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一
我在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里,回首過去,又展望著未來。如何在這大時代的浪潮里求得發展,是我,更是未來的你,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抓準時代脈搏,根據時代需求來完善自我,才不會落于時代。世界的發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這個時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講究高效,正在從注重簡單的實用性到滿足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發展著。身處科技人文發展不斷登上新臺階的你我,唯有不斷學習本領,掌握高精尖知識,才不會淹沒在時代大潮中。
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實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面對著生活中的風浪,又何嘗不應以“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揚姿態去面對呢?
然而,與時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顆隨波逐流的海草,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我們有著自己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待到你們18歲的時候,也希望你們在斑駁陸離的社會里能夠明辨是非,守住底線的同時,更要擔起引領時代風向的大旗。
“后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追尋,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守......當我們都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時候,當我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時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二
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3名航天員帶著全體中國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蒼穹,前往浩瀚宇宙中的中國太空之家。
發射時間雖然是在凌晨,但“圓滿成功”的消息一出,互聯網卻是一片歡騰,無數網民守候著這一時刻,為發射成功而心潮澎湃。
按照中國航天永不止步的“慣例”,神舟十三號也將實現多個“首次”:與核心艙實現徑向交會對接;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這也是空間站運營期間航天員乘組常態化駐留周期;首次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
此外,相比于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也有很多特別之處,比如停靠中國空間站之后,屆時空間站將實現核心艙、2艘貨運飛船、1艘載人飛船共4個飛行器組合運行;而實施任務的飛船、火箭也均在發射場直接由應急待命的備份狀態轉為發射狀態。
而且,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之后,將完成空間站任務標準載人飛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軌驗證,完全具備支持我國空間站后續建造及運營需求,也標志著工程由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正式轉入在軌建造階段,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正如網友所說“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航天”,中國航天總是在不斷超越,一點一點實現技術突破,以越來越快的頻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經歷了幾代人的拼搏奉獻,我們今天已經可以自豪地說,中國已經是全世界宇宙探索的重要“玩家”,而太空也將會有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人類足跡。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三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神舟13號飛天的直播。里面講述了教室和老師的不同、老師的太空家園、細胞的神奇變化、乒乓球放入水杯的現象以及水膜張力實驗等。
其中水膜張力實驗最令我印象深刻。首先王老師和葉老師在一個尖的東西上面滴水,在尖的東西上面形成了一個薄薄的水球。接著,王老師往這個水球里注水,這個水球越來越鼓,越來越胖,越來越大。然后放入一朵在地球上折好的花朵折紙,花朵在水球上順時針轉,花瓣緩緩的向外打開,向一位芭蕾舞者點著腳尖,翩翩起舞。轉了兩三圈,花瓣全部舒展開來,變成了一朵盛開在太空的花。同學們不約而同的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發出了“哇---”的尖叫聲。
緊接著,王老師拿著一根細針管,伸進大氣泡里推了兩下就出來一個小氣泡。這時王老師躲到氣泡的后面,我們從氣泡的正面看,我發現小氣泡里面是正的老師,而大氣泡是反的老師。我覺得真是太神奇啦!
老師再繼續往氣泡里注水,她放進一點深藍色的顏料,顏料慢慢的向四周散開,最后盛滿了整個氣泡,藍藍的氣泡像我們的地球。
最后就到了最驚奇的時刻,老師往水球里放進了半片黃色的泡騰片。一開始泡騰片還沒有動靜,慢慢的泡騰片融化了,盛滿了整個水晶球,還不停的往上冒氣泡,這時的情景很美麗,同學們都傾著身子向水晶球里望,生怕錯過了這精彩而美麗的瞬間。
通過看這次直播,讓我明白了科技的強大,科學的有趣,明白了科技真的能引領未來。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四
宇宙探索無止境,太空奏響中華曲。每一次神舟發射總是激動人心,為祖國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總是鼓舞人心,為時代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美麗啟航,我們歡呼。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精彩!
