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養烏龜的日記篇一
冬天快到了,我發現我家的兩只大烏龜活動的越來越少,像是要冬眠了。于是我開始了觀察。
10月26日
今天,兩只烏龜才玩了一會,就不動了。我以為是它們累了,就沒管。但是幾個小時以后,我又去看它們,它們還是一動不動。我又以為是它們餓了,于是,我就給它們喂了一些龜糧,但是它們只是,看了看,又不動了。
10月28日
今天,我又去觀察那兩只烏龜,發現它們,玩的時間比前天更少了。就在這時,一個念頭在我腦里一閃而過,對啊!它們是要冬眠了,于是我就把它們搬到了一個新盆里,那個新盆很漂亮,里面有一個小房子,可以給烏龜住。
10月31日
今天,我再去觀察的時候發現,它們已經徹底開始冬眠了。就連我把它們和它們的盆,一起搬到陽臺上曬太陽,它們都沒發現,要知道要是在平時我怎么做,弄出這么大的動靜,它們可早就害怕的把頭埋進殼里去了。
觀察烏龜冬眠可真有趣啊!
養烏龜的日記篇二
星期五,科學課上要用烏龜。
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合作,那只烏龜很調皮,我們給它的食物一下子就無影無蹤。我們的烏龜還會翻跟頭,它全身用力一翻。哈哈。我被笑得前俯后仰。
我們的烏龜也會“跳樓”呢。等我們不注意,它爬到“懸崖”,把地下當作“海”,翻一個跟頭,烏龜的頭朝下,“啪。”地一聲,痛死它了。
我們的烏龜也會打架,,別人的烏龜一碰到它就會生氣,馬上就打了起來。
聽說要是你越碰烏龜,烏龜就會越快睡著,我們還以為是剛才“跳樓”搞的。
這只烏龜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養烏龜的日記篇三
五一放假,我到財院舅爺爺家做客,發現陽臺上放著一個大大的抽屜,里面還有三只碗口大的烏龜。
這三只烏龜長著一副調皮的模樣:小巧玲瓏的三角頭,頭與脖子還有一條條黃綠相間的條紋,一雙小黑豆般亮晶晶的眼睛一眨一眨,像是在思考問題,嘴巴上方露著的那兩條細細窄窄的小孔就是它的鼻子。龜殼扁平堅硬,殼上銅錢樣的花紋排列整齊。殼的兩邊各伸出兩個腳爪,每個腳趾都有尖利的指甲,趾間還有寬大厚實的蹼相連。
其中有一只體型最大,頭也比另兩只顯得更尖,像極了眼鏡蛇一般,面頰兩邊還有著紅色的花紋,尾巴、腳爪也比另兩只更粗壯,指甲也最長最堅硬,彎曲著像鷹爪一般——那便是巴西龜。雖說它是只母龜,論年紀也只是那兩只中華龜的小妹妹,可它仗著自己塊頭大,又是“國外來的客人”,因此總把兩個小哥哥欺負得“丟盔棄甲”,不敢造次。所以在喂食時,總得把它們分開,才不致大打出手。
舅奶奶搬出一個大塑料盆,倒上小半盤水,撒上一把干蝦米,再把兩只中華龜放在水盆里——烏龜們開飯了。中華龜真正體現出了泱泱大國文明謙讓之禮,兩只龜各據一方,輕輕劃動前爪,蝦米便順著水流飄到面前,烏龜們不費吹灰之力便享受到了美餐——它們只需微微擺頭,張開嘴接住送到嘴邊的美味,那細嚼慢咽的模樣又斯文又秀氣,就像是漂亮的小姑娘神情優雅地品嘗西餐。
而巴西龜一入水便四處“游走”,把脖子伸得長長的,頭半露出水面,不停左右轉動,神情警覺,好像在探聽周圍的動靜——“嗯,平安無事!可以開動!”這才把頭全埋進水中,前爪一伸一撐,快步走到蝦米面前,頭一伸,嗅嗅,脖子一甩,劃出45度弧線,大嘴一張一咬,面前的蝦米就不見了蹤影。巴西龜還真是非洲女漢子,狼吞虎咽,難怪三只龜不能一塊喂食,那兩只中華龜哪是它的對手呀!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龜龜爬行大賽開始了。三只烏龜在起跑線上列好陣式,終點就是前面那塊瓷磚。一聲令下,我趴在地上,一邊拍擊地面轟龜龜前進,一邊大聲給它們加油鼓勁。兩只中華龜慢條斯理一步步往前走了,可剛才氣勢洶洶的巴西龜這時卻懶洋洋地攤開四肢,就連脖子都伸得老長老長,軟綿綿地貼在地面上。中華龜都到達了終點,巴西龜還攤在地上半步都沒挪動呢,真是“見食眼開,卻又懶到極點”。
不同的龜有著不同的習性,很神奇吧!
養烏龜的日記篇四
今天,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就是觀察一個生命,在寫成作文。于是,我腦海里馬上呈出一個小動物,是前兩天,一位叔叔送給我的。
四條鋒利的爪子,一個圓不溜溜的頭,背著一塊巨大的殼,大家已經知道它是什么動物了嗎?沒錯,就是烏龜,剛開始,我并不知道它背著巨大的殼干什么,再說了,就是可以保護自己。但是,萬一被一個巨大的東西砸到或踩到怎么辦?它走路的速度又那么慢,豈不是必死無疑嗎?但是,有一件事情讓我明白了小烏龜殼的作用,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有一天早晨,我迷迷糊糊的向衛生間走,忽然,我好像踩到了什么又滑又黏的東西,下一秒,我就踩著那東西給摔了一跤,這一跤可把我摔慘了。于是,我趕快睜開了眼睛,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東西把我摔倒了,原來是我養的小烏龜,剛剛我一腳踩到了烏龜殼上才摔倒的,這烏龜殼真堅硬,連我一腳踩在它身上都沒事,只是,把全身都塞進了殼里,過了一會就伸了出來,這才讓我明白了小烏龜的殼,有多么大的用處。
通過觀察,我還發現了小烏龜也是有感情的,當它第一天來我家時,我只要一靠近它,它就馬上把全身都縮進殼里,生怕我會傷到它,每天早上我都會給它喂食,它都不敢吃,直到等我走之后它才敢吃。但是時間久了,一切都變了,每次我向它走去,它一點都不怕,當我把手伸向它,它還用頭在我指頭上蹭一蹭,表示友好,親密,再看看。當我每次給它喂食的時候,它也一點都不會害怕,也沒有把它的頭塞進烏龜殼里。而是,大搖大擺的在我面前品嘗食物,看來,它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生活。
這時,吃飽喝足的小烏龜,不知道是怎么的,一下從樓梯上摔了下來,背朝地,于是,它就開始努力的掙扎,可還是一點用都沒有,看來任何事都有兩面性。
養烏龜的日記篇五
我家養有三只可愛的小烏龜,它們似乎都很通人性,就像三只機靈的小精靈。它們都長有一雙骨碌碌的眼睛,脖子上繡著一層薄薄的花條紋。那四只靈活的小腳,不時揮動著,笨拙地游在水里;硬硬的背殼上,還披著一件花衣裳。最可愛的是,它們還長有一條又短又細的尾巴。
神奇的是,小烏龜好像真的聽懂了我的話,都一動不動,老實地待著,等著我喂飼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