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 新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一
1.做整理和復習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加以回答,教師補充完整。
提問:同學們準備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讓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及時表揚那些準備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的學生,適時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2.做整理和復習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義是什么?
利息是怎樣計算的?
讓幾名學生回答.然后將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用幻燈顯示,請學生齊讀一遍。板書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3.做整理和復習第4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分別對兩個問題加以回答。
4.做練習三的第3、4題。
把全體學生分或兩組.一組做第3題,另一組做第4題,答案直接寫在課堂練習
本上: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中間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二、復習有關利息、成數的應用題
1.做整理和復習第3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要求利息,必須知道哪些數據?(引導學生在題中找出本金、利率、時間 各是多少。)
計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公式。)。
讓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一邊巡視,一邊及時糾正學生中出現的錯誤。最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三的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教師無需用任何提示,直接讓學生計算利息。教師行間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小結:我們國家還有許多貧困地區的兒童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許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樣把零用錢節省下來存入銀行,既支援了國家建設,又可以把利息捐獻給希望工程。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平時勤儉節約,不亂花錢,為貧困地區的兒童獻一份愛心。
3.做練習三的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教師說明:購買建設債券是支援國家建設的另一種方式,和儲蓄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債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儲蓄。
抽取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等全體學生做完以后,集體訂正。尤其要提醒學生注意題目要求的是到期時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后,不要忘記把本金加上。
4.做整理和復習第5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一成五是多少?
這道題里單位1是誰?
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哪種方法更簡便?(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
分別請兩名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
請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分別用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進行解答,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邊巡視,邊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5.做練習三的第5題。
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 新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正確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2.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和檢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我們解答過許多應用題,有一步計算的、也有兩步計算的.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解答較復雜的應用題,并歸納出解答應用題的步驟和檢驗的方法.
教師板書:應用題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1
例1.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1.學生分組討論思考題
(1)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意?如何分析數量關系?
(3)怎樣分步列式?怎樣列綜合算式?
(4)怎樣驗證是否正確?
2.匯報討論結果
(1)課件演示:一般應用題1(出示摘錄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及線段圖)
(2)提問: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要先求出什么?后3天做了多少套怎么求呢?已經做的套數怎么求?
(3)學生列式
分步:755=375(套)
660-375=285(套)
2853=95(套)
綜合:(660-755)3
=(660-375)3
= 2853
= 95(套)
(4)教師小結檢驗過程.
方法一:按照原來的題意,依次檢驗每一步列式和計算是不是對.
方法二:把最后結果當做已知數,按照題意倒著一步一步地計算,看結果是不是符合原來的一個已知條件.
3.規納概括
(1)課件演示:一般應用題2
(2)教師提問:這四步你感覺你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一步上?哪一步最重要?
(3)小結:解答應用題時,我們應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題意上,因為解題思路是根據題意確定的.第二步是最重要的,它決定著思路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一)四年級和五年級要給500棵樹澆水,四年級每天澆50棵,澆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級來澆,澆了5天.五年級每天澆多少棵?
(二)李小勝拿3.2元錢買文具,買了4支鉛筆,每支0.6元.剩下的錢買圖畫紙,每張0.2元,可以買幾張?
(三)新豐農具廠趕制540件農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32件,余下的要在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制多少件?
(四)一個裝訂小組要裝訂2640本書,3小時裝訂了240本.照這樣計算,剩下的書還需要多少小時能裝訂完?
1.學生獨立完成.
2.教師出示不同算法,請同學討論是否正確.
四、質疑調節
1.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審題除了以上方法外,還有什么方法檢驗呢?解答應用題為什么要檢驗?(討論)
五、課后作業
(一)學校買來280千克大米,計劃吃7天,實際每天比計劃少吃5千克,這批大米實際吃了多少天?
(二)甲乙兩地相距300千米,一輛大車從甲地到乙地計劃行6小時,實際每小時比原計劃多行10千米,實際幾小時到達?
(三)裝訂小組計劃裝訂一批書,每小時裝訂180本,10小時可以裝訂完.如果每小時比原計劃多裝訂20本,幾小時可以裝訂完?
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 新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種三角形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在分類中體會分類標準的嚴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三角形的分類中感受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歡歡和笑笑給同學們發來請貼,邀請大家到數學王國做客.但路上有兩道關卡,只有順利通過才能得到通行證.
第一關:準確地認出他們,并說出他們的特征.(課件出示銳角、直角和鈍角)
第二關:給他們取個形象又合適的名字.(出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學們順利過關,來到了數學王國.它們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來迎接我們。(課件出示各種三角形)
1、喲,它們長得很相似的,找找它們有哪些共同點?
2、有這么多共同點,老師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還是有區別的,你們發現了嗎?
3、看著這些長得相似,但實際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零零亂亂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書:三角形分類。
4、學生自由討論,給三角形分類.誰愿意上來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學生展示分類結果:
從角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講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斜邊。從學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說說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從邊分:等腰三角形和沒有相等的邊的三角形。講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
從你們的學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沒有三條邊都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找出等邊三角形并證明.
三、實踐應用
1、畫三角形。選擇你最喜歡的三角形畫下來,并向同學們介紹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個直角
出示一個鈍角
出示一個銳角(能不能正確猜出是什么三角形?為什么?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圖中找出你喜歡的三角形說一說。
四、總結,拓展
在這節課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還想研究些什么?
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 新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四
復習內容:
p122頁綜合練習5——11題
復習要求: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正確解答有關分數加減法的應用題。能熟練進行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及簡便運算。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歸納概括能力,使數學知識系統化。培養學生認真踏實的復習態度。
復習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分數加減法運算,并能進行簡算。
復習難點:
進行簡算。
復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復習過程:
一、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
1、說說下列算式表示的意義。
7/8—3/8 7/13+7/13 1-2/7
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
2、算p122頁的第5題。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各應注意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集體講評。
3、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要約分,是假分數要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數法則計算。如果被減數的分數部分不夠減,退1化成假分數再減。
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1、說一說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規定的,再計算下面的練習:
1/15+4/15+7/15 1-2/9-5/9 5/6-(1/2-1/3)
2、小結: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內的運算。
三、用簡便方法計算
1、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7/8+5/12+1/8 11/12-(1/12+1/6)
2、師生共同小結: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減法的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在計算中要注意應用,提高計算技巧,做到正確、合理、靈活、迅速獨
立練習后指名反饋,說說你是怎樣看出能簡便計算的。
3、解方程:x+1/6=3/4 x-7/15=2/5
四、教師小結:通過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
1、基礎作業:教材122頁7、8題
2、拓展作業:同步練習的部分題
課后反思:
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反思 新青島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篇五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會計算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的加減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進位、連續退位的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連續進位與退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計數器等。
一、回顧舊知。
昨天我們學習了計算三位數連續進位、退位加減法的筆算方法。我們來復習一下。出示
592+109= 615-457=
讓學生同位互相說一說計算方法。而后指名起來說算法。
二、自主練習
1.第3題:計算并驗算。
2.第4題
(1)說題意,你做這道題時是怎么想的?
(2)獨立完成,全班匯報。
3.第5題。
(1)先說一說題中告訴我們的數學信息和要求的問題,然后再解決。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學生小組內合作完成。
4.第6題:找規則,填一填。
5.第7題:數學游戲。
6.第8題:誰摘的松果?連一連
讓學生獨立去完成,匯報時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7.第9題
要先讓學生說一說從入口到珍禽館共有幾條路?分別是哪幾條?
8.第10題
做題時先讓學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然后再根據信息解決問題,并提出問題。
三、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你覺得對你有什么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