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散文的作文400字篇一
清明節,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
總之,清明節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里,總會讓人們想起要出去走走。有這個想法,于是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走出家門,來到二中那條路。
走在河邊,迎面吹來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風,就好像是媽媽的手在你的臉上輕輕拂過,溫柔、溫暖,周圍的空氣充滿春天的氣息。讓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會從陰天轉到晴天。領略春風的柔情,再來看看周圍的花和樹。在小河旁有一排楊柳,它們隨著春風的佛動,而且全樹成綠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藝術品。和賀知章的《詠柳》一模一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
有些樹是會開花的,那一朵朵的花,從樹叢間鉆出來,小小的,好可愛。有些樹開的是黃色的花,有些樹開的是白色的花,好有些樹開的是粉色的花。最令我驚訝的是在一簇已經全部枯萎的樹枝中,竟然開出一點點紫色的小花蕊,仿佛是在說,春天到,我也要加入這萬紫千紅的世界,和她們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們一家人邊走邊看,快走到東塔公園時,發現周圍的那些不知名的樹都長滿一顆顆綠色的種子。望著這些誘人的果子,差點就忍不住要去摘幾顆來嘗(好吧,那不能吃。)
在這陽光明媚的季節里,每個人其實都應該出去走走,看看這美麗的祖國的河山,心情也許會好起來哦,碧海藍天吹吹風,出去走走吧,其實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別窩在家當懶蟲!
散文的作文400字篇二
秋雨,是一葉流淚的詩流金歲月
雨,其實是一種情感。微雨霏霏,是清新是自然是感動,那涼意,是一種溫暖也是一種思念;大雨傾盆,是灑脫是急驟是震撼,那肆意,是一種刻骨也是一種吶喊;冷雨成雪,是沉默是升華是凄美,那歷練,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感傷。雨,如詩洋洋灑灑讓人回味;雨,如歌起起伏伏令人心動;雨,為心而落,而飄,而淡然!
———— 巴山夜雨
雨,靜靜飄灑,潮了眼,濕了心。清清的雨,不是涼爽,而是澄凈,諸多情懷諸多苦楚,落寞如風,緩緩流動;淺淺的笑,不是情感,而是心境,諸多無奈諸多憂傷,沉寂如雨,默默滴落;淡淡的心,不是沉醉,而是滄桑,諸多喧囂諸多紛擾,化為這風,這雨,這世界。
槐花攜雨匝滿地,留在心上的是:那季節,那腳步,那心 。
雨,是一種優雅。它是一種穿透歲月的美麗。面對人生煩憂,不亂于心,如雨淡然微笑從容處之,是一種最美的姿勢;面對時光荏苒,不困于情,如雨櫛風沐心踏歌而行,是一種最美的情懷;面對生命起伏,不惑于世, 如雨用心經歷坦蕩如滌,是一種最美的優雅。人生情致,來自這種優雅。
若可以,把我留在雨里,留在青春里,留在最好時光里!
雨停了,情感撒了一地。俯身撿起一片落葉,那清晰的脈絡是純凈的心境,只是些許潮濕;閉眼聆聽一抹流風,那輕聲的吟唱是遙遠的馨語,只是些許迷離;深深思索一段心事,那無言的沉默是碎心的情懷,只是些許傷感。
潮濕的是雨,也是心;迷離的是心,也是風;傷感的是漸去的歲月,永恒的是生命,是整個世界!
雨,是一種心語,是一種傾訴,更是一種情懷。用心聽,如風輕撫心坎,有心事有清爽有眼淚;用心聽,如花靜默綻放,有花語有過往有思念;用心聽,如詩輕捻時光,有沉默有淡然有傷痛。雨,只為有心的人飄灑,只為用心的人釋然,只為唯心的人傷懷。
雨,是自然的精彩,是歲月的滌蕩,是生命的美麗、永恒!
