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匯總一
關鍵詞:法律高職;案例教學法;行政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3-0250-03
法律教育是應用性教育,正如德國著名法哲學家h?科殷所言:“法律科學首先是應用的人文科學,它服務于法的制度的切實實現,它應該為判決各種案件準備規則。”[1]高等職業教育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全面發展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種新型高等教育類型,法律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法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法律高職教育的特點
區別于本科和研究生法律教育,法律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方法方面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一)法律高職人才培養目標
與本科法學教育相比,高職法律教育更注重教育與職業的對接,強調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法律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培養職業型法律人才和輔助性法律人才,如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律師助理、書記員等。通過高職期間的學習,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學生不僅懂得法律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還要具有法律職業者必備的技能和技巧,能夠解決復雜的不斷變化的實際問題。
(二)法律高職教育的教學方法
法律高等職業教育應圍繞其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能學會如何運用法律和理論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掌握依法辦案的實際技能。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實踐性、多樣性、靈活性和創造性,著重提高學生獨立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廣大高職法律教育者積極探討實施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以河北政法職業學院為例,近幾年來,該院探索了具有特色的綜合模擬實踐教學方式,創設了“四個環節”、“三個模式”的特色教學法。此外,情景教學法、對比學習法、討論式教學法、案例研習法、模擬法庭教學法、法律診所教學法等也廣泛應用在教學實踐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教學法在法律高職行政法教學中的障礙分析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是法學教學中被廣為推崇、廣為運用的一種具有良好傳統的教學方法。20世紀20年代,在風靡世界的“案例教學法”發源地―――哈佛法學院,法律教授在課堂上利用試探、回答和提問一系列難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對當日指定的案例做詳盡的分析。教授會設法讓學生之間掀起熱烈的辯論,而參與討論的學生必須對每一件案例的事實了如指掌,并且必須能夠對每一件案例進行批判[2]。
行政法案例教學法是通過教師運用精心選擇的案例,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和自主學習,使學生在理解相關法學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法律技能、領會法律精神、形成法律思維的一種教學方法[3]。與其他法律課程的案例分析教學功能相同,行政法案例教學既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從具體的行政案件處理中得到不少行政法理論,特別是結合我國行政法制領域存在法律空白、沖突的現實,提高學生的法律分析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行政法案例教學法自身的障礙
與其他法律學科不同,行政法案例教學有自己的特點:
1.行政法案例分析的趣味性差
行政法課程本身抽象、枯燥,正如關保英教授所言:在刑法、民法中有關行為規則都與一定的案件事實密切對應,如刑法中的諸種罪名以及諸種罪的構成要件既有實在法的規定,又有具體的案例。行政法則沒有如此幸運,我們知道,在行政法規范中有關行政管理制度的設計相對較多,使行政法教師只能相對抽象地介紹行政實在法的規定,這些規定常常并沒有一個對應的案例[4]。
2.行政法案例分析理論探討不成熟
有關刑法、民法的案例研習的方法著作、論文林林總總,但行政法的案例卻寥寥無幾,可供授課教師參考的優秀案例集錦和教材也很少。行政法研究對象是行政主體的各種行為和相對人如何進行救濟的制度,離學生相對較遠,絕大部分的學生畢業后沒有機會進入到行政機關,再加之專接本、專升本考試不考行政法,導致學生對行政法案例分析缺乏適用的期待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3.傳統行政法案例教學法存在弊端
傳統案例教學法以司法機關為基點,站在司法機關的立場上衡量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分析案件中爭議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解決案件事實如何確認,法律如何適用等問題。然而,眾所周知,一個行政法案例背后,所涉及私人自治與政府公權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多,所涉利益博弈之復雜,國家或地方的管理背景特殊,民眾的價值判斷多元化,自由裁量權的廣泛運用等等,往往很難簡單地對行政行為加以合法或不合法的評價。由此,我們看到傳統的合法性分析中在案例分析的先天不足。
此外,課堂中的案例分析,為了配合教學或者出題的需要,寥寥數語,往往將案例限制了若干條件,去掉了若干要素,側重如何將法律條款適用于具體案情以及相關概念的推演,使得學生失去把握案例全貌的機會,這種案例成為理解和掌握法律概念和進行理論推理的工具,而不是對如何處理真實事件的實戰演練,面對一個真實發生的錯綜復雜的案例可能出現的“失語”現象[5]。
(三)法律高職行政法教學學情分析
學生是教師授課的對象,同時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和培養目標,進行必要的學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法律高職的學生高考錄取分數普遍較低,在整體素質上特別是專業素質上遠低于法律本科生。學生的突出特點是學習興趣不高,主動性差,口頭、書面表達能力弱,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不高。以案例教學法之一行政訴訟模擬法庭為例,模擬法庭這一教學形式,需要由學生扮演法官、書記員、當事人、代理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等角色,需要學生具備較高分析、動手能力;然而學生對刑事訴訟、民事訴訟模擬法庭之后的行政訴訟模擬法庭失去了原有的興趣,案例分析不到位,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流于形式,客觀上導致模擬法庭等教學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案例教學法在法律高職行政法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案例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認為在高職行政法案例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案例教學法運用的不同類型
