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技入戶蔬菜工作總結篇一
1、加強學習。積極參加指導員技術培訓,提高自身科技素質和技術指導水平。
一年來,為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積極參加了《xx第一期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班》、《xx縣xx年抗旱促春耕暨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培訓》等農業局組織的農業科技入戶技術指導員集中培訓活動,系統全面地學習了水稻、大蒜、包谷和蔬菜的栽培管理技術和抗旱栽培管理技術及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提高了專業理論知識,增強了自己入戶指導的信心,也增強了入戶指導的深度和廣度。
2、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目標。
及時了解各個示范戶的生產水平和種植習慣,根據示范戶的需要和農業局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年度工作計劃,通過工作計劃的制定,進一步確立了指導思想,明確了工作目標,落實了工作措施。為全面更好的做好技術指導工作奠定了基礎。
3、認真制定入戶指導方案。根據不同科技示范戶的情況,編制了入戶分戶指導方案。通過分戶指導方案,農戶可了解今年要為該戶提高的技術服務內容和其要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項等。分戶方案,使指導員和示范戶能夠互動起來,能夠更好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標。
4、開展多種形式指導服務工作。一是入戶與示范戶面對面進行技術指導服務。每個月到各個科技示范戶田頭指導不少于2次,及時幫助示范戶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二是積極利用現代通訊工具,開展電話咨詢和發送短消息等形式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為示范戶提供及時便捷、高效的技術指導;三是廣泛開展技術資料發放工作,根據不同品種和季節,編印栽培技術資料發放到科技示范戶手中,使示范戶能夠按照技術資料的要求,進行科學種植和田間管理。為推廣普及農業科技,提高科技應用水平,我采取舉辦培訓班、印發技術資料和現場交流等措施,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來共舉辦科技培訓班3期200人次;印發技術資料2期200份;組織水稻旱育、旱育淺插稀植、病蟲害防治和水稻品種展示現場交流各1次共4次。
5、深入調查,培育高產典型戶。實現以點帶面的生產格局。通過對自己所指導的10戶水稻科技示范戶進行摸底調查,再以這10戶為基礎每戶帶動自然村中接受能力好,相信科學的20戶農戶,同時選出了中和村董品芳和文筆湖村的杜春松戶作為水稻科技示范戶典型,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在平時的入戶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重點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收獲時,這兩戶的水稻生產效益明顯優于其他種植戶。
6、扎實開展技術服務。為提高科技示范戶科技應用水平,充分發揮以點帶面、以點促面、帶動發展的作用,我努力服務,充當技術后盾。一是堅持不間斷走訪科技示范戶。每月走訪各示范戶不低于2次,多的達4次,了解掌握示范戶的生產生活情況,做到心中有底,去年10月至今共下鄉200余天,走訪示范戶420戶次。二是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農藥和配方肥。
1、全年累計推廣新技術3項(水稻肥床旱育淺插稀植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稻病蟲草綜合防技術)、新品種1個,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配方肥和精制生物有機肥42噸,示范戶以及輻射帶動戶新技術、新品種、新農藥、配方肥應用入戶率100%。
2、據調查統計10戶示范戶共輻射帶動組200個農戶,498畝稻田總產333.66噸,比上年增產42.04噸,增長12.6%。
3、科技示范戶“三個能力”顯著提高
一是提高了學習接受能力。通過技術指導員入戶零距離的技術指導與培訓,示范戶學習技術的興趣更高,不但主動問指導員肥料怎么用,產量怎樣測,病蟲怎樣識別等,而且提出的問題逐步加深,還提出了其他作物、養殖、農產品加工等農民關注、實用的技術問題。
