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人間失格閱讀心得篇一
《人間失格》全書都彌漫著一股頹喪、自暴自棄的氣息,甚至是厭世的,讀至一半,我開始疑惑它的悲觀基調為何會在書榜中常年居于高位。
以第一人稱描寫的主人公,有孤僻性格。從童年開始,“我”的內心思考問題就十分消極而深刻,深刻是往消極中不斷延伸,已至于“我”害怕和惶恐去跟別人交流什么,但是找到了另一種表達方式——搞笑。用極盡搞笑的方式去面對任何事情,偽裝自己的悲觀內心。一旦出現看穿他的人,又會陷入十分的惶恐。
主人公的性格并非社恐,生于富裕有威望的家庭,是家中比較小的兒子,父親在家庭中是頗具威嚴和地位(在外當官),對父親有一定的害怕,但父親對他并沒有很嚴厲。抱著主人公的性格何為從小開始就如此悲觀消極的疑問一直讀完。之后的人生,也是一步步越走越壞,在高中時代就參加地下運動,結識狐朋狗友,吃喝嫖賭,然后以一次和有夫之婦的跳海殉情被救為界限,正式被家中斷絕關系,從此更是自暴自棄,窮困、欺騙、睡女人、酗酒,到后來毒癮成性,被關進精神病院最后被家中大哥接回鄉下養病。
主人公認為他人生的錯誤在于父親和比目魚。父親并沒有露面處理,擔保人是討好父親的門客比目魚。他無處可去,學業已荒廢,暫時住在比目魚家中。為何要將大部分原因怪罪在比目魚身上,是因為怪比目魚沒有很明確的傳達主人公家中的意思:如果還想繼續學業,那么家中會幫助他、贊助他學費回到學校。比目魚出于心機的“好心”,告訴主人公自己考慮接下來要怎么辦,他會給予幫助。自此傳達的錯誤信號,讓主人公不想給他添麻煩,或者供養他從而厭煩他,從此人生道路偏離。
這是書中“我”的觀點,可以看出,“我”沒有一點積極心態,把人生偏差過錯輕易歸咎他人,(假使“我”得知真相,但參考“我”的習性、性格,人生也不一定會回到正途)并且“理所應當”地越過越混,一直似乎都是在尋歡作樂又窮困潦倒的邊緣亦夢亦醒,又異常孤獨。
書的最后附著上了作者太宰治的生平軌跡,太宰治本身命運曲折,書中很多主人公的經歷和都與他類似,最明顯的是主人公和作者都多次嘗試自殺,自殺的方式幾乎相同,可以說本書也是他自身的一些自述。
對于作者的自殺原因,我們無從而知,從譯者的推測中可以窺中一二,他是這樣一個內心擁有至高無上的溫柔的人,對待女人即使如此,因而無法拒絕情人的自殺提議。折射至《人間失格》中出場的女性也頗多,占據大幅,各自撫慰、陪伴過主人公一段時間。
這本書的價值,可能要研究過日本歷史和文學發展史,才能更深刻體會。了解生平后發現太宰治是日本一個重要而多產的作家,主導著當時二戰后“無賴派”文學。本書是我讀過他的第一部作品。有機會去研讀日本史后,在讀作者一些其他作品應該會更好。
所以,理解淺顯的我,怕不好下筆,也拖延和中間擱置了這篇讀后感。
人間失格閱讀心得篇二
靈魂,有時候,不知所以不知所起,便破碎了。
曾讀過一部小說《東霓》,無論東霓如何爛泥扶不上墻,無論東霓多么歇斯底里,無論東霓多么殘忍,我都無法責怪她。
《人間失格》里的葉藏,濫交、懦弱、酗酒、注射嗎啡、進入精神病院,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渴求原諒。
爸爸的忽視?傭人的侵犯?家族的壓力?
