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回憶春節回憶篇一
(征文)快了快了,過了臘八節,似乎就嗅到了濃郁的年味兒。你看那大街上,到處人潮涌動,商家促銷更是想盡奇招,此刻的小商小販在寒風中拼了命的“賠本賺吆喝”。熱鬧的街頭,孩子們翹首以待的神情,逐漸開始忙碌起來的家庭,所有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春節就要來了!
提起春節,已經成年的我們早已覺得沒什么稀罕,沒什么過頭了。不過是串門走親戚,不過是胡吃海喝,不過是三五邀約,相互打打麻將/噴噴聊聊,或者即興來個幾日游。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覺得“年味兒”越來越淡,話語之中無不懷念起記憶里的春節。
小時候,我所記得的春節的忙碌是從我們放寒假才開始的。放假當天,臘月二十二,剛好又是我們村的“集會”。各個商販早早就占好了位置,賣衣服的會拉起布篷子,都是紅藍對接的那種,里邊分幾排掛起當年的流行款式,最前邊則是支起幾根鐵架子,再放上幾塊木板子,然后一塊底布一鋪,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貨架子。要么擺上一匹匹五顏六色的布,要么就是各種各樣的鞋子,要么就是各種廉價的衣服:大人的/小孩的/男式的/女式的,應有盡有。還有賣水煎包的,白色的篷子前必定有一塊兒小木牌,刻著綠色的“清真”二字。曾經問過大人,什么是“清真”?大人只告訴說是回民的意思。當時的我們還不明白“回民”與包子的關系,索性不去管它了。篷子靠近外邊的地方,必有一個大火爐子,鼓風機呼呼地吹著,旁邊有三四個穿著白圍裙的,戴著白帽子的人,圍在一塊巨大案板前在不停的和面/搟皮兒/包包子/煎包子。最饞的就是讓大人給我們買幾個包子,吃著那煎得黃黃的包子邊緣薄薄的焦皮兒,真覺得此乃天下第一美味也。當然,還有賣海帶的/賣粉條的/賣柏枝兒的/賣蓮菜的/賣牛肉的等等。大家有的拉著車從鄰近的村子趕來,有的不過是就地鋪幾個編織袋,只要手里有桿秤,生意就可以開始了。
這個“會”是我們村離年關最近的會了,所以中午吃過餃子,大人小孩就從各家涌出,紛紛趕至會上,準備購置年貨了,俗稱“趕會”。從村這頭兒轉到那頭兒,看見需要的,貨比三家有中意的,即刻就買了。轉著轉著,手里的東西太多,拎不動了,大人就會打發小孩兒把東西送回家去,接著再轉。也不記得那時會上還有什么可吃的,似乎那時的生活太貧窮,別說大人不舍得,即使舍得,好像也沒有那么多的零食/小吃可供我們選擇。唯一記得可吃的似乎就是口袋里的瓜子/花生或者幾顆糖吧。即便如此,我們也依然對春節充滿了期待。
趕完“會”,東西買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各家各戶要打掃衛生,擇菜/炸油貨/盤餃子餡,還要貼對聯。當然,這些都少不了孩子的參與。最最愜意的就是三十晚上吃過餃子,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了。一直看到午夜12點,哥哥就會去放鞭炮。隨即,遠近各處都是噼噼啪啪的爆炸聲,一直持續很久,直到我們迷迷糊糊睡著了。最搞笑的'是有一年,媽媽早上放的鞭炮,結果把屋里堆著的一包黃豆也給炸了個小口子,豆子也滾出來不少。而且這一通鞭炮算是徹底把我們叫醒了,穿戴一新,要過年嘍!
春節回憶春節回憶篇二
春節,是歡樂的日子,是熱鬧的日子,是紅火的日子。除夕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餃子,看春晚,充滿歡聲笑語;春節,家家戶戶都穿新衣服,貼紅紅的春聯,掛喜慶的燈籠,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接連不斷……春節,到處都是熱鬧無比、紅紅火火的`景象,不禁使我回憶起春節的點點滴滴。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里最冷的時候,春節也是從臘八這天開始的。那天,奶奶為我們做了臘八粥,粥里花生呀,糯米呀,紅豆呀,黑豆呀……什么都有。
天一擦黑,便響起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有了過年的味道。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打掃衛生、清洗被褥與器具,將一年的灰塵統統掃出家門。我也加入了大掃除的隊伍,跟著媽媽學習掃屋,整理房間,洗器具,到處都洋溢著打掃的歡樂氣氛,我的心里只有一個字:甜。
春節在我心中進入了倒計時“6、5、4、3……”
除夕真熱鬧,每家每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準備得充足妥當,夜晚,大家都吃著香甜可口的餃子,有說有笑地談論著一年來的話題,吃過飯,我們一家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精彩紛呈的春晚,邊看邊聊,其樂融融,好溫馨,好幸福。
除夕夜,凌晨時,大街小巷到處都有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此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年的氣息,徹夜難眠。年,近了,更近了。
春節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和人們的歡呼聲到來了,大年初一,大家個個都穿上新衣,到親朋好友家鞠躬拜年,道上祝福的話語,孩子們也紛紛掙到了壓歲錢,看著那個個漂亮的紅包,我的心里甭提有多興奮。
我們全家來到了洛陽龍門石窟、王屋山滑雪場……我嘗到了累的滋味,累并快樂著,也嘗到了酸甜苦辣。今年的春節過得愉快而又幸福。
春節,是快樂的,是溫馨的,是幸福的,春節的點點滴滴,都值得品味、欣賞、回憶!
