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玉蘭花開篇一
春風來了,滿樹的蘭花開了。嫩葉綠叢中,點點純白,白碧相間,暖陽下帶著點點金光。朵朵玉蘭散發淡淡迷人的光暈,空氣中彌漫純純清香。
暖風輕拂,玉蘭輕輕舞動純白而剔透的花瓣。似坐在枝椏上含笑的仙子。花香濃郁,連暖風都舍不得這迷人的景色,悄悄在枝頭打轉。惹得滿樹的玉蘭開的更甚。那溫淳玉白的花兒,惹人心醉。一位頭花白的老婆婆被這美若仙境的景色吸引了,不禁駐足玉蘭花前,久久不忍離去。清風徐徐,微微輕拂香四溢,陣陣淳香醉人心。老婆婆緩緩向前,輕輕摘下一朵,深深吸了一口氣,不禁感嘆:“好香的花兒!”有細細聞了幾巡,才依依離去。
暮色混沌,天際剩下一抹殘紅,綿綿細雨落下,柔柔然依花而傍。漸漸的,漸漸的,黑色的天幕落下了。綿綿細雨輕敲著大地,最后成了大雨滂沱。無情打在樹枝上,打散了花瓣,落在渾濁的泥水中。
大雨一夜不休。
遠方一片魚肚白便是這清晨的開始。曦陽驅散了晨霾,眼前,哪都是水靈靈的。忽然闖入視線的是昨日賞花的老婆婆,顯然也記掛著這樹上的玉蘭花。可惜了,滿樹的玉蘭花被打入泥土,純白的花瓣早已黯然失色,顯得污濁不堪入眼了。老婆婆彎下,緩緩撿起一朵殘花,嘆息道:“真是可惜了!”可惜的不僅僅是眼前的花,還有那一去不復返的歲月。
忽的,風兒也不曾饒過這光景,掀起了層層枝葉。“咦!”老婆婆發現樹葉深處竟藏著幾只花骨朵!老婆婆眼中頓放異彩,伸手撥開枝葉,那嬌嫩的花骨朵泛著淡淡的青澀,一層薄薄的青外衣緊緊包裹著花瓣。它一定會在某個時刻,嫣然綻放。
玉蘭花開篇二
春日下,玉蘭花,開了。
它在這時開了,舒展著自由的雙臂,仿若忘我地擁抱著暖暖的春光。金光勾勒著白邊,綻在綠意盎然的枝頭,更顯純粹、貞潔。萬花叢中,姹紫嫣紅,唯它,書寫著淡然的生命,超脫的本色。
緩緩步入樹下,一縷清香幽幽泌入,淡淡的,那么不易覺察。剎時,憶起另一種濃郁的花香,那么誘人,那么刻骨銘心。眼前,玉蘭的香味,似乎,過于淡了。也許,轉瞬就會忘卻吧。多少游人從這株白色玉蘭面前經過,而又有誰會停下腳步駐足凝望,樸素的顏色,若有若無的香氣在人們眼里堪若浮云,在明媚春色中又將自己掩蓋得銷聲匿跡。
風,來了。幾片玉蘭花,施施然地落著。那么輕盈,那么裊娜,如同一名舞蹈家,和著徐徐春風,演繹著浪漫而凄美的別曲。我愣住了,不曾想,花開花落,竟在須臾之間。昂首,枝頭的玉蘭花,卻毫無傷色,從容如初。也許,它們早已參透了聚散生死。生亦何歡,死亦何懼。昔日,莊子擊鼓而樂,眾人不解。而今,玉蘭且別且舞,它的每一片花瓣舒張著坦然,它的每一絲花蕊依舊散發著清新恬美的淡淡芳香,即使在它的綠蔭下,即使在它的樹根一側,人煙稀少。
玉蘭,它不顧旁人的目光,它無暇于身邊的爭奇斗艷;玉蘭,只是不負春日韻光,靜享生命里的清歡。它擁有了最純潔的靈魂,就用最簡單、典雅的姿態上演了生命的短暫戲劇,飛舞著,回眸著,感念著,幸福著。純粹的自然芬芳,長長久久地蕩漾著,它用一生的時光守著一份清逸與淡然,離開了,依然帶著那熟悉的淡淡笑容。
玉蘭花開,開在每一個春天里。
玉蘭花開篇三
早在冬天就開始注意教學樓前的那幾株望春玉蘭了!
春天到了,孩子們回到學校了,歡聲笑語又充滿了整個校園。這幾棵玉蘭好像被上課鈴聲喚醒了,也可能是她們很早以前就說好了要在孩子們一個驚喜,你看樹上那些花芽,齊刷刷探出了一個又一個小花苞。這些花苞嬌嫩羞怯,溫柔可愛,惹得每個路過的孩子和老師都忍不住多看兩眼,贊上幾句。
聽了大家的夸贊,這些花苞似乎更加害羞了;接受了大家的目光,她們漸漸漲紅了臉,離走廊最近的一朵花苞,先張開了花瓣,露出了人們期盼已久的笑臉。那白里透紫,紫里泛白的花瓣兒,柔嫩的如嬰兒的肌膚,她靜靜地立