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育故事案例篇一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88頁例5及相關練習。
1、通過觀察,實驗,使學生鞏固已學過的各種規律及找規律的方法,能靈活運用發現的規律與所學的知識進行推理,確定后續或缺失的圖形。
2、熟練掌握并運用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發現規律,解決問題
從不同的起點,方向觀察,找到規律。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復習舊知: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前面我們學習了找規律的哪些知識?(讓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加以引導與整理。)
2、情境創設:看來大家對我們學習的.找規律的知識已經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幫助小紅解決她遇到的難題呢?(課件呈現例5的手鏈圖。)
(二)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規律——穿珠子。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育故事案例篇二
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非整十兩位數的意義,會按順序數出100以內的數,會讀、寫非整十的兩位數,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
2、繼續培養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與同學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
教學重點:
理解非整十的兩位數的意義,能按順序寫出100以內的數,會讀寫這些數。
教學難點:
正確數出“幾十九”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非整十兩位數的意義,會按順序數出100以內的數,會讀、寫非整十的兩位數,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
2、繼續培養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與同學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
教學重點:
理解非整十的兩位數的意義,能按順序寫出100以內的數,會讀寫這些數。
教學難點:
正確數出“幾十九”后面的整十數。
教學資源:實物投影、學生40準備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進行擺小棒比賽,比比誰擺得又對又快。
二、直觀認識幾十幾
1、師:請小朋友們數出23根小棒擺在課桌上,看誰擺得又快又好。
2、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擺法,比一比哪種擺法好,好在哪里。
3、師:剛才老師說出23這個數讓你們擺小棒,你們擺得都很好,下面讓你們先擺小棒再說數,看誰能擺得對,說得對。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育故事案例篇三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課時安排:(61課時)
第一單元:數一數(共1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內容。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幫助學生初步認識1-10各數,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等。
3.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愛國主義和環保意識的教育。
教學重點:指導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按要求觀察。(課本2.3兩頁的主題圖)
3學生獨立觀察。
二.匯報。
1.生按1、2、3……的順序匯報,師板書1、2、3……
個數是1的有……紅旗、教學大樓、老師、操場、風向標、氣溫箱、足球
個數是2的有……雙杠、跳繩、門柱
個數是3的有……石凳、帽子
個數是4的有……垃圾箱、國旗護欄問:你是怎么知道有4個垃圾箱的?
個數是5的有……高樓、
個數是6的有……花、大樹、
個數是7的有……小鳥、
個數是8的有……小樹
個數是9的有……女同學
個數是10的有……男同學
(允許學生說10以上的。)
2.指板書,這些數你能數一數嗎?
3.能完整的說有1個什么,2個……同桌互相說一說。
4.誰上來說給大家聽。(要求其余學生認真聽,說對了要拍手。)
三.討論。剛才小朋友們都很能干,現在你能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些什么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等一下來匯報。
四.匯報。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五.小結:這節課小朋友的表現都很棒,現在你能說一說,你學會了哪些本領嗎?今天我們數了美麗的鄉村小學里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里的門和窗等等東西,放學后,你們還可以數數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
[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育故事案例篇四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拔蘿卜》。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3.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師:根據剛才的動畫情節,請你來提數學問題?
生:小白兔拔了20個蘿卜,小黑兔拔了40個蘿卜,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
師:你會解答嗎?
生1:20+40=60(個)
生2:小白兔拔了30個蘿卜,小黑兔拔了6個蘿卜,一共拔了多少個蘿卜?
30+6=36(個)
師: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蘿卜的個數剛好都不是整十數,你還能提什么問題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4+3245-32。
12+2126-13
…………
54+2723-15
(除了進位或退位的兩位數加減算式外,教師把其余的算式分別寫在口算卡片上,在最后的送禮物游戲中可以用。)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育故事案例篇五
一、大于號、小于號的用法:
大于號、小于號
開口朝著大數笑
二、我是1厘米:
1厘米,很淘氣,仔細找,才見你,
指甲蓋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長短和我差不多,大約就是一厘米,
100個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體長了別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三、認識鐘表:
跑的最快是秒針,個兒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時針,個兒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針,勻速跑步作用大。
四、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臘(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五、大月、小月的記憶:
七前單月大,
八后雙月大。
六、運算順序歌:
打竹板,響連天,各位同學聽我言,
今天不把別的表,單把四則運算聊一聊,
混合試題要計算,明確順序是關鍵。
同級運算最好辦,從左到右依次算,
兩級運算都出現,先算乘除后加減。
遇到括號怎么辦,小括號里算在先,
中括號里后邊算,次序千萬不能亂,
每算一步都檢查,又對又快喜心間。
七、“除”的意義: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數,
“除”字后面被除數,
位置交換別忘了。
八、多位數讀法歌:
讀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讀幾,
每級末尾若有零,不必讀出記心里,
其他數位連續零,只讀一個就可以,
萬級末尾加讀萬,億級末尾加讀億。
九、多位數寫法歌:
寫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寫幾,
哪一位上沒單位,用0占位要牢記。
十、多位數大小比較歌:
位數不同比大小,位數多的大,位數少的小,
位數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十一、100以內的質數口訣: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
十二、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
除法運算顯神通。
不夠商1我來補,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別人要想把我除,
常勝將軍總是我。
十三、量角:
中心對頂點
0線對一邊,
一邊讀刻度
內外要分辨
十四、計量單位間的換算:
大化小,用乘好。
小化大,除不差。
一年級數學教師教育故事案例篇六
今天是我們的節日,我可高興了,我早上6:30起床,來到學校里,看見同學們都穿得漂漂亮亮的'早已來到了學校。
9:00就開始表演節目,同學們表演的節目可好看了,我們一年級表演的節目是福娃祝福歌,同學們都很認真,要數一年級方陣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