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學篇一
童年,這是每個人心中的一段美好的回憶。猶如一顆繁星,閃耀在每個人自己的心中。
《城南舊事》這本書是作家林海音寫得描寫自己童年生活的一部著作。書中,作者以“英子”來敘述自己那童年故事。
全書有五個故事組成,而《惠安館》則是這本著作的開篇之作,這個故事中的悲劇色彩是最為濃厚的。主人公英子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孤女”妞兒,另一個便是大家眼中的“瘋女人”秀貞。但命運是捉弄人的,往往悲劇就只發(fā)生在那一瞬間。妞兒與秀貞陰差陽錯的成為了一對苦命母女。原本的悲慘,艱苦生活已經(jīng)使她們分別近 10 年。就在相認的那天晚上,在一場大雨中,母女二人一同慘死在火車輪下,結束了苦難的一生。
讀到這兒,我的心靈被感觸了,同時也為秀貞與妞兒而感到悲哀,命運如此,誰也改變不了,正如這對母女一樣,最終還是令人痛心的結束了苦難的一生。
而這本書的最后一篇故事《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則寫出了父愛的深沉偉大,抒發(fā)了作者對父親的深深懷念。“爸爸的花兒落了”,這句話不只有字面上的意思,也象征著夕愛花的爸爸永遠的離開了英子。我的心被揪了一下,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出來,多么令人感動,多么令人傷心,在作者的心中,那一位她無比愛的爸爸永遠地活在了她的心中。
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學篇二
翻開《城南舊事》,隨著泛黃的紙張、淡淡的墨香,我走進英子的童年。
英子六歲到十二歲在北京城南生活時,與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友情,三天兩頭的住惠安館里鉆;她對“小偷’許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而傷心難過;她深愛著嚴厲而慈愛的父親,父親的去世讓她意識到她的童年漸漸遠逝。
我感觸最深的是英子與秀貞的故事。秀貞是人們口中的瘋子,可有誰知道她瘋的原因呢?人們都不理她,只有英子把她當成朋友,愿意陪她,愿意傾聽她的訴說,可見英子是善良、純真的。英子的玩伴妞兒,被養(yǎng)父母領養(yǎng),但總受到他們的毒打,她的眼睛總是淚汪汪的,眼底下還有淚坑,身上傷痕累累。我為秀貞和妞兒感到難過,沒有人理解秀貞的痛苦, 而妞兒還是個孩子都遭到這般待遇,可見當時人心的陰暗,秀貞和妞兒終于相認,我替她們高興, 也多么希望她們能找到爸爸并幸福地生活下去。可事實卻開了個玩笑,她們母女二人一同喪命于火車下。看到此處,我的眼淚不受控制地掉了下來。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鎖,任由人們進進出出。英子的世界是悲傷的,一些她所珍視的人都離開了。父親的去世讓她知道了自己的責任,讓她從兒童蛻變成了大人。當英子發(fā)現(xiàn)大人們的良好愿望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愈發(fā)顯得羸弱。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一切事物都隨著時間緩緩改變,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他們的情。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我想英子在回憶童年時,也是笑著流淚吧。
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學篇三
讀完《城南舊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書中活潑的英子、嚴厲的爸爸、可憐的妞兒、善良的小偷、“嘮叨婆”宋媽和“瘋女人”秀貞拼成了一個個奇妙而有趣的故事。特別是爸爸的去世令我憐憫,英子的成長令我欣慰。
當爸爸去世的時候,英子鎮(zhèn)定自若,勇敢面對殘酷事實,不僅不讓命運掐住喉嚨,反而更加自信地面對現(xiàn)實、面對生活。那一天,爸爸去世了,英子卻毫不知情,在學校禮堂里參加畢業(yè)典禮。曾經(jīng)與爸爸約定的諾言,英子做到了!但是爸爸回不來了……從那一刻,英子變得堅強、永不軟弱。
我不禁感嘆,英子那時才14歲,沒經(jīng)歷過什么風風雨雨,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但英子并非這般軟弱無能,雙翅早已長滿了豐滿的羽毛,沖向天空!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城南舊事》里的.文字中蘊含了樸素的生活味道,好像把我?guī)У搅?0年前的北京,讓我身臨其境,去領悟那些人、那些事……每個故事隱隱約約表現(xiàn)出作者對童年的回憶與留戀,這本書讓我感受到英子童年的天真、美好、可愛、有趣。
童年,一個多美好的詞兒啊!小英子的童年過去了,她長大了,但童年卻是值得永遠珍藏的回憶。
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學篇四