“天宮”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座空間站。你還別說,“天宮”這個名字可不是隨便定的,那里面如一座宮殿,樣樣俱全。
空間站是一個可供宇航員短期住宿,并可以做各種太空研究和實驗的“太空酒店式實驗室”。那為什么要修建空間站呢?空間站可以測試未來可能用于太空飛行的各種技術設備。還能獲得“失重”環境——這種在地面上難以長時間獲得的特別環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當高,能一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時間,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所以這樣一個功能全面,又能讓宇航員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誕生了。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我們“宮殿”的規劃。
天和核心艙就是宮殿的臥室,主要供宇航員們居住。貨運和載人飛船就如地上的車輛一般,用來運送貨物和人員。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目前還暫未完工,它們就是“宮殿”中的研發實驗室,用于各種太空實驗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會面臨各種可想而知的危險,其中的威脅來自于我們熟知的太陽。眾所周知,太陽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絕的各種能量,滋養萬物生長。但是它釋放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都是非常致命的,這兩種射線能輕易穿透你的皮膚,破壞身體所有細胞。那我們在地球上為什么可以天天曬太陽呢?那是因為,地球的磁場和大氣層把它們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間站架設的位置必須考慮這個安全因素。國際上一般選擇了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位置,我們的“天宮”,為了程度的安全,架設在距地面400公里的位置。這樣既能獲得地球磁場的保護,也能獲得大氣層的保護,一舉兩得。
古時的天宮,據說在云端,那里住著各路神仙,虛無縹緲,看不見摸不著。今時的“天宮”住著許多宇航員和科學家,他們在高高的天上為中國的太空科技進步,不斷努力,讓我們不再依賴國外技術,在俯瞰地球的同時也能真正放眼整個宇宙,對太空的了解不斷深入。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五
祖國,您的懷抱里有著十四億您的子孫,而我,只是這茫茫人海中的一位不起眼的孩子。但是,我是多么愛您!
我愛您的景色,愛您那美好的山水與人們在您身上建造的瓊樓玉宇。萬里長城是在青山中的一條巨龍;故宮、天安門的輝煌照亮了灰蒙蒙的北京城;索溪峪的“野”讓我們返璞歸真;遼闊的草原上飄蕩著中華牧民悠揚的歌聲;美麗的海島、金色的沙漠,哪個不惹人喜愛?金碧輝煌的大樓,哪個不令人贊嘆?
我愛的科技,愛您的“四大發明”與“新四大發明”。“復興號”已經在鐵路上飛馳;用“支付寶”一掃就完成了支付;手里拿著指南針,騎著小黃車在大街上大喊:“厲害了,我的國!”;低頭一看,面前正擺著印刷好的紙質試卷……這么多先進和實用的科技,全都是您的----都是中國的!外國人只能羨慕地看著我們,等待科技的引進!祖國啊!您的科技真是越來越先進,中國也會越來越發達。
我愛您的文化,愛您的方塊字和對聯古詩詞。我們中國的象形字,多么生動有趣!看上一眼,就能知道這個字表達的意思。我們中國的對聯,多么獨特新奇!上聯與下聯正好相對,橫批則是總結。我們中國的古詩多么典雅而有韻味,每一句都有不一樣的味道。
祖國啊!我的第二個母親,我一直對你有著不變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我每次都會全身心投入到升旗中來,因為鮮艷的五星紅旗是烈士用鮮血染紅的。雖然沒有人會在意,但是我依然堅持著我不變的信念!
因為我深愛著您,我的祖國!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六
這段時間愛國成了最熱門詞匯。揚言從不去肯德基的,說自己愛國;宣稱再也不吃菲律賓芒果干的,說自己愛國;怒摔蘋果手機顯示“來自iphone”的,說自己愛國。種種跡象表明,如今的一部分中國人仍不理解,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愛國,到底該怎樣愛國。那今天就讓我來談一談這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何為愛國?顧名思義就是愛自己的祖國。其實道理大家也都懂,可是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人在盲目愛國呢?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每天都有那么多“孜孜不倦”的傳播者,而你就坐在電腦前,隨手轉發著帶有“不轉發不是中國人”等字樣的文字,還自以為是多么的愛國呢?
愛國,理應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品質。其實祖國就如同自己的父母,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親生父母也不能選擇自己的祖國。所以說我們不應該對自己的國家有什么偏見,認為外國就是最好的。更何況我們生在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一代代愛國志士用自己的身軀,書寫了一代代的愛國情結。而你,卻在嫌棄他們用生命保衛的那個神圣的祖國?
