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教案篇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 5頁例 3、例 4,第 6頁“做一做”的第 1~3題,練習二的第 1~2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學會解答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加深對除法兩種應用題的認識。
教學重點
有余數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除法兩種應用題余數的處理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7枝鉛筆和口算卡片若干張、信封8個;學生每人準備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教師出示卡片,指名學生說得數.)
2.先擺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幾根?
(2)拿出 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幾堆?
二、新課
1、 教學例3。
出示例3:7枝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幾枝,還剩幾枝?(先分分看.)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題(引導學生讀題)每個人拿出7根小棒代表7枝鉛筆,按照題意平均分給3個同學,也就是要平均分成3份,自己分分看,每份有幾根?
教師巡視,只看學生分,暫不表態.學生分過以后,教師指4名學生到前面做示范.
教師:我這里有7枝鉛筆,請你把它們平均分給這3個同學(把7枝鉛筆交給4個學生中的1人,讓他分給其他3人)注意分的時候應該怎樣分,分的結果是什么?(每人分2枝,還剩1枝.)
教師: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解答,誰會列算式?(指名學生列式,教師板書:“7÷3二”)怎樣用豎式計算?橫式等號后面應該怎樣寫?(特別要使學生弄清如何寫單位名稱.)
教師可以這樣啟發:根據我們剛才分鉛筆的結果,想一想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那么2后面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學生口答,教師板書:“2(枝)”.)余數1表示什么?(還剩1枝.)那么余數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學生口答,教師板書:“……1(枝)”.)
教師:這道題做到這里做完了沒有?(沒有,還要寫答話.)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教師;今天我們解答這道應用題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除法。)它與以前學過的除法應用題有什么不同?(有余數。)對!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
2.做第6頁‘“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指導.完成后集體訂正,著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結果應該怎樣寫。
課間活動.
3.教學例4.
出示例4:43個乒乓球,每袋裝5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教師:我們再來看一道應用題(引導學生讀題〕我這里有幾個信封,表示口袋.現在請一位同學用43根小棒代表43個乒乓球,每個口袋里裝5個,實際裝一裝,看能裝幾袋.(指名學生按照題意裝小棒.)每袋裝5個,應該怎樣裝?(學生拿5根小棒裝1袋,再拿5根裝l袋;裝過8袋后,還剩3根.)還夠不夠裝1袋呢?為什么?(因為要求每袋裝5個,剩下的不夠再裝1袋了.)那么裝的結果是什么?(裝了8袋還剩下3個。)
教師:誰能說一說這道應用題怎樣解答?(指名學生列式解答,教師板書。)
學生列出算式,計算出結果后,教師著重看學生寫的單位名稱對不對。
讓學生打開書,把例4中沒有解答完的地方補充完整.
三、鞏固練習
l.做第 6頁“做一做’的第2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著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結果的單位是什么。
2.做第6頁“做一做”的第3題。
先引導學生看圖,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根據這個圖,誰會寫出兩個除法算式?(指名學生回答。)再讓學生根據列出的兩個除法算式說一說各表示什么意思。(第一個算式是說把9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子里,每盤放4個,還剩1個,第二算式是說把9個蘋果按照每盤放4個,可以放2盤,還剩1個。)
3.練習二的第1、2題。
四、本課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在解答每一道應用題之前,都要認真審題,弄清每一道題屬于哪一種分法。在計算以后,要根據題意正確書寫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最后寫出答案。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能自主編制并記憶9的乘法口訣,會用9的乘法口訣進行有關的表內乘除法計算。
2、在自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自主編制并記憶9的乘法口訣,會用9的乘法口訣進行有關的表內乘除法計算。
一、復習
1、齊背1-8的乘法口訣
2、卡片出示1-8的口算(選1-2個說口訣)
二、新授
(一)編口訣
1、出示五角星圖,1行有9顆星,是9。
提問:用乘法怎樣列式?口訣怎么編?
(1)指名回答。
(2)教師板書并說乘法的意義。
2、繼續出示五角星圖。
(1)提問:一共有幾顆五角星?幾個9相加,用乘法怎樣列式?口訣怎么編?
(2)引導學生回答。
(3)教師板書。
明確:可以用疊加9的方法計算編出口訣。
3、逐步出示五角星圖,要求學生填寫,編口訣,教師巡視,尋找錯誤資源。
(二)讀口訣
分組讀—個別讀—指名讀—全班讀
(三)背口訣
師生背—生生背—填空背—個別背—齊背
過渡:哪句口訣容易記?哪句口訣難記?忘記口訣了怎么辦?其實記“9的乘法口訣”還有一個竅門呢!
(四)找規律
小黑板出示(課本第76頁第1題)
1、1行有10個格,9顆星,也就是比10少1
板書:10-1=9(結合“五角星圖”讓學生理解)
2、提問:2個9比20少多少?你是怎么很快看出來的?
