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的
1.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
3.能發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重點難點
《柳樹醒了》的教學重點是識字,難點是背誦課文。教學時讓學生在聊中學,在游戲中鞏固。背誦課文的難點在于“春雷”、“春雨”、“春風”、“春燕”幾個詞學生容易混淆,所以學習課文時幫助學生分析出,柳樹醒了后首先要洗澡,然后梳頭。洗澡需要春雨,梳頭需要春風。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愉快中識字,在輕松中學文了。
教學方法:以讀為主,讀中悟景,讀中識字。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喜歡春天嗎?板書“春”字,說說你看見這個字會想到什么? 2.做“一字開花”游戲,看誰說得多。
春(天、雷、雨、燕、草、花……)
3.再看一看視頻(柳樹醒了——情景演示),感受一下春天的情景。
4.出示課文插圖,這兒還有一幅美麗的圖畫,想看看嗎?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復蘇的情景)。
二、初讀,了解短文
1.同學們,春天來了,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你們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尋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師總結:是的,他們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頌美好的大自然,請同學們打開第1課。先跟著動畫默讀,再自己讀一讀,讀時要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了
(2)誰來讀課題,柳樹怎么啦?(醒)誰能從字卡中找到“醒”字貼上去?(補題后讓這位學生帶著大家再讀課題)(3)除“醒”字外,你們還會認兒歌中的哪些漢字?下面老師考考大家,請看字卡。(老師出示字卡,請學生讀字并組詞)3.分節讀文,了解內容。
①柳樹在誰的幫助下醒了?(春雷)教師板書:柳樹 春雷
②春雷怎樣跟柳樹說話,小柳樹睡醒了又是什么樣?你能想像著再讀一讀第一小節嗎?(2)春雷的朋友們還和柳樹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組學習第二、三、四小節。
①以小組形式匯報,老師板書:
春雨 洗澡
柳枝 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 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飛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愛,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后一個小節,看看著急了的柳樹在干什么? ①齊讀第五小節。
②請同學說一說又知道什么啦?教師板書:柳樹 玩耍 小朋友 長高了。③哪些同學愿意跟柳樹做朋友站起來,看著板書背一背。
(4)同學們,春天萬物都在生長,除了柳樹醒了,還有什么也醒了呢?(學生自由說)(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讓我們再欣賞這美麗的圖畫,讀一讀課文吧!(自由讀)
三、鞏固生字,寫好字
1.看板書再讀詞。2.指導書寫。
①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要寫好兩個相同偏旁的漢字,你們看田字格表里是哪兩個字(說話)②這兩個字的偏旁誰認識?(言字旁)③寫言字旁時第一筆點起筆不能太低,橫要向上斜一點,折要向左斜一點,注意左邊偏旁窄一些,右邊部分寬一些。
④描紅。
⑤自己練寫,老師巡視。⑥成果展示。
四、板書設計
1柳樹醒了
春雷
說話
柳樹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
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飛了 柳樹
玩耍
小朋友
長高了
五、課堂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
2、寫好“說、話”兩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開火車抽讀字卡:
醒、雷、澡、枝、軟、梳、梢、耍 2.完成課后說一說。
3.請同學領讀詞語:(老師出詞語,同學領讀)
二、讀背課文
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學生齊背。
三、實踐活動
仿照課文編詩句,說一說。
四、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說說怎樣才能寫好這些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書寫,師生評議。
五、課堂作業設計
1、完成練字作業。
2、詞語連線練習。
春雷 說話
柳樹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軟了 春風 梳頭
柳梢綠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飛了
柳樹 玩耍
小朋友長高了
《春雨的色彩》 教案示例
教學目的 1.認識“線、論”等11個生字。會寫“你、們”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3.有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培養學生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方法: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視頻《春雨的色彩》
2、同學們,我們剛才感受了下春雨時的情景,現在,我們來具體感受一下課文吧?同學們在聽讀的時候,自己在心里默讀,并標記好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同時通過拼拼音的辦法記住它們,讀會它們。
3、播放視頻《整體感知——春雨的色彩》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學生自讀課文,把拼拼音才會讀的字圈起來。
2、這些圈起來的字都是我們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線 論 趣 題 底 顏 淋 灑 滴 油 歡……等)
3、同桌互讀課文,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教教他,還可以問其他同學,每人讀一遍。
4、課件出示這些字,請會讀的同學展示讀。
5、愿意給哪個生字組詞就給哪個組詞。
6、看視頻演示的情景,用一個字搶答a、一群人在雨中(淋)b、灑水車(灑)c、小水珠落下(滴)
7、出詞給學生讀。
三、讀通課文,感知內容
1、生字大家都認識了,課文肯定也讀得更好。分小組幫讀,老師指定每組一名學生過一會代表小組讀,小組成員幫他讀流利。
2、朗讀比賽,師生評價。
4、課外延伸: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春雨的色彩》。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二、精讀課文,理解積累
