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技創新倡議書 倡導科技創新篇一
為了在全校培養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按照德育達標示范校創建工作的要求,學校擬成立青年科技創新興趣小組并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
本期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主題為:創新·體驗·成長。大賽的目的主要是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目前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它倡導學生發現和探究身邊的科學問題,鼓勵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大膽思索,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研究性學習和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為了讓這次大賽有更多的同學參與其中,我校將10月10日下午第四節課在階梯教室舉行“托里二中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啟動儀式”活動,在這次啟動儀式上,學校將選派姚英亮老師作為學校科技指導員,并由姚老師針對為什么要科技創新做動員授課,并展示姚老師制作的機器人模型,同時號召各位同學踴躍參加到創新大賽活動中去。
最終的目標是,希望通過學生參與制作,并在教師的輔導下采用專利申請等各種方式展示學生的成果,為創建新型學校,并最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努力,望全校教師給予大力的支持與幫助。
托里二中
20xx年9月22日
科技創新倡議書 倡導科技創新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校“創新在我身邊”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今天正式啟動了,這是學校為了提高全校同學的科技素質,從小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提高我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而推出的又一新舉措,我們全體同學們應該馬上行動起來,積極投入到此次活動中去。 在這里,我們倡議全校同學在調查體驗活動中要努力做到:
1、做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的傳播者。
2、多動手,多動腦,積極參與“小發明、小制作、科幻畫”等系列活動,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這些比賽活動中。
3、深入觀察,積極行動,通過科技活動,豐富校園生活,激發自己的科技興趣,啟迪自己的創造意識,培養自己的想象力。
4、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科學的方法學習生活,關心國家的科技發展,關心本地區的科技發展。
同學們,播下一粒學科學愛科學的種子,收獲一片科技創新的希望;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收獲長大成人后的精彩。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倡科技創新之風,踐科技創新之行,讓科技創新活動點燃我的夢想!
科技創新倡議書 倡導科技創新篇三
廣大青少年、家長以及社會各界朋友們: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青少年承載著家庭的希望,民族的前程,國家的未來。世界歷史發展的大潮,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適之者強。在新的國際環境下,經濟、政治與軍事的競爭已向科技與人才的競爭方向發展,科技競爭力正在成為當今和未來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力強盛最重要的軟實力。同樣,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進程中,科技與人才因素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了適應廣州建設創新型城市和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形勢要求,提升廣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競爭力,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下,科技界與教育界的專家學者積極推動,社會各界鼎力支持,廣州市科協正著力打造“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千師萬苗工程”,組織、篩選千名科技專家(來自各學會、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的教授和專家、中小學科技教育名師)組成廣州青少年科技導師志愿團,指導廣大青少年開展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其中有針對性地選拔一萬名有科技創新欲望和潛能的青少年進行重點培養,依托廣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搭建一個科技專家攜手青少年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互動平臺,營造廣州科技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
我們將針對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分不同學科領域,與其結成科技創新活動對子,開展“四個一”活動:定期或不定期見面,交流、探討,推薦一系列好書;帶領青少年參觀一批實驗室;和結對學子共同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指導青少年完成一批實驗報告(科技小論文)或科技創新作品制作。同時,由廣州市科協牽頭組織相關活動,與結對學子共同走進高新科技企業、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現場講解、答疑和實踐,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
通過系列活動,提升我市青少年的創新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和自我展示的能力、自主創新的能力。感時思報國,傾心育英才。傳承文明、培養人才,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光榮的責任。我們決心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和關心全社會青少年的成長、成才,傾注自己的智慧,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此,我們向全社會各界人士發出如下倡議:
一、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加入科技導師志愿團,指導青少年開展各種科技創新活動,為廣州科技的進步和廣大青少年的成長積極行動。
二、廣大的青少年和家長積極參與“千師萬苗工程”的各種創新和實踐活動,與科學家攜手走近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讓孩子們受益終身,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之才。
三、廣大企業加入“千師萬苗工程”,充分發揮行業的資源優勢,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教育氛圍,為青少年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和實踐平臺。
四、社會各界力量加入“千師萬苗工程”,共襄盛舉,為我市青少年打造一個和諧、有序、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教育環境。
千師萬苗放飛理想,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創新則—民族創新,讓我們攜手同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智慧廣州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