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包容篇一
寫彌勒佛的一副對聯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真為妙語。
成大業者必將天下歸心,天下歸于心者必先包容萬物。
寬容可以化解錯誤。就像一望無際的大海可以讓江中的泥沙沉淀,并漸漸積成一座座生機盎然的綠洲。
法正隨劉備重回蜀地,“一飯之德必酬,睚眥之怨必報”,想方設法讓有仇于自己的人受到報應,于是招來怨恨。有人向諸葛亮控訴,希望能以諸葛亮的權勢與威望,遏制法正的狂氣。可在規劃蜀國刑罰時一絲不茍的諸葛亮,卻以寬容對待法正的狂傲。稱法正輔佐劉備,“令翻然翱翔,不可復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當法正聽聞此事后,也愧而收斂。后來陳壽評價此兩人:“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試看一下,這與廉頗、藺相如二人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是因為心胸狹窄,法正與蜀人的關系才劍拔弩張,也正是因為寬宏大量,諸葛亮才用寥寥數語化干戈為玉帛。寬容可以化解錯誤,由此可見一斑。
寬容可以化解矛盾。就像一望無垠的土地可以輕松包容一粒種子的入侵,并讓其長成一株綠苗。
當張家與吳家為了家族地產而糾紛不斷時,身為朝廷高官的張英給自家寫了一封千古留名的信:“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自慚,將墻退后三尺。豈知吳家人也為張家的寬宥而感動至深,亦退后三尺,留下了一條象征著寬容與和諧的六尺巷。不禁讓人想起名臣林則徐的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張英也確實智慧,現在無論是張英顯赫的官職,還是兩家大院的氣派,都已經無人憶起。人們所記住的,是張英“宰相肚里能撐船”的氣質,以及那帶有無限深意的六尺巷。
包容萬物,不需要大海一般的深度,也不需要土地一般的肥沃,只需要一顆能夠在時時刻刻掛念別人,接納別人,包容別人的心,便是包容萬物之人!
包容篇二
包容聽起來像“大爺,再寬容幾天吧”的寬容,又像“寫得不好,多多包涵”的包涵,但是都不是的。我覺得包容有兩種,一種是幫小孩擦掉鞋子上的泥巴,并在他下一腳又踩在牛糞堆里溫柔地嘆息,這種是妥協。另一種是進攻性的,把別人家小孩的頭攏到胸上。
胡服就像“射雕”中完顏洪烈一樣拖著幾根動物尾巴,而且是穿窄腳褲的。
眾臣都驚駭且不同意,但是趙武靈王一點兒也不退縮,頒布了“胡服令”:要求所有在皇宮里走動,或者在官府當官的人,都必須穿著胡人的衣裳。當時的官員很憤怒地被迫穿上短短的上衣和寬襠窄腳的褲子。趙武靈王戴著有兩條貂鼠尾巴垂在胸前的胡冠,文武百官則在冠上插根鳥毛。老百姓也流行在頭上包一塊頭巾。
這次史稱“胡服騎射”的改革使趙國強大起來,士兵們穿上胡人的靴子之后,跑步不怕掉鞋子了;騎馬的時候穿褲子,也不怕走光了,這使他們在對敵國的一戰中大獲全勝。
俄國的彼得大帝是個留學生,學習能力很強,我們歷史老師說他枕頭下面都放著三角板。他回國以后,看到滿街都是留大胡子的俄國人。俄國人覺得大胡子好看,而歐洲其他文明國度覺得大胡子粗野。彼得大帝就下令,俄國男人都必須剃掉胡子,這樣出國的時候,不仔細瞧,就覺得他只是歐洲人罷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把別處的優點拿過來就是好包容,把別人的缺點留下來就是壞包容。
包容篇三
包容是偉大的,他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如果人人都學會了包容,那世界就會更美好。
像別人打了你,你不還手,就是包容了他。愛因斯坦被一個小姑娘踩了一下腳,明明是小姑娘踩了他,可是他卻說了一聲對不起。包容能讓一個人從問題的根本了解自己,就拿我表妹來說,她天天惹事,一會把瓶子打碎了,一會把花切成了幾塊。可我次次都原諒她,她終于明白了我的意思,再也不惹事了,反而天天做好事,我每天都夸她,表妹說: 還是姐姐好。 揍人家一頓也許能讓她吸取教訓,但是把她從錯誤的深淵救出來更難能可貴,如果懷著一顆同情、包容的心去教化她,讓她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相信再頑固不化的人也會被感化的。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上很多不順心的煩惱和挫折,這些都需要人們和社會的理解與包容。我們小孩就更加希望老師和家長多多地關心和包容我們。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不可能不犯錯,不可能一帆風順。例如:我們在學校里讀書學習,我相信每個同學的心情都一樣想考個滿分,高高興興將試卷交給爸媽得到贊揚,可是往往事不在人意,偏偏考得不滿意,在校老師會批評,同學們會嘖嘖議論,回家以后,低頭不語無臉見人。就這樣壓力越來越大,甚至到不愿學習的地步,我希望老師和家長都不要因成績一時不理想就責怪孩子,希望對孩子要有一個包容的心。要經常鼓勵,用心情去輔導,讓你的孩子在陽光雨露下,慢慢成長,不要求知過急,深得其反。