(1)引導學生回答。
(2)教師板書:2個9比20少2,列式20-2=18,就是18。
3、要求學生填寫,同時口說算式,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
4、交流總結規律。
三、應用記憶
1、出示課本第75頁的.“試一試”。
(1)要求學生完成課本第75頁“試一試”
(2)提問:都用了哪句口訣?
①指名說
②教師講評
2、完成76頁第2和第3題。
(1)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2)教師核對講評。
四、拓展延伸(在活動中應用知識)
今天我們一起到9元超市去逛一逛,在這個超市中,所有的物品都是9元,你可以同一種物品買幾個,也可以買不同的物品,但是必須說出一共要付多少錢。
五、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教案篇三
混合運算(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頁例4,練習三的第 4~8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括號在運算式題中的作用,進一步掌握式題的運算順序。
2.通過給應用題填條件、補充問題的練習,為后面教學兩步應用題做準備。
教學重點
掌握有括號、含有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運算。
教具準備
復習兩步計算式題的小黑板(將練習三的7、8題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下面的復習題:
7×4+25 7×4—25 52—4×7
63÷9+5 63÷9—5 8—48÷8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最后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
二、新課
1.教學例4.
教師出示例4.
教師: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這兩個算式里都有括號.)
教師:兩步式題里有括號,計算時應先算什么?(應先算括號里面的.)
教師:對.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左邊的式題,教師可邊指名說脫式運算的過程邊板書.強調先算括號里面的和書寫格式應注意的事項.
右邊的式題,可先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針對出現的問題,注意訂正.然后讓學生齊讀教科書第10頁例4上面的法則,并指名復述。
2.做教科書第11頁“做一做”的習題.
(1)第1題,讓學生自己做。做之前,先提示學生想一想有括號的式題先算什么.教師巡視,注意運算順序、書寫格式和每一步運算結果是否正確,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輔導。
(2)第2題,讓學生自己做,做之前,先讓學生想一想運算順序再做,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在訂正時有針對性地解決。
教師:這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含有減法和乘法運算,都是減法運算在前、乘法運算在后,題里的數據也相同,)它們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一個有括號,一個沒有括號.)
教師: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它們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運算的結果相同嗎?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盡量讓在做題過程中出錯的同學發言,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運算順序重要性的認識。
教師:通過剛才兩道式題的比較,我們發現,這兩道題里的數據和運算符號都相同,只是一個有括號,一個沒有括號,從而導致了運算順序和運算結果的不同。
課間活動
三、鞏固練習
做練習三的第4~8題.
1.第4題,先讓學生想一想先算什么,然后再做.做完之后,自己檢查運算順序和計算結果對不對.訂正時,讓兩個學生說一說它們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計算結果會不同,從而加深學生對括號的作用和運算順序重要性的認識.
2.第5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最后集體訂正.
3.第6題,讓學生獨立做.訂正時,指名讓學生說一說各題的運算順序.
4.第7題,先讓學生自己做.做之前,教師要說明題意,并鼓勵學生想出幾種不同的填法.教師巡視,看一看學生填出了幾種不同的問題,有沒有不正確的填法.訂正時,要讓填錯的學生說出自己是怎么填的,為什么不對,錯在什么地方.
5.第8題,與第7題有些不同,可填的條件有很多,只要符合題意就行.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幫助.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教案篇四
混合運算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1.混合運算
課題一:混合運算(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頁例l、第10頁例2、例3和練習三的第 l~3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會正確地進行脫式運算.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先著重讓學生說一說復習題中各題的運算順序,并直接口算出得數.
2.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剛才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口算出得數.為了便于看出運算順序,從現在開始,我們學習兩步式題的脫式運算.
接著教師出示例l,說明脫式的書寫格式.
教師:兩步計算的式題,脫式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的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35”,還沒進行運算的部分“+5”要照抄寫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行寫 “=”,在“=”的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
然后,讓學生做“做一做”的習題.
教師巡視,看學生的書寫格式是否合乎規范,對書寫不規范的要幫助改正。然后共同訂正。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
教師:這兩個算式各含有哪些運算?它們有什么相同的運算?(有加、減和乘法運算;它們都有乘法運算,)
教師:在沒有話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左邊的式題,可指名說出先做什么運算,再做什么運算.同時教師用紅粉筆在乘法下而畫一條根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接著教師寫出脫式運算的過程,邊寫邊說應該注意的事項.
然后,做右邊的式題。
教師:這個算式與左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有乘法運算:左邊的是乘法運算在前,右邊的是乘法運算在后。)
教師:在這個算式里,有乘法和減法,雖然乘法在后面,也要先算乘法。
教師邊說邊在乘法下面畫一條紅線,表示先做乘法運算,接著教師寫出脫式運算的過程,邊寫邊說要先算乘法,后算減法,要先把沒進行運算的部分“50 —”照抄下來,再把6×3的積18寫在“—”的后面。第二步再把“50—18”的差“32”寫在第三行。
讓學生齊讀教科書第9頁例1下面的法則,并指名復述。
3.做例2下面“做一做”中的練習題,提醒學生在做題前先想一想運算順序,再一步一步地進行運算,教師注意巡視,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然后,共同訂正。
課間活動。
4.教學例3.
