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集體教研活動總結篇一
一直以來對于作文課的教學比較頭疼,總覺得指導的細一點吧,學生寫得差不多,不指導吧,差一點的學生根本無從下手,分寸難以把握。上午聽了兩節作文指導課,對作文指導課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先說說海頭二小石勇老師執教《一次的實驗》一課,這是一堂趣味性及科學性極強的作文課,課上石老師為學生搭建一個有趣的實驗平臺,讓學生有話說,樂于說,感受作文的樂趣。
1、以實驗為載體,激發興趣。教師在做實驗時,學生們帶著好奇心,聚精會神的看著,生怕一眨眼錯過一樣。學生們能夠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興趣盎然。
2、引導學生觀察在實驗前石老師用“友情提醒”給孩子明確了觀察目的,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做實驗的老師同學的動作、語言經過這么一提醒,學生就能有目的的觀察了,從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石老師還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另一節是青口三小的李航華老師執教的四年級上冊《習作》,李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老師以打油詩的故事開頭,最后以自己的一首打油詩結尾。記得詩的最后一句是“文章不厭百回改”,就這一句給教師們無限的思考,改,怎么改?怎么教孩子學會改?才是重要的的。
活動的最后,王繼聚校長作了總結,他的一句話讓我對語文的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他說:“沒有思維的語文是沒有生命的。”是啊,每一節生動精彩的課,不都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思維碰撞出的火花啊!
集體教研活動總結篇二
在兩天的訓練中,我深刻地思了一下自己,就自身的弱點和缺陷很有感悟:
在三島求生中,我非常有幸被安排到盲人島,在黑暗、無助當中,我度過了生命中靜止的兩分鐘,忽然我發現我應該能說話時,就聲的向健全人島呼喊,可是聽到的只是很平淡而且不完整的回答,我只是更加茫然無助和不知所措。在工作中、生活中,當別人甚至自己的孩子向自己求助、提問時,也許自己覺得很不以為然,隨口一說,可對于求助的人這件事也許是很重要的。自己的隨口一說只會加重別人的茫然無助。我本人的脾氣有些急躁,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別人的感受,對于我來說學會傾聽是多么重要啊!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會永遠記住自己做為最弱者時的體驗!
在信任背摔時,每一個背摔的人摔下來之前,下面的人都要聲回答:準備好了!我們一定支持你!堅定的回答才會使背摔的人相信下面的'隊員,才會堅定的倒下來。工作當中,自己總是在抱怨,為什么自己已經做了,已經做好了,可別人總是還要一遍遍地問:做好了嗎?做好了嗎?我想還是應該思一下自己:自己準備好了嗎?自己真的做好了嗎別人的不信任和懷疑不是毫無理由的!只有自己準備好了,才會換來別人百分之百的信任!
在做斷橋和信任背摔時,當自己站在高處時,怎么覺得那么高自己需要跨越的距離怎么那么遠和自己在下面做為旁觀者時的感受是多么的不同!工作中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換位思考,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也會不同。學會換位思考,帶來的是對別人的理解,帶來的是處理問題時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選擇。
看著那高高的畢業墻,我在想:自己的身體比較重,行動也不敏捷,我怎么爬上去啊可是當眾人的手將自己推到墻下,并將自己高高舉起時,當我踩著眾人的肩站在半空時,我感受到下面有無數雙手強有力的支撐,我看到上面有無數雙手向我靠攏,頓時自己渾身上下有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終于,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可是我們成功以后,我想不起來自己究竟是怎么爬上畢業墻的,我不知道自己踩過誰的肩膀,也不知道是誰的雙手在支撐自己,牽引自己。是啊!在工作中生活中,無時無刻,有許多人都在默默的助自己,自己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可是沒有別人的助,單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怎么可能成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報著感恩的心去做每一件事,我都會報著感恩的心面對我的隊友,成功屬于家!成功屬于我們的團隊!!
