆稀稀疏疏地圍著園子,旁邊有一條很長很長的小路伸向遠方。樹上的花兒已經落下來,枝頭長出了嫩綠嫩綠的新葉。這景色真美呀!誰能來把這種美讀出來呢。
5、指名讀,根據情況由老師或朗讀得好的同學帶讀;(疏疏,要讀得輕;深,要讀得慢來表現小路很長很長;未成陰,要重讀。)老師范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讀;等下老師請男同學和女同學比比,看誰讀得更美。
6、過渡美麗的鄉村景色吸引了詩人楊萬里,忽然他眼前出現了更加有趣的畫面,想知道是什么嗎?(邊出示課件)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學生回答。
是小孩子在追黃蝶(那他們是怎么追的呢?)飛快地跑(是的,詩中“急走”就是飛快地跑的意思)
2、現在你就是那個小朋友,你喜歡的黃蝶就在不遠處,想抓到它嗎?(想)那就用你的朗讀來告訴我們吧!
3、指名讀。(根據讀的情況,指導學生讀這句詩時,要重讀“急”和“追”)
4、老師范讀,學生跟讀,男生站起來大聲朗讀,齊讀。
師:看得出你追黃蝶跑得很快。還有誰來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上黃蝶了。
5、小朋友捉住蝴蝶了嗎?(沒有)
6、你是從哪句詩中看出來的(飛入菜花無處尋。)
7、(看課件)為什么會無處尋?(黃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黃色的,地里到處是金燦燦的油菜花,黃蝶飛進花叢中躲起來,所以沒地方找到。)
8、看著小朋友在這美好的春天追趕著黃蝶,詩人楊萬里會是怎樣的心情呢!(高興)
9、是呀,詩人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象,又看到了這些可愛的孩子,他也不由得高興起來,請你自己把這兩句多讀幾遍,讀出那種高興的心情來!
10、請想來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再四大組比賽讀。
點評:你們讀得真有趣呀!我聽了也高興起來。
1、過渡,老師忍不住想把整首詩讀給大家聽,(配樂朗讀)
2、老師讀得怎么樣?(出示課件)誰來說一說?(有感情)是的,陳老師讀得有輕有重,還注意了停頓,你們想不想比老師還讀得好呢?請你們分小組學著老師的樣子一起練習感情地朗讀古詩。
(老師到各小組了解情況、并進行指導。)
3、現在誰來挑戰老師。指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認真聽。(老師先肯定學生的勇氣,再引導學生點評。注意詩的節奏、輕重,有感情地朗讀。)聽后再指名朗讀。
4、全班齊讀,老師點評。
5、古人經常用歌的方式把詩唱出來。老師也給這首詩譜上了曲子,你們想聽嗎?老師唱詩。
6、你們想學唱這首歌嗎?老師教唱詩歌。
7、指導背誦,看圖背誦,引背(籬落……樹頭……兒童……飛入……)
10、同桌互悲互聽,全班齊誦古詩。
1、楊萬里是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他寫了很多廣為傳誦的古詩。今天我們還來欣賞他的另一首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描寫的是早晨,他在凈慈寺外看到的景色。
2、老師帶讀,學生自由誦讀,指名學生讀,齊讀。
3、今天小朋友都學得很認真,請你回家把我們今天學的這兩首古詩有感情地讀背給爸爸媽媽聽。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四
能讀懂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結合詩句理解“疏疏、未成蔭、急走”等詞語的意思。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一、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指導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1、(繼續運用“四步法”學懂古詩。)
(1)題。板書后,“宿”,住。“新市”是地點,在現在的湖南省攸縣。“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客店,“公”,是對人表示尊敬的稱呼。
(2)介紹作者。
2、學生自學古詩。
(1)自由讀。自學6個生字,查字典理解詞語。讀古詩看插圖想想哪些地方能自己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
3、指導學習古詩
理解詞語,讀懂詞句。
(1)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樣子。“籬笆”、“徑”“深”各是什么意思?
回答后。教師講:籬落,指籬笆;徑,是指小路;深,遠,很長的路。這句意思是:菜園邊的籬笆稀稀疏疏,有一條小路伸向很遠的地方。
(2)理解第2句:誰能說說“枝頭”、“未成蔭”的意。
枝頭,指樹枝上,未成蔭,樹葉長得還不濃密,不能遮蓋地面而為樹蔭。這句詩的意思是:樹枝上的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不很茂密,不能遮蓋地面成為樹蔭。
(3)理解第3句: 誰能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教師講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這詩句的意思:
兒童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
(4)說出第4句的意思后。
4、說出詩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讀,試說說古詩的意思,同桌相互練說
(2)集體朗讀,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5、體會感情,背誦。
討論:這首詩描繪了怎樣一幅圖畫面?作者表達怎樣的感情?
三、教師小結:
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春夏這交兒童們在菜園里天真活潑地捕蝶嬉戲的生動畫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興。全詩充滿歡樂。請大家用活潑、向上、歡樂的感情讀,背誦詩歌。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五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識字寫字
朗讀感悟
1、掛圖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資料,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現。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字音
1、自己讀讀兩首古詩。
2、指名讀古詩,讀后評議。
3、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掌握字音。
重點字音:
榮
宿
籬
疏
4、再讀古詩,讀正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試著自讀自悟。
2、小組朗讀
個別讀和齊讀結合,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借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奏感。隨機解決學生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組賽讀
注意鼓勵有個性的朗讀。
4、教師范讀
(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有力,表現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柔和,快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奏表現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5、學生美讀
(1)朗讀〈〈草〉〉時,腦子里要浮現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
(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童在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
6、暢談發現
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么新的發現?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象有什么新的發現?讓學生自由討論,自主發現,自由表達。
7、啟發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春光無限好;春天具有無窮的樂趣!
8、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9、利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
四、積累運用
1、練習背誦兩首詩。
2、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3、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實踐活動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與本課內容有關的資料。
2、背誦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寫的關于春天的詩。
3、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背誦兩首古詩
二、識字
1、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2)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
(4)小組內相互檢查認讀情況。
2、聯系生活實際識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這個字。
3、組詞識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帶生字識字。
如,離——籬
味——未
三、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
本課9個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
燒
榮;平舌音:菜
宿
。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
2、仔細觀察。
本課的9個字包含了五種結構,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引導學生正確書寫。
獨體字:未
左右結構:枯、徐、燒
上下結構:榮
半包圍結構:追、店
3、重點講解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溝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溝的拐彎處要圓潤。
4、生練習,師巡回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