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人小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一
抗日期間,日寇侵占上海后,周信芳在法租界黃金大戲院上演了轟動一時的名劇《明末遺恨》,盛況空前,激起了民眾的抗日救亡情緒。日軍恨之入骨,照會法租界當局,以“有礙睦鄰”、“煽動反日”為名,勒令禁演。 就在這時候,汪偽特務頭子吳世寶接到偽行政院副院長周佛海的密令,在滬西梵皇渡路76 號特務機關“宴請”周信芳。周信芳明知此行不善,卻浩氣凜然前去赴宴。
周信芳一聽,兩眼冒火,噌噌噌地走去、往電椅上一坐,不卑不亢地說: “演戲的人皇位也能坐,何談這把椅子呢!
周信芳回去后,第二天夜里吳世寶派爪牙去綁架。豈知到周宅撲了一個空。原來周信芳和夫人裘麗林在我地下黨安排下,已轉到一位葡萄牙友人家里住下了。
名人小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二
因為有了名人的故事,所以我們將前進得更加堅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名人故事3分鐘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喲。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不肯放棄的林肯》。
堅持到底的最佳實例可能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誰從末放棄,那就不必再尋尋覓覓了!
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并沒有如此,也正因為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以下是林肯進駐白宮前的簡歷:
1820xx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1820xx年,母親去世;1831年,經商失敗;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1832年,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進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錢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債還清;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贏了!1835年,訂婚后即將結婚時,末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六個月;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了,失敗了;1843年,參加國會大選落選了;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大選 這次當選了!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被拒絕了!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了;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張;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一一再度落敗;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
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只腳滑了一下,另一只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 --林肯在競選參議員落敗后如是說。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無人需要的數字》。
愛爾蘭作家伯明罕年輕時曾在一所鄉村小學做過多年的教師。那所學校既偏僻又破舊,校舍是由廢棄的農場改造而成的,學生最多時也沒過百,一片沒有任何體育設施的空地是孩子們課間嬉戲玩耍的樂園。加上伯明罕,學校共有三名教師,這兩名教師因為忍受不了學校的艱苦和荒涼,相繼離開了學校,只留下伯明罕這唯一的教師兼校長堅守在學校。伯明罕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將自己的所學所悟傳授給一個個天真爛漫的學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他吃住都在學校,環境惡劣,條件艱苦,除了學生,一年難得見到幾個人,這些對他來說都不算什么,最令他受不了的是,每年他都得幾次徒步40里地到當地的教育部門送各種報表。
