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屬于現實活動范疇。它是演講家通過對社會現實的判斷和評價,直接向廣大聽眾公開陳述自己主張和看法的現實活動。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音樂風云演講稿篇一
音樂是生命的源泉。一首幽靜的音樂如一縷淡淡馨香,沁人心脾;一首高亢的音樂如一股向上的力量,催人奮進;一首悲傷的音樂如一顆咸咸的眼淚,勾起辛酸往事;一首快樂的音樂如一個燦爛的笑臉,回憶快樂瞬間。
一個人無聊的時候,一首幽靜的音樂便成了最好的朋友,當那一串音符貫入耳膜,一瞬間置身大自然,鳥語花香,小溪潺潺,音樂時時圍繞身邊。這時,我不再感到孤單,一切煩惱煙消云散,我懷著一個明朗的心情期待明天依舊陽光燦爛。
一個人低沉的時候,一首高亢的音樂就成了最好的導師。只要音樂聲以響起,熱血便涌上心頭,激活一顆受傷失落的心,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頓生。雖然眼前是暫時的黑暗,相信有一首高亢激昂的音樂會帶我沖出黑暗,奔向黎明;忘記更多的失敗,讓音樂帶著我卷土重來。
一個人傷心落淚的時候,總有一首悲傷的音樂作陪,只有那時的樂聲是發自心底的呼喚,只有那時,才能感受到悲傷音樂的真諦,只有那時體會更深。
一個人拿著老照片癡笑的時候,也會有一首歡快的音樂伴隨。那歌詞中的一字一句,那回憶中的點點滴滴,帶著我回到每個快樂瞬間。
我喜歡音樂,就像柴可夫斯基說的: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只有音樂能夠說明安靜和靜穆。
音樂是心底的呼喚,音樂是最真的想法。我喜歡聽音樂,那是每顆心最精華的珍藏,我喜歡聽音樂,那是每個人最樸實的心話,我喜歡聽音樂。
音樂風云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我是來自鳳凰幼兒園----我叫廖小霞,我征文的題目是《我幸福!我是一名幼兒教師》。
自古以來,人們總是用詩一樣的語言和火一樣的熱情來贊美教師,常常把教師比做辛勤的園丁、忙碌的蜜蜂、燃燒的蠟燭。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做一名老師,因為我覺得老師是非常神圣的職業,老師在我心目中是最偉大的。現在的我真的就站在了這里,被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稱之為“老師愛我我愛她,我愛老師象媽媽”的老師媽媽——一名光榮的幼兒教師。
初為人師的那段時光記憶猶新,20xx年2月份,開始踏上工作崗位時,我信心十足。然而,想象畢竟與現實不一樣,面對孩子們的頑皮搗蛋,面對他們的不聽指揮,面對他們之間的打打鬧鬧,面對這一切,我開始茫然……我束手無策,無計可施。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而教育孩子卻不是誰都可以的。”我迷茫但是我會拿出強烈的責任心責任感,扛起我肩負的神圣使命。
在實習期間,園長把我安排在中班,班上配備的都是幼兒園非常有經驗的老師,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我感到非常的開心,之前的迷茫已經化作了強烈的責任感,根據幼兒園工作的需要,我還負責了接送車的工作,在一學期的跟車過程中,我認真履行接送車教師的崗位職責,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很順利完成了一學期的工作。
