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搭石》的教學設計篇一
《搭石》教學設計的教學要讓學生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以下是百分網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搭石》教學設計,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1、通過對重點詞的理解,朗讀,想象畫面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多媒體課件
1、(出示課件首頁:流水聲響起)同學們,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去小溪邊。聽,小溪唱著歡快的歌兒向前流淌,它流過田野,經過果園,滋潤著土地,澆灌著良田,它就像一條鋪滿水晶的路,蜿蜒曲折,緩緩向前。咦,這是什么?(指搭石)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什么是搭石呢?
4、哦,原來這就是搭石,是給人們帶來方便的一些石塊。這么普通的搭石,卻吸引了作者的眼球,他從中看到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劉章去鄉村游覽一番,去“觸摸”這些平凡而可愛的搭石。
1、(課件:打開“讀一讀”)
(1)這小溪,這搭石,這鄉親,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讓我們走進小村莊,去細細地體會文中流淌著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3分鐘)
2、討論交流: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呢?(美麗風景)(課件:打開“討論與交流”)(板書:景美)那課文除了寫景美,還寫了什么呢? 過渡: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仔細讀課文用心觀察發現。
1、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我們的心靈去品味這道風景里的美。
2、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與同學交流、體會。(提出具體學習任務:默讀2-4自然段,人們走搭石的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美呢?邊讀邊劃) (2分)
(一)“擺搭石”句子(第2自然段)(7分)(讓我們細細地來品味這些美吧!依順序交流)
1、生找句子。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師范讀)
2、師: “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肯”讀重強調了什么呢?(老人認真細致的動作,表現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指導學生讀)
3、師:多好的老人呀,當他急著趕路,卻發現搭石不穩時,他會怎么想呢?表情會怎樣?
4、師:多么淳樸善良的老人啊,他不僅這樣地想著,還會這樣做著,他是怎樣做的?
5、老人生怕搭石不穩,是反復地踏,從老人反復踩踏的動作中,你感受到什么? (奉獻美或心靈美) (板書:奉獻美)
6、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去讀讀,生齊讀。師引讀:當大爺早上去喝茶,經過搭石時,只要……當大爺傍晚接孫子放學回家經過搭石時,只要……(師生合作讀)
(二)“走搭石”句子(第3自然段)(6分)
1、(那一行人怎么走搭石呢?)指名讀句子。出示:“每當上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一行人”中“行”怎么讀?體育課上我們常排成很整齊的一隊,叫排成一行(háng)
而這些在搭石行走的人叫一行(xíng)人。(齊讀“一行人”)
3、體會“協調有序” (從哪里可以看出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
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組學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們合作著讀一讀。
4、師: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剛抬起腳來,后面的就緊跟上去。誰也不搶路,誰也不突然止步,這叫——協調有序。是不是事先排練好的呢?(不是)由此可見,人們之間的——和諧美。(板書)
4、聽,他們在協調有序地走著,你聽見什么聲音了嗎?(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你還看到了什么?(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5、好一幅美麗的圖畫啊!這鄉親們走搭石的情景竟也能構成一幅如此和諧的美景圖,你就不想通過你的朗讀把這幅畫再現出來嗎?(指導朗讀)(如:好文章要讀出韻味來,把感知的美讀出來,誰來挑戰他?)