這些人都陪過書中的小主人公――英子在一起,在看第一章的時候,作者介紹了駱駝,它們的神態(tài)、細嚼慢咽的動作,個個都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人似乎身臨其境;第二章講了好幾個人,宋媽、妞兒和瘋子――秀貞,在惠安館里,開始作者還以為秀貞是和她玩“過家家”,后來英子把她那塊很漂亮的表送給了秀貞;英子記得,秀貞跟她說過,小桂子(就是秀貞的孩子)脖子后頭正中間有一塊青色的胎記,而妞兒的脖子后邊正中間也有一塊胎記,于是,英子帶著妞兒去找秀貞,秀貞立馬帶著妞兒趕火車去了;因為那天下著傾盆大雨,英子發(fā)高燒,昏迷了十天。
第三章的題目很有趣,是:“我們看海去。”這是一個小偷兒跟英子說的,雖然我不喜歡偷東西的小偷,但是不知為什么,似乎是林海音的語言打動了我,我覺得這個小偷很好玩,很可憐,看到他被人家抓到的時候,好像一只老鷹在欺負一只小雞,而且還要聽著周圍人的罵聲。第四章題目就很明顯了,題目是:“蘭姨娘。”這章里講的是德先叔和蘭姨娘,德先叔是一個大學生,因為那時候要槍斃大學生,于是躲到了英子家里來;后來蘭姨娘也來了,雇她的人家不要她了;后來,蘭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第五章的題目也很新穎,是:“驢打滾兒。”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以為林海音要寫驢怎樣打滾兒的。結果不是;內容主要是,宋媽的小栓子死了,小丫頭子不見了,宋媽很傷心,宋媽和英子在找小丫頭子歇息的時候,看見有人買一種叫:“驢打滾兒”的吃的,那是把黃米面煮熟了,里面包黑糖,再在綠豆粉里滾一滾,很香;找不到小丫頭子了,宋媽就騎著驢走了。
最后一章,題目讓覺得有些傷感:“爸爸的花兒落了。”沒錯,英子的爸爸去世了,爸爸的石榴掉了,花兒也落了。
《城南舊事》一本很好的書,悲悲喜喜,快快樂樂,都在這本書里展現(xiàn)了,從喜到悲,這本書讓我們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悲歡離合,是一本你看完了放不下、還要看一遍的書。
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學篇五
我一向不愛讀名著,它沒有漫畫的精彩插圖,也沒有的情節(jié)多變,只有干枯枯的白紙黑字,所以我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將其冷落在旁。但一本《城南舊事》徹底改變了我對名著的偏見。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這本書是她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全書共分為五部曲:《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
第一章《惠安館》主要講述了英子與經(jīng)常癡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成為了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后來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的經(jīng)歷非常同情。得知小伙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fā)現(xiàn)她脖頸后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后,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在這一章節(jié)中,我同情妞兒和秀真的悲慘經(jīng)歷,也被秀真對女兒、丈夫的真情所深深感動。
第二章《我們看海去》主要講述了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fā)現(xiàn),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
在這一章節(jié)中我讀到了小偷對弟弟的愛,也讀到了英子對這位小偷的愧疚。
第三章《蘭姨娘》主要講述了蘭姨娘三歲時被親娘為了給哥哥治病賣到了煙花柳巷,20歲的她為了生活嫁給了67歲的老頭做姨太,后來受不了打罵來到了小英子家,后來英子發(fā)現(xiàn)爸爸對蘭姨娘有了好感,為了不讓蘭姨娘跟爸爸好,就撮合她跟德叔好。最后,蘭姨娘與德先叔相愛了,離開了北京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四章《驢打滾兒》主要講述了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里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里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后來,在一家人的勸說下,宋媽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