有些報表在他看來純屬浪費時間,毫無一點用處。比如有一個報表要求每個學校每年報送一次校舍的面積,自從伯明罕來到這個鄉村學校,校舍面積從來就沒有過一平方米的增減。伯明罕有一次負氣地拒送這張表格,沒過多久,教育部門就派人光顧了這所幾乎被人遺忘的學校,警告伯明罕說,如果再不按時報送他們所要求的各種報表,他們就將關閉這所學校。從那以后,伯明罕雖然心中充滿不滿,但再也不敢怠慢。前幾年,伯明罕都是如實地填寫那個不變的數字,表格送上去后就如同石沉大海,再無任何反應。這一年,伯明罕突發奇想,決定變化一下數字,他將校舍面積乘二以后得出的數字填在了報表上,報上去后仍然沒有得到任何反饋。第二年,他將數字在上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倍,仍然是沒人理睬。此后數年,他都如法炮制,一次增加一倍,不斷膨脹的數字絲毫沒有引起教育部門的注意。直到有一年,伯明罕望著自己填寫的數字,決定計算一下,如果自己的學校真有這么大面積校舍的話,那究竟有多大。計算出的結果令他大吃一驚,他上報的“學校”太大了,不僅遠遠大于圣保羅大教堂,而且遠大于愛爾蘭的任何一所學校,甚至還大于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伯明罕暗自猜測,校舍面積不斷擴大符合教育官員的要求,所以雖然沒有任何反饋,但也沒人來學校找事。
如果將校舍面積縮小,教育部門會不會派人來查訪呢?伯明罕將大得驚人的校舍面積縮小了一半報了上去,幾個月過去了,仍然沒人理睬。以后幾年,伯明罕都成倍縮小數字,直到他告別學校,都沒有見到教育官員的影子。伯明罕最終明白,他所上報的大大小小的數字,其實根本沒有一個人會哪怕是心不在焉地瞄上一眼,沒有人需要這個數字,他們需要的只是那張報表,不,他們連報表也不需要,需要報表的是流于形式的所謂的條款、規章、規定或制度。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生命是“1”》。
布萊恩讓是泰國著名耍蛇人,且他耍的不是一般的蛇,而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劇毒眼鏡蛇。
1998年,26歲的布萊恩讓和一千條眼鏡蛇同在一個玻璃柜中“同居”了整整7天而安然無恙,創下當時的吉尼斯紀錄,被譽為世界“蛇王”,聞名全球。
20xx年3月19日,泰國氣候炎熱,空氣沉悶。許多人從曼谷開車趕赴布萊恩讓的住所,觀看他高超的耍蛇技藝。布萊恩讓和往常一樣,把一條條“馴服有素”的眼鏡蛇從竹筒里倒出來和他一起表演。其間,一條眼鏡蛇屢次不聽“號令”,蜷盤著長長的身子賴在舒適、清涼的竹筒里,但抵擋不住主人的“威逼利誘”,很不情愿地登臺表演。布萊恩讓十分嫻熟地操控著幾十條眼鏡蛇,任它們自由靈活地游弋、穿行并纏繞在自己的身體上。突然,就是剛才企圖賴在竹筒里偷懶的那條蛇,猛地對布萊恩讓發起攻擊,在他的胳膊肘上咬了一口,鮮血立刻流了出來。觀眾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壞了,詫異地叫出聲來,紛紛提醒并勸說布萊恩讓去醫院治療。布萊恩讓臉上顯出幾分尷尬,額上沁出許多汗珠,但他卻裝做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繼續著表演。可是,觀眾們發現,布萊恩讓原本從容、利落的動作逐漸凌亂、遲鈍,且大汗淋漓。大家再次勸阻他停止表演,趕緊救治。然而,布萊恩讓盡管已頭暈目眩、呼吸困難,明顯地感到力不從心,但他仍強撐著堅持搖頭說:“不行,沒事的。我的表演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差錯和失誤……”接下來,他的情形越來越糟糕,而他卻堅持不肯中斷表演。大家面面相覷,交頭接耳一番后,心照不宣地紛紛快速離去,好使布萊恩讓拋卻“面子”,抓緊時間救治。
觀眾剛一離開,布萊恩讓就像醉漢一般倒在地上。家人連忙把他送到最近的醫院。可是,醫生檢查后卻十分痛心地說:眼鏡蛇的毒素已侵襲了他的整個中樞神經和心臟。年僅34歲的蛇王布萊恩讓停止了呼吸,一命嗚呼。曾經的榮譽和稱號,隨著他生命的終結,成為永久的回憶。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名人小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三
莎士比亞生於英國倫敦附近的斯特拉福鎮。他的父親是位羊毛商人, 生意很興隆。父親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做一個牧師, 一個商人, 或者是一個有學問的紳士。因此, 在莎士比亞六七歲的時候, 就被送進一個有點名氣的文法學校, 學習英國語文、拉丁文法和修辭, 也接觸一些古代羅馬的詩歌和戲劇。
莎士比亞13歲的時候, 父親破產了, 一家人的生活失去了依托。他只得中途退學, 幫助父母維持生意, 做些家務。困苦的生活并沒有使莎士比亞心灰意冷。他那充滿幻想的頭腦, 對任何事情都有濃厚的興趣: 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使他賞心悅目; 老人們講述的動人故事, 叫他浮想聯翩; 對未來的生活, 他充滿了憧憬。