春節回憶春節回憶篇三
春節是熱鬧的,春節是隆重的,所以春節的回憶也就更加令人難忘了。
早晨,剛起床,奶奶就把早飯準備好了。按老規矩,除夕的早晨是要喝米粉湯的。米粉湯是把早備好的米粉放進鍋里,再加點煮沸了開水,攪一攪,再加一點兒小菜,有白豆腐,咸菜、豬大腸等等各式各樣的都有。不說種類吧,就光那色彩也是數也數不清:有雪白色的,土黃色的,翠綠色的……分明就是一場小型的選美秀。米粉湯自然是鮮美無比的,熱騰騰的剛好可以融化窗外漫天的鵝毛大雪。那米粉湯吃起來又黏又鮮,喝了一碗便想著再來上一碗。
喝完米粉湯后,便就要準備去祭祖的物品。做元寶就是一種祭祖的物品,先把正方形的蠟紙對折,再用兩個大拇指往兩個內角一推,再把中間弄平,最后把朝上的兩上角一翹,一個栩栩如生的元寶便做好了。
傳統習俗貼對聯,自然也不會錯過。伯父先取來長梯,架在門的'一側。接著爬上去,哥哥先用刷子弄點貼對聯的白糊兒,讓伯先往門框兩邊一刷,再把對聯貼上去,那對聯紅得,更加體現出春節的喜慶。
大年初一,光景又截然不同了。昨夜“劈劈啪啪”響了一晚的鞭炮截滿了大街小巷,紅紅火火,像是給大街穿上了過年的新衣裳。這天大家會相互串門拜年,我們也會留在家里招待客人,這時家家戶戶都傳來了酒肉的香味,令人口水欲流。全家上下,忙得不可開交,但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它與其它節日不同,那么喜慶,又那么地快樂!
春節回憶春節回憶篇四
我小時候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姥姥家江西度過的,晶晶是我的鄰居。那時媽媽很忙,很少來看我。晶晶就成了我的臨時媽媽。雖然她只大我三歲,卻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她梳著長長的辮子,一雙大大的眼睛水靈靈的,紅撲撲的臉蛋更透出她的淳樸、健康。記得那時,當天邊剛剛翻起魚肚白的時候,晶晶就會走到我的房間來給我講故事,陪我玩耍。每當我高興的時候,她那大大的眼睛就高興得瞇成了一條縫。當我生病的時候,晶晶就給我拿水做飯,守候在我床邊哄我睡覺。那一切就好像一個美麗的夢。
五歲時,媽媽把我帶到了北京。從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得到晶晶的一絲信息。
二年級那年,媽媽帶我回老家過春節。我為晶晶準備了一份精美的禮物,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姥姥家。一進大院,我就迫不及待地問姥姥晶晶的情況如何。姥姥有些不安地回答說:“晶晶學習成績很好,啊,很好。你一定要跟她好好玩啊。你知道嗎?她可想你啦!”我拿起禮物就到旁邊去找晶晶。忽然,我看到晶晶家的房間里有一個渾身黑糊糊的人影。因為找人心切,那時根本就沒有多看。我把晶晶家里里外外都找了一便,可就連晶晶這個人影都沒有。這時,我忽然聽到有一個人叫:“晶晶,飯好嘞!”馬上,一個黑人從屋里跑了出來。她看到了我,我也看清了她。她頭上有幾根頭發,嘴唇向外翻著,手上少了幾根手指頭。還有那雙眼睛,那雙曾經閃爍著美麗的大眼睛,周圍全被燒焦了。她就是晶晶!我手一抖,害怕地跑進了屋里,禮物摔碎在地上。那時,我哭了,我哭著不敢承認現實,在床邊哭了一夜。
從那以后我就不大喜歡放鞭炮了。每當看到鞭炮,我就想起晶晶,想痛哭一場。不知為什么,那些在別人眼中噴出五顏六色火焰的爆竹在我的眼睛里都是一種顏色——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