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百分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這篇《最新表揚的魅力的心得體會 表揚后的感想400字(四篇)》及擴展資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百分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最新表揚的魅力的心得體會 表揚后的感想400字(四篇)》。
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表揚的魅力的心得體會 表揚后的感想400字篇一
作者:夏新建來源:二年級語文組發表時間:2012-10-15 23:13:59
------------------
坐在10月14日一大早,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沐浴著徐徐的清風,踏著輕快的節奏,我來到了新東方大酒店,參加了湖南省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觀摩展示活動。
人山人海的會場里,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名師的講課,用心感悟著名師的風采,細致地記錄著每句話每個字,生怕錯過了某個精彩的瞬間,漏掉了某句至理的名言。從宋運來老師的《兒童漫畫作文》,到陳延軍老師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到蔣晶軍老師的《已死的母熊》,再到武瓊老師的《我是什么》,每一堂課都凝聚著教者非凡的教育智慧,豐富的教育經驗,領先的教育理念,獨特的教育藝術!讓我如沐春風,如飲甘泉,回味無窮!
無論閱讀課還是寫作課,無論文言文還是現代文,名師的課堂總是精彩紛呈,讓人忍不住拍手稱絕。看似
平淡常見的課題,在教師詼諧精煉,深情并茂的語言引領下,學生們笑聲不斷,妙語連珠,處處閃耀著思維的火花,活力四射,精彩絕倫!
課后幾位老師的講座更讓我有如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詼諧幽默的宋運來老師說:現在我們的語文教學面臨著三個不滿意:1.社會上的人不滿意我們培養的學生,因為學生走入社會不會寫,往往連個計劃,總結都不會寫。2.學生走入社會對自己的語文素養不滿意,拿著求職信腿發軟,嘴僵硬。3.我們語文老師自己對語文成績不滿意。數學老師總是眉飛色舞,語文老師總是戰戰兢兢。兩項失分:閱讀題,作文題。為什么閱讀考不好?我們的閱讀教學走偏了,重點還放在反復的理解課文,干的活不少,作業最多,下的功夫最多,過度的理解,過度的積累。整個中國都是這樣教語文的。作文應該能教出來,也應該能寫得好,不能放羊式讓學生自由成長。低年級要練習二素句,三素句,學會用擬人的手法(小草小花會說話);中年級要抓住提示語的訓練,前提示語,后提示語,經常練習反復練習。高年級要學會倒敘,插敘,想象。寫作中會運用先總后分,先分后總的方法。最后宋老師說,衡
量語文能力高低的標準很簡單,就是:能說會道。
和善儒雅的陳延軍老師課堂中一些的語言讓我銘記于心:千說不如一讀。語文是讀出來的,語文是美的。好的句子讀了以后不是你的,背了以后才是你的。光讀記不住,寫一遍有可能記住。在教學中,陳老師很注重讓孩子們入情入境地讀,把自己的感悟讀進課文里的字里行間去。還特別重視讓孩子們隨時拿出手中的筆頭,寫一寫,畫一畫,時時刻刻不忘在聽讀的過程中適當地做一些課堂筆記。最后陳老師倡導大家:把語文課上成讀書訓練課,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揣摩課,把語文課上成生動活潑的情感課,把語文課上成良好習慣的養成課!