生活上園長一直把我們當做她的孩子,給了我無比的自信,也給了我大力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對工作充滿了激情,她把愛無私的奉獻給了我們,我感到非常溫暖與幸福,于是,我也默默地在心底為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我要做個孩子喜歡的老師,做個家長信任的老師。
每學期的新生家長會,我都會跟每一位家長說這么一句話:“請相信我們,孩子交到我們手中,我們將用“真誠”關注每位孩子,用“信任”相信每位孩子!這就是我們對您的承諾。”看到家長們一個個殷切的眼神和對我們信任的表情,我也深深知道自己對家長承諾話語的分量。只有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兌現自己的承諾。同時,也深感到這句話說說容易,做起來何其的難。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堅信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因為我現在是快樂的,幸福的。在工作中,與孩子們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曾經發生了許許多多打動我心扉的故事,這些事使我真正體會到了作為幼兒教師的人生價值,感受到了幸福與快樂。
現在,當有朋友問我:“你喜歡幼師這個職業嗎?天天被孩子們那樣吵你受得了嗎?”我會自豪的回答:“我覺得很快樂”。每天清晨孩子們一聲聲的“老師早上好!”每到節日時家長們發來的一條條的祝福短信,教師節孩子們送來的一束束鮮花,就像一陣陣清風撫慰我疲憊的心靈,我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我認為幼兒教師應該有另一種境界,應把教育工作當作是一種幸福的體驗,孩子快樂成長的過程也正是我們幼兒教師體驗生命價值的過程。只要家長和社會多一些體諒、多一些認可、多一些理解與支持,我們的工作一定會更加和諧、快樂和幸福。
祖國的花朵我培育,明天的太陽我托起。我覺得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是最神圣最美好的,這是我今生無怨無悔的選擇。我驕傲,我自豪,因為我是一名快樂幸福的幼兒教師。
最后,祝各位領導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
音樂風云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音樂教師。我知道,以我淺陋的"井蛙之見",無法釋解"師德"一詞的內涵,僅希望,用我的實踐和觀點,能夠和大家一同領悟"師德"的偉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在"樂"海》。
"厚積薄發、激活靈性、以愛育愛、達德成才"——在學校"愛的教育"理念下,音樂教師借助美妙的音符書寫"師德",表達"真愛",滋潤"靈魂"!
要讓音樂飛出課堂,全方位滲透學生的校園生活,是音樂教師當仁不讓的職責。
于是,舞蹈室里,紅地毯上,農村孩子舞姿翩翩,自信和堅強寫在汗水津津的臉上。
于是,大課間不再塵土飛揚,人仰馬翻。美妙的歌聲回蕩于廊道亭間。
因為有了我們,藝術節紅紅火火,星光四季耀眼;
因為有了我們,校園變的生機無限,課堂變的色彩斑斕。
我知道,我是一滴弱小的露珠,不能掀起推波助瀾的浪濤,但可以潤澤幾株渴望成長的禾苗。
我知道,我的才智無法準確地詮釋"師德"的圣潔和崇高,但可以從孩子的眼神里,評價自己行為的高尚或渺小。
孩子是美麗的,音樂是美妙的,我的職業是崇高的!愿我的愛伴著孩子在音樂的海洋中自在遨游!
音樂風云演講稿篇四
或許最喜歡聽音樂的那種感覺吧!在我想哭的時候,它會陪著我,靜靜地,默默地,把我融入它,讓我和它一起傾訴,任她知己般攙扶著我,輕水涓流,緩慢空曠,穿透胸腔,直抵靈魂,讓心釋放于斯。在我想笑的時候,它輕快悠揚,讓家的每個角落都跳躍著它的歡快,讓我的心情翩翩起舞,輕松而明快,簡單而閑暇,在跳動的音符中感受心靈的休憩。