散文的作文400字篇三
其筆觸直接暴露作者的思想感情,無需在意情節是否連貫,景象是否完整。當今的電視散文也可納入其中。
一、其特點主要有: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此類散文充滿主觀色彩,多以人的感受與感悟為主旨。寫景定抒情,狀物必言志,以此區別了與敘事散文的界限。
2、意象立意,意境形體。這類散文大都有特定的情景、畫面或事物,連題目多刻意強調意象。這些情景、畫面、事物多為行文線索或中心場景,在篇章建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立意也是通過這些景象來展示的。
因此,它們非常看重意境,總是努力通過情、景的想象交錯,輔之以虛實,爽出一片美的享受。
3、語言優美,情文并茂。它們既然號稱抒情散文,必唯美是瞻,方可喚起受眾美的欣賞。因此為文,其語言必極盡刻意為美,除講究韻律、節奏、詞彩及形式美外,只要能夠傳情答意、形神兼備而展示美的,皆合乎其語言大潮。
二、分類
1、傳統散文
它們主要以文字為載體,運用語言來抒寫情懷、描狀景物,并最終形成文字。具體又可分為兩類:
一是直抒情懷式。它是作者值陳情思,訴說“我”的愿望和感慨。它不太在意景物的吟誦,而是側重感情的抒發,以情感人,信手將所需要的人事、景物拈來,為抒情服務,特點是主觀色彩濃厚。
二是寫景狀物式。它與直接抒情剛好相反,多采用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它是通過寫景狀物來抒寫情懷的,或側重寫景,融情入景,;或側重狀物,詠物抒懷,托物言志。
2、電視散文
這是隨著電視的發達而導入的一種新鮮形式。它以屏幕為載體,運用畫面和音響等特殊媒介來抒情,文本則是通過電視播放,加上字幕、配音等綜合立體建構而成的。
三、寫作
1、傳統散文的寫作
a、直抒情懷式散文。特點是直接把情感置換成詞語和意象,講求韻律、節奏、詞彩,并由關于“我”的煽情詞語和極力鋪排意象,讓情感若汪洋泛濫,氤氳中突現“我”的形象。
寫作時注意三點:第一、情感的表現要有起伏、容易引起共鳴,切忌無的放矢、濫發情感。第二、“我”一定要在其中。第三、真摯情感的表現需要語言的煽動。
b、寫景狀物式散文。特點是通過情景、事物、畫面等實體性形象描繪,將“我”的情感以象征、意指或者譬喻等的方式展示含蓄出來。
寫作時注意三點:第一、景物與情感之間要有“我”的文化實踐感受,能充分展示“我”的審美情感;要善于運用象征、比喻等手法,鋪設好景物與情感之間的銜接。如看到圓月,就會自然的聯想到故鄉,看到彎月就會想到橋、窮苦人的脊背等。第二、對景物的刻畫要努力傳神,并時刻保持與主題真情實感的連接,造出意境。第三、必要時運用詩的語言與意象方式強化情感的噴發。
2、電視散文的寫作
要結合電視特點,充分利用畫面、音樂、視覺和聽覺效果,加強動感與流動的協作,通過所要表達情感的充分展示色彩、聲音等的魅力。由于此方面專業性強,本人未有涉及,對其特點等只是主觀感受。不能正確引導,有點個人想當然而已。覺得這種散文的表達方式要因主題的需要而綜合考慮畫面、音效等。語言也不便平鋪直敘,不能單純的展示風景。而在語言方面則要求“動情”,甚至用動作替代文字難以表達的情感。
另外,作為媒體散文,對意境、哲理的要求要比一般散文更高。
具體的寫作模式上比較簡單,多為開頭敘述“我”與景物的關系,然后將景物與“我”牽扯。只是在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層次感,注意細節刻畫。手法上要運用象征、比喻、聯想等。至結尾則少不了一番感慨。