作為新世紀的初中生,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怎么能算是愛國?不要再以為這句話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經過時了,國家的建設可永遠不會停,時代的發展也永遠需要我們青少年。這些話可不是真的就說說而已,是確確實實要付出行動的。否則你就只能成為未來的那個鍵盤俠,沒有素質沒有文化,就在網絡上斷言自己愛國的假愛國者,是虛的愛國了。
怎么愛國最簡單的就是要做一個好公民,遵守規章制度,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國家不強盛都難!所以不要再隨意評價自己或他人愛不愛國了,愛國從來就不是嘴上說說的,看看他有沒有做對這國家有益的事,長時間下來有了成效,那才能算是真的愛國啊。就比如我們每天按時交作業,每天認真學習,能做到不心虛,面對考試能有把握,那也是某種程度上的愛國了。
小時候愛國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詞語,而現在我們不能讓它成為一個能隨時往人身上貼的標簽。我們應當在每周一升國旗奏國歌之時,讓自己心中的血洶涌起來,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周;我們應當銘記當年五四運動時期青年學生們的吶喊,讓愛國的熱潮永遠流行下去,它不該過時。
愛國,不可輕言啊!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七
通過觀看今天的同心戰疫節目,讓我學到了許多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
由于疫情的到來,大家可能去藥店買的最多的一個就是口罩和酒精,還有一個就是現在常聽到的雙黃連口服液,蓮花清瘟膠囊等中成藥。
張偉教授說中成藥在實驗室有抑制作用并不代表在臨床試驗有抑制作用。
張教授告訴大家不要過度恐慌,保持平常心,放松心態才是對免疫功能最有幫助的方法,我們大家在家要做到不傳謠,不信謠,不聚集,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所有人都在努力,相信這也一切都會過去。
看到一線的醫護人員們每天沒日沒夜的與死神搶人,情不自禁對醫護人員更加的崇拜與尊敬,同時也替他們擔心,他們隨時也面對被傳染的風險,但他們還是奮不顧身,一心搶救病人。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醫護人員成為最美的逆行者,而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讓我們看到戰勝疫情的希望。
感謝那些在抗擊疫情一線工作的醫生,護士,勞動工人,正因為有了你們的存在才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我們與你們同在!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八
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自豪。
中國人,在日本人侵略我們中國的時候,我們的八路軍,我們的紅軍,他們英勇奮戰,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自己那鮮紅的鮮血,染紅了祖國的大地,讓我們祖國的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雖然他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是他們讓我們祖國的人們得到了自由!
我愛我的祖國,作為一個中國人,雖然中國現在水平有點弱后,但是我們有信心,我們有恒心,我們會堅持。我們相信自己國家總有一天會變得科技發達。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不為自己的國家而感到悲哀,我反而感到自豪,因為我的國家里面的人全都熱血澎湃,都愿意為了自己的國家而犧牲自己的生命,要不,怎么來現在的安定生活?
中國人,十分愛國,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身上流著中國的血,我們是愛過的人,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什么人比中國人更愛國了!
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一個大國,每個民族都很團結,每個民族都會愛自己的祖國,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是永不分離的一家人!
有這五十六個民族,這是其他國家不能相比的,而且我們的民族多,我們的民族也團結,這更是其他國家不能相比的!