音樂可以調節心緒、陶冶情操,還有助于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們和諧相處。
音樂能改善大腦功能,協調大腦左右半球,從而提高人的智力。
音樂能影響人格,人格成長中情感培養是最重要的方面,音樂包容了人的情感的各個方面。
音樂能直接作用于無意識,在心理治療中有特殊功效。
音樂風云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今天我競選的是音樂課代表一職。對此我是有信心的,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我,投我一票。
第一點,我在曉雯學過兩年的音樂,還會彈電子琴,音樂樂理知識也非常優秀,唱歌也非常好聽。
第二點,我希望得到鍛煉。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臺演講,我性格內向,不愛表現自己。通過這次,我希望我會大方一點。
假如我真的競選上了音樂課代表,我將會用旺盛的精力和十二分的熱情對待每一個同學,關心每一個同學,幫助每一個同學。如果我落選了,我不會灰心,因為這就是我還有不足之處。我一定會把那些不足之處改掉,爭取下一次競選時,能成功競選。
學習讓我增長了知識,造就了我。我會好好做好這一項工作的。真正的決定權在你們手中,只有你們那寶貴的一票。是花,就要開;是樹,就要成才;是石頭,就要鋪成大陸;既然是音樂課代表,就要做一個出色的榜樣!請大家投我一票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音樂風云演講稿篇六
我站在陽臺上,打開音響,里面傳來了優美的音樂,我細心地傾聽著,生怕漏掉每一個浪費這短暫和美妙的瞬間。
它,開始緩慢、憂郁,使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都沉靜下來,不再閃爍了,也不再竊竊私語了,一切都那么安靜。天空是靜靜的,夜是靜靜的,一切都那么安靜。
它像一枝小花,散發著清香,使我的心隨著花香飄向遠方……
突然,它像叮咚的小溪,傾瀉著,傾瀉著,使我的心也跳動起來,星星在跳舞,月亮在微笑,天地在歌唱,頓時,一切都活躍起來,像在開一個party!
啊,音樂!你是多么偉大,你能夠使衰傷的情緒一掃而光,你能使狂歡的人們啜泣。
在美的音樂里,有美的真諦,美的色彩,而它本身便是美麗的結晶!在美的音樂里,有你有光輝燦爛的理想之國,仿佛生活和命運都迸發了絢麗奪目,迷人的光彩,令你如癡,令你如醉!
人的生活里不可能沒有音樂,音樂是人類的一半,它伴隨你成長,一個沉浸在音樂里的人,哪怕他平時最粗暴,此時此刻,也會顯得那么溫柔、可愛。
我喜歡莫扎特的音樂,他的音樂左右逢源,行云流水;我喜歡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它使我深沉、憂郁、翩翩瀟灑;我喜歡貝多芬的音樂,嚴謹、雍容、博大、豐贍,是他音樂的特點;我喜歡肖邦的音樂,他的作品如春潮、如月華、如鮮花燦爛、如水銀瀉地。他們的作品給我一種神圣,一種清明,一種靈魂淋浴的通暢爽潔,一種對于人生價值包括人和的一切困擾和痛苦的代價的理解和肯定。
什么是音樂?音樂是人類的愛和智慧升華,是人類對理想的憧憬和呼喚,它能抒發人的感情,幫助人們解除痛苦,為成功者歡呼……它,使人的心變得舒暢!
我想,只有一個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人,才會使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燦爛。
在音樂的王國里,我仿佛已不復存在,整個身軀,整個思想都溶化進這音樂的旋律中,真想不到這塵世上還存在著一個我!