1、同學們的字記的很好,課文也一定能讀出感情來。現在就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精讀。
2、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調整方案:
方案一: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這一問題較開放,如果學生已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即可進入下一環節。如果學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詞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學。)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黃鶯它們分別認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們為什么這么認為?(板貼寫有字的小寫圖片和對應的顏色)
3、小組內討論:a.如果分角色朗讀的話,該怎樣讀爭論的語法,朗讀好“不對”“不對,不對”“你們瞧”b.怎樣表現春雨、小鳥和大自然。
4、根據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組內分角色讀、表演讀。
5、請一組同學配樂表演讀,學生評價
6、同學們,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說一說,畫一畫(自選粉筆板畫春雨)
7、指導積累。同學們讀得真有感情,現在請把你喜歡的詞句畫下來。
8、課堂練習:讀讀說說
滴 雨滴、水滴……
歡 歡樂 歡笑……
題 題目 數學題……
線 紡線 棉線……
三、指導寫字,擴展思維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觀察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特點
2、范寫臨摹
3、重點指導“綠”字的筆畫
4、對照
5、拓展:春雨到底是什么色的?請同學們在下春雨時好好看看,并聽聽春雨說些什么,把看到的說出來,把聽到的寫出來。
《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示例
教學目的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顏”的認識和“綠”字的書寫;分角色朗讀。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春天來了,柳樹綠了,桃花紅了。這個萬物復蘇的季節,是植樹的好日子。
2、請了解植樹節來歷的同學作簡單介紹。3、1985年的植樹節,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為什么呢?請大家看這段視頻。(播放媒體資源:視頻《鄧小平爺爺植樹——范讀》)
二、自主學習,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了解課文大意。
教師注意巡視,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給學習困難學生適當點撥。
2、同桌互查:生字會認沒有,課文是否讀通。
3、開火車認讀生字。
三、朗讀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討論題
⑴你知道鄧小平爺爺哪些情況?他為什么要來植樹?
2、全班交流反饋:
⑴相機播放視頻《鄧小平在深圳(1992)》,并適當作以補充,激發孩子們對鄧爺爺的敬仰之情。
⑵相機講述鄧小平同志與人民一起植樹的場面。
⑶抓住文中的長句子及關鍵詞句進行品讀。如:
a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b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填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c他站到幾步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四、寫字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字。
2、請學生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書寫,教師相機指導或示范,重點指導雙人旁的寫法。
3、學生獨立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讀。教師了解學生讀長句子的情況,及認讀生字的情況。
2、讀生字,給生字擴詞。
3、小組互相幫助,牢記生字。
你還有哪些字不太認識嗎?快和小組同學交流,看看別人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二、朗讀質疑
1、自由讀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小組內提出不懂的詞句或問題,互助解決。
3、全班交流討論各小組沒有解決的問題。
4、齊讀課文。
三、擴展延伸
如果條件允許,和爸爸媽媽一起種一棵小樹,定期為它澆水,并作觀察記錄。
四、作業設計
1、參加一次植樹活動,說說植樹的過程。
2、寫字練習。
《古詩兩首》教案示例
教學目的
1、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難點
認識生字“醉”和書寫“聲、處”。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教學用具
課文插圖,媒體資源:動畫《春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指名說)
2、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學生認讀生字“古”、“詩”、“首”。
4、下面我們學習第一首古詩,誰能讀準?(板書:春曉,指導讀準“春”的讀音。)
二、初讀感知
1、老師范讀(也可利用動畫資源《春曉》中的范讀部分輔助教學)。
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分小組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字音。
4、誰勇敢的站起來讀給大家聽一聽?(多請幾位學生讀)
三、再讀感悟
1、出示課文插圖。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詩中哪里說了鳥?讀給大家聽。(處處聞啼鳥)同學們,瞧,(引導學生看圖,想象鳥飛鳥叫的景象。)你想說些什么?(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哪里講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見到過的花落的過程。)
學到這里,老師有一個疑問:花怎么頑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請同學們讀讀整首詩,用一句詩來告訴我。(夜來風雨聲)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風吹雨打的原因。
2、這么美的畫面,大家一定很喜歡吧!那應該怎樣讀這首詩呢?