中國,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九
還記得我上六年級的時候,一次輪流到我升旗,班主任指定我和另外一個班委分別擔任升旗手和護旗手。
這天早晨,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我們的身上,同學們都穿著干凈而整潔的衣服,列隊站在操場上,跟著音樂,我接過那熟悉的國旗,激動地將國旗卡在扣環上。
“升國旗,走國旗,行隊禮。”喇叭里傳來清脆的聲音。話音剛落,《義勇軍進行曲》緩慢地在校園上空響起,我更是按奈不住自己激動的心,雙手緊握著繩子。我配合著國歌的旋律,緩緩地將五星紅旗升起。我放眼望去,全體師生表情嚴肅,眼睛牢牢地盯著冉冉上升的國旗。
這時,國旗以到達旗桿的頂端,我將繩子牢牢的束縛在旗桿上。我抬頭望著國旗,想起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時的情景,那是新中國的崛起,是一個文明古國的飛躍。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那都是先烈們的鮮血換來的,五星紅旗之所以那么紅,那都是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他充分顯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升旗儀式結束了,我的愛國心卻不能平靜,那是我第一次升旗,也是我第一次對祖國發自肺腑的感慨。從那時起,我真正了解了愛國的含義。
愛國不是一句空話,愛國,就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愛國,就會有太多太多的精神需要我們弘揚;愛國,有更多更多的未來等著我們去創造,去更新。
20__年當薩馬蘭奇宣布奧運會在北京舉行時,全中國的人沸騰了,這正是世界對中國的信任,然而中國也沒有辜負世界的期望,中國以自己的方式,給了世界一個滿意的答案。
我再也不能抑制自己了,我的愛國心——在沸騰!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十
音樂詮釋人生的酸甜苦辣,表達生活的喜怒哀樂。有時,身體是沉重的,歌聲卻長著翅膀,帶你飛翔。
在音樂中我感到了語文的美,那意境優美的詩句,那催人淚下的情懷,在悠揚的旋律中得到最完全的詮釋。
聽音樂,感覺自己就像一只溫順小綿羊,躲在草地上享受著陽光的撫摩,是那么的輕松;聽民族音樂,感覺自己好像置身于黃土高坡,迎著呼吸的西北風,是那般的豪放;聽搖滾音樂,感覺自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大草原上馳騁,是那般狹意;聽著耳機里傳來《流星雨》,我的心也隨之蕩漾開來,就像花兒在瞬間開放。天上下著流星雨,從郁紫的璀璨星空中忽忽劃過,在紫藍色的夜空中留下一道道明晰清亮的笑容。每一道痕跡,都是我的心,在與天空做著零距離的接觸,一發神奇的幻想在此刻實現。
no.1周杰倫
鴨舌帽,牛仔褲,籃球鞋是他給人家的第一眼感覺,喜歡r£b曲風的音樂,現年27歲的他來自單親家庭,并且是家獨子的一人世界,使得他從小與孤獨為鄰,他很多想法與體會只有音樂能了解。直到現在面對陌生人的人事與環境他還在努力的適應。他的音樂成熟有重量并且耐聽,他對音樂品質要求純粹的干凈。
no.2吉祥三寶
它像一縷春風,一掃歌壇俗氣,以民歌新唱的原生態,給廣大觀眾奉獻一道溫馨美味的文化小吃,悅耳的天籟,著實讓聽眾耳目一新,心曠神怡。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西方搖滾滾振得人心煩,西洋美聲吼得人意亂,霏霏之音哼得人乏力的當兒,一曲清新的蒙語“吉祥”,真讓人“如聞仙樂耳暫明”。
no.3韓紅
國內流行樂壇不可多得的創作型唱將,她憑借宛若天籟的聲線和獨具風格的詞曲創作贏得了眾多歌迷的請瞇。進入20__年之后,韓紅無疑是中國最紅火的女歌手。在若干大型音樂頒獎典禮中,韓紅都獲得“年度最受歡迎女歌手獎”和“最佳女歌手獎”這兩個含金量極高的獎項,從1988年進入歌壇到1998年推出第一張專輯,再到20__年,韓紅終于確定了內地歌壇天后地位。
no.4外婆的澎湖灣
腦海中依舊記得那幅如詩如夢般的畫面,白發鬢鬢的外婆拱著背,左手拄著拐杖,右手牽著小孫女在夕陽中柔軟的沙灘上散步,沙灘上留下一串深淺不一的腳印。聽著大澎湃的激蕩聲,外婆述說媚媚動聽的故事,小女孩啊銀鈴般的笑聲響徹云霄……這是《外婆的澎湖灣》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這首歌講述了一段歡樂溫馨的童年生活,歌詞婉約優美且唱起來朗朗上口。“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煩惱的傾斜,大洋只一片海藍藍,駐在門外的矮墻上一遍遍幻想,那是外婆柱的拐杖,有只腳丫兩對半……陽光,沙灘,海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如夢鏡般的場景,童話般的美好,句句都傳送了外婆與孫女之間淳淳的柔情。
十五歲的我們,如花的季節,我們擁有玫瑰一樣的色彩;丁香一樣的芬芳;火焰一樣的熱情;野百合一樣的堅強。我們渴望在風雨中成長,在音樂中飛揚,在這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讓音樂為我們見證,我們的心兒不曾孤獨!讓我們張開音樂的翅膀飛向那美妙而又動聽的地方……
因為音樂,是跳動的人生,使靈魂得到了張揚。
