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記憶的家鄉作文600字 我記憶的家鄉篇一
記憶推開了時光之門,我又回到了那個農家小院。傳統式的鍋爐上,冒著縷縷輕煙,爸爸拎著一籮筐洗凈的艾葉,妹妹拔弄著精挑細選出來的糯米,媽媽坐在庭院的小桌上,把糯米輕輕地放進一個用艾葉精心做成的小窩里,然后包好,捆緊。
這是家鄉的習俗,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都要吃粽子咸蛋,賽龍舟,舞獅虎,俗稱“端午節”,以此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平(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在我國歷史上,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說法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又是一年端午,雖然已經離開了那個農家小院,但耳畔也依稀能聽到那熟悉的水波聲,也能依稀看見那熟悉的獅虎樣,也能聞到那沁人心脾的糯米香!
記憶的家鄉作文600字 我記憶的家鄉篇二
“哪里有雪呀?昨天天氣預報上明明說要下雪的!”我走在上學的路上,望著那毫無變化的四周。
這不,上課的時候,終于下雪了。剛開始,雪很小,既像小顆粒在空中無序地飛舞,又像小精靈在歡樂的蹦跳:斜著的、豎著的、橫著的、拐來拐去的……后來,雪漸漸大了,還夾雜著雨。這下,便有點順序了:有幾條長長的雨點逐個地、整齊地落下來。可那些雪還是無動于衷,堅持自己亂飄亂灑的習性,看上去令人眼花繚亂。真所謂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啊!再把目光向操場,那兒已經積起一層雪了,好想去玩玩啊!終于下大雪了!
放學了,我和好朋友迫不及待地奔向操場,興奮得大叫:“終于可以玩雪嘍!終于下雪嘍!”只見操場上白茫茫的一片,用不了多久,就被一些歡樂的小腳印給踩踏了。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塊還沒被踩過的雪地,就在那里玩了起來。
嗯,滾個小雪球不錯!我心里想著。于是,我抓起一把雪,還沒來得及揉成一團,好朋友就出其不意地把一團雪扔向我。我眼疾手快,也一下子把手中的雪團扔向她。不料,她正在地上拾雪。“哎喲!”我這一打,把她手中的雪給打了下去,“我……我投降行了吧!”“嘻嘻,中彈啦!”說完,我就突然看著那皚皚白雪發呆了……
我突然想起了家鄉的大雪,我突然想起了家鄉的冬天,我突然想起了兒時搭的雪人。“怎么了?”好友的聲音把我驚醒。我這才晃過神來,微微一笑:“沒什么,沒什么,只是有點想念故鄉了!”但我心底里在想:難得一見啊!這么久了,沒下過一場大雪,使我早已淡忘下大雪時是怎么樣的了。
是這場雪喚醒了我童年的記憶。我愛下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