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演講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拒絕浪費糧食演講稿篇一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回望過去,人們提起中國,頭腦中蹦出的第一個詞就是“地大物博”。可面對能源,水資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恐怕沒有幾個人會脫口而出這個詞了。
拿水資源來說,水短缺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突出,如此緊迫。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就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水資源的嚴重短缺將會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人類進步的“瓶頸”。
時下,建設節約型社會被提到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卻是與節約完全相反的一種情況:學校引進的直飲水工程本意是為方便同學們飲水,可有時競會出現同學用直飲水洗手,洗臉的身影,學校供應的開水也只是發揮了它們熱傳遞的功能,暖完手后就直接被倒掉所有這一切難到不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嗎?我們對“節約”的認識和重視的程度到底有多少?有這樣一句廣告語:“人類的最后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我想沒有人會愿意讓這則公益廣告變為現實吧!
我國不僅是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而且是目前世界上資源利用效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在相當程度上是依賴資金,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等生產要素的粗放投入實現的,我們不能不重視國家能源短缺這個事實。能源是國家戰略性公共產品,是國家的生命線。作為能源總體戰略,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將節約資源提升到基本國策的高度。
我們作為中學生,就時刻為國分憂,建立強烈的資源危機意識,充分認識節約對國家,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重要意義。
因此,我們在此倡導青年節約先行者的戰斗檄文!青年節約者宣言:節約是青年人的時尚,節約是先輩們的光榮傳統,我們將因為踐行節約而光榮;浪費是我們的敵人,浪費絕不是美德!約束自己,便是對浪費的有力抨擊!我們青年人是走在節約前沿的生力軍,是踐行節約的希望!我們應當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節約重在實踐,貴在堅持,與浪費戰斗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同學們,讓我們一同對著國旗宣誓:節約從我做起,多此刻做起!
拒絕浪費糧食演講稿篇二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可是,在學校食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許多同學將只吃了兩口的饅頭、整碗的飯菜倒掉。不一會兒,泔水桶就倒滿了。看著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真是令人感到可惜!
1、愛惜糧食,避免剩餐,減少浪費,把碗里的飯吃干凈。
2、不偏食,不挑食。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3、就餐時保持安靜,文明就餐,愛護餐具,保持餐桌衛生。
4、積極監督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希望同學們積極響應,自覺履行倡議,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文明就餐,節約糧食,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
同學們,我們一定行!
拒絕浪費糧食演講稿篇三
大家下午好。
“今天你光盤了嗎!”怎么樣,是不是很熟悉呀!對,這是光盤行動!
什么叫光盤呢?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里的食物。這聽起來十分簡單,有人會問:“不就是吃光盤子里的食物嗎,這有什么難的。”但是,在這個時代里,人們浪費已成為一種習慣。想讓人們不浪費,其實要看每個人。
有一句詩說的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只有吃光盤里的食物,才對得起辛勤耕作的農民。拒絕浪費,從我做起,曬出自己吃光的盤子,一起向浪費說不,爭做節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瞧,這句話說得多對。
外出就餐時,你有沒有剩過飯菜或打包?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對類似的問題不屑一顧,因為在他們看來,打包是種丟臉的行為,這早已是遠離饑餓與食不果腹的年代,已不必再去對所謂的剩菜剩飯斤斤計較。
而正在發起的“光盤行動”,顯然是在試圖提醒與告誡我們:饑餓感距離我們仍并不遙遠,要知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的食物,是有些國家一兩年的口糧啊。
在世界糧食日里,國家糧食局首次向全國糧食干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愿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每個人當然不必都去重新體驗饑餓,但我們的確要找回一種對于糧食的溫暖與敬意。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大家一起來光盤吧!
拒絕浪費糧食演講稿篇四
在我們的眼里,飯菜是從廚房里出來的,衣服是買來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貌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默念著這首詩,農民在毒辣的太陽底下,拖著疲憊的身軀,低著頭,一寸一寸土地,一顆一顆的把雜草找出來拔掉,只為了莊稼能長的更茁壯,一滴一滴的汗水,隨著陽光灑進土里,保證了一顆顆米粒的晶瑩飽滿。想到這個場景,對照我們平時的行為,我的心就不由自主的觸痛。
米粒養育了我們,我們卻忘了米飯的來源,是我們不夠善良嗎?不,只是浪費成了我們的習慣,迷惑了我們的雙眼,沒有感覺到浪費也是一種犯罪。這首《憫農》詩,也只是成了考試卷上的一道考題。
1942河南饑荒人吃人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太過遙遠。八年自然災害,也只存在于長輩的記憶當中。而我們,含著金鑰匙長大的這一代,卻無論如何不能體會到那是個怎樣殘酷的時代,殘忍到要靠泥土來充饑,人又怎么會殘忍到會吃人。
鏡頭轉到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校園里,一大盆一大盆的飯菜被倒掉,只是因為不愛吃、不合口味、太辣、太淡、太咸......甚或只是因為沒胃口、心情不好。在家里,這個菜不喜歡,那個菜吃厭了,或只是因為父母多說了幾句,扔下飯碗生悶氣。眼看著飯菜哭著喊著進了下水桶。或許我們并沒有意識到,我們每天倒掉的,可能是貧困山區一年的口糧。
讓我們來看看這幾個熟悉的,每天重復的場景吧。
學校食堂里,學生們端著盛好的飯菜坐在了座位上,把自己喜歡吃的菜迅速解決掉,然后愁眉苦臉的看著剩下的飯菜糾結,一副痛不欲生的樣子,還在想著,為什么沒有某某菜,為什么做的菜這么難吃。一直等到大家吃完了,馬上端著飯菜快速而敏捷的倒進泔水桶,飛也似的拉住好友談天說地去了。
在外面餐廳吃飯,坐下點菜,大盆的、小鵬的、中盆的、方的、圓的......總覺不夠吃的點了一大桌菜,山珍海味,飛禽走獸,什么貴吃什么,觥籌交錯,胡吃海塞,也不怕小小的胃兒超負荷工作鬧革命。等至酒酣飯飽,桌面一片狼藉,至少還有一半沒吃完,一個個漠不經心的三三兩兩離開,誰都沒想到還有那么多菜剩著。
浪費,就在食堂里、餐廳里、家里、在一排排冒尖的泔水桶里茁壯成長著,成長到我們已經對此麻木,對此視而不見,偶爾有人指責浪費,也會以“大驚小怪”一言概之。
浪費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意識不到浪費帶來的可怕后果,地球的資源不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像蝗蟲一樣消費著現有的一切,卻意識不到,沒有了糧食,沒有了資源,我們的后代吃什么,人類還怎么生存下去。
“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愛糧惜糧,光盤行動,從我做起!