6、是啊,每當下工,一抹夕陽照在小溪上,溪水在夕陽的映襯下閃著一縷一縷的光彩,聽著潺潺的流水聲,附著踏踏腳尖點搭石的聲音,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這美麗和諧的畫面。(齊讀)
(三)“謙讓美”“敬老美”句子(第4自然段)(8分)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出示:“經常到山里的人……理所當然的事”
①自由讀第一句話,想象當時的情景,兩人碰面會說些什么?同桌之間表演一下,并指名上臺表演。從中你發現了怎樣的美呢?生自由發言。(板書:謙讓美)
②這種事情是不是經常發生?你從哪里讀懂的?(經常、大概)這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平常的事,多令人感動呀,你會怎樣去讀?指名讀。
2、學第二句(敬老美的句子)
①那如果是老人來走搭石,又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呢?(出示句子)齊讀兩遍。你們能做做“伏下身子”這個動作嗎?(請學生在座位上做動作)
這樣,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師:假如你是那位年輕人,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 生:不需要
師:為什么? 生:因為我們家鄉的人都習以為常了,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多好的年輕人,(問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
生:不會 師:為什么? 生: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哪,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指課件文字)
生齊: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師:因為(指課件文字)
生: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
生:年輕人伏下身子背他 師:因為 生: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透過這個“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敬老 (板書:敬老美)
師:透過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我覺得家鄉的人一代一代都是這么做的。
3、多么善良、多么樸實的父老鄉親啊!他們美好的行為,美好的心靈,讓我們深受感動,讓我們帶著感動齊讀這段話。
(四)最后一段(3分)
1、這一塊塊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迎接著過往的鄉親。你們看,這搭石,不正是這群可愛鄉親們的寫照嗎?(課件:打開“體會語句” )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文意。(你讀懂了什么?)(看板書,從人們走搭石可以看出鄉親們具有奉獻美、和諧美、謙讓美、敬老美)
2、作者正是借搭石來贊美家鄉的人啊!(板書:人美)讓我們用最美的音、最深的情來頌揚鄉親們這種偉大的人性美吧!
1、是啊,這搭石構成的道道美麗風景,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五彩斑斕,使我們的生命也更有意義。作者從這不起眼的搭石中竟看見了美的畫面。你現在一定對美有了新的認識,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事情發生。讓我們一起尋找身邊的美吧。(課件:打開“發現美”)
2、指名說說身邊這樣平凡事物中的美。
3、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就一定會發現:原來我們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
同學們,我們不但要善于發現美,更要去創造美,多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吧!你看他們……(課件:打開“分享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景 人 奉獻美
搭石 和諧美
謙讓美
美 美 敬老美
“分享美”中介紹: 洪占輝是200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他是大學生,身邊的女孩是他的妹妹,不過他們沒有血緣關系。是洪占輝那犯有精神病的父親撿來的棄嬰。由于母親離家出走,洪戰輝讀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點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如今已經照顧了14年。
非典:2003年.中國出現了非典這一種傳染病,當時疫情向全國擴散,死了不少人,特別是那些可親可敬的醫生和護士,為了治病救人,把自己卻傳染了,以致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呀。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像“搭石”一般在默默無聞中凸現。結合本課教材特點,我在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為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欣賞、升華。以“美”作為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
這篇課文文字并不艱深,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本節課圍繞“文中的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美呢?”展開交流和討論。因為課文中蘊涵的美是有層次的,一是看得見的具體的風景美,二是看不見的家鄉人的心靈美。讓學生帶著任務讀課文,讀書目的性自然體現,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為切入點,帶著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
學生在體驗訴說這些美的畫面時,腦際其實已經生成了豐富的人物形象,此時,我適時地指導朗讀,力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強化這種細膩的情感體驗。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也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在學生對“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課本對話的目的。
美是永恒的主題,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曾經有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是啊,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一節課即將結束,我讓學生回憶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事物,看看能不能發現其中的美,并想到了與它相關的哪些人或事。讓學生聯系生活去發現美,表達美,既是對課文的延伸,又是對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的訓練,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為呢?
教學,永遠是一項充滿遺憾的藝術。雖然在預設時考慮周全,但在實施過程中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一堂課下來,靜心思索,感覺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不足:
我的語言再自然些,這樣課堂會更生動。作為一名老師應學會聆聽孩子的心理,這樣的課堂才是最美,這樣才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指出的:“語文教學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多吸取豐富的教學經驗,升華自己的情感,從而更全面的體現新課標中的三維目標,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s("content_relate");【2016年《搭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搭石》教學設計模板09-28《搭石》的教學設計范文12-21《搭石》教學設計與反思12-17關于《搭石》的教學設計09-29《搭石》教學設計(通用6篇)10-09《搭石》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12-21《搭石》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11-22《搭石》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11-05《搭石》優秀教學設計(通用6篇)10-01統編閱讀策略《搭石》教學設計(通用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