教師出示例3.
教師:這兩個算式各含有哪些運算?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加、減和除法運算;它們都有除法運算。)
教師: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教師:左邊的算式要先算什么?(先算除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用紅粉筆在除法下面畫一橫線,強調雖然除法在后面,也要先算除法,接著教師可鼓勵學生在書上寫出脫式運算的過程。教師巡視,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最后,集體訂正,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糾正錯誤。
讓學生齊讀教科書第10頁例3上面的法則,并指名復述。
5.做例3 下面“做一做”的習題,提醒學生在做題前先想一想運算順序,再一步一步地進行運算。教師注意巡視,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然后,集體訂正。
6.小結。
教師: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什么?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三的第1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訂正時,要讓學生說說先什么和書寫格式應注意的問題。
2.做練習三的第2 題,先讓學生自己檢查、改正,然后共同討論。
3.做練習三第3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注意書寫格式,發現問題及時輔導,最后集體訂正。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教案篇五
課題一 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例l和例2“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 l~3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知道有余數的除法含義,初步掌握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試商。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按照例1制成可供演示的梨和盤子圖片、磁性黑板;每個學生準備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出示教科書第1頁上的復習題.
(1)( )里最大能填幾?(學生填后共同訂正。)
(2)用豎式計算除法。(出示兩道除法豎式)
訂正筆算除法時提問:除法豎式里,哪個數是被除數?哪個數是除數?哪個是商?并指名學生說一說筆算的計算過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教師出示6個梨和3個盤子圖,說明題意:要把這6個梨平均分到3個盤子里,應該怎樣分?(指名學生實際分一分,分兩次恰好分完.)
教師;誰會列式計算?(指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先列橫式,然后用豎式計算.)
計算后,教師指著豎式提問:在被除數6下面寫的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的6個梨。)在橫線下面為什么寫0?(因為6個梨都分完了,一個也不剩。)
(2)教師又出6個梨和7個盤子圖,說明:要把這7個梨平均分到3個盤子里,誰會分?(指一名學生分實際分一分,分兩次后,還剩一個。)
教師:剩下的一個梨,如果繼續分,每個盤子還能再分到1個梨嗎?(不能。)這說明7個梨要平均放到3個盤子里,每盤分到2個,還剩1個。
教師;怎樣計算呢?因為是平均分,還要用除法計算.(板書:“7÷3=”)
(3)豎式的寫法。(指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被除法是幾?寫在什么地方?除數是幾?寫在什么地方?剛才分的結果是每盤放幾個?那么 商是幾?寫在什么地方?
教師進一步提問:有3個盤,每盤放2個梨,實際分掉了幾個梨?那么在被除數7的下面應該寫幾?(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
7個梨,分掉6個,有沒有剩余?在豎式里應該怎樣表示呢?
教師著重說明:7個減去分掉的6個,還剩1個,所以在橫線下面要寫“1”,剩下的這個1,我們叫它“余數”。(板書:“余數”)
(4)橫式得數的寫法。
教師:經過計算知道每盤放2個梨,就是商2,先在等號后面寫2。還剩1個,就是余數1;為了分清商和余數,在商的后面先點六個點“……”,再寫余數1,讀作“商2余1”,大家一齊讀一啟遍“商2余1”。
像這樣的除法,求出商后還有余數,叫做“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
2.做一做下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每人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擺在課桌上,指名學生說每份分得幾根,還剩幾根。
讓學生用豎式計算,教師巡邏指導。
訂正時,著重提問:商2以后,被除數下面要減去幾?8是怎樣算出來的?橫線下面得幾?怎樣算出來的?表示什么?橫式應該怎樣寫?怎樣讀?
3.教學例2。
出示橫式“38÷5=”后,指名學生口述怎樣寫豎式,教師板書。
寫出豎式后,著重教學怎樣試商。
教師:先想5和幾相乘的積接近38,又小于38,商6行不行?(不行,因為5乘6的積是30,38減30還剩8,每份還可以再分到1 ,說明商6小了,所以要商7。)商8行不行?(也不行,因為5乘8的積是40,40比38大,說明商8大了,只能商7。)實際教學時,只要發現商小了或商大了這兩種情況中的一種,能夠找到恰當的商就可以了。最后,引導學生寫出完整的豎式和正確的橫式。
4.引導學生分別比較例1和例2中的余數和除數,讓學生找一找有什么共同點,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
教師小結: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5.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
先引導學生看圖和下面的算式,弄清題意后,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一的第1題、第2題和第3題。
四、本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在除法中示出商以后,還有余數的,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的除法,計算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