二是提高了輻射帶動能力。在項目實施中,示范戶從技術指導員的言傳身教中學到了真本領,在生產實踐中獲得了好收成,在示范帶動中贏得了好聲譽,而且還享受到了物化補貼,深切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愿意真心實意地服從技術指導員的指導和安排,帶領周邊群眾科技致富,爭當示范戶已成為全鎮農民的新愿望和行動。
三是提高了自我發展能力。通過技術指導的范圍不斷拓寬,示范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指導員及時找有關專家咨詢,滿足示范戶的要求,示范戶的自身發展也更加全面,指導員不單單是指導水稻科 技栽培,還要指導示范戶進行其它作物大蒜、蠶豆、包谷、蔬菜、果樹等管理、有時還指導農戶進行農產品加工、農資經營,提高了示范戶的收入。
示范戶的傳統種植觀念一時難已改變,生產積極性不高,生產關鍵技術掌握不夠,素質有待提高。同時自身的技術也不全面,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學習,特別是業務學習,提升自身科技素質。對示范戶要加強系統的技術培訓和引導,加大宣傳力度,認真遴選好下一年的示范戶。
科技入戶蔬菜工作總結篇二
第二,對新的一年,農民渴看學習什么新的技術,渴看把握什么新的農業知識,進行調查和摸底,按照農民的需求,調整培訓的知識和內容;第三,對哪些能參加培訓的職員進行摸底登記,把握職員分布情況,對培訓地點的選擇上以方便農民學習為主。以上預備工作完成后,由成人中心校協同農技中心和農經中心職員共同商量,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以確保全年培訓任務的完成。
在每次培訓過程中,采取靈活多變的培訓方式,進進村莊,走到農戶家中和地邊、田頭,理論講解和現場實踐相結合,利用農民勞動空余時間來進行培訓,培訓中還以解答農民的疑問為培訓的主要形式,使農民聽有滋味、學有愛好,都達到了預期的培訓效果,受到了廣大農民的熱烈歡迎。
成人教育我村積極同鎮農科站有特長的職員共同合作,今年共舉辦了4期培訓,共有130名社會青年參加了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由專業技術職員進行授課,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少講多練,現場操縱。主要培訓內容有《“兩長一短”烤煙烘烤新法》、《教育法》、《勞動法》和《斷奶雜交豬快速育肥法》等實用技術。
1、農村的發展是離不開帶頭人的,有了好的帶頭人,就能使農民早一天走上致富路。
我村積極同鎮政府合作,共同培訓農村致富骨干。把村里思想好,有工作熱情的青年組織起來,讓他們首先學到一些致富的本領,在自己致富的同時,讓他們擔任村干部,帶領全村人共同致富。
2、今年對部分農民工進行了有關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的培訓,培訓共舉辦一期,培訓了35人。
通過培訓使這些農民工把握了勞動合同法,也公道地維護了自己的勞動權益。
一是在工作上思想不夠解放,創新精神不夠。
二是在發展農業科技上辦法少、措施少,工作力度不大。
三是在發展農業科技的信心不足。
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改進,總結經驗,尋找差距,更好的做好今后的工作,為我鄉農業科技和經濟的超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科技入戶蔬菜工作總結篇三
農業科技入戶工作是現階段我國農技推廣體系和農民經營特點的現實選擇,是通過鎮級農技人員培訓好,村級農業示范戶,由于示范戶帶動輻射其它農戶,從而形成“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長效機制。省市上級主管部門把農業科技入戶工作作為農業工程項目推廣實施。這對我們農技人員的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我們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同時也為我們農技人員提供機遇,深入基層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施展才能的一個很了的平臺。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我鎮對示范戶的落實工作,采取大穩定,小調整的做法,首先,要選擇綜合素質比較高的農戶,并能達到“三個要”的標準,三個要,即落實的科技示范戶要熱心農業科技工作,要有一定的知名度,要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樣才能學好科技,用好科技,輻射帶動其它農戶。為推進高效農業的發展,在xx的示范戶50%為種養專業戶(四戶大棚專業戶,一戶種養大戶)。選的示范戶全面要求公示,這樣示范戶既有光榮感,又有責任感。依據各個示范戶的生產規模和種養特點,分戶擬好入戶方案。為按部就班地抓好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對示范戶建立經常性的聯系。關鍵是要與示范戶談心、交心,建立工作友情,想示范戶所想,急示范戶所急,關鍵時刻隨時趕到。今年1月27日夜下了一場五十年未見的大雪,這對大棚專業戶是一場嚴峻的威脅和考驗。28日一大早指導員xxx主動冒著大雪嚴寒,前往xx看農業示范戶大棚情況。當時,xxx二都說我們夜里掃了一次雪,大棚沒受影響,謝謝xx,還專程來看,事后將大棚受災情況匯報市主管局,受到市農業局、戴南直屬站的高度贊揚。