拒絕浪費糧食演講稿篇五
1. 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
2. 紀念世界糧食日,開展愛糧節糧活動。
3. 細雨落成河,粒米湊成籮。
4. 若要生活好,勤勞,節儉,儲蓄三件寶!
5. 粒粒糧食,滴滴汗珠,愛惜糧食,造福人類。
6. 光“盤”行動,天地“糧”心!
7. 愛惜糧食,節約資源,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8.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9.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10. 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11. 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12. 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來年買條大黃牛。
13. 節糧從我做起,建設節約型社會。
14. 糧食就是生命,知識拯救靈魂。
15. 民以食為天,糧以儉為先。
16. 省下一顆糧食,此時已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
17. 打擊非法經營糧食,維護糧食流通秩序。
18. 人人節約一粒米,拯救世間千萬人。
19. 節約糧食給未來生活多一點機會!
20.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拒絕浪費糧食演講稿篇六
1、教育幼兒應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2、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3、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
4、大膽說出自己對愛惜糧食的理解。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對古詩《鋤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夠背誦古詩。
活動準備
配套的教學用書,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米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2、教師引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第7頁,仔細觀察。
師:快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3、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
4、教育總結幼兒回答,教育幼兒吃飯時應坐端正,不撒飯。
5、教師朗讀古詩《鋤禾》,幼兒跟讀。
師: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6、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
7、活動結束。教師再次強調要珍惜糧食。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在講解時不夠生動,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飯時的表現舉例來說明怎樣吃飯才是正確的課會更生動,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課程要結束時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拒絕浪費糧食演講稿篇七
大家早上好!
我是二年級三班翁潔怡同學的奶奶,今天在國旗下重溫校園生活,我非常開心!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爭做光盤好少年》。
“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這是光盤行動的口號。光盤行動是一種大眾自發認識到節約糧食,倡導節約糧食資源的一種方式更是一個符合當前的社會發展的積極行動。
孩子們,奶奶在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是經常吃不飽的,那時候的糧食和副食品都是憑票供應的,全家人口又多,每個月的糧食根本不夠吃。我們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魚和肉。你們可以回家問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都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而如今生活條件好了,越來越多的浪費糧食的現象卻蔚然成風,在家里也好,在外面也罷,人們為了方便、彰顯氣派,不惜浪費了大量食物,甚為可惜。
同學們,根據可靠數據,每年消費者僅餐方面浪費蛋白質和脂肪就達800萬噸和300萬噸,最少倒掉約2億人口的糧食。“全世界饑餓人口超過10億,全球平均每年因饑餓而亡的人數達100萬,估計每6秒鐘就有一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如果我們每天減少食物浪費5%,就可救活400萬饑民!”相信無論誰看到這樣驚人的數字,都會感到驚恐,都會啞口無言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光盤行動”的要求,都要有自覺節約資源的意識。我們不能只為了當前生活的舒適,而去浪費糧食。要知道,誰也無法預測自然災害會在什么時候發生。我們從小要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我家孫女從小就養成了吃飯菜不挑食的好習慣,做什么吃什么,買什么穿什么,生活上向最低標準看齊,不攀比,學習上向最高標準看齊。同學們,如果外出游玩或就餐,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就打包,不要因為怕麻煩而倒進垃圾桶里,如果我們都能做到不浪費一點糧食,那么就等于會挽救很多將要餓死的人。所以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
同學們,尊重糧食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大傳統美德。你們是現代的文明人,就要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行為修養、文明修養,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慮后果。“光盤行動”的出現就是證明現在的浪費行為已經很嚴重,所以每個人務必節制自己不好的浪費行為,為自己,為國家,為世界做出力所能及的事。同學們,從今天起,讓我們每個人成為“光盤一族”吧!世界是你們的,你們屬于世界,關心我們身邊寶貴的糧食吧,它是我們人類的珍寶!
謝謝大家!
拒絕浪費糧食演講稿篇八
1、購買適量的食物,吃多少就買多少。
2、去外面吃飯時,不能亂購一通,吃完了在買,如有剩余要打包。
3、制作“節約糧食”的海報張貼在倒飯區。
4、如發現有倒飯傾向,應及時勸說。
5、爭做“節約糧食”小使者,給他人做榜樣,做示范。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惟艱”同學們,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珍惜食物,從我們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節約糧食,讓我們爭做“節約糧食”小使者吧!
倡議人:xxx
日期: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