散文的作文400字篇四
在我上學的路上,總要經過一條小巷子,巷子兩旁的建筑物大多是自建的兩層小樓,灰色的水泥墻壁顯得很單調,其中有一堵“綠色”的墻壁格外引人注目,每次從這路過,我都要看上好幾遍。夏天,這堵墻被青翠的綠葉遮得嚴嚴實實的;秋天,樹葉變成紅色,就像楓葉一樣美的醉人;秋末冬初的時候,它的葉子變成了深紅色,愈加可愛!我問媽媽這時什么植物,可是媽媽只知道它的俗稱為“爬墻虎”,不知學名叫什么。
于是,我就在網上查了有關爬墻虎的資料:
爬墻虎又叫常春藤,天蜈蚣、假葡萄藤、捆石龍、楓藤、小蟲兒臥草、紅絲草、紅葛、趴山虎、紅葡萄藤,屬葡萄科。多年生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其形態與野葡萄相似,夏季枝葉繁茂,常攀巖在墻壁或巖石上,適于配植宅院墻壁、圍墻、庭院入口處、橋頭石堍等處。可用于綠化房屋墻壁、公園山石,即可美化環境,又能降溫,調節空氣,減少噪音。由于爬山虎的莖葉密集,覆蓋在房屋墻面上,不僅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而且由于葉片與墻面之間的空氣流動,還可以降低室內溫度。它作為屏障,既能吸收環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飛揚的塵土。爬山虎的卷須式吸盤還能吸去墻上的水分,有助于使潮濕的房屋變得干燥;而干燥的季節,又可以增加濕度。
爬山虎是垂直綠化的優選植物。垂直綠化又稱攀緣綠化,是利用攀緣植物向建筑物或棚架攀附生長的一種綠化方式。爬山虎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攀緣植物,它依靠吸盤沿著墻壁往上爬。種植的時間長了,密集的綠葉覆蓋了建筑物的外墻,就像穿上了綠裝。
通過這些資料,我對爬墻虎有了一定的了解。它可真了不起,能吸收噪音和塵土,還是一名“環境衛士”呢!可是,它是怎樣依靠吸盤爬上去的?我仔細觀察了它的莖和根,發現秘密全在根上,這不是生長在地下的根,而是長在頸上的“不定根”,用手去摸新長出的不定根,就會覺得有些黏手,這可能是根分泌的黏液,當根接觸到墻壁時,黏液就會將其粘到墻上,根和墻壁接觸的地方就長出了一個小圓盤,牢牢的吸在墻上,這些小圓盤就是被稱為“吸盤”的東西,這大概就是爬墻虎的“腳”吧。
看來,人們稱它為“爬墻虎”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逢物必爬”,頑強地不斷向上蔓延,它的根在墻上附的很緊,即使再大的風雨夜不會脫落。爬墻虎在實現自己的“攀登夢想”時,又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綠色和生機,我想,或許這就是它的生命價值。
爬墻虎的這種頑強、執著、永不放棄的精神難得不值得我們學習嗎?當我們身處逆境、面對挫折時,要向爬墻虎一樣,迎難而上。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要扎好自己的“不定根”,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
散文的作文400字篇五
我曾經教過,也正在教著很多優秀的學生。我曾經讀過,也正在讀著很多優秀的中學生作文。但是,我還是要說,今天我讀到的這篇作文,乃是世界上最好的作文。
哦,朋友,我知道此刻你正急切地猜測著這篇作文有多么多么的非同凡響。它的文采,它的選材,他的構思,他的立意……你一定對這篇作文充滿了憧憬,恨不得馬上就讀到它。