3、指導朗讀。
4、以各種方式練習讀。
四、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把眼睛閉上,聽老師讀古詩,你的眼前浮現出什么?(分小組說,指名說。)
2、指導背誦。
五、擴展活動
拿出你們手中七彩的畫筆,畫出美麗的春天吧!
第二課時
一、猜謎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了一則謎語,請聽:
一只蝴蝶輕輕飄,順著風兒上九宵。
一心向著云外飄,可惜繩子栓著腰。
2、這是指什么?(指名說)
2、大家經常放風箏嗎?覺得有趣嗎?(指名說)
二、揭示課題
1、出示課文插圖:
瞧,圖上的幾個小伙伴正玩得帶勁呢!
2、詩人高鼎把他們寫進了一首詩中,大家想讀讀嗎?(板書課題,指導讀準平舌音“村”。)
三、初讀感知
1、播放動畫《村居》,2、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4、指名讀,齊讀。
四、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1、看圖,幾個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詩中是怎么寫的?(指名回答: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全班齊讀。
3、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4、詩中是怎樣寫的?(引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5、小伙伴們在這么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五、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師配樂朗讀,學生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才仿佛看見了什么。
2、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六、擴展活動
開展放風箏活動。
七、作業設計
1、說一說你放風箏的過程。
2、寫字練習。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二
1.掌握13個生字,理解“無憂無慮、任憑、豐富多腔、遭殃、責打”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花貓的古怪和它小時候的可愛。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貓的資料。(比如貓屬于哪一類動物?有什么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認識貓。
(貓:哺乳動物,面部略圓,軀干長,耳殼短小,眼大,瞳孔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放大,四肢較短,掌部有肉質的墊,行動敏捷,善跳躍,能捕鼠,毛柔軟,有黑、白、黃、灰褐色。據說貓還是老虎的師傅呢?)
2.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老舍先生寫的《貓》,讀題。
二、學習生字詞
(一)黑板上學習生字。
(二)看投影,讀詞語。
三、學習課文
(一)理清條理
1.作者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2.每個自然段都寫了貓的什么特點?
第一自然段:寫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寫大花貓的高興與不高興時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又膽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寫大花貓小時候很淘氣。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自學第4自然段,讀懂什么就說什么?
生匯報讀懂的內容。
學生a:讀懂了小貓很淘氣,好玩。
師引導:哪些句子描寫小貓淘氣,好玩?找出來,讀一讀。
引導朗讀:要讀出小貓的可愛。
學生b:讀懂了小貓很勇敢,很堅強,不怕摔,不怕疼。
師引導: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堅強、可愛來。
學生c:讀懂了小貓很淘氣,折騰得花草枝折花落。
師引導:對,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淘氣來。
2.歸納引導。
(1)這么淘氣的小貓,如果是你家的貓,你會怎么評價它?根據老師的指示說說。
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樣評價它的,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評價它。
[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3)你讀了課文和老舍先生對貓產生的感情一樣么?說一說。
(喜歡、喜愛)
(4)大家一起讀一讀第4自然段,注意讀出喜歡的感情。
五、小結
一只可愛的小貓,全身都洋溢著淘氣與生氣,它長大后會有怎樣的表現,我們明天再學。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學了小時候的貓,現在大家來完成一項練習。
小時候的貓很(淘)(氣),它是那樣的(生氣勃勃),(天真可愛),我非常(喜歡)它。
2.今天我們來學習長大了的貓。
二、講讀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哪一句話寫?