集體教研活動總結篇三
短短的一天戶外拓展訓練已經結束,時間雖然短暫,但我想對于參加過此次訓練的人來說意義是非凡的,經過這天的鍛煉,我們將前后的自己做一個比較,必然能夠發現自己的一個蛻變,這種蛻變或大或小,必將能影響我們的一生。現結合訓練當中的游戲,淺談一下我自身的感受與心得。
首先讓我覺得的是在拓展訓練當中無論哪個游戲都是在完成著自己的一個挑戰,不斷的在尋求著一個自己的突破,打破著個人和團隊的一個極限,這種突破有可能是智力上的,也有可能是體力上的。如走獨木橋,翻畢業墻就是體力上的,而一些牌類找規律的就是智力上的。其實在生活中也就是這樣,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要想獲得成功,就必定要的不斷的去挑戰自己,戰勝自己。
其次我覺得幾乎每個游戲都在向我們揭示著一個通向成功所走的道路和必備的條件。“一個合理的目標,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份不折不扣的執行力”。列如在再接再厲當中,教練首先會給你一個你要達成的目標,多少分鐘內完成,再給你充分的時間去討論制訂實施方案,最后通過不斷的實踐改進完善和不折不扣的執行方案去達成這一目標。在達成后再提高標準,再尋求突破,一直去挑戰心理的一個極限。
再次一個微小的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可能決定著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成與敗。古語有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告訴我們要善于去觀察與抓住細節,發現問題哪怕再小也要及時的去解決。這在翻牌找規律中體現的很明顯,30張牌上的知識都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一些細枝末節。如果你是一個不注重生活細節的人,那么在這個游戲當中必然是無用武之地之地了。還有就是統一自己的意志是簡單的,統一別人的意志才是最困難的,在游戲當中往往會出現幾個方案爭論不休的狀況,那么到底哪個方案是最切實有效的,必將有所取舍,如何去容納別人的意志,明確一個團隊的.意志與方向這對于成功來說是很重要的。
再有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該有一顆感恩的心例如在蒙眼夜行,翻畢業墻蹲馬步當中,我感恩那些抓緊我的手從沒放開過的戰友,我感恩那些讓我踩著肩膀上爬,拉過我一把的那些還不知名字的兄弟。擴展到生活中來講,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工作,我們所學到的知識等等,哪一樣不都是值得我們去感恩的呢?只有心懷感恩,才能積極去做,才能將事情做好。
當然諸如此類的的感受在我的內心里還有很多,它們就像一顆顆石子一樣投入到我的平靜的心潭,掀起了一簇簇的浪花,不斷的在提醒著督促著我,要努力的去改變完善好自己,接受接下來在生活中的一切挑戰。
集體教研活動總結篇四
本學期我參加了中心校課堂模式的探討與研究。從開始確定教研主題,到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我都按時參加,虛心學習。以下是我參加本期教研活動的心得。
從教十幾年,我的語文課堂始終圍繞一本書轉,每年下來也就教給孩子些字詞,幾十篇課文,而且孩子也不一定掌握得很好,本次教研活動讓我對語文課堂教學有了更進一步地認識,它能在相同的時間內,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擴大孩子的閱讀范圍,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這對孩子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集體備課讓我感受到每位老師對教材獨特的見解,這樣的大智慧匯集在一起,使課堂更加精彩紛呈。再次,聆聽每位執教老師的課堂,都像是為我們奉獻上了一道“營養大餐”,讓我們食過之后意猶未盡,尤其是李蓓教研員為我們所上的示范課,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指點迷津。
總之,通過參加本期教研活動,我深深的覺得在語文教學的路上,還要不斷的去探索,去實踐,去創新,做好孩子們語文學習的引路人,帶他們去品讀精彩的文字,去感悟豐富的情感,去獲得更多的體驗,給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插上翅膀,讓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我知道,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我會一直努力的。以上就是我的學習收獲!
集體教研活動總結篇五
我校成功舉辦了以“科技伴我成長”為主題的科技活動周,目的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全校師生積極參與為期一周的這項活動,他們充分發揮想象,認真查閱資料,創作了眾多優秀科技小制作,撰寫了多篇優秀科技小論文,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同學們“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現將有關工作心得如下:
活動之前學校領導對這次活動高度重視,并成立了一把手校長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由學校黨政辦公室具體負責各項工作的落實,在學校全體教師會議上對這一工作進行了認真宣傳與布置。活動領導小組專門制訂了活動方案,同時我們還取得了鎮、市科協的大力支持,確保這項工作的正常進行。
根據活動方案,我們利用周一國旗下的講話宣布本屆科技活動周內容,并做了《觸摸科技,展望未來》主題的`動員講話,充分發動全校師生,營造活動氛圍。
(1)各班組織召開“科技伴我成長”主題班會;
(2)組織學生集中觀看了大型科普電視片《科學在我身邊》;
(3)要求學生閱讀一本科普讀物;
(4)舉辦嫦娥一號科學探測衛星圖片展;
(5)舉辦“人類與環境”大型科普圖片展;
(6)舉辦“廢品科技小制作、小發明、繪畫”比賽;
(7)舉辦撰寫“科技小論文”活動;
(8)舉辦“科普征文”活動;
(9)以班級為單位,出一期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簡報;
本屆科技活動周由于學校領導重視,鎮、市科協大力支持與協助,活動領導小組精心策劃與組織,各班班主任密切配合,相關老師認真指導,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活動周期間共收到小制作、小發明30余件;學生繪畫40余幅;科技小論文50余篇;中學部全體學生共同參與了“科普征文”與“科技創新”簡報編寫活動。
三年級以上的所有學生按要求都根據自己所看的內容撰寫了觀后感。所有作品與文章都反映了同學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向往,蘊涵了他們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熱愛科學的集中體現。
為期一周的活動結束了,我們所取得的成果只能代表過去,科技創造人類,科技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