我絕不會讓你失望的_但請不要著急。請先聽我描繪一下作文的作者。
原諒我暫時不能告訴您他的名字。這個名字在未來一定會熠熠發光,但是現在,他還很普通,很寂寞,甚至很潦倒。
這個名字的主人,在八班。八班是我中途接的一個班。
我一走進八班的教室,這個孩子就給了我一個見面禮_徹頭徹尾的冷漠。
所有的孩子都歡迎我的到來。八班的孩子比我的12班更單純更熱烈。對新來的不算太老顯得時尚時髦的特級教師,他們激動得手舞足蹈。
有兩個孩子沒有任何表現。他們的位置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他們旁若無人地趴在桌子上睡覺。我看得出他們個子很高大。這讓他們趴在并不寬大的桌子上像極了一堆就要散架的肉。我當時還想起了一個詞語:如土委地。
這是兩個有個頭卻沒有筋骨的孩子。
他是其中的一個。個子更高大一些,那堆癱在桌上的肉就更為壯觀一些。
他的桌子上亂七八糟地堆滿了書和本子文具,像一座小山。他的頭,就埋在山里了。
整個一節課,他就這樣癱在桌面上,一次都沒有直起過身。
孩子們挨著順序發言的時候輪到他了。老半天他才站起來,耷拉著腦袋,彎腰駝背地面對著墻壁(居然有這樣的學生,他堅決不面對我)。老半天他才唧咕唧咕地說了些啥。我直起耳朵也聽不清,只好請他坐下。
他也不客氣地一屁股就坐下了,轉眼又埋頭在亂七八糟的書堆中重新開始呼呼大睡。
有好幾次,我實在忍不住了,走下講臺走到他桌子旁邊提醒他不要睡得感冒了,最好醒了聽聽課記記筆記。他勉強地直起來身,在書桌上一陣亂翻,想翻出一只筆。結果是徒然。書桌上堆的東西實在太多太雜了,亂得轟轟烈烈,天知道他的筆被埋在哪里了。于是他便有了理由似地耷拉著眼皮無辜地看著我,倒頭又睡。
我注意到他的桌子四周也全是垃圾。牛奶盒、餐巾紙、揉得變了形的書和本子。這個孩子的四周,完全就是一座垃圾山。
下課的時候我請他等等我,我想跟他說兩句話。結果他一溜煙就跑了。等我回過神來,他早沒有了影了。
這就是我和這個孩子的開始。
不是開始。以后的幾乎每一天都是第一天的重復。
他不聽課,不交作業,還喜歡上課講話,所有的要求在他那兒都沒用。他偶爾交作業,全是鬼畫,他的字(包括他自己的名字)都比天書還難認啊。
我和班主任一交流,班主任說,王老師,這家伙,難啊,老油條了,說啥都不管用。他的爸爸媽媽都煩死他了。
我是老班主任了,對付孩子,我還算有些辦法。可是,似乎對這個孩子卻沒有效果。他依舊睡覺,依舊對任何學習上的要求不理不睬。除了上課講話稍微收斂了之外,其他的,似乎都沒有啥變化。
我很想為他做點兒什么,也努力做了很多。但是,總覺得使不上力。
他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
這篇世界上最好的作文,就是他寫的。這是我們這學期的最后一次定時作文練習。話題是“溫暖”或者“寒冷”。
這篇作文,是他唯一的一次準時交的作文。最開始我完全沒有想到這份作文卷子會是他的。因為卷面書寫非常整潔。每一個字,都很用力,一筆一劃規規矩矩。從字上,你會認為他的主人是個很優秀的孩子。
當我從卷子的角落看到他的名字,我大吃一驚。天啊,整整一個學期了,他第一次這樣認真地寫字認真地作文。
讀完作文,我愣了好半天。數九嚴冬,天氣寒冷得似乎每一樣東西都要結冰了。但是,這些文字,這篇作文,卻讓我感覺似乎是在春天。
我一直以為,這個孩子是塊石頭。對于愛,他可能已經失去了感受力了。
我一直以為,這個孩子太懶惰,懶惰到了喪失了審美能力。
我一直以為,他藐視我的所有付出。
我一直以為,這個孩子,將會是我失敗的一個教育案例。
……
可是,當我讀完這篇作文的時候,我終于又一次相信了:
孩子的成長是必然的!