年輕氣盛,男人味十足的蔣晶軍老師把一堂枯燥的文言文,上得風生水起,趣味盎然。課后跟我們講述了他自己的教育理念:閱讀教學要多面向!然后分別從體驗,表達,思考,策略四個不同指向的閱讀教學,結合自己一個個成功的教學課例,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傳授了他的寶貴經驗。
沉穩大氣的女中豪杰武瓊老師因為課件臨時出現問
題,而僅用一支粉筆一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一堂最本真最樸實且最有實效的一堂低年級閱讀教學課。武老師說,低年級的課堂,重在建立習慣,培養習慣。借著課文這個載體,培養孩子的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思維習慣的建立,在低年級尤其重要!低年級是從積累詞語開始的,口頭語言說豐富了,詞匯量大了,積累就水到渠成了。積累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拿分,是為了學以致用。學生重點在于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學習不僅要學,還要習,學而時習之。最后,武老師說,每堂課,我們都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要思考怎樣把課上得讓學生有成長。
名師的聲影漸行漸遠,但留給我的思索卻是無窮無盡的。很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樣好的學習機會,我會把在名師課堂中學到的點點滴滴,把名師們寶貴的教學經驗,把新課標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去,幫助孩子們實實在在,扎扎實實學語文,提高語文素養。
表揚的魅力的心得體會 表揚后的感想400字篇二
表揚的魅力
-小學全國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心得體會
3月24、25日我去石家莊有幸聆聽了【北派名師】們的授課和報告,感覺受益匪淺。其中,管建剛老師的的表揚教學經驗讓我懂得表揚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門藝術,表揚的魅力無窮無盡。
表揚的作用不僅在于贊美,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引導。而具有藝術性的表揚就在于它能讓學生在幸福與快樂的感受中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不斷成長。
心理學明確地告訴我們,人的動機是決定某件事成敗的關鍵,動機對人的行為有一定指向性,動機不同,人的行為也不相同,所以說,有什么的動機就有什么樣的行動結果,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要善于運用表現的動機和目的,在教學過程有機運用表揚和肯定的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表揚學生付出的努力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你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就會產生追求一百次成功的欲望。”這就是表揚的魅力。
班中有一位差生,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績終于取得了進步,我們不妨表揚下他的努力,有關研究發現,贊美學生付出的努力較贊美學生的智能或表現更能有效地提高他們面對挫折的能力。這樣,學生會更加努力,并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根據個體需要,缺什么補什么
教學中,教師總是抱怨:某某學生做事粗心大意,作業磨磨蹭蹭,提醒了無數次,說了無數次都不見效。當教師一再指明學生粗心大意、動作慢等缺點時,學生就會形成一種慣性真的認為自己粗心或者動作慢,相反,若教師看到學生有一次較以前細心些、動作快了些時,就表揚他的這些進步,多次強化之后,學生的心里就會有一種“細心”“快”的心理暗示,就會變得越來越快了。
少一些指責,多多表揚學生吧,你會發現,他們會做得更好。請相信,表揚魅力是無窮無盡的。教師要掌握表揚學生的藝術,抓住表揚最佳時機,讓表揚發揮其最大的魅力。
表揚的魅力的心得體會 表揚后的感想400字篇三
感悟班主任表揚用語
表揚是班主任利用語言對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行為進行肯定的過程。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表揚時,要正確地選擇和運用表揚的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表揚教育的語言藝術,使受表揚者再接再厲不斷進取。
表揚是非常好的方法。如果一時沒有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就要創造機會,讓學生閃光。比如在課堂上提一個比較簡單的學生能夠回答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回答出來了,教師便及時給予表揚。另外,如果一時學生沒有值得表揚的方面,可以用贊美的方式,鼓勵他們的積極性、進取心。比如,學生,穿了一件新衣服,班主任教師不妨夸一夸他(她)的衣服;學生理了發,可以說“今天真精神”。要知道,贊美會在人心里引起的是積極效應,這種積極效應會起連鎖反應,也許就因為你的一句贊美的話,學生上課注意聽講了,發言積極了,作業認真了,這一切又造成了更多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又成為了班主任表揚的契機。所以說,一句表揚或贊美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許就是因為一句贊美的話,形成一學生向上的良性循環。