我記得小時候學過的三字經中,有這么一段話: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教之道,貴以專 子不學,斷機抒 教五子,各俱揚,養不教,父之過 。從以上可以看出家長教子的方法與道理,我們的家長為什么不可以去校訪呢!家長千萬別去傷害自己孩子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偉大的理想,但都需要在家長的關心、發現、培養、包容成長中去實現。
包容,我心有體會。目前學習素質教育,我一切都比較突出,如書法得過全省金獎,作文得過全國銀獎,圍棋得過全省銅牌等等。但這些成績都因該歸功于老師和外公的包容和關懷。記得當我失敗時是劉老師一次又一次鼓勵我繼續努力,下次一定會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當我書法走向低峪時,是外公鼓勵我包容我,從失敗到成功。現在我能在班上名列前茅,這都是與老師家長的包容分不開。
包容篇四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詩的美就蘊藉包容的美。
文豪雨果就曾說:世界上最寬闊者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是的,人的胸懷可以包容一切,正如俗諺:將軍額前可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
包容,是虛懷若谷,求同存異;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以和為貴,以德報怨等等,是人的情操的升華,真善美的閃光。
世界需要包容,人應學會包容。
包容是快樂的源泉。學會包容,不以物喜,不為己悲,生活就充滿陽光。別怨天空陰霾,或許這正好給在大野中耕耘、勘探辛勞的人們投下涼爽;別怨公交車偶然短暫遲到,或許司機正在用這分秒時間扶掖一位老人上車;別怨旁人的缺點,或許他也在忍受像你一樣的缺點的折磨;別怨命運坎坷,或許它正在磨礪你的意志。少抱怨,多包容,才能在世間播撒快樂的種子。
包容是友誼的基石。真正的友情,從真誠開始,用包容維護。廉頗、藺相如“將相和”,是因包容而凝結友誼,共同保國。林肯在政治舞臺上活躍時,常有一批人和他對立;他入主白宮后,并未報復這種勢力,而是包容化為朋友。
包容是成就事業的重要條件。公子小白盡棄前嫌,任管仲為相,終成春秋首霸。諸葛亮更是以寬廣胸懷贏得孟獲和少數民族的信服。古今成大事業者,必有大胸襟,學會包容,能把勝利也包容過來。
但包容不是縱容,不是全部容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還有下句:“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假惡丑不能包容,因為那是對卑鄙罪愆的包容。
或許,多一點包容,便不會有伊拉克的戰火硝煙,巴以形勢的紛亂動蕩。
我們偉大祖國,要建立和諧社會,要爭取和平統一,也需包容。
學會包容,讓心靈拂掃暗影,卸除負擔,馳騁在更廣闊的天地!
包容篇五
說起包容,我第一個想到藺相如和廉頗這對冤家。
包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包容”有寬容、大度、不計較、有氣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納、接受不同意見的意思。包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做事要包容,更要學會包容。
歷史上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于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于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手,一起為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包容,于人于已都有益處。
反觀歷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點不滿便怨天尤人,這些人縱然學問再好,也難成大器。周瑜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眾,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后,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于是整天心中盤算著如何打贏諸葛亮,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嘆后,最終落得個吐血身亡的結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藺相如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包容確實是一門精深的藝術,只有領略到了其中的滋味,行包容他人之舉,真正地擁有那份廣闊的心胸,那份坦然,那份自然,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學會包容吧!做人做事如果能夠包容一點,那么我們的生活便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包容篇六