劇團的演出在莎士比亞記憶的屏幕上總是留下那么明晰的印象。還在他幼年時期, 倫敦城里最有名的女王劇團曾經到斯特拉福鎮演出過, 此后多年中, 每年都有幾個劇團來這里演出。這些演出在莎士比亞幼小的心靈上播下了愛好戲劇的種子。他驚奇地看到, 為數不多的幾個演員, 憑借一個小小的舞臺, 竟能演出一幕幕變幻無窮的戲劇來: 一會兒再現古代世界, 一會兒描繪現實人生; 有時候讓人捧腹大笑, 有時候催人淚下。這多么神奇, 多么有趣! 他的心完全沉浸在戲劇里了。他常常邀集幾個小伙伴, 模仿自己看到的戲劇情節, 有聲有色地演起戲來。有時候, 他為了思考一個劇中的情節, 獨自一個在田間小徑上踱來踱去, 琢磨某個角色的動作表情。他暗暗下了決心: 要終身從事戲劇事業。他知道, 當個戲劇家, 要有很豐富的知識。因此, 他像一頭小牛闖進菜園一樣, 貪婪地讀著哲學、文學、歷史等方面的書籍, 自修希臘文和拉丁文, 多方面地吸取營養。幾年工夫, 他已經是一個相當博學的人了。
一天, 莎士比亞突發奇想, 能在戲院里謀個職業就好了。可這樣的機會不是太多。他就主動到戲院服務: 他做馬夫, 專門等候在戲院門口伺候看戲的紳士。有乘車的貴客到了, 就趕緊迎上去拉住馬匹, 系好韁繩。日子長了, 他和看門人混熟了。看門人特許他從門縫里和小洞里窺看戲臺上的演出, 他邊看邊細心琢磨劇情和角色。夜深人靜的時候, 是他發憤讀書、苦練演戲本領的時候, 他屋里燭光常常徹夜不熄。
莎士比亞憑借自己的勤奮努力, 很快掌握了許多戲劇知識。有一位著名演員很欣賞莎士比亞的才能, 請他到劇團里演配角。莎士比亞喜出望外, 他知道在演出實踐中能提高和豐富自己的藝術才能。為了演好戲, 他經常深入下層社會, 觀察那些流浪漢、江湖藝人和乞丐, 同自己周圍的各種人談心, 學習他們的語言談吐, 熟悉他們的生活習慣, 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 他很快就成了一個十分活躍的演員。
當時, 英國的戲劇界活躍著一批被稱為“大學才子”的職業劇作家。他們受過高等教育, 在戲劇方面有些成就。他們壟斷劇壇, 不許他人插入, 莎士比亞在他們面前并不自卑和怯懦。他用一年多的時間寫出了劇本《亨利六世》三部, 引起戲劇界的普遍注意。1595年, 莎士比亞的里程碑式的劇本《羅密歐與朱麗葉》問世了, 這確立了莎士比亞在世界文學的地位。他一生共寫了37個劇本, 十四行詩154首, 還有兩部敘事長詩。
名人小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四
四川樂山郭沫若故居保存著兩張郭沫若的成績報告單。
一張系嘉定府官立中學堂于宣統元年5月28日所發。郭沫若時年16歲,讀完了中學二年級。成績單上的成績是:修身35,算術100,經學96,幾何85,國文55,植物78,英語98,生理98,歷史87,圖畫35,地理92,體操85。
另一張成績單為四川官立高等中學堂所發。郭沫若當時18歲,讀完了該校三年級第一學期的課程。成績是:試驗80,品行73,作文90,習字69,英文88,英語98,地理75,代數92,幾何97,植物80,圖畫67,體操60。
從兩張成績單上的成績看,郭沫若當時顯然算不上優等生。第一張成績單平均成績79分,包括國文、圖畫在內的3門功課不及格,最差的僅35分。第二張成績單上,圖畫、習字的成績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績如幾何、代數等反而卓爾不群。不過,郭沫若后來終究沒有成為數學家或醫學教授,卻匪夷所思地成了一代文豪,令那些信奉“從小看到老”者大跌眼鏡。
學子試卷上分數的高低,與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劃不上等號的。不計其數的時代驕子年輕時并無驕人的成績單。說穿了,讀書有讀書的規律,學子有學子的追求,為人父母者還是少點功利,多些開明,順其自然發展為好。這是歷史的辯證法,也是生活對家長的考試。
名人小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五
阿凡提寫完了一本《愚人錄》,把所有的愚人和他們愚蠢的行為全記在了那上面。
國王聽說后,問他道:“阿凡提,《愚人錄》里沒有錄下我的大名吧?”
“尊敬的`陛下,您的大名當然在上面。”阿凡提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為了我的哪一件愚蠢行為而把我的大名記錄在上?”國王驚詫地問阿凡提。
“尊敬的陛下,您忘了嗎?去年有一個大騙子跑來說給您送來兩匹上乘的棗騮種馬,您信以為真,白白送給他一百枚金幣,還有比這更愚蠢的嗎?”阿凡提提醒他說。
“是呀,那個大騙子要么把馬送來,要么把金幣退回來才是呀!”國王惋惜地說道。
“對呀,如果那個騙子能做到這兩點中的一點,我立即從《愚人錄》上把您的大名抹掉。”阿凡提說道。
名人小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六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一生創作過許多作品,涉及到政治、思想、哲學、文學、歷史各個社會科學領域,僅在文學的范圍內就寫過杯具、喜劇、歷史劇、散文劇、歌舞劇、史詩、哲學詩、諷刺詩、抒情詩、故事詩、小說等。
伏爾泰的父親是一個公證人,家里擺放著很多書。伏爾泰很小的時候,就對書十分感興趣。有一天,父親從外面回家,發現幼小的伏爾泰一個人站在床上表演。只見他口中念念有詞,隨著不同的語氣和聲音的高低,變換著各種姿態。一會兒板著臉孔,聲色俱厲;一會兒手舞足蹈,輕言婉語。父親看到他腳下有一本書,原先是拉封丹的《寓言詩》。哦,小伏爾泰正在忘情地背誦著《寓言詩》中的故事呢。
小伏爾泰天真地說:“這個故事我是剛剛才看過的。”
“啊——”父親更加驚訝了,“哦?那你能夠再表演一次嗎?”