在這一章節(jié)中我讀到了宋媽為了生活不得不放棄照顧自己的孩子的無奈,也讀到了英子一家人的善良。
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主要講述了爸爸得了肺病,而英子終于從小學畢業(yè),并且如爸爸的期望一樣作為學生代表上臺領取畢業(yè)證書,但是爸爸已經(jīng)得了重病,在醫(yī)院里沒辦法參加英子的畢業(yè)典禮。英子拿著畢業(yè)證書回到家,才知道爸爸已經(jīng)去世了。
在這一章中,我讀到了作者對爸爸的愛和不舍,也讀到了作者在漸漸長大。
合上這本書,我的心中感慨萬分。
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學篇六
《城南舊事》是的女作家林海音對自己兒時居住過的老北京城南的思念而寫下的回憶錄。通過主人翁英子童稚的雙眼,展現(xiàn)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在《城南舊事》中,這些形形色色的人陪伴著英子度過了她難忘的童年……第一章是《冬陽童年駱駝隊》,也是《城南舊事》的序言。敘述了英子在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問爸爸為什么要系鈴鐺、想為駱駝剪肚皮底下的絨毛,以及問媽媽春天駱駝去哪兒了這幾件小事。當我讀到天真的英子學駱駝咀嚼時,不禁笑了起來。多么可愛,多么天真的孩子啊!童年是最幸福、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在這充滿童真的時光中,每個人的做過傻事,連小英子都不除外。第二章叫《惠安館》。英子遇見秀貞和妞兒,并幫助她們重逢,多么感人啊!第三章是《我們看海去》,講了英子與“小偷”的故事。他是英子的知心朋友,小英子卻在無意中出賣了他……這些章節(jié)都細膩生動的描繪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表達了英子對童年的留戀以及對老北京城南的思念。
我們仿佛能聽見她輕輕的嘆息,以及對對時光流逝,童年的眷戀,物是人非的感傷。想要去抓住童年的時光,卻只剩下回憶。那美好的時光悄悄地“溜”走,越走越遠……
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學篇七
最開始觸碰《城南舊事》是以初中教材中的《爸爸的花落了》,原文中的這份傷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之后又讀過《冬陽童年駱駝隊》,再度體會了文本身后兒時的這份純真,體會老北京獨特的風韻。近幾天,總算還有機會拜讀這部著作。
《城南舊事》這一部著作由五個章節(jié)構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常常癡立在胡同口找尋閨女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識的第一個朋友。英子對她十分憐憫,幫秀貞尋找離散六年的閨女。之后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周邊的荒園中了解了一個厚嘴唇的年青人。他為了更好地提供侄子念書,迫不得已去偷東西。英子感覺他很善解人意,但又分不清楚他是善人還是壞蛋。宋媽也被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親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諸多疑慮道別了兒時。
英子的全球是單純性的,填滿疑惑的,她從來不在自身的全球里上鎖,一直任憑大家進進出出。因此,她和被大家覺得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誼,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里鉆;她和竊賊寫出服務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見到爸爸與蘭姨娘不太一切正常的相處,以她小孩獨有的狡黠護衛(wèi)母親,護衛(wèi)家中;她愛著自身的奶媽,望著她離開,英子傷心難過。通過英子童稚的眼睛,大家看到了成年人全球的悲歡離合,原文中沒有一切矯揉造作的用小孩的純真,道盡人世間繁雜的感情。
《城南舊事》淺淺的文本,悠悠的描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迷人的誠摯描述中表達了對兒時的悼念和對世間溫暖的召喚,在其中的許多關鍵點讓因為我好像返回了兒時,那賣雜貨的小販,那對教師教的文本不太搞清楚的記誦,那以前的村內的瘋子,也有那太早凋謝的爸爸的花文章內容不僅寫的親近迷人,并且每一個小故事都能令我心緒波動,多種多樣交集的覺得另外在心中不斷涌現(xiàn)。
小故事中滿含著復古的主旋律,流蕩著傷感的情意,書里的一切又都像大家不容易察覺的'慢慢地時光,全是那般井然有序,慢慢地水流、慢慢地駝隊、慢慢經(jīng)過的群體景、物、人、事、情極致融合,恰如一首素雅而委婉的詩。