1.理解型
為了使學生正確理解某個基本知識和原理原則而采用的教學案例,這種案例教學的特點是通過某個簡短的案情敘述,來解釋其中涉及的有關原理原則和定義。例如,通過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學位證爭議的小案例,幫助學生理解行政主體的構成,不單單包括行政機關,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通過交管部門對其交通違法的相對人進行不同種類的處罰,理解行政處罰的種類。此種案例分析應選擇短小精精悍、易說明問題、無歧義較為明確的案例。
2.示范型
通過某個案例具體生動地說明如何把理論原則用于實踐。一般運用較為典型的行政法案例,也可運用日常實際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如,店堂公告“偷一罰十”的效力;對有偷竊行為嫌疑的人隨意搜身甚至毆打,對被侵權人進行救濟的方法等應當適用的法律和程序等問題。
3.分析型
提供一個或一組相關聯的真實客觀的行政法案件,引導學生閱讀,思索、討論分析的問題,運用學理原理全面細致分析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問題,最后由教師和學生分別進行總結歸納。下面重點介紹分析性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二)案例的選擇甄別
案例是案例分析的研究對象,案例的選擇是案例分析授課成功失敗的關鍵,也決定著案例分析的教學效果。案例的來源很多,教師自編的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人民法院案例選》、《中國審判案例要覽》、媒體追蹤報道、熱炒的一些案例、自己代理的案件等都可以成為案例分析的資源。針對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較多運用媒體追蹤報道的真實案件,一方面學生從側面對事例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媒體對案件細節、法律爭議、雙方態度、學者評價等都有介紹;加上老師的系統分析,容易吸引高職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對社會事件和案例形成較為完整系統的認識。例如,行政處罰知識點選擇釣魚執法事件,行政強制知識點選擇暴力拆遷――唐福珍自焚事件,行政賠償選擇麻旦旦國家賠償案件。為增加授課效果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教師在收集文字資料時盡可能地搜集相關的視頻資料,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鏈接放映。
(二)案例的閱讀、分析、討論
1.案例的閱讀
課堂有限的時間是寶貴的,提前布置案例,讓學生知曉案件就成為必要。筆者一般一周前給學生布置討論的主題和背景資料,布置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收集背景資料和所涉及到的行政法律知識,讓學生對課堂討論的案例有一個初步了解和積累。
2.案例的分析討論
討論案例主要挑選那些疑難并富有爭議的案例,這樣可以增強討論的對抗性,強化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興趣。分析討論案例是案例分析的中心環節,為切實保證分析討論到位,筆者事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在個人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開展合作互動。根據不同的案情安排各小組課下分析和課上分析, 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充分表達各自的想法和意見,陳述自己的理由和依據,并就不同的方案進行分析比較,集思廣益、形成共識,各組努力達成較為統一的方案。各小組不能形成統一時,可將各種意見和方案同時保留,不能強求一致,培養學生開放式的思維和多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在課上討論時,授課教師要通觀全局,控制討論的節奏和方式,必要時給予具體的指導。
為了調動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公平、合理地成績評定,同時為了給以后的案例教學提供經驗,每個學生準備過程的資料、課下完成情況、課上發言討論情況作為最終考核的依據。
(三)案例的總結歸納
1.教師的總結歸納
課堂實施主體是教師,主要是總結回顧案例討論的成果與過程,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思考從案例教學的內容和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啟示,是否通過案例學習掌握處理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將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應用,還可以進一步分析其可能性和局限性。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三層次遞進”的案例分析法:第一層次,分析行政行為產生的背景,用司法標準衡量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問題;第二層次,從立法和執法的角度進行程序設計和制度構建;第三層次,從法律價值的層面進行剖析,如何構建各種制度。
2.學生的歸納總結
作為行政法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實踐總結要突出理論升華。經過課堂討論,要求學生應該將個人的發言提綱與其他同學和老師的發言進行對比、整理和總結,寫成案例報告,也可以寫成一篇小論文。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從理論上進行總結,這樣才能得到提高,達到行政法學案例教學的目的。寫作小論文或報告時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足,論述深刻,論證嚴謹,能夠用所學知識闡述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獨創性,科學性較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結構完整,層次清晰,語言流暢,寫作規范。
通過案例分析的具體操作和實踐,所授法律高職學生提高了行政法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均得到鍛煉,為后續課程如模擬實訓、法律診所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綜合素質全面提高。通過行政法案例教學法等方法的綜合運用,學生掌握了法律技能,領會了法律精神,形成了法律思維,滿足了行政法基本原理與法律職業能力的需求。同時,為學生參加公務員考試和司法考試提供了備考和分析、解答試題的方法,提高了應試能力,學生不再覺得行政法離我們很遙遠,教會了學生用行政法的理論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行政法問題,使其初步具備了在行政執法領域、司法領域的職業意識。需要說明的是,案例教學法只是高職行政法眾多教學方法中的一種,我們不能過分夸大案例教學法的作用。行政法教學需要根據所講授知識點的不同特征,有針對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h.科殷.法哲學[m].林榮遠,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2] 林正.哈佛辯護[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
