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總結 紅色文化系列活動總結篇一
10月29日,北山書院學生自治委員會全體干部,干事主持舉行了 銘記年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的紅色文化主題活動。2021年正值____,近段時間各類優秀紅色主題作品頻出,大學生作為未來建設國家的中堅力量,為夯實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北山書院紅巖基地建設,同時開展好宣傳工作。為完滿開展活動,各部門工作人員進行了會議討論、實景模擬、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以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最終活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發展繁榮,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靠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本環節選取老紅軍、抗疫醫生、青年學生,代表中國精神的代表。傳遞拼搏向上的民族精神。活動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以最好的態度為參與者解答有關我們本次活動的所有疑惑,樹立良好形象
雖然我們舉辦過很多活動,但這次的拼圖活動中還是出現過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工作最開始的時候,工作人員到位不準時、不準確;前一天的準備工作不到位,致使活動當天早上還手忙腳亂。這些問題反映出我們的工作態度比較散漫,不夠認真負責,今后的活動中應更加注重管理人員的分配和工作。
幾天的工作下來,雖然很累,但是把活動圓滿舉行,再累也是值得的,接下來,我們要更好的安排十一月的尋【星】活動。
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總結 紅色文化系列活動總結篇二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在物質生活日益充裕的今天,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而讓我們一線的基礎教育工作者震驚的是現在的孩子能夠吟誦紅色經典詩詞的少之又少,會唱紅色歌曲的學生呢,可謂“百里挑一”,《閃閃的紅星》《地道戰》等影片孩子們也大多是聞所未聞……為了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了讓紅色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我們的校園,在新學期伊始,在市區教育局和學校的號召下,鐵嶺經濟開發區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現將小學部、中學部活動情況做以小結:一、吟誦《弟子規》,指引行為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如果學生能記憶下這些禮儀與規范,并內化為其行為習慣,必將使其受益一生。
在新學期初始,學校政教處為進一處步弘揚傳統文化,結合教育局指示精神,深入落實學校“讀書、學禮”的校訓,全面提高師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規范提升師生的文明形象,推動學校文明校園建設、師德教風建設工作進程,根據市區教育局力行弟子規學習的要求,開展了《弟子規》學習滲透課堂教學的活動。具體做法如下:
1.主任教師利用晨讀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并講解其含義,使學生理解性背誦《弟子規》。
2.習了《弟子規》后,學生寫學習心得體會和讀后感,并推選優秀的參加區、市級的征文活動
3.展“古人教我懂規范”活動。通過從古文中找事例,從古人身上學精神,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分年級開展有關“弟子規”的“背誦”和“讀書心得”交流等多種競賽活動。
二、開展五個一,歷練品行
九月末,將紅色文化與國慶節有機結合,開展了“做好五個一,品行更積極”活動,主要內容有:
1. 觀看一部紅色電影
全校師生利用午休及下午第一節課的時間欣賞了《飄揚的紅領巾》《英雄王二小》《地道戰》《黃埔軍人》這四部老電影,電影中人物機智勇敢深深鼓舞了學生。
2. 寫一篇觀后感
學生在觀看紅色影片后,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影片寫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而這次學生親眼目睹了戰爭時期革命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場景,感受更深,非常自然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3. 寫一篇征文
國慶節前夕,學校政教處號召學生利用國慶長假讀一本紅色書籍或者《魅力鐵嶺》、《弟子規》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傳統經典文學特色的書籍。學生們長假歸來,將自己品讀這些書籍的感想曬給大家,學校評出一、二、三等獎,并選送一等獎的作品參加區市的征文比賽。
4. 做一幅手抄報
喜迎國慶,學生紛紛拿出畫筆,抒發愛國熱情,查找資料,制作手抄報。
5. 舉行一次演講比賽
以“愛祖國、愛家鄉”為主題召開演講比賽。中小學每班選一名學生參加學校演講比賽,中小學選派兩名學生參加鐵嶺市的“愛祖國、愛家鄉”演講比賽,分別獲獎。
