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初中春節手抄報初中春節英語手抄報篇一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下面是初中學生春節手抄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1、 臘月二十三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 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 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
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給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祭祖,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6、 正月初一 拜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初中春節手抄報初中春節英語手抄報篇二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節日。春節起源于傳統農耕社會,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的初中春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圖片來源于網絡
初中春節手抄報初中春節英語手抄報篇三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觀看精彩的聯歡晚會,同時也有小伙伴在畫春節手抄報,本文為大家整理了初中春節英語手抄報,僅供參考!
初中春節英語手抄報1
初中春節英語手抄報2
初中春節英語手抄報3
初中春節手抄報初中春節英語手抄報篇四
終于可以元旦放假了!終于可以回黃埔去看望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了!這是我星期一放學時,在路上的心里話。因為平時,我周末要上特長班,沒有時間回黃埔,所以,一放長假,我和爸爸媽媽 必定要去黃埔看望姥爺姥姥和爺爺奶奶。
元旦的下午,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和媽媽一起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向黃埔前進。
在爺爺奶奶家,我們全家人一邊看電視,一邊打撲克,其樂融融地度過了一個開心的夜晚,我們玩到很晚才睡。第二天早晨,我快速地起床,吃完早飯后,就直奔姥爺姥姥家。
到了姥姥家,我發現哥哥也在家,真是興奮的不得了。哥哥上初中后,我們很少有時間在一起玩了,這次可一定要玩得痛快點兒。我催促哥哥快點兒寫完作業后,就開始和哥哥商量著,怎樣度過 快樂的元旦假期。
先玩什么好呢?哥哥雖然上初中了,但還是和我一樣很喜歡玩藏貓貓,于是,經過“石頭剪刀布”公平的方法,第一輪先由我藏、哥哥找。
“藏哪兒好呢?”我小聲嘀咕著,找遍所有地方了,我都找不出來一個隱蔽的地方。于是,我開始求助爸爸。爸爸經過一番思考后,決定讓我藏在他的衣服里。結果,哥哥費了好大勁才找到我,真是太 開心了!
午飯過后,我和哥哥決定到樓下去玩。想了半天,我們決定玩跳房子的游戲。
跳房子,當然要先畫上房子。我們先找到了一塊小石頭和一片陽光充足的地方。第一次的房子是我畫的,但經過商討后,我們決定不用這個玩,因為畫的有點不合理;第二次是哥哥畫的,我們才玩了一 會兒,就覺得不好玩了;第三次,我和哥哥一起畫,這次我們把以前的畫法改進了一下,覺得沒有什么毛病了,我們才開始正式的跳房子游戲。
游戲開始,我一直領先,慢慢的,我開始驕傲了,總是扔不準,好不容易扔準了,跳房子時又總是踩線犯規。而這個時候,哥哥有條不紊地一輪一輪超過了我。我開始著急了,急忙調整心態。哥哥跳到 了第八關,怎么也扔不準了,我也到了第八關,不能再失去機會了。我瞄準了第八關的格子,用力一扔,哎呀,扔遠了。第二次,我又瞄準第八關的格子,勁兒要小一點兒,哎呀,這次勁兒太小了,沒 扔進去。到了第三次,我總結出一個方法:扔石子的時候,不但要瞄準,還要用力均勻,不能用力過猛,也不能太輕。我摒住呼吸,瞄準第八關,彎下腰一扔——耶!進了!就這樣,我順利地過了第八 關、第九關,最后還“買了房子”。
該回家了,雖然不想走,但一想到馬上就要開學了,我還是戀戀不舍地上了車,離開了林海花園的大門口。
這個元旦假期過得真快,真開心!