(我們家的大花貓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2大花貓的古怪性格體現在哪?讀第1-3自然段,找一試,用波浪線畫出來。
學生匯報。師提煉要點,板書:
老實貪玩盡職
溫柔可親一聲不出
膽小勇敢
3、自由讀第1自然段表現貓“古怪”句子,注意自己在品讀時的感受。
4、師生互動,交流感受,體會古怪。
(1)抓住“乖”,類比生活體驗,品味讀好寫貓“老實”的句子。
(3)品味“屏息凝視”
①結合插圖先說說什么叫“屏息凝視”。
②“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了呢?
③連幾乎聽不到的呼吸聲都要控制,那讀的時候應該怎樣讀?(生練讀)
④同學們,我們找準目標,屏息凝視,體驗10秒鐘。交流感受
⑤體會“一連”“非……不可”:同學們,“一連就是幾個鐘頭”是個什么概念呢?就按三個鐘頭來算吧,三個鐘頭是多少分鐘?(180分鐘)又是多少秒?(10800秒)是10秒鐘的多少倍?(1080倍)而我們剛才才體驗了10秒鐘啊!(生激情朗讀)
(4)小結:在盡職這一點上,我們大家都該向貓學習。
5、整體回顧讀第1自然段,體會貓的確古怪,但又著實可愛。
6、自由讀第2、3自然段,邊讀邊想哪兒寫得好,一會兒我們來交流一下。
7、多種形式理解讀含有“蹭、踩印、小梅花、豐富多腔”等重點詞語的句子。
8、總體賞讀,熟讀成誦。
三、小結。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根據故事情節展開聯想,續編故事。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這一環節布置學生自由讀書,在讀書前,提出讀書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的習慣。反饋中我設計了字、詞、句的檢查,由易到難,逐步上升。重視對學生字、詞、句的掌握,同時檢查學生自學預習情況,并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
三)、品讀課文1——4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在這環節,讓學生多讀課文,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并讓學生自己發現文章所寫的白鵝的特點。能在自讀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同時讓學生懂得過渡段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在學習3、4兩自然段時,我先指導學生學習第3自然段,然后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在這環節里,我設計了讓學生想像說話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親眼聽到,看到鵝的叫聲及鵝的步態,來感受鵝的盡職勇敢。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訓練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及分析能力。在匯報過程中,我還鼓勵學生大膽表演,模仿鴨和鵝的步態,讓學生從表演中感受鵝的高傲,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注重朗讀指導,借助朗讀,讓學生從讀的過程中感受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四)、鞏固識字,書寫難字。
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自己發現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培養學生仔細觀察,樹立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思想。然后利用教育資源網絡教材指導書寫較難的“餐”和“蹲”字,并讓學生跟著書空,這樣避免寫錯字。同時培養了學生寫字按筆畫寫的習慣。
五、說作業設計
我讓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和精彩句段,培養學生隨時積累,多背、多抄、多積累的習慣。并布置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喜愛的動物,為后面的寫作作準備。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8個,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思考,聯系課文內容領會本文主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重、難點:抓住過渡句統領全文的結構和內容。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馬俑,是給秦始皇殉葬的軍隊官兵和戰刀的偶像。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讀準字音,勾劃新詞,理解詞意。
思考:秦兵馬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檢查、交流:
1、指名朗讀生字、找出新詞。
2、意思:享譽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權利、聲譽、威望等)。舉世無雙: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形容極其稀有。
南征北戰: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達的地方;披靡:潰敗。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昂首挺胸:抬起頭,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氣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著什么。
惟妙惟肖:描寫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躍躍欲試:躍躍:急于要行動的樣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試試。
久經沙場:形容參加過多次戰斗。
絕無僅有: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長得高大、強壯。
3、朗讀詞語。
4、指名朗讀課文,說每一自然段講什么意思。
(1)寫秦兵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寫秦兵馬俑規模宏大。
(3)寫秦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4)寫將軍姿態。
(5)寫武士姿態。
(6)寫騎兵俑姿態。
(7)寫車兵俑姿態。
(8)寫弓弩手姿態。
(9)寫馬俑姿態。
(10)寫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
(11)寫秦兵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5、從過渡段入手給課文分段。(將3至10節歸并在一起。引導學生用過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課文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三個俑坑的總面積和兵馬俑的數量;一號坑的長、寬、面積和兵馬俑的數量。)
2、這一段在說明方法上有何特點?(列舉了大量的數據,增強直面感受。)
3、人們看到如此規模宏大的秦兵馬俑會有什么感受?(走進大廳,人們無不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1)這是什么句?(雙重否定句)
(2)換一種說法。(走進大廳,所有的人都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走進大廳,人們怎能不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
五、指導寫字
1、老師示范。
2、學生描紅。
六、作業:抄寫詞語 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課文除了寫兵馬俑“規模宏大”,還寫了什么?