三是對示范戶建立正常性面對面,實打實的指導。在指導形式上力求多種多樣,真正解決好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問題。近幾年來,通過我鎮技術指導員共同努力,共同摸索了三種入戶指導方式。一是集中指導與入戶指導相結合,二是發資料輔導與電話咨詢相結合,三是指導員講與示范戶交流種養經驗相結合。4月12日下午在三舍村對示范戶集中輔導,采取了一學、二聽、三看、四輔導的形式。一學就是學習:泰州農業“發展高效農業是農民持續增收的主要基礎”。二聽四位大棚專業戶交流大棚種植及未來發展情況的打算。三看示范戶夏瑞宏的大棚蔬菜。四輔導當前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當時三舍村支書示范戶焦國兵說像今天的入戶活動真是面對面,實打實的指導。咱們從內心感謝指導員為農服務的務實精神。
今年我鎮科技入戶工程實施10個村100名示范戶,一年以來,我鎮指導員注重抓典型,搞示范,力爭提高社會效益。今年6月份,正值大棚盛產蔬菜瓜果季節。我鎮號召全體技術指導員,深入到村到戶到田,重點幫助大棚專業戶解決生產上的技術難題,我鎮農技中心副主任朱樹新等指導技術員,深入到大棚專業戶。采取面對面指導示范戶抓好大棚蔬菜生產技術。后將我鎮技術員指導農業示范戶先進典型經驗通報到上級主管部門。其中有一典型經驗于6月18日刊登到《農民日報》科技入戶專版欄目中。
在今年9月25日突然發生低溫寒流時,為了不讓中遲雜粳稻不受寒流襲擊,農技中心支部書記劉雙喜立即組織農技中心的全體,號召全鎮農戶對中遲熟粳稻立即上水保溫,減少溫差,盡最大努力減少災害性損失,此次農業措施受到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廣大農戶的好評。
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項目,是一項功在當代,惠在千秋的大好事,我們將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增強服務觀念和責任感,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典型,搞好示范,抓好服務,提高效益,努力開創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的新局面,為新時期的農業增效,農戶增收,農業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科技入戶蔬菜工作總結篇四
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是各級政府重視的一個富民增收項目,是農業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之一。實施稻麥科技入戶是轉變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手段。通過科技入戶工作的實施,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科技要領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觀念新,生產技能好,輻射能力強的農業科技示范戶隊伍,全面推進農業科技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的普及率、到位率。
1、遴選農業科技示范戶是做好科技入戶工作的一項基礎工作。選擇的好與差,直接影響到農業科技示范效果,直接影響到輻射帶動能力,注重科學,群眾公認,樂于幫助和帶動周邊農戶,接受科技的種植大戶,為稻麥科技示范戶。
3、做到集中培訓與分戶指導相結合,在稻麥播種季節前,或病蟲防治的關鍵季節,或農閑季節,把示范戶集中起來。系統講解小麥、水稻的栽培知識,及病蟲防治知識,讓農戶從播種到收成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掌握。特別是掌握關鍵季節,及病蟲防治關鍵點。
4、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因示范戶分布在不同的村,其水系及土質不一定相同,根據以上情況,因地制宜,分類制定指導計劃,積極推廣新品種及機插秧技術。