元旦對于大家來說都不是一個陌生的節日,雖然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過年不是那一天,但相對于世界來說這就是跨年的準備了吧,但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元旦也是相當重要的節日了,在中國都會寫到歡度元旦,元旦快樂的字樣。
中國會把元旦定位法定的節日,今天是每年都會有的日子,就像許多文人寫到的一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也是宋人王安石對新景象,新氣氛的一種寫照,天天忙綠的工作人員可以在這幾天得到充分的釋放,有些會去到離自己城市比較進的地方去旅游,雖然是假期,但時間比較緊促,就只能到附近的地方轉轉,而有些不想出去的人,有可能會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都會呆在家里,因為大城市的生活節奏是很快地,就算你特別努力的奮斗都有可能被社會所淘汰,更別說原地或者退步了,所以好不容易可以有一個小長假,當然是決定在家里度過自己的假期了,有些在外地打工的人群,在這個時候回不到家里,為自己的家人坐上一頓可口的飯菜,單位或者是社區就會組織集體的文藝晚會,可以讓大家在一起熱鬧一下,還會組織專門的敲鑼打鼓,活躍氣氛,還有大家集體跳民族舞,雖然跳的不是特別完美,到位,但大家都會積極的投入到這個大集體家庭中去,科技的一步步發展,使我們還可以在各大電視臺看到每一個電視臺所演出的聯歡晚會,也可以隨我們一起度過這個美好的元旦節,在學校的同學們在這一天還會聚到一起開聯歡晚會,買好自己所想吃的零食,節目時非常的精彩,唱歌好的就去到講臺唱歌,會跳舞的就會被我們一擁而上,把他推到舞臺中間,當音樂響起,他開始為我們表演他的才藝,我們也跟著音樂一起舞動著自己的身體。
這就是傳統的元旦節,雖然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所拼搏,所努力,但節日對于中國人來說還是其為重要的。
1、和人元夕
王之望
長安百尺朱樓高,傳籌夜酬聞雞號。
金吾馳禁玉漏永,九衢遍走狂歡遨。
訪尋三曲選清唱,交結五陵皆大豪。
笑將千金買斗酒,輕若九牛亡一毛。
賦詩更作文字飲,止酒一篇羞和陶。
筆端百韻斗奇險,坐上幾人推俊髦。
萬事轉頭成短夢,十年屈指如奔濤。
祗今衰老但悲感,長歌終日彈豪曹。
2、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本詩詩意清新淳樸,大有陶淵明遺風。
3、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4、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初中春節手抄報初中春節英語手抄報篇五
迎來春節,我們是不是要畫手抄報?下面是初中生春節手抄報圖片,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字及財神像等,“福”字還必須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過春節,俗稱過年,是人們重視的民間傳統節日。人們過春節貼對聯,橫聯往往寫著“行夏之時”四個字。中國的農歷,是從夏朝開始的,所以又叫夏歷。
傳說,夏王治世,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日子過得可好哩!可是后來,不知過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個朝代,世上亂起來了。天有時候旱,有時候澇,有時刮大風,有時下大雨。人有的窮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財主,有的成了奴隸。
那時期,村里有戶財主,家里雇著幾個覓漢(即長工)。
當時,灶王爺正在打瞌睡。沒有聽清楚;迷迷糊糊記得 “陰、晴、雨、風、病、痛……”幾個字,便牢牢記在心上。
玉帝聽了,不禁大吃一驚:“此話當真?”“當真。”
“不假?”“不假。”于是,玉皇大帝連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當職,去管理民間的衣食住行。御旨一下,各位神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肯接旨。
這時候。忽聽南天門外,一聲吆喝:“諸神退后,這差事我干啦!”抬頭看時,只見是一位光頭頂,胖乎乎,腆著個大肚子,瞇縫著一雙眼,笑哈哈的尊神——彌勒佛。這彌勒佛心胸寬,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門外觀賞風景,也覺得無聊,正想給人們辦點好事,便自動擔當了這一重任。
這樣一來,人間真的太平無事了。玉皇大帝撥開云頭,俯視人間,一片歡樂景象,心里自然高興。這樣又過了幾天,到了初五,天剛蒙蒙亮,忽然傳來一陣吵吵聲。原來是姜太公的老婆(人們稱她為臟神,專管茅房,糞土),正在跟大肚子彌勒佛吵架呢。
原來,大年三十,人們請神時,把臟神給忘了。她氣不過,便找彌勒佛鬧事。彌勒佛滿臉堆笑,就是不答腔。這臟神氣得捶胸頓足,七竅生煙。眼看事情要鬧大了,彌勒佛才開口說:“這樣吧!今天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不想,這幾聲炮傳到天宮,玉皇大帝正在那里下棋,聽到炮響,以為人間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財神到人間察看。財神是天上主管金銀財寶的神。他來到人間一看,到處都是香箔紙錁,高興得就忘了回去了。
玉皇大帝又派倉官下凡、倉官是專管倉庫的神。他看到家家戶戶堆滿了饅頭供香,也不愿回天了。
玉帝又派了幾位神仙下凡,仍然沒有回音。說著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月了,玉皇大帝的棋也下完了。他忽然想起派下去的幾位神仙都沒有回來,便親自到人間察看。當他看到人們穿得新嶄嶄的;吃著大米白面加肉菜,啥活也不干,心里十分生氣,便召來彌勒佛喝道:“我叫你掌管民間諸事,誰叫你盡讓人們吃好的,穿好的,不于活?”彌勒佛笑嘻嘻地說:“陛下息怒,你要我管人們的吃穿住行,可并沒有叫我讓人們干活呀!”一句話,說得玉帝閉口無言。玉帝一想,也對,既然已經這么辦了,那一年也只能有此一次,開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所以,從那以后便留下了舊例,一年有一次春節。
打那以后,彌勒佛再不能回南天門了。直到今天,在一些寺院里,還留著他的塑像。人們說,這事不能全怪彌勒佛,他畢竟是想給人們辦好事。所以,人們照常為他上香。
1、《除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2、《新年有感》
錢來蘇
金甌何事告凋殘,此責當涂敢自寬。
遙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滿地瘡痍不忍看,三邊耕織有余歡。
勤勞無逸能興國,士馬騰歡敵膽寒。
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后,便是平頭六十人。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6、《鳳城新年詞》
黃景仁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7、《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8、《癸巳除夕偶成》
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9、《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10、《迎春》
葉燮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11、《除夜宿石頭驛》
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12、《歲除夜》
羅隱
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
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
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
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