三、舉辦一期“愛祖國,喜迎____”書畫藝術展
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增強了愛祖國、愛家鄉的思想意識,同時,也對祖國欣欣向榮的變化所感染,增強了愛祖國、愛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重陽節看望老人,感知恩情
農歷九月初九既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又是中國新增訂的老人節。“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傳統美德。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帶著對老人的尊敬,帶著對老人的關懷,帶著對老人的愛戴,10月22日下午,全校學生冒著零星小雨來到帽山敬老院為爺爺奶奶們送上節日祝福,讓爺爺奶奶感受社會的溫暖和關愛,讓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過個溫馨、快樂的重陽節。
五、一二九長跑
12月6日上午,為隆重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77周年,弘揚一二·九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繼承和發揚青年熱愛祖國的光榮傳統,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歷史、銘記歷史,豐富校園生活,弘揚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展示鐵嶺經濟開發區九年一貫制學校青少年學生、教職工的精神風貌,我校舉行“紀念‘一二.九’運動75周年系列活動之陽光體育環校”長跑活動,并開展了紀念“一二.九”運動手抄報作品展。通過活動教育學生勿忘國恥,牢記在抗日救國中先輩們所做出的貢獻,讓全校同學切實受到了一次深刻愛國教育。活動的成功舉辦強烈地激發了廣大師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從清脆悅耳的口號中,我們感受到了學生們奮發向上的頑強斗志。
六、網上寄語活動
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學校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熱情抒發對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和諧富強的衷心祝愿,勵志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目前全校學生的參與率達到了100%。
七、讓紅色歌曲響滿校園
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僅僅是課堂傳授知識,藝術的熏陶也尤為重要。我校以《我愛你,中國》《我愛北京天安門》《紅星照我去戰斗》等優秀歌曲為載體,讓學生廣泛傳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根據我校特點和實際小學部又開展了“向國旗敬禮,洗滌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及慶祝“建隊日”活動,洗禮學生的心性。
總之,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的心靈得到了洗禮,學生的靈魂得到了凈化,學生的思想覺悟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我校愿以此項活動為載體,把學生打造成思想過硬的、品德優良的、作風正派的、學業有成的、合格的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
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總結 紅色文化系列活動總結篇三
自古以來紅色便隱含著鮮血。那張揚而又赤烈的鮮艷原色,曾帶給我們無數震撼,它鮮明的顏色訴說著它的由來,匯集了多少熱血青年的高漲吶喊聲,熔融了多少奮不顧身的戰斗犧牲,包含了多少希望、期盼與紅色精神。貫穿歷史過往的紅色精神,直至今日,仍高舉旗幟,揮舞著旗擺,指引方向。
跨越時空的隧道,穿越時空之門,我們回到過去,在祖國壯麗的河山中,無處不閃爍著革命紅色的光芒,無處不印記著紅色革命的腳印,我們被這紅色所征服,感嘆他們的偉大,感嘆英雄們的紅色精神。
“怕死就不當共產黨員!”一位15歲女孩堅定的聲音回蕩在耳邊,一個花季少女的年齡,詮釋了堅強的深刻含義。她——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問,不顧自身安危,無畏中包含著多大的決心與毅力,毛澤東親自為這位少女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各地的抗敵戰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了,廣大人民一呼百應,劉胡蘭倒下了,夏明翰撐起了紅色革命的一片天。還有萬里長征、盧溝橋事變的無數流血犧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和平是一切外交關系的基調,雖沒有紛亂的戰爭,沒有血流成河的犧牲,卻也有無數的紅色精神。“工匠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歷史長河中孕育的新生命,他們的“釘子”精神成為引領當今社會的旗幟,他們的堅韌、不辭辛勞的奉獻,精益求精的鉆研精神,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應當浸進骨子里的東西,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是這種精神的承載者、傳播者、踐行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臺,起于壘土。”中國夢的實現也是如此,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去建造中國夢的基石。