5、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當前有機肥使用嚴重不足、重氮輕磷缺鉀、肥料運籌不合理、方法不科學等問題,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水稻、小麥需肥規律、土壤類型,制定施肥技術。做到有機無機相配合,氮、磷、鉀相配合,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相配合。改變了施肥方式,減少不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增產。使廣大農戶在科技示范戶的帶動下真正得到實惠。
6、通過稻麥科技入戶,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力爭為農戶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針對人們多數不能夠平衡施肥的現象,集中培訓小麥拔節肥的施肥問題。群體葉色正常退淡的情況就要及時施用拔節肥。葉片披垂,不脫肥的田塊不施拔節肥。在近幾年稻瘟病逐年加重的情況下,在今年六、七月,分兩次秧田現場指導農戶,防治好稻瘟病。于秧田期用咪鮮胺+稻瘟靈,防治稻瘟病兼治飛虱等。七月初,用銳勁特防治稻瘟病兼治飛虱螟蟲等。在稻麥科技示范戶的帶動下,稻瘟病沒有大面積發生。在近年稻縱卷葉螟大發生,今年七、八月份兩期螟蟲較重,九月份縣植保站發布信息要求九月上旬一定要重視螟蟲的防治工作。依據苗情蟲情等情況,對稻麥科技大戶相對集中村培訓,現場指導,開出藥單,按時防治。結果控制了危害,取得好收成,受到該示范戶的欽佩。
7、根據示范戶的實際需要,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只要有農戶來咨詢或是打來一個電話,都能及時趕到田間地頭,查找原因,提出處理意見和技術措施,做到有問必答,百問不厭。
通過這一年為示范戶服務,我了解他們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和實際需要。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同時也使我懂得了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成為政策的宣傳員、技術的傳播者,確保完成各項指導任務。
科技入戶蔬菜工作總結篇五
1、本人每月按照要求深入到吉安正幫公司登龍、安塘、鳳凰等種豬場,正幫禽業公司以及廣大正幫肉豬、肉雞養殖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2、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農業和農村的方針政策。如縣委縣政府對肉牛、肉雞、生豬產業的扶持政策,我縣動物春、秋兩季集中免疫注射全免費等政府的這些惠民政策,每次下鄉從不放棄宣傳,及時傳達到每一個畜禽養殖戶。
3、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培訓。20xx年9月911日參加江西省畜牧獸醫局組織的全省《獸藥gsp檢查員培訓班》,20xx年11月1519日參加市人事局和市農業局舉辦的全市《20xx年農業專業科目繼續教育培訓班》。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完善了自己的知識結構,更新了知識,拓寬了視野。
4、積極向專業刊物投稿。分別在《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xx年第2期發表《查處一起違法屠宰經營病豬肉案》,20xx年第5期發表《一起生豬佩帶牛耳標案》,為我縣豬肉及豬肉產品安全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在《廬陵科技》20xx年第4期發表《規模豬場豬瘟凈化措施》,為我縣各類豬場的豬瘟凈化工作起到了積極的示范指導作用。
5、積極推廣先進實用技術,使示范戶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利用規模豬場豬瘟凈化技術,協助吉安正幫登龍種豬場制訂具體的豬瘟凈化措施并予以實施,該場兩次豬瘟血清學檢測均為陰性。幫助肉豬養殖戶劉紅艷制訂具體的疫病防制方案,使該養殖戶生豬健保水平明顯好于往年,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6、積極參與縣委農工部和縣畜牧局組織的“肉牛、肉雞、生豬三大產業政策巡回宣講及肉雞養殖技術培訓,先后到澧田、萬福、大沖、天河、敖城、永和、梅塘、登龍、北原、敦厚等鄉鎮授課,參訓人員近千人。20xx年12月312日參加縣就業局和永和鎮聯合舉辦的農村富余人員創業培訓授課,參訓人員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