[3] 吳瓊華.法律高職教育中法學案例教學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09,23:134.
[4] 關保英.行政法案例教學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4):52.
[5] 駱梅英.行政法學的新臉譜――寫在讀葉俊榮《行政法案例分析與研究方法》之后[j/ol].http://healthlaw.省略,2007,10,3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administrative law teaching
in the high level vocation college
zhang yun-hong
(hebei politics and law vocation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abstract: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law cases have been teaching reform of the hot topic, legal education in new perch as a goal,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to love is the striking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ims to build the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while generalizations teaching, studentsinterest in study, i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professorship of a target. to the professorship of edu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 cases the teaching quality, explore the administrative law cases in leg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 office of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law high level vocation college; case teaching method; administrative law
有關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匯總二
實踐教學在民族院校法學本科教育中的嘗試與思考
實踐性是法學教育的生命力。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現代法學本科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培養目標。實踐教學作為一種與理論教學相對,旨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法學教學環節,近幾年來為我國各高等院校法學教育所關注。我國13所民族高等院校法學教育肩負著為民族地區培養法制專門人才的重任,亦在實踐教學方面進行了不斷的嘗試和探索。實踐教學作為一種行之有效、務實且目的明確的法學素質教育方法,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民族地區法制專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因種種原因,目前,民族院校法學教學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弊病,實踐教學的積極作用未能有效發揮,難以達到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因此,加強法學實踐教學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僅以西藏民族學院現行法學教育的實際,對民族院校法學本科實踐教學進行探討。
然而與理論性課程相比,實踐性課程尚處在配角地位,內容零散,缺乏統一明確的標準,急需
實踐教學在民族院校法學本科教育中的嘗試
經過近幾年來法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西藏民族學院法學教育在實踐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方面,案例分析、實習、畢業論文等傳統的實踐教學得到了發展;另一方面,模擬法庭、法律咨詢、法學講座等新型實踐教學形式不斷涌現,豐富了法學實踐教學的內容。目前,西藏民族學院法學本科教學中采用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案例分析教學。案例分析是法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基本上貫穿于法學教學的始終。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了基本的法學理論以后,必須進行實際操作,否則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案例分析就是將法學理論與實踐通過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件結合起來,達到培養學生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據筆者了解,大部分法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選取一些典型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的法學知識。案例分析在法學教學中的運用,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2.模擬法庭教學。模擬法庭教學是以模擬法院開庭審理的方式,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案例資料,分別扮演不同角色,依照法院開庭的程序,親自參與案件的審理,將課堂中所學到的法學理論知識、司法技能等綜合運用于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法學教學模式。自1998年西藏民族學院建立模擬法庭以來,在每學期期末,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全面參與,都會舉行一兩次模擬審判。模擬審判的案件既涉及刑事、民事,還涉及行政案件,目的是讓學生全面的了解與案件有關的實體法和程序法,訓練學生實際操作技能。