王峰,火海救人英雄。縱使濃煙埋沒了整棟樓房,縱使一千多度的高溫,王峰依然在發現火情之后義無反顧的三次沖進火場救人,在他三次從濃煙滾滾的火海出來時,王峰已快被燒成“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從住處到鄰近的路口,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因為王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從火海中逃生,二十多位鄰居無一傷亡。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烙下你的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紅色精神在人們心中永生。
支月英,扎根鄉村三十六年的最美教師,1980年,只有十九歲的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千米,離鄉鎮四十五千米,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三十六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跋涉了很多路,吃了許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她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時光花白了你的麻花辮,但紅色精神始終堅守在深山。
正是這些無畏的英雄,撐起了整個中國夢的進程,這些舍己為人的優秀精神,正如數多年前一場場的紅色革命般洶涌,無論十年、百年,這些紅色精神依然在我們心中永駐,在我們血液中流淌。
面對未來,我們應當繼承這些紅色精神,為中國夢的實現盡我們所能,讓紅色精神永遠傳承。
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總結 紅色文化系列活動總結篇四
我校通過"傳承紅色文化構建和諧校園"活動的開展,學校已經形成了一個以團校陣地建設為主線,以文化活動為基礎,以社會實踐為平臺的紅色文化建設體系。一年來,學校文明創建工作取得豐碩的成果,學生學英雄,做好事的現象層出不窮,有30多人次拾金不昧,九年級學生撿拾手機立刻歸還了失主,失主因此送來了表揚信;學生的錢包不慎遺失,同學撿拾后都會主動交老師。現在,在散水頭中學校園內,紅色文化正如一縷春風,深入到師生的心中,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構建和諧校園,它正在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一、紅色電影,讓學生與紅色精神零距離。
學校為打好紅色教育這場硬仗,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多媒體播放紅色電影,讓學生與英雄人物零距離接觸,思考他們的內心世界,以革命前輩為榜樣,學習他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真正受到紅色精神教育。為此,學校成立了專門領導班子,安排了專職的“紅色電影”放映員,每周擠出一個小時的時間讓學生看紅色電影。并為每位學生建立了影視筆記,供學生在觀看紅色電影以后,寫下自己觀后的所感、所思、所悟
二、紅色文章滋養孩子美好心靈
除觀看紅色電影以外,學校特意購買了300余本紅色書刊、50余張紅色電影光盤。我校圖書室全天開放,讓每位學生每天閱讀一小時以上的紅色小說、紅色文章、紅色詩詞等,通過閱讀學生受益匪淺。如今潘冬子、小兵張嘎、焦裕祿等英雄形象已深深扎根學生心田,使他們從小就接觸到英雄人物,并以他們為榜樣,爭做紅色少年。
三、紅色詩歌、紅色歌曲唱響整個校園,迸發師生學紅色文化的活力。
在觀看紅電影、閱讀紅色文章的同時,學校還進行了紅色詩歌聯誦、紅色歌曲演唱比賽等紅色文化教育活動,迸發了師生學習紅色文化的活力。一年來,學校除進行毛澤東詩詞誦讀以外,還大量搜集革命烈士、英雄人物的詩詞讓學生誦讀,使學生受到了紅色詩詞教育。走進校園隨便找一個學生都能熟練背誦幾十首紅色詩詞。在進行紅色詩詞閱讀的同時,學校充分運用音樂課,教唱紅色歌曲,如《解放區的天》、《南泥灣》、《黃河大合唱》、《九一八》等革命歌曲,讓學生在紅色歌曲的旋律中,感情得到了升華,情感受到了熏陶。
通過以上紅色教育活動,學生的心靈得到了凈化,思想道德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勤儉節約、愛國愛家、關心他人、熱愛勞動等革命觀念深入人心,從而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奠定了扎實思想基礎。扎根農村,務實工作,潛心教書育人成為每位教師的工作目標,紅色教育讓我們嘗到了甜頭,得到了實惠。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我們會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不斷改進我們的做法和教育的內容,我們一定會讓老區學校成為師生紅色思想教育的陣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守住陣地并打好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