包容是一種高尚的善意,是對人格的尊重,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學會包容,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豐富。
包容,在于能寬恕他人,化解矛盾。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為了某一件事情就與人發生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這時如果我們都能學會包容,學會退一步,還會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嗎?不,當然不會。只要我們都學會包容,任何事情都會海闊天空,風輕云淡了。反之,不會包容別人的人,永遠都只會每天在心里慪氣,越來越煩躁,永遠也享受不了包容帶來的快樂。
學會包容,關鍵在于能換位思考,能為他人著想。當你在心里罵老師下課拖堂時,你是否能體諒他的用心良苦;當你在嘲笑同學某個缺點或瑕疵時,你是否了解他內心的痛苦和不自信;當你在埋怨父母的管教時,你是否看清他們對你的用心良苦和恨鐵不成鋼。當你看清你周圍的這一切后,你就不會在去傷害他們了。所以,請包容你周圍的一切,因為你周圍的人都是在為你旋轉,包容他們,學會為他們著想,學會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你會發現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有的疑惑都會豁然開朗。學會包容,我們的感情才能增進,學會包容,你才不會有那么多的抱怨和煩惱。
古人常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哲人也說過,比樹高的是山峰,比山峰高的是飛翔的雄鷹,比飛翔的雄鷹高的是人那顆包容的心胸。包容是一股清泉,讓人感到無比的涼爽;包容是夏天吹拂的清風,世人更加舒暢;包容是冬天的團團火焰,讓人心中暖暖的。
包容不需要你驚天動地地去拯救什么,也不需要你花很長時間的學習,更不需要你費多大的腦筋,它只是一個細小的退讓,一句輕微的話語,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細微的行動就可以做到。
包容是一種氣度,是一種品行,是一種正氣,是凝聚全身的氣概。只有學會了包容,身心才會舒暢;只有學會包容,才不會無緣無故地憤怒,只有學會包容,才能欣賞到大自然的無限風光,品味出生活中的無窮樂趣。
包容是一種美德,學會了包容,就學會了釋放自己。
包容篇七
一
時間:美國發動的越.戰期間
地點:越南的某個村莊
時間:20xx年
地點:伊拉克某城市
杰克的兒子杰瑞穿上了軍裝巡邏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他不顧爸爸的反戰情緒身臨這片戰爭的土地,目睹了多少生命的逝去。他漸漸搞不清來時的初衷,變得迷惘不已。當他舉起槍面向一位偷襲他們的伊拉克少女時,卻怎么也扣不下扳機,腦中只是浮現著爸爸曾經和他說起的當年爸爸回家時的模樣。瞬間,爆炸聲已響,杰瑞倒在了血泊中。當杰瑞的骨灰送到杰克手中時,十七年蟬又在高唱,唱得杰克辛酸、落淚。
面對生命,十七年蟬唱出了它無比的熱愛之情。人類對這種“噪聲”給予了包容,是源自對生命的熱愛,而人類自己卻作出了最愚蠢的選擇——戰爭。杰克因越南男孩的放生學會了對生命的包容,杰瑞卻因為對生命的包容喪失了生命:一切起源于戰爭!十七年蟬之歌,生命之歌,反戰之歌,包容之歌!
撥開戰爭的烏云,讓包容還生命一份安寧!
包容篇八
一開學,英語補習班給我分了個女同桌,叫周丹。大腦袋,爆炸頭,松松垮垮,邋邋遢遢,整個一“恐龍”級。我好“杯具”啊!還取了個英文名字叫“琳達”,不如叫“胖丫”,叫“lion”算了。“lion”,“獅子”,嗯,不錯,挺形象。暗暗地,我給她取了個外號叫:“lion”。
我在課桌上畫了條“三八線”。并和她約法三章,互不過界。
“lion”學習一般,嗓門特大。讀起課文,聲如洪鐘,甕聲甕氣,跟“功夫”里的大喇叭有一比,我很鄙視她,也從不給她好臉色。每每見她笑瞇瞇地貼過來,我便大喝一聲:“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滾!”。
我對她的厭惡態度僅僅保持了兩周你,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說起原由,還得說說上周單元測試的事。
上周六單元測試,正在答題,我的鋼筆竟然罷工了,一滴水也不出,我急得滿頭大汗,差點哭出聲來,這時“lion”悄悄伸過手來,遞給我一支中性筆。我才順利地答完了題。那支中性筆很可愛,只有8厘米長,金黃色,上面還有個可愛的王子,我愛不釋手,哎!還回人家吧!誰讓咱是男人呢!
“這支中性筆是親戚從法國帶來的,我很喜歡,干脆,送給你吧!”同桌的話,真是一鳴驚人,給我的震撼可不是一般地大。我一下子怔住了。
好半天,我才疑惑地問:“我對你那樣,你怎么對我這樣呢?”我兩手擺弄著衣角,低下頭來,臉有點發燒,可能紅了一點吧!
“媽媽說,對待同學要真誠,有一顆包容心。我們一定會成為好朋友的。”
看著周丹真摯的眼神,我羞愧地笑納了這支中性筆,誰叫它那么可愛呢!
周日的課上,再看同桌,圓圓的臉,大大的眼,也不那么“恐龍”嘛。我偷偷地擦去“三八線”,幸好“lion”的外號還沒有叫開,干脆,損失幾個腦細胞,另取一個吧,還得褒義些。將心比心,我也要對她包容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