二、精讀第三段
1、學習過渡句,領會其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找出承上句與啟下句。兵馬不僅俑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2、自學課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
馬
俑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將軍俑
久經沙場,肩負重任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騎兵俑
勇猛善戰
兵車俑
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弓拏手
張弓搭箭,神情專注 馬 俑
形體健壯,躍躍欲試
3、朗讀有關語句。
4、學習第10節引讀
5、小結: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
三、齊讀最后一段
1、這一段寫了什么?與第一段是怎樣呼應的?劃出相互呼應的句子。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與“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2、找出兩句中的一對近義詞。(“舉世無雙”與“絕無僅有”)
3、體會句中體現出的秦兵馬俑的珍貴歷史價值,流露出的擁有這樣的歷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總結課文
1、課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和(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五、作業
規模宏大
類型眾多
舉世無雙
個性鮮明
教學反思: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五
1、知識教學點:考查本課生字及新詞的掌握情況,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
2、能力訓練點:比較《白鵝》和《白公鵝》在表達上的異同之處,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通過比較,對文章的寫法有所感悟。
3、德育滲透點:自主感悟,體會出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4、美育滲透點:讓學生在生活中,從身邊的事物中發現美、表達美。
教學方法:
1、教師教法:啟發談話、引導、點撥。
2、學生學法:讀中感悟.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白公鵝的特點,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與《白鵝》的對比閱讀,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了解“反語”的寫作特點。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活動設計:激趣導入,組織學生閱讀感悟與討論、交流,提供媒體展示;相機點撥。
2、學生活動設計:閱讀感悟、小組討論、匯報、學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3、板書課題:在白鵝的中間加一個字鵝。白公鵝齊讀課題
讓學生說說今天的課與上一節課的內容有什么不同?
二、初讀感知
1、默讀課文:
給自然段標號,在文中勾畫出生字和好詞好句,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朗讀情況:指名逐段讀文。
3、閱讀提示:這只白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來?
4、小組學習匯報。
師板書:姿態叫聲步態吃相玩相
師:好一只用有海軍上將銜的大公鵝,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樣呢?
三、對比閱讀,領悟方法
1、列表,引導對比閱讀
⑴再讀課文劃出重點句,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
白鵝白公鵝
姿態
叫聲
步態
吃相
玩相
⑵從表中你發現什么?
(相同點、不同點)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
⑶小組討論:
⑷生匯報,師歸納總結:
相同點:抓住特點,圍繞特點來寫。
不同點:
前者抓住一個特點──高傲,圍繞總寫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從三個方面突出其高傲。后者寫大白鵝應當榮膺海軍上將銜,然后再寫為什么應榮膺,再解釋說明中寫出白鵝特點。
我們寫作文時,也應抓住事物特點,突出其特點。
2、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文中破折號有什么作用:
表示注釋說明、表示聲音延長、表示話題轉移。
四、品讀詞語,體會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