3.法律咨詢。法律咨詢是西藏民族學院法學社最主要的活動方式之一。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在公共場合設法律咨詢點,對前來咨詢群眾的法律問題做出解答,提出意見。法律咨詢活動既檢查了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又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觀摩教學。為加深學生對法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西藏民族學院與相關部門聯合,分別在咸陽與西藏共建立了10個教學實習基地。實習基地涵蓋公檢法司等部門。通過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卷宗材料的查閱、通過旁聽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等,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一個感性認識。觀摩教學的運用,使學生對司法機關的工作程序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畢業前實習。實習就是讓學生深入到公、檢、法院或律師事務所協助公安人員、檢察官、法官或律師辦理實際案件。畢業前實習是西藏民族學院法學教學的一個實踐環節,每一位學生必須參加,實習時間是在大四第一學期的9月份到10份,為期一個月。實習地點由學生自己選擇,可以去實習基地,也可以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在實習結束后,每一位學生必須上交一份實習報告、一份實習單位鑒定表以及一份實習日志(這是由學校統一制作,發給學生的)。最后由法學教師對實習報告予以評改。
6.畢業論文寫作。畢業論文是在學生完成實習任務后,根據老師擬定的或自擬題目,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論文寫作。畢業論文寫作是學生綜合知識的反映,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手段。
7.實踐教學課程的設置。2008年,西藏民族學院對05級法學本科學生開設了民商法、刑法案例評析等一些專門的實踐教學課程。不僅如此,還改革了過去法學課程全部講授的方法,專門留出一部分學時作為實踐教學。以筆者講授的34學時的侵權行為法為例,在2007年以前,34學時均為講授,現在講授30學時,實踐教學4學時。
經過近幾年實踐教學在法學本科教育中的嘗試證明.實踐教學是法學理論教學的延伸,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運用實踐教學模式,對于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判斷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踐教學在民族院校法學本科教育中實施的障礙
盡管民族院校法學教育在實踐教學方面做出了種種努力和探索,但因種種原因,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弊病。
1.課堂人數規模過大,實踐教學環節難以推進
隨著我國教育規模的擴大,法科學生招生數量也
轉貼于論文聯盟 http://
在迅猛增加。西藏民族學院2004級法學本科292人,2005級則達到了321人。面對如此龐大的學生規模,學校只能安排大班授課,一個教室聽課的學生常常在1 00人左右,從而導致推進諸如課堂討論,模擬法庭、法律咨詢、觀摩教學相當困難。
2.學時安排較少,實踐教學難以開展
有關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匯總三
- 大學四年規劃目標 推薦度:
- 質數和合數教學設計 推薦度:
-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論文 推薦度:
- 房屋租賃協議和合同 推薦度:
- 奶茶店創業計劃書摘要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流域治污規劃的和合目標論文摘要
我國的流域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多年實踐,表明我國多部門具有涉水管理權限,跨行政區界河又涉及多區域利益,跨部門、跨區域的諸多利益沖突匯聚于流域.需要跨越行政區界、部門權界的合力.本文列舉淮河治污缺失工業、建設、水利合力的經驗教訓,闡述了流域治污的和諧愿景,以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體現合力的`3個突破點為立論,論述中國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通過先行建立4項制度、解決6項關鍵技術、明確流域治污兩級首長負責制,彰顯流域治污規劃的和合目標,才有科學發展的前景.
in china different departments have the authority to manage water resource, resulting in failure for many years of river basin pollution control. contradictions among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districts in a river basin has been aggregated and regional benefit for all districts are involved in basin pollution control. so unsuccessful practice of watershe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demonstrates that the resultant force of trans-district and trans-department water management is essential. in this paper, huai river basin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at it is the lack of resultant force from industry, construc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which has resulted in failure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coordinated and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is described. based on three breakthroughs embodying resultant force of the bohai sea, overal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coordinated and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objective is presented. only by constructing four systems, solving six key techniques, and clarifying two-level captain responsibility system can watershed pollution control be implemented successfully in china.
作 者: 夏青 ?xia qing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00875,北京
s("content_relate");【流域治污規劃的和合目標論文摘要】相關文章:
跨流域調水論文05-24
科技論文標題與摘要的英譯論文06-25
淺談學術論文的摘要論文03-21
規劃與目標作文07-09
珠海市流域綜合規劃報告精選10-27
營銷專業論文摘要04-02
網店推廣論文摘要07-14
應收賬款論文的摘要07-10
論文摘要怎么寫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