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慢慢長大篇一
靜靜地端著一杯茶坐在窗邊,茶面上縈繞著屢屢白煙,透著若有若無的清香。
我和爸媽又吵架了,只因為那盆茉莉花。
上午,爸媽剛買菜回來“女兒,快看,媽給你買了什么!”媽媽興奮的說道。
正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我,懶懶的走過去……好漂亮的一盆茉莉花!綠油油的葉子,片片都透著它獨特的清新,頂端還綴著兩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這樣的花得放在陽臺上才好,看著有朝氣。
我斬釘截鐵的說道。
可媽媽卻不以為然:“這么嬌嫩的花怎么能放在陽臺呢?可不得被吹壞了,得放在室內。
”意見分歧,莫名的怒氣迫使我說了句違心的話:“你們到底是不是我父母啊,都說了放在陽臺了,為什么就不能?”我越說越覺得委屈,到最后竟然和他們吵了起來,到現在都沒說一句話。
看著陽臺上綴著兩個花骨朵的茉莉花,覺得無趣,只是徒增傷感罷了,索性去外面走走。
我一個人在街上漫無目的的走著。
走到街道拐角處時,看到一對母女。
母親大約二十八九歲,女兒只有五、六歲,扎著兩個辮子,臉紅紅的,睜著大眼睛對母親撒嬌要吃冰淇淋,母親扭不過她,拍拍她的頭,笑盈盈的說:“好,我帶小可愛去吃冰淇淋。
一道雷劈在我心中,在我腦中打響。
曾幾何時,媽媽也曾這樣寵著我,現在那幸福遺失到哪去了呢?
回到家是已經天黑了。
晚餐桌上,我們都沒說話,氣氛很是尷尬。
我只大口大口的吃飯,好盡早結束這場晚飯。
這是媽媽習慣性的夾了些魚香肉絲給我,我下意識的把碗向后挪了挪,爸爸的眉頭皺了皺,媽媽的臉色又白了幾分。
我張了張嘴,想要解釋什么,但最終沉默。
氣氛更是尷尬。
我像難民一樣把飯撐完,回到臥室關上門躺在床上。
回想起今天那對幸福的母女,我不由得想,是什么時候開始,我和爸媽開始疏遠了呢?是什么變了嗎?原來什么都沒變。
小時候幻想著長大,長大了又懷念小時候,猛然回頭發現,我們已經慢慢長大,已經回不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
時間是不會倒退的,我們是會長大的,珍惜現在,才不會讓將來后悔。
那晚下了很大的雨,我直到深夜才慢慢睡去。
第二天早上起來,瞥見陽臺上那盆茉莉花,昨天的那兩個花骨朵,今天已變了個樣。
經過昨夜的暴雨,一個花骨朵被風吹落了下來,而另一個卻開得那樣嬌美。
我慢慢長大篇二
我性格固執,喜歡獨立,從來都是自己騎車上學,母親也就依了我,盡管她很不放心。唯獨冬天,母親總是早早得把我的自行車收好,親自接送我。大地踱上了一層銀霜,風在空中肆虐的狂吼著,渲泄著冬的肅穆。母親穿著厚厚的棉衣,帶著笨拙的帽子,在風中瑟瑟發抖,我知道母親是最怕冷的,晚上起碼得蓋兩層棉被。母親不停的搓著手,還叮囑我:“衣服穿夠沒,不夠去添,別凍感冒了!”我點頭,坐在母親身后,凜冽的寒風從我身旁掠過,我整個人都縮成一團。母親說:“冷就趴在我身上,把手插在我兜里。”我照做了,真的暖和了,我聽見母親急促的呼吸聲,看見空氣中漂浮的白煙,想必母親也很冷吧!這次路程似乎很短暫,我還沉浸在這片溫暖中。下車后,我看見母親凍得發紫的臉,鼻尖上有少許的水珠,那是汗嗎?母親催我快進去,我便往教室跑,透過窗戶,我看見母親騎著車,在這片白茫茫的背景里漸行漸遠,那臃腫的背影在狂風中顯得那么渺小,可我的心中卻暖洋洋的,我覺得有一種情感在我心中燃起了火焰。
那些你騎車送我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無盡的溫暖,整個冬天,只要有你堅實的后背,寒冷似乎不是一個可怕的詞。
我現在知道你的不容易,我會在寒冬的夜晚為你多加一層棉被,會用自己的零花錢給你買些生日禮物,為在自己的生日上為你許幾個愿望,會在你給我夾菜時,說一聲“謝謝媽媽”……這一切的一切,我都在嘗試著做,我知道,這遠遠不及你給的愛。但我想對于你來說,這是女兒最溫暖的回報。
我慢慢長大篇三
淡雅的月光直射窗戶,房間里增添了幾分明亮與溫馨。
一陣輕輕地腳步聲漸行漸近,隱隱約約中透露著有些遲緩的意味。我明白,那是奶奶。
我自然地走到門前,打開門,奶奶臉上寫滿了詫異,我明白,她想問我是怎樣明白的可是和藹立刻就爬滿了奶奶的臉。
奶奶是來問我,寧靜的夜晚中彌漫著親切的味道。奶奶問道:“不冷嗎做完作業早點休息……”我連聲答應。
奶奶輕輕地腳步聲越來越稀疏,越來越遠……我又繼續坐在課桌前開始復習,做了一會作業,睡意撲面而來。我又強制自我翻開歷史、地理、政治書,不知多久,我睡著了。朦朧中我覺得背上暖和也許多,也正是那時,我似乎聽到了開門的聲音,一聽就明白,那聲音是怕驚動了什么。在夢中,那聲音又響了幾次,只是我不清楚發生了些什么。