音樂風云演講稿篇七
嚴格地說,我們并沒有做到一直在堅持真音樂,象假唱假彈這種事我們也都干過。我先代表我們樂隊檢討一下,我們確實沒有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老崔發起的“真唱運動”我覺得到現在為止都對電視臺的假唱現象沖擊不大,主要是因為有機會經常上電視的這些歌手基本上都不怎么響應,響應的都是那些一直活躍在地下演出的樂隊,而這些樂隊本身就很難有上電視的機會。這就特別尷尬。所以現在雖然是立法了,但是電視臺里的假唱現象還是很普遍。我們就在今年春節前錄一個北京臺的節目,那天還有不少歌手在假唱,比如蔡國慶這樣的老前輩,而那天明明是可以真唱的。現在有些歌手已經到了“能假唱就假唱”的境界。我記得我們演完在休息室,化妝師問我,您剛才是真唱嗎?我說是。她說那您可真挺厲害的。她這話當時說得我沒法往下接,聽著象是夸你但感覺就那么別扭。你說這真唱有什么可厲害的?這就跟清潔工掃馬路一樣,您干的不就是這個嗎?您總不能說您拎著條帚在馬路上溜達兩圈兒就完事了,您不得掃干凈了嗎!歌手現場唱得好那才叫厲害!要說能出聲就算厲害,那錢柜、麥樂迪里見天整宿整宿地嚎的那些不都挺厲害的?這就說大家對歌手的要求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
還有這假彈,我們是玩樂隊的,對這個感觸比較深。搖滾樂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現場,但是電視臺的演出經常就把這種樂趣給剝奪了。我們也是年初在中央臺錄一個奧運的晚會,導演事先對樂隊演出的設備根本就不了解,我們還特意提前打電話問這設備行嗎夠不夠使的,導演說沒問題你們就來吧,結果一去根本就沒法演,最后折騰半天,只能是唱是真唱,樂隊是假的一通瞎比劃。當時那導演氣得自個都嚷嚷:這不逼良為娼嗎?其實他就是那老鴇。
我覺得咱們之所以造成現在這種局面,主要是因為沒有一個有凝聚力有責任感并且具有法律效力的音樂人工會這樣的組織,現在大家都各自為戰,惡性競爭,就盯著眼前這點兒利益,就這么一直惡性循環著。其實音樂這塊的假只不過是咱們這個大環境的一個縮影,現在各行各業假的東西都挺多的,指著歌手都能獨善其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如果電視臺不能提供真唱真奏的條件大家就都不去,這件事就好辦了。反過來電視臺也一樣,電視臺做為第一媒體,本身就有責任有義務給觀眾推薦真正好的音樂和好的現場,這樣才能相互平衡,才能良性循環起來。
再有就是我想說這多元化的問題,“百花齊放”喊了這么多年了,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我們去年第一次參加東方風云榜,當時我感覺挺吃驚的,因為這是第一次在電視臺直播的大型音樂頒獎典禮上有真樂隊在現場演奏,而且我們去年唱的那首歌如果換在北京的這些電視臺,估計沒一個敢讓我們演的,而東方風云榜還把歌詞字幕都清清楚楚地打在大屏幕上。從這點來說,我覺得東方風云榜挺有魄力的,包容性比較大。
現在頒獎典禮特別多,電視臺電臺網絡的,但都大同小異。我記得一個老外看完去年tom網的頒獎典禮說,你們這有什么意思啊?感覺這音樂都是一模子刻出來的。這是為什么啊?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因為沒有搖滾樂,因為pop類的這種音樂很容易給人感覺差不多,但搖滾樂就不一樣了,它本身風格就很龐雜,想象力也比較豐富,特別多元化。但是現在主流媒體給搖滾樂的空間實在太小了,而且咱這兒這么多年一直都沒有一個搖滾樂和流行樂相對公平競爭的平臺,現在東方風云榜是往前邁了一步,我就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早一天看到中國原創音樂真正的百花齊放。
音樂風云演講稿篇八
在校園里,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有時引人注目,意氣風發,更多時候,他們很不起眼,甚至少有人問津。他們的名字,叫做音樂教師。 是的,音樂教師,我們驕傲的名字!我們是音樂的使者,我們是藝術的火種,我們是向學生傳播美好音樂,為學生打開藝術之門的引路人。
曾幾何時,我們所任教的是“副科”,是語數外老師爭相挪用的“唐僧肉”, 是“技能科”。是啊,音樂學科的確有一定的技能性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它的.人文性啊。因此,從走上講臺的第一天起,我就著力注重對學生人文關懷、人文精神的培養。在訓練學生音樂技能的同時,強調學生的情感和態度。注意把音樂放置在文化脈絡中來介紹,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中的文化內涵。不僅注重宏揚中華民優秀音樂文化,而且把世界各地區、各國家的民族音樂作為重要內容引入課堂,大大開闊了學生的文化視野。
我深知“如果一個教師停止了學習,他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課堂下的我如饑似渴,廣泛涉獵,文學、美術、曲藝、影視,竭盡所能,盡力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體會音樂在文化整體中的位置和特點。
提高,智力的開發和個性的和諧發展。課上,我以大師為友,追尋前輩,立在巨人的肩膀上爭取看得更遠;課后,我面對現實,尋找差距,深刻反思,立足實際,不斷以今日之我豐富昨日之我。精選素材、抓住要素、感悟主題,努力讓音樂課堂蘊涵“音樂味”,體現“音樂味”,升華“音樂味”。
我們付出過汗水,流淌過淚水,也收獲過鮮花和掌聲;為了課堂教學,我們經歷過迷惑和彷徨,承受過苦悶和焦慮,也體驗過順達和愜意。面對孩子,請彎下腰吧,體會他們的感受,聆聽他們的聲音,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那才是我們的音樂課堂,一個充滿快樂但是又會有收獲的“音樂天堂”。
音樂風云演講稿篇九
中學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應著眼于學生藝術素養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就應力求在音樂課上將藝術魅力充分展現出來,讓學生在和諧、歡樂的氛圍中喜愛上音樂課,使學生在音樂課中獲得獨有的愉悅感受。