班主任對學生的表揚,既不能夸大,也不要縮小,必須實事求是,分寸適度,真實可信。表揚應該把握時機。班主任要做學生的貼心人,工作上的細心人,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細小進步,了解他們的長處和短處。學生表現出一點點進步的苗頭,班主任應該給予適時適度的表揚。這一點,就像劃火柴,火柴剛劃著的時候,人們經常要用手掌護著,因為,開始時火焰弱,經不起氣流的沖擊。學生,尤其是后進生表現出進步苗頭的時候,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十分小心,保護這小小的進步的火焰不要熄滅。
班上一位經常犯錯誤的同學,最近有明顯的進步,班主任想表揚他一下,把他單獨叫到一旁說:“你最近表現得很好,望繼續努力。”這樣表揚學生,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學生不知道“很好”指的什么。你不妨說“你不上網了,上課不東張西望,交頭接耳了,表現很好,老師非常欣慰。”一些泛泛的表揚,“你很聰明”“你真棒”。(班主任
)雖然暫時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但他們往往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為什么受表揚,這樣,容易養成驕傲,聽不得半點批評的壞習慣。因此,表揚越具體,學生越容易明白那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到努力的方向。
一些班主任認為通過經常突出表揚個別學生的方法,可以對其他學生起到教育作用,從而樹立自己的威信。但是這種經常性的突出表揚有兩方面不宜:一是重點表揚某個學生,會暗示別人比他差,使受表揚的學生自我感覺良好,傲氣十足,增加學生間的不平等感;二是因太過重視“名”,只顧“取悅”老師,而沒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對學生的成長是一種誤導,當得不到表揚時就會有失落感和受傷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所以這種威信不僅是虛假的,而且是不負責任的總之,班主任表揚學生是對學生的良好思想和行為給予好評和贊揚。有人認為表揚學生不過是給學生戴戴“高帽”,好話多說點不會錯。其實,只有恰當而準確的表揚才能使學生明確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激起學生的進取心和榮譽感。使大家產生一種羨慕、向往的心理從而樹立良好的風氣;相反,那些信口開河、隨心所欲的表揚,有時不但起不到鼓舞激勵的作用,反而會使教師威信下降。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運用不同的表揚方式,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班主任若能運用恰當的表揚,并細心雕琢,每一個學生就會成為一塊無與倫比的美玉!
表揚的魅力的心得體會 表揚后的感想400字篇四
感悟表揚的魅力
拉堡鎮中心小學覃香玲
“老師,是數學課嗎?”“是的.”“耶!上數學課了!”每當聽到學生孩子氣的歡叫聲,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記得剛接104班時,由于他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農民工子弟,再加上又沒有上過學前班,連最起碼的課堂紀律都不懂,還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土皇帝”。于是,我來上課總是對他們板著臉,并給他們戴上“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段時間后,我覺得課堂上的氣氛越來越沉悶,學生就像木頭人似的呆呆地坐在那里,回答問題也不積極,完成練習也是慢慢吞吞的。看著課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學生談話后才知道原因:是我過分“嚴厲”的做法嚴重的挫傷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信心。試想,若是自己在工作時,領導也時時給自己戴上“孫悟空”的緊箍咒,怎么會不感到壓抑和受傷呢?怎么還能積極愉快地工作呢?記得一個心理學家曾說過,如果人的心理壓力很大,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時,他們所學的知識是不會被吸進大腦,而所做的反復練習會被“過濾”掉。相反,當你的心理壓力小,學習的效果就好了。在痛心我的教學失誤的同時,我也在思索著補救的方法。
最后總結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學習實踐的任何嘗試,教師都要采取鼓勵的和欣賞的態度。同時也告訴學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沒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歡你們的錯誤。”從那以后,我常常微笑著、耐心地聽完學生回答,而且及時制止其他同學的嘲笑,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不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和激勵,因為我越來越體會到: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是每個人的天性。(尤其是孩子。)一句積極的評價就是鼓舞孩子奮發向上的強大動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對待各種事物的態度就會越加積極。現在,從學生們渴望上數學課的期望中,從課堂發言積極熱烈的活躍氣氛中,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