昏睡的我被餓意喚醒,兩眼空洞,環顧四周,滿滿的都是無奈,肚子時不時地發出“咕咕”的聲音。突然眼前一亮,擺在中央的桌子上,上頭有一些零食,一杯牛奶,我走了過去,端起牛奶正要喝時,卻發現還是溫熱的,難道奶奶剛剛來過難道這些都是她準備的難道奶奶為了我一向未眠幾多復雜的情緒涌上我的心頭。
這么多年陪我走來的是家人的愛,睡夢中我暢飲著一杯杯滿滿的甜蜜,他們教會我行走、跑,跌倒后再站起來。
我慢慢長大篇四
長大啊,可以是一夜間的事,也可以是漫長無比。
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長大,然后變成一個連自己也捉摸不透的人。相比于這樣,我還是喜歡享受長大的過程。即使無比痛苦。
記得那時候,天很藍,水很清,草很綠。沒有太多太多繁雜的事情等著去做。無聊時要大人陪著堆堆沙堡,放放風箏,他們也不會有太多理由搪塞。那時候,每一天都是在歡笑聲在度過。
而現在,思想是兩點一線,作業,休息,作業,休息。每一天都是這樣的無奈,去做著并不情愿的事。我又多久沒有好好注意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了?我又多久沒有注意天空的顏色,河水的清濁?忘了,罷了,棄了。
手中握住的紙飛機也沒有再敢飛出去。因為有太多原因。漸漸地,與大人談話時,語氣中的唯一一點天真也消失了。它走的徹底,而它也是在提醒我,你在變化。
有時候想起,還是會被幼時的理想所嚇倒,畢竟什么都不懂,記得說,當你發現你以前的話有多可笑時,你就已經無恥的長大了。
我們在歲月的年輪中長大,長大等于什么?等于我們會慢慢失去現在所擁有的?長大,慢慢的長大,也許這慢慢就是個幌子,去掩飾天大的意義吧?天邊幾度紅,是朝是夕?只有它自己知。長大幾分苦幾分笑?只有自己知曉。
我慢慢長大篇五
晨露小風,叩醒簾內幽夢。
曾經看過一本書,作者是章紅,題曰《放慢腳步去長大》。春日午后的陽光,有淡淡的慵懶和漫漫的溫暖。這是一個關于孩子純凈、童真與疼痛雜糅一體的成長故事,連語無倫次都可以被寬容的童心所諒解。終于發現,生命中曾經那么熱鬧、那么深刻的六年小學時光被歲月洗蝕得漸漸退色,慢慢泛白。我是多么的著急,因為那些記憶已經失卻了最初的氣味和模樣,竟然沉淀為平靜的湖面,波瀾不興,這樣的平淡與木然。于是說:就這樣,慢慢的長大吧!
只記得那塊綠豆糕、那個人、那份情。
河邊野薔薇怒放,帶著一種強烈而痛苦的詩意。那時的我們,還穿著夏天的短裙,天真的笑顏,在風中綻放,流出銀鈴的笑聲,醉在迷人的夏季里。
“我們去捉蝦吧。”
“好呀。”
放開那幾十只小蝦,看它們蹦跳著四散游去,一會便不見了。我們躺在河邊的草叢里,四周是星星點點的小白花,就認為那是美,簡單又純粹。
“我們去吃綠豆糕吧。”
“好呀。
于是來到糕點鋪,興高采烈地買下兩塊綠豆糕。綠豆糕很甜,入口即化,涼絲絲的,實在是夏季清涼好食。于是我們又笑又跳著,牽著手,唱著歌。
“我們明天再一起玩吧。”
“好呀。”
靜靜流淌著的時光,如同一片片紛飛的木棉花瓣。于是夏天就這樣慢慢地悄然過去。
灰蒙蒙的天,雨都躲在云下面,兩只小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火車如同一頭巨獸,靜靜的噴著鼻息,棲息在一旁。兩人彼此都不說話,只是咬著牙,沉默。
大人們在一旁催促了,并要把女孩拖走。
“真的不回來了嗎?”
“也許吧。”
“你要去哪里?”
“不知道呢。”
“遠嗎?”
“好像很遠哩。”
兩只小手終于分開,伴隨著火車一聲長長的嗚咽,所有事物又重新變成灰蒙蒙的,一切又歸于平靜。
那天晚上,我抱住自己,在火車站哭了很久,當然是一個人。漫長的夜晚,如同一片片破碎的木棉花瓣。于是秋天就這樣慢慢地悄然過去。
兒時的夢,易破碎,也易圓滿。
那年回故鄉,坐在嘎吱作響的火車上,迷茫地呼吸著故鄉的溫熱氣息,吞吐著甘冽的故鄉情。下了車,踏上那片摯愛的土地,卻是慢慢地走。又到熟悉的小橋,可再也沒有她的身影,那樣親切,又遙遠冰冷的手掌和氣息,游絲般的,捉不到了。又到故鄉的糕點鋪,女孩又看見那一塊塊做得精致小巧的綠豆糕,于是買下一塊,放入口中。
她抿了抿嘴,又皺了皺眉,笑笑說:不好吃了呢?
店主很驚訝的說:我做的綠豆糕大家都說好吃,不會不好吃的。
女孩笑笑,沒說話。
甜甜的綠豆糕,如同一片片美麗的木棉花瓣。于是四季就這樣慢慢地悄然過去。
我永遠都會記住,無論是綠豆糕,還是那個人、那份情。他們會伴隨著我,慢慢長大。直到有一天,我也許會品出那塊綠豆糕的味道,是哪樣甘甜,可口,卻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