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特點和風格篇一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內容】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賞析】:這首詩色彩淡素,渾成無跡,后人嘆為“天籟”之作。
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賞析:這是一幅“春曉圖”,極富詩情畫意;春眠怡然,春鳥嘹嚦;春風駘蕩,春雨淅瀝;春花飛謝,落紅滿地。“情意”雋永,咀嚼無滓。
孟浩然——《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賞析:當權者能相助的實在罕有,知音者世上確乎難求。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賞析:水霧凄迷,人小舟悄悄停泊,記不得打哪里來,也不知將歸于何處。太陽漸漸地失去了它的光輝。漂泊的我還在尋找棲身之所。既然無處可以停留,就與煙渚江舟為伴吧。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賞析:人的一生頗多矛盾。詩人雖為隱者之圣,也難抗拒求官的念頭,雖滿腹牢騷卻又歌功頌德。不論如何,此詩仍為上作。
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賞析:友情是酒,日久彌香。多年的好友一朝重聚,總讓人感覺溫曖。殷勤的一句問候,撫慰了幾許疲憊的心靈。
孟浩然——《春曉》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春曉》【內容】: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作者小傳】: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內容】: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fā)乘夜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特點和風格篇二
2.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韋應物《聞雁》
3.皓月流春城,華露積芳草。——韋應物《月夜》
4.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5.晨霞出沒弄丹闕,春雨依微自甘泉。——韋應物《長安道》
7.秋草生庭白露時,故園諸弟益相思。——韋應物《閑居寄諸弟》
8.晨起懷愴恨,野田寒露時。——韋應物《授衣還田里》
9.還期應不遠,寒露濕蕪城。——韋應物《送槐廣落第歸揚州》
10.腰懸竹使符,心與廬山緇。——韋應物《郡內閑居》
11.明年九日知何處,世難還家未有期。——韋應物《九日》
12.弱藤已扶樹,幽蘭欲成叢。——韋應物《西亭》
13.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韋應物《觀田家》
14.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韋應物《夏花明》
15.大海吞東南,橫嶺隔地維。——韋應物《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
擴展閱讀:韋應物的人物簡介
韋應物(737—792),長安人。唐玄宗時為三衛(wèi)郎。建中二年(781)為比部員外郎,出為滁州、江州刺史。貞元初(785左右)為蘇州刺史,后世稱為“韋蘇州”。所作詞僅存《三臺》、《轉應》數曲。
韋氏家族主支自西漢時已遷入關中,定居京兆,自漢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為關中望姓之首。不但貴宦輩出,文學方面亦人才迭見。《舊唐書》論及韋氏家族說:“議者云自唐以來,氏族之盛,無逾于韋氏。其孝友詞學,承慶、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則萬里為最;達于禮儀,則叔夏為最;史才博識,以述為最。”這些韋姓人物,還只說到中、盛唐以前。中庸前期的韋應物,則可以說是韋氏家族中作為詩人成就的一位。
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特點和風格篇三
1、《途次望鄉(xiāng)》
客行愁落日,鄉(xiāng)思重相催。
況在他山外,天寒夕鳥來。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陽臺。
可嘆凄惶子,高歌誰為媒。
2、《晚泊潯陽望廬山》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
3、《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4、《登鹿門山》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
沙禽近方識,浦樹遙莫辨。
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巖潭多屈曲,舟楫屢回轉。
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
金澗餌芝術,石床臥苔蘚。
紛吾感耆舊,結攬事攀踐。
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
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5、《北澗泛舟》
北澗流恒滿,浮舟觸處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6、《登鹿門山懷古》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
沙禽近初識,浦樹遙莫辨。
漸到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巖潭多屈曲,舟楫屢回轉。
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
金澗養(yǎng)芝術,石床臥苔蘚。
紛吾感耆舊,結纜事攀踐。
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
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7、《洞庭湖寄閻九》
洞庭秋正闊,余欲泛歸船。
莫辨荊吳地,唯馀水共天。
渺彌江樹沒,合沓海潮連。
遲爾為舟楫,相將濟巨川。
8、《湖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曉發(fā)。
荊云蔽三巴,夕望不見家。
襄王夢行雨,才子謫長沙。
長沙饒瘴癘,胡為苦留滯。
久別思款顏,承歡懷接袂。
接袂杳無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聽,沿月下湘流。
9、《江上別流人》
以我越鄉(xiāng)客,逢君謫居者。
分飛黃鶴樓,流落蒼梧野。
驛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從此分,還袂何時把。
10、《梅道士水亭》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隱居不可見,高論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11、《采樵作》
采樵人深山,山深樹重疊。
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
日落伴將稀,山風拂蘿衣。
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12、《夜歸鹿門歌》
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獨來去。
13、《南山下與老圃期種瓜》
樵牧南山近,林閭北郭賒。
先人留素業(yè),老圃作鄰家。
不種千株橘,惟資五色瓜。
邵平能就我,開徑剪蓬麻。
14、《陪盧明府泛舟回作》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興多。
鹢舟隨雁泊,江火共星羅。
已救田家旱,仍醫(yī)俗化訛。
文章推后輩,風雅激頹波。
高岸迷陵谷,新聲滿棹歌。
猶憐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15、《彭蠡湖中望廬山》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
掛席候明發(fā),渺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崢嶸當曙空。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
我來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
寄言巖棲者,畢趣當來同。
16、《宿天臺桐柏觀》
海行信風帆,夕宿逗云島。
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探討。
息陰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
愿言解纓紱,從此去煩惱。
高步凌四明,玄蹤得三老。
紛吾遠游意,學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17、《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特點和風格篇四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秋登蘭山寄張五》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3、《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4、《登鹿門山》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
沙禽近方識,浦樹遙莫辨。
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巖潭多屈曲,舟楫屢回轉。
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
金澗餌芝術,石床臥苔蘚。
紛吾感耆舊,結攬事攀踐。
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
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5、《北澗泛舟》
北澗流恒滿,浮舟觸處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6、《登鹿門山懷古》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
沙禽近初識,浦樹遙莫辨。
漸到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巖潭多屈曲,舟楫屢回轉。
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
金澗養(yǎng)芝術,石床臥苔蘚。
紛吾感耆舊,結纜事攀踐。
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
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
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7、《洞庭湖寄閻九》
洞庭秋正闊,余欲泛歸船。
莫辨荊吳地,唯馀水共天。
渺彌江樹沒,合沓海潮連。
遲爾為舟楫,相將濟巨川。
8、《湖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曉發(fā)。
荊云蔽三巴,夕望不見家。
襄王夢行雨,才子謫長沙。
長沙饒瘴癘,胡為苦留滯。
久別思款顏,承歡懷接袂。
接袂杳無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聽,沿月下湘流。
9、《江上別流人》
以我越鄉(xiāng)客,逢君謫居者。
分飛黃鶴樓,流落蒼梧野。
驛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從此分,還袂何時把。
10、《梅道士水亭》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隱居不可見,高論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特點和風格篇五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內容】: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作者小傳】: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
孟浩然——《留別王維》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留別王維》【內容】: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作者小傳】: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
孟浩然——《秦中寄遠上人》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秦中寄遠上人》【內容】: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guī)煛|S金燃桂盡,壯志逐年衰。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作者小傳】: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內容】: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丹灶初開火,仙桃正發(fā)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作者小傳】: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內容】: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孟浩然——《宿建德江》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宿建德江》【內容】: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作者小傳】: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
孟浩然——《宿業(yè)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宿業(yè)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內容】: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螟。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作者小傳】: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