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關于骨干班主任培訓心得范文怎么寫一
首先我要感謝學校給我這個骨干培訓的機會,使我能夠近距離的接觸到走在小學課改前沿的科學課堂和科學的理念,使我對科學課的發展方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感覺受益匪淺。在此,我向大家簡單的匯報一下我在此次培訓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從兩方面講:
一、走 進 新 課 程 必須 樹 立的 新 理 念
俗話說得好: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走 進新 課 程必須擁有新理念的指導。新的科學課程要求教師必須樹立以“活動”為載體的基本理念,注重探究的過程。以學生的親身實踐、親身體會為主線,通過活動組織課堂教學。因為“聽”會忘記,“看”會記住,“做”才會理解。再者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能動的發展。要讓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其科學素養得以提升,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最重要的是"五放",
(一)放眼――讓學生多"看一看"
(二)放腦――讓學生多"想一想"
(三)放手――讓學生多"做一做"
(四)放口――讓學生多"說一說"
(五)放教――讓學生多"動一動
二、課改中存在的困惑:
問題一:對教材缺乏深入的研究、配套儀器嚴重不足
教師在思想上意識上已經有所轉變,但落實到行動上來則表現為機械的照搬,沒有內化到自己的教學中來。課堂教學出現了看圖說話,看圖說實驗的現象;同時《自然》課改革為《科學》課,原來配備的小學自然教學儀器大部分已經不適合新版科學教材,并且儀器老化或者損失和丟失現象嚴重,新教材教學儀器配備又不到位,這種矛盾尤其在我們農村顯得更加突出
問題二:“課堂活了,紀律松了
一方面,教師從原來的知識權威的“寶座”上走下來,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蹲下來與學生交流,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感覺到了自由、寬松,問題敢提了,異議敢說了,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活”起來了。另一方面,在重建新型課堂的過程中,由于處于轉型期,再學生自身生理與心理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課堂“亂”了,紀律“差”了,學生“坐不妝了,老師“控不了”了,
問題三:活動多了,教學任務完不成了
打開《科學》教科書,映入眼簾的首先就是新穎的活動設計。一個個內容豐富、活潑有趣的活動吸引著我們的教師和學生,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活動多了,環節多了,活動氣氛熱烈,課堂40分鐘明顯不夠用了,教學任務完不成了。
在課改中前行,我們感覺到了些許的疲憊:因為老辦法不好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能用;軟辦法不管用。但我們的努力已讓我們更多更好更實用的課改實驗經驗,只要我們堅持,一切都將如人所愿的。讓我們用屈原的話來共勉吧:路漫漫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關于骨干班主任培訓心得范文怎么寫二
這次,我能夠參加市級歷史骨干教師培訓,十分榮幸。通過學習,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動,教育觀念得到了更新。
一、 感受名師風采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深深體會到聊城大學領導、老師的熱情,感受到學員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在這里,四處彌漫著一股濃濃的暖意。
為我們進行講座的專家和學者兢兢業業、嚴謹治學的敬業精神令人感佩,他們熱情開明、平易近人的態度使人倍感溫暖。
二、 聆聽精彩講座
師訓中心邀請了省市非常有名的專家和學者給我們學員上課,舉辦講座。這些講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穩,或思辨,無不滋潤著我的心田。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專家們的身上學到了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他們的講座折射出一種責任:國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他們的闡述中表現出一種風范:不能文章小而不規范;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棄研修;不以家事煩而怠育人!在這里,我的心靈得以凈化,人格得以升華。
三、 更新教學觀念
通過學習,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認識到自己以前那種傳統教育教學的師生觀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想跟上新世紀的教育教學步伐,就要首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是基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開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中的“惟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教師主課堂的慣例,徹底拋棄教師心靈深處沉積的傳統的專制思想觀念。師道尊嚴的思想在課堂上令學生不敢多說不敢質疑極大地壓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我們教師只有從觀念上更新,允許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才能創造出師生平等、共樂融融、共享教學民主的氛圍。
四、 拓寬學習視野
我常想:能參加這樣的培訓學習,是領導和老師們對自己前階段工作的一個肯定和認定,大家對我寄予了厚望。想著想著,我就有些汗顏,因為自己實在是很淺薄、積累也很少。于是我在參加學習之前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抓緊一切有利時機來完善和提升自己。
令我欣慰的是,培訓班里有許多和我年齡接近,經歷相仿的同學,我們有很多的話題可以一同交流和探討。我們有很多的觀點可以一起抒發和碰撞。每一次的現場觀摩活動后,我們都能踴躍發言,大膽地陳述自己的觀點想法,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從教學活動的目標定位談到重難點的確定,從課堂上學生的自讀自悟談到教師指導策略的運用,從情境的創設談到學生發展的層次性和差異性。每一次的小組式研討,我都能積極參與,珍惜發表自己見解和觀點的機會,使自己能與他人有更多思維碰撞的機會。評課時,專家的點撥更使我受益非淺。我在學習中始終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條,堅持和骨干班的其他學員保持密切聯系,定期交流各自的感受與作業,使自己能博采眾長、開闊視野。
在骨干培訓班學習的這段時間里,來自導師的諄諄教誨,來自同學的傾情相助匯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匯成了一陣陣催人奮進的號角,支持、激勵著我始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來的工作、學習之路,將是永無止境而又艱難曲折的,而我卻愿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追求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