以文中的內容來看,葉藏在很小的時候,已經討厭那沉悶的吃飯時間了。屋子昏暗,氣氛壓抑,一日三餐竟然成了一個孩子的不能承受之重。
家人的疼愛,是他從小的渴求,但他努力的犧牲掉自己的真面目,以淘氣、聰明、搞笑的方式討好家人。他為了家人的愛,其實疲憊不已。
文中還提到他從小受到傭人的侵犯,但沒有細寫,可以說這是他不能承受的所在,因為他竟然連寫也不能寫——有一種可以承認但不能描述的感覺。
上學的經歷雖然寫的挺多,但其實并沒有實質事件,一是一體兩面,活在假裝里,二是孤獨,沒朋友,三是濫交,性放縱。但顯然此時他已經在承受惡果,在承受痛苦了。
而后,主人公因為與一個已婚女人一起殉情,而被父親放逐了。我用了放逐這個詞,文中表述的是斷絕了關系。這個時候開始,他的格格不入被家人知道了,他不再需要苦心經營自己的搞笑形象了,不用在刻意活潑了,但他顯然也不能快樂。
這個世界非你所愿,不管以真面還是假面示人,這世界還是非你所愿。
主人公的故事顯然并沒有結束,他遇到了一個喪偶女人,而他不辭而別前的場景,竟然是酗酒的他,受不了母女二人對他的認可。
再后來他結婚了。但他竟然看到了妻子被侵犯,他懦弱的選擇了回到屋頂逃避,卻沒有救她。他的朋友目睹這一切,與他絕交,而他沒有痛恨那個逍遙法外的罪犯,卻痛恨的是他的朋友。妻子被侵犯的敘述,又是極簡略——可以承認但不能描述,顯然又是主人公一大痛點。
再后來他為了不酗酒,用上了嗎啡。直到成癮,最終被送到精神病院,去了一個“沒有女人的地方”。
全文內容不多,甚至談不上特別引人入勝,談不上多么精彩。但它在引人思考,該如何保護孩子的靈魂的完整性。
父母的愛,有時候是一種罪。《無聲告白》里的女孩以跳湖逃離這她不能承受的巨大的壓力,而這一切的起因,不過母親過于傾注的巨大的愛和關注。《人間失格》有點反其道而行之,主人公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他需要嘩眾取寵來得到關注。特別是他長期受到傭人的侵犯,竟然沒有被發現。他眾多的兄弟姐妹也沒有發現,可見主人公其實生活在極端的忽視里。
《重慶森林》里有句臺詞:有一種沒有腳的鳥,困了只能在風里睡覺。渴望得到安全感、安定感的不是女人的專利,男人一樣需要安全感、安定感。誰也不可能做那只沒有腳的鳥,那太累了,太孤獨了。
有人問,有沒有辦法解救主人公?有啊,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唄!主人公似乎得到的全是愛,但其實他沒有遇到合格的父母之愛,他沒有遇到真正的朋友之愛,哪怕他與人殉情,被人無條件接納,他還是沒有遇到一份能治愈他靈魂的愛。
他的不堪,被他知悉,但他的無力,沒被他承認,甚至他沒有去試圖獲得幸福。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與一切都漸行漸遠。
如果,他殉情之后,能夠允許回家,或許他不會陷入漂泊的境地。再后來,妻子被侵犯,他和妻子都是受害者,他無法偉大,但也不能苛責妻子。于是他發現了妻子的貯備的自殺藥物,如果這個時候,他們能夠進行一次深度談話,也許能夠合理的解決掉兩個人的心病,但他選擇再次自殺。而他醒來后的要求是去一個沒有女人的地方,他要離婚。他和妻子始終不能做有效溝通。他沒有那個能力,他不會愛人。
一個沒有得到過愛的人,也不會去愛人。寫到最后,其實我極度同情主人公,他其實情感極度匱乏,在情感上被虧欠的太多了,但在社會上他卻是一個情場浪子的面目。沒有人能治愈他,因為那份虧欠不是女人給的,而是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父親給的。但我其實也極度的不認同主人公,他的消極,他的浪費,他的頹廢,可惜,我不能這么做,因為他是一個病人。就像《東霓》一樣,面對他破碎的靈魂,我無法苛責。
人的靈魂,其實非常脆弱!我們崇拜堅毅,卻忽視堅毅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以安全感、安定感為基礎而呈現的。愛,是一個課題,請認真對待。
人間失格閱讀心得篇三
開篇時,三張照片,怪異牽強的笑容,為我們勾勒了一個蒼白屢弱,與周遭似乎格格不入的青年形象,他似乎排斥著融入世界,卻在同時又矛盾的渴望被世界所融入。
葉藏一生的悲哀,或許在最初源于他過分軟弱的性格。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大家庭的。是家中么子,這使他有一種自己是可有可無的感覺,于是小小年紀便事事習慣于依賴長兄或父親的意愿行事,父親或長兄輕微的怒氣都令他驚慌失措。他簡直是誠惶誠恐的在討好周遭的人了。
成年以后的他曾多次希望改變自己,向作為議員的父親提出學畫的請求是他自我的一大突破,但父親是貴族議員,對于仕途十分看重,于是自己的夢想被毫不留情的全盤否定。葉藏的父親這樣說過:不能賺錢的廢物,是沒有資格當人的。葉藏開始了渾渾噩噩喪失目標的生活。
結交惡友,參與革命活動,結識了同隊人生失望的女優,相攜自殺,卻只有自己活了下來還因為教唆謀殺被起訴。父親兄族認為他是個沒出息的給自己的仕途抹黑的人而與他斷絕關系。走投無路,他無人可依。被一個寡婦(女記者)帶回了家,在作為小白臉的生活中對自我愈發厭棄,羨慕與寡婦和她女兒之間的幸福,他渴望這種珍貴的東西,但又害怕那過于熾熱而被灼傷,他離開了那里。因為父親的嘲弄(不能賺錢的廢物,是沒有資格當人的)無可抑制的想要賺錢,于是有了漫畫家的工作。結婚之后,純潔的妻子遭到玷污,這一切都令他崩潰。
太宰治認為無論身逢亂世還是太平年間,最大的兵荒馬亂到底都是幻滅。作為崇尚毀滅美學的大師,《人間失格》中葉藏悲哀的一生確實充滿了毀滅破碎的美感。葉藏的一生都在掙扎著想要掙脫掌控,他的生活充滿著重重矛盾。生活成長于一種被人掌控所有的環境,在他的人生中,父親,好友,女人,金錢甚至藥物,都是他生活的掌控者。他渴望擺脫這種生活,追逐自由,但又在同時害怕掙脫掌控之后生活的改變時他所不能承受的。
他應是有所察覺的,但又無力改變自身,于是只能被動的接受所到來的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