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學篇八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本長篇自傳體小說,以其七歲至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講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老北京的故事。
當我讀完這本書,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淚水已經(jīng)奪眶而出。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那樣溫暖,觸碰到人心最軟弱的地方。英子隨父母漂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一條小胡同里,命運讓她結識了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兒時的玩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這些人都曾在天真的英子眼中來了又走。這些人都很簡單、在老北京的故事也不復雜,但是透過英子稚嫩無邪的雙眼來看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便使我一會笑,一會又潸然淚下。
林海音并沒有刻意想要通過這本書表達什么,只是純粹地記錄下她隨時間逝去的友人與童年。這“純粹”便是全書的精髓。隨著時間緩緩走過的駱駝隊,隨著時間慢慢消逝的人、事、景、物,隨著時間悄悄溜走的童真。直到那時的英子也長大了,才明白生活的凄涼。
但是在書中更多的是平凡的暖意、平凡的溫柔。只是在暖暖的情誼之中透露出那么一點淡淡的憂愁——就好像看著駱駝隊一次又一次地來,又一次又一次離去;看著英子生命中出現(xiàn)的那些人漸行漸遠。《城南舊事》即是這樣一本書,淡淡的文字包含萬千種不同的情緒,也包含著人世間的善惡丑美。
《城南舊事》中的每一個故事里,都有不同的主人公、不同的經(jīng)歷,但是最后無一例外的離開了英子。甚至連慈祥的父親也走遠了。英子不會掩飾自己的情感,她將自己的小世界敞開邀請你細細品味。她的每一個故事都很曲折,但卻又那么普通。林海音的故事能使你思緒起伏,心中既感到溫馨又有說不出的苦澀。“惠安館”“駱駝隊”“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每一個故事都那么感人肺腑。當你捧起書的時候,便好像著了這書的魔,會情不自禁地將感情代入其中,隨著書中的故事又哭又笑。
《城南舊事》便是以“純粹”的記錄而感動人心的,純粹的主人公英子,稚嫩的心不帶一絲心機;純粹的感情,每一次的同伴、每一次的離開,小小的英子開始適應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純粹的記錄,樸素的語言中流露出深奧的道理。
老北京過去的故事那么精彩又那么普通,每個人都在過著平常又不普通的日子。林海音即是將最尋常的日子當做了不平凡的每一天,所以讀者才可以從她的書中找到共鳴,隨著她的感情變遷。
那樣淡淡的憂愁,來自林海音對老北京城南那條胡同的思念和眷戀;那暖暖的情誼,來自英子對平凡每一天的重視和珍惜。
如果我們也能帶著像林海音的那種不平凡的心情度過平凡的每一天,那么我們也可以在瑣碎的生活中找到不尋常的暖暖的感覺。
城南舊事讀后感大學篇九
童年,就像一棵大樹,我們長大一歲,大樹就掉一片葉子。等我們長大了,這棵大樹的葉子也就慢慢地掉光了,我們快樂的童年也就過完了。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中國臺灣作家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我看了幾遍了,還經(jīng)常和媽媽一起聽喜馬拉雅fm 的小說播送。每次聽、每次看,我都能感覺到書里面的快樂和幸福,但又總有悲傷、離別的感覺。
半個多世紀前,六歲的小姑娘林音子和她家人漂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而她認識的第一個朋友就是經(jīng)常癡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秀貞。秀貞的女兒小桂子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和秀貞朝夕相處,彼此有了很深的感情,英子幫秀貞找到了離散六年的女兒,后來母女倆在尋親過程中慘死在火車輪下。英子一家遷居新家,認識了一位為了供弟弟上學而不得不去偷東西卻不幸被巡警抓住的年輕人。后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這本書的最后一句是:“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讀著這個句子,我感受到淡淡的憂傷。我不禁回憶起我的童年:爸爸媽媽帶我去世界各地游玩,我長
了許多見識,認識了許多朋友,更感受世界的種種美好!我的童年是那么的無憂無慮,怡然自得,此時想起,心里的感覺就好像是夏浪里的一股清風,讓我體驗著溫馨和幸福,讓我知道別錯過童年!讓我知道歲月要珍惜,真情最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