世界上有冷血動物,但是沒有冷血孩子。每一個孩子的血都是熱的。
原來有的成長真的很沉默。
但沉默不一定是冷漠。熱血往往在最深處奔騰。
相信愛的力量,相信寬容的力量。
等待等待,智慧地等待,倔強地等待。
確實有教不好的孩子,但是我們一定有影響孩子的可能。
就算這個可能是萬分之一,我們的.努力也是有價值的。
因為有了這個萬分之一,一個生命就會獲得走向更加美好的可能。
我從不神化教育的功能,但這個孩子卻讓我對我所從事的這一項艱難的職業又一次充滿了信仰。
我們的難處在于: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最復雜最難以把握的生物。而我們的光榮和幸福也在于: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靈魂有精神有思想的生物。
朋友曾經寫過一個關于“口香糖”的故事:嚼過的口香糖粘在衣服上極難清除。但是恰恰雞蛋清就能夠對付它。每一個問題孩子可能都是一粒不慎粘在我們身上的口香糖。我們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法解決這個孩子的難題。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對這個孩子有用的雞蛋清。而教師專業化的過程,就是尋找雞蛋清的過程。
謝謝這個可愛的孩子,謝謝整整一個學期來他唯一用心寫的,唯一準時交的這一次作業。那些文字和優秀學生的作文比較起來當然不值一提。但是,只有我知道,這樣的作業,于他而言,已經是心血之作,是他學習生命的最高潮了。他在用這樣一種方式,向母親,向我_以及更多的認為他不可救藥的人們表達:他在成長著,一直在成長_哪怕是他在睡覺的時候,哪怕是他在為所欲為的時候。他用這樣的一種質樸的方式在向我們表示感謝:他能夠體會愛,可以欣賞美。他是值得我們寬容和等待的。
我把他的作文卷子捂在我的胸口,我似乎聽到了一個頹廢的少年的呻吟和吶喊。我感受著從那些文字中傳遞出來的源源不斷的力量,我覺得自己在這樣的時刻前所未有的堅強和幸福。
我看到了美好的人性的剎那閃光。
真的,每一個孩子都必然閃光啊!
那我的使命就是_去點燃這一次閃光,讓它從流星變為熊熊燃燒的青春烈火。讓這烈火,也點燃我自己,燃燒我自己。
我是有力量的!
有力量讓孩子成長,也讓自己成長!
散文的作文400字篇六
我作文很好。語文老師不止一次給我的作文批過“29”的分數(六年級滿分是30),還經常在課堂上朗讀。
聽老師讀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顆怪味豆。最初覺得甜,哪個學生不愿意受到老師夸獎?慢慢地,咸味和澀味涌上心頭。下課后,同學們神情怪怪的。跳皮筋時,兩邊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里,因為我個子高,跳得好,大伙都搶著跟我一邊。我和誰說話,人家都會裝作沒聽見,扭身走開,故意跟別人大聲說笑。他們一塊兒邊說邊看著我。
我開始懂得什么叫孤獨,什么叫被嫉妒。
這樣的日子一般持續兩三天就會過去。大家畢竟小,容易健忘。我又是大隊長,人緣挺好,她們有事都愛找我。
作文每兩周講評一次,我便經受一次精神的煉獄。
我開始隨意寫作文,平平淡淡。“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驕傲了?”老師問我。我沉默。不是不愿意告訴老師原因,我不知道怎么說。假如我說了,老師會在班上把同學們數落一頓,我的處境就更糟。
老師苦口婆心開導,我又開始認認真真寫作文。老師滿意了,同學們敵視的惡性循環又開始,就沒有一個萬全之策嗎?
我發現同學們并不是討厭我的作文。老師念作文時,大伙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發出會意的笑聲。同學們只是不喜歡老師反反復復提我一個人的名字。
我小心翼翼問老師:“我最近的作文有進步嗎?”老師說:“你近來寫得不錯。今天下午我還要讀你的作文。”“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我戰戰兢兢地說。老師注視著我。“您念我的作文時,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我鼓足勇氣說完蘊藏在心中許久的話。“為什么?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要求。你總不能讓同學們覺得那是無名氏寫的吧?”
我鎮靜下來,一板一眼地說:“我覺得您讀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寫得好不好。至于是誰寫的,并不重要。不說名字,您讓大伙討論的時候,沒人拘著面子,反倒更好說意見。”“你說的有點道理。好吧,讓我們下午試一試。”老師答應了。
那天下午的情形如我所料。同學們充滿好奇,發言比平日熱烈得多。下課后,我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嗨,慕容千雪,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寫的吧?”有人問我。“不能老是她寫得好,我看今天一準是別人寫的。”有人這樣說。我一概只笑不答,問得急了,就說:“我看像是你寫的。”
現在,我的作文越寫越好,和同學們也能友好相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