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踏青掃墓踏青掃墓篇一
今年是清明節休假實施的第一年,我也可以和父親母親一起去掃墓。
清明節掃墓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是莊嚴、肅穆的。
清明上山祭拜先人雖然十分累,有時還會摔幾跤,山路又十分難走,但祭奠親人的心情卻是虔誠的。
今天我和父親母親一同去上奶奶的墳。奶奶去世時才50歲,我那時還沒出世,雖然對奶奶的影象不存在,但懷念奶奶的感覺卻沒減少,所以我更加珍惜這一次的掃墓行動。爸媽每年都來祭奠,為墓碑改改字,除掉些雜草。可是草的生命力那么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巨,我連忙拿起鐮刀除草了,我用力砍了下去,可不但草沒砍下,我的手指頭都要砍下了。這時,父親便過來幫我,他說:“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后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后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順著父親的方法,我還真會砍了!
在我和父親母親的努力下,終于把草清除干凈了。我還幫助母親掃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讓奶奶的墳地也變成一塊綠色環保的凈園。
清明定為休假日有利也有弊,盡管大家都可以有時間上墳了,但上山的交通就成了很大的問題,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堵了一小時的車,看那些交警叔叔也指揮得夠累,我想以后這方面的安全疏通得也有個規范吧。
今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
踏青掃墓踏青掃墓篇二
我盼望已久的清明節到了,我高興極了。因為在這3天假中,有一天要在鄉下記惦先人了。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還有爺爺三人開著摩托車去顏單。
路上,我發現春天變化很大。風吹著小草,小草變了,它越變越綠,還不住地搖晃著身子,好像在向風道謝似的。它吹著迎春花,迎春花也變了,它越變越黃,還把枝條垂著,好像是害羞的小姑娘。
終于,我們來到了顏單。
我們先來到老老太爺墳前先拿出一又疊紙,再印上去幾個錢幣印子,然后用打火機點燃在墳前焚化,接著又看爺爺用棍子撥了撥,等焚化完畢就去了另一個墳。
等燒到第五個墳,也就是最后一個墳,老太爺的墳時,我們走了好一段路。突然,前面傳來“汪——汪”的叫聲,我嚇壞了。定睛一看,嘿,左邊的桌子下,有一只狼狗,我拿著棍子指向它,它害怕得直往后退。我看見這情景,便用棍子接二連三地指向它,把它逼退。
我們在老太爺的墳前燒完紙,爸爸便駕駛摩車帶我們回來了。
踏青掃墓踏青掃墓篇三
今天是清明節,天上下著蒙蒙細雨,這不禁讓我想到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中行人欲斷魂。”這句詩描寫得多么真實,多么能夠體現出人們過清明的悲傷心情啊!
今年是我第一次去掃墓。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跟著外公外婆一起去了妙峰山陵園的等車處,看著等車處人山人海的隊伍,我的心情頓時由好奇變成了焦急。
接著,外婆點燃了一對燭和一把香,讓我拿著香去向大大外公和大大外婆拜一拜,并說出自己想對他們說的話,我照外婆說的去做了,外公外婆也依次這樣做了。然后我們把帶來的鮮花插入墓前的花瓶里,還用紅漆把墓碑上的字描了一遍。等燭燃盡,香燒完,我們就結束了掃墓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