小伏爾泰當著父親的面兒,很快又看完了《寓言詩》中的另一個故事,之后又有聲有色地背誦起來,居然能背得一字不差。
讀故事,悟道理
一些偉人自幼有著過人的天分。然而,僅靠天分就能獲得成功,無異于天方夜譚。勤奮,永遠是成功無法繞開的大道。
名人小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七
大家好!
羅素思考著的時候,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臺,陪同的人讓轎夫停下來休息。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他看到轎夫們坐成行,拿出煙斗,又說又笑,講著很開心的事情,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也絲毫沒有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悲苦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趣味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很好奇地問羅素一些外國的事情。他們在交談中不時發出高興的笑聲。
羅素在他的《中國人的性格》一文中講到了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了一個著名的人生觀點: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莎士比亞在談到人生的處境時曾經有過一個很經典的比喻,他說:我們的身心就是一個園圃,而我們的主觀意志就是園圃的園丁。不論我們是種植奇花異草或單獨培植一種樹木,還是任其荒蕪,那權力都在我們自己。也就是說,你假如愿意自己是快樂幸福的,你自己就可以做到,權力都在你自己的手里。一切都在我們個人的主觀意志之中。我們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喜悅,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境由心造,不論我們處于什么境地,我們都可以把它當作自己的福地。成功的時候,盡情地享受成功;逆境的時候,為未來的希望快樂。
坐轎子的人未必是幸福的,抬轎子的.人未必不是幸福的。
名人小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八
一天,阿凡提和兒子騎著驢經過一片空地時,看見一群人在拼命地轉著圈。阿凡提覺得非常好玩,便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也試著轉了起來。
“那我說什么好呢?”阿凡提問。
“你就說‘我把驢給你’就行了。”信徒說。
阿凡提站起來順從地重復著這句話,開始旋轉。而且節奏越轉越快,一直處于一種近乎于歇斯底里的.昏迷狀態,直到他最后失去知覺為止。
“是呀,父親,有一個人來拉咱們的毛驢時,我跑到您跟前,您卻連續不斷地喊著‘我把驢給你’,我還以為您就是要把毛驢給他呢!”兒子回答道。
名人小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九
1、 李邕重義愛士
李邕重義氣愛人才,作文擅長碑頌,并且大多親自書寫。人們奉上金銀財物請他寫碑文,前前后后收到的財物加起來數目極大。但是他卻能夠拯救孤苦,接濟窮人,家里沒有很多積蓄。
故事來源:宋""""""朱長文《續書斷》
2、 徐浩八體皆備
故事來源:《新唐書》
3、 鄭虔紅葉學書
故事來源:唐""""""李綽《尚書故實》
4、 李陽冰觀《碧落碑》
絳州有塊碑,碑上的篆字和古代的不同,很奇特。李陽冰看到了,睡在碑下觀賞,好幾天不離開。鑒定碑書是初唐所作,但沒有記上書家的姓名。因碑上有“碧落”兩個字,當時人就稱它為《碧落碑》。
故事來源:唐""""""李肇《國史補》
5、 鐘紹京破產求王書
鐘紹京因為喜好書法,不惜花大價錢傾其所有去收求名家書跡,總計用去幾百萬貫錢,卻只買到王羲之行書五張,不能求到楷書一個字。
故事來源:唐""""""張懷瑾《書估》
6、 盧弘宣臨小王帖
李德裕做宰相時,有人獻上書法名跡,他不斷把玩,很喜愛那書法。盧弘宣當時做度支郎中的官,有擅長書法的名聲。李德裕把他請來,出示自己得到的這件書跡,請他觀看。盧弘宣拿著帖,好久不作聲。李德裕問:“怎么樣?”盧弘宣驚恐地說:“這是我近年臨的王獻之帖”。李德裕從此更加看重他了。
故事來源:《太平廣記》
7、 柳公權不重錢財
柳公權書名顯赫,當時大臣家的原告版墓志,若不是出自柳公權手筆,別人就要以為他們的子孫不孝。外國人來中國進貢,都另外準備了錢,說:“這是購買柳公權書法的”。柳公權曾經書寫了京兆西明寺的《金剛經》,有鐘繇、王羲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柬之各家的筆法,自己很滿意。總計大臥們請他寫字而贈送的錢財,共有好多萬,然而這些錢被仆人盜用了,他也不再追問,只有筆硯圖書典籍等,才親自把它們鎖好秘藏。
1.小故事:兩個書法家
2.名人讀書小故事
3.名人成功小故事
4.名人成長小故事100字
6.讀《大名人、小故事》有感
7.名人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