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500字 天宮課堂故事篇十一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其所著的《西行漫記》中,曾經這樣描述位于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也就是人們常常提到的“抗大”:“以窯洞為教室、石頭磚塊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墻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轟炸的這種‘高等學府’,全世界恐怕只有這么一家。”就是這樣的一座學府,孕育和傳遞著抗大精神,成為延安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在延安,人們看到的是更多精神傳承的“創新方式”,聽到的是更為激越嘹亮的“紅色聲音”。
在革命舊址,重溫往昔
行走在延安,隨處可見紅色歷史遺存。據了解,延安全市目前共有革命舊址445處,僅市區就有196處,每年吸引著上千萬游客前來,從一孔孔舊窯洞、一張張老照片中重溫當年的崢嶸歲月。寶塔山、清涼山、棗園、楊家嶺……也用獨特的方式,講述著圣地的光榮。
楊家嶺革命舊址,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在延安居住時間最長的駐地,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和延安文藝座談會曾在這里召開。中央大禮堂現在仍然保持著中共七大時的會場情景,主席臺上方“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環形標語、大廳墻上代表中國共產黨走過24年歷程的24面黨旗,都無聲地講述著激動人心的過往。
“中共七大會址安靜肅穆的窯洞,見證了最廣大的中國人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見證了最先進的中國人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探索、開啟并堅持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偉大選擇。這些選擇決定了東方這個古老國家迄今為止13億多人的命運……”這是中國延安學院黨建教研室教授王濤在中央大禮堂講授的黨課的內容。第一次走出學院講臺,站在黨的七大會址進行演講,他告訴記者,這也是在提醒我們,要增強黨性修養、政治修養、理論修養,要有為了人民利益奮斗到底的精神,做個滴水穿石的共產黨人。
在棗園革命舊址,來自重慶的朱玉傳拉著女兒,緊緊跟在“小小講解員”肖子曦的后面,稍有空閑,就叮囑正讀初中二年級的女兒,“仔細聽,看延安的小朋友講得多好”。
肖子曦是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小學四年級二班的學生,也是全市156名“小小講解員”中的一名。每逢節假日,她都會在革命舊址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們義務講解。
其實,在延安,“小小講解員”義務宣講革命傳統的工作已經堅持了25年,接待國內外旅游團體1萬多個,聽取講解的觀眾達50萬人之多。現在,“小小講解員”不僅講傳統,講革命故事,還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延安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學習書院,堅守初心
“胃里的那塊空白,只有家的味道才能填滿。信念里的那顆初心,有了延安的味道才能堅定。”這是來自廣東的大學生邵剛參觀完楊家嶺革命舊址后,發在微信朋友圈里的心得體會,引來一片點贊。對邵剛來說,來到延安,是為了品味“延安味道”,而讓他品味“延安味道”的地方,還有延安學習書院。至今,他手機中都留著站在書院前的自拍照。
延安有個“學習書院”,就建在延安新區西北方一塊地勢較高的山峁之上。
“依靠學習,走向未來”,走進書院大門,八個大字迎面而來,與上方一幅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浮雕構成一個整體,象征著蓬勃發展的中國正奔向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延安學習書院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參觀學習。
這個思想教育基地,不僅有游客“粉絲”,還有延安當地人做“擁躉”。下班后、節假日,“去學習書院,約嗎?”只要把這句話發到朋友圈,響應者絕非少數。
據了解,延安學習書院自去年5月4日揭牌開館以來,在這里,人們通過觀摩體會、專題討論、學習分享、讀書講堂、教育培訓等形式,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截至20__年12月底,約有7萬人前來書院參觀學習;其中,團隊講解接待1228批次36443人,報告廳使用155次12379人。這樣的一組數據,與學習書院的建設目標是一致的——成為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高地、展示延安人用延安精神建設延安的新窗口。
當然,為參觀學習的人們提供講解服務的過程,也是學習書院講解老師自我提升的過程。“90后”女孩史絮是地地道道的延安人,在海南三亞讀書、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去年還是決定回到家鄉,成了書院的一名講解老師。“延安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了,新區建設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很多發展機會。”史絮說,“新一代延安人要繼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讓世人不僅看到一個新延安,更看到紅色革命圣地的精神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