在課型設定好之后,教師還必須用精彩的導言來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它可以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并起到鋪墊的作用,為整節課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在導言的設計上,教師可以用充滿感情的語調,像講故事一樣,將學生引到課堂中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其他學科知識,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豐富了學生其它學科的知識。也可以借助其他學科的教具來展示音樂中的某些規律等,從而使學生感到新奇、有趣。例如可以把家中的碟、杯子等排列起來,按一定順序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樂,使學生聽起來興趣盎然,教師可以趁此時講授相關的音樂知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音樂課中的語言主要起著啟發學生和為教學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成功將學生導入課堂后,教師需要用精美的語言來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音樂的韻律美、意境美,以情出聲,聲聲感人,而這正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如果教師的語言過于冗長,就會干擾學生,使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感受音樂。所以,要想充分發揮教師語言的作用首先就需要教師的語言富有藝術氣息,精練、明確,具有啟發性。不妨讓學生先盡情享受音樂,用音樂本身的力量去觸發他們的激情,然后在他們感受音樂的空隙中,教師附以簡短的描述,來引導學生欣賞樂曲之美。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主動的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去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途徑表現音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與其它同學的協作交流、一起表演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合作學習,我把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并根據教學需要,將學生座位設計成“馬蹄型”、“半圓型”、“圓型”等。上課時,教師可以來到學生中間,成為學生的伙伴一起解決問題;也可以成為學生的引導者,為學生指點適當的學習方法。通過這種方式,既能淡化課堂嚴肅的氣氛,又可以讓學生在更為輕松、民主的環境中感悟音樂。
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也使我更加了解他們需要什么樣的音樂。
當一節課上完后,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如何?是否完全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內容?教師是否能發現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以便改進教學方法?要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評價。評價課堂教學效果,既是關注教師的行為,也是關注教師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新的音樂教育評價理念認為評價不是教育過程結束時鑒別、篩選學生的手段,不是給學生一個結論。而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長期以來,人們對學生的音樂評價錯誤的理解為僅僅是學生掌握音樂知識的多少、音樂技巧的高低。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對學生的音樂評價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等綜合性評價。
首先,在音樂課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堅持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既注重學生音樂知識、技巧的提高,又要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
其次,作為教師要容許學生差異的存在。在學校里沒有所謂的“差生”,每個學生都是獨特、出色的。作為音樂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性別、性格、語言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只有尊重差異,呵護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心時,才可能激起學生學習、創造音樂的熱情。
最后,教師要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評價主要采用質性評價,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與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機聯系。采取教師點評、學生自評、互評的方式,同時帶動學生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在新課程理念的支持下,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使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學生通過音樂課的學習,建立起了對音樂、對藝術的濃厚興趣;也使我品嘗到了“教學創新”果實的甘甜。在接下來的工作、學習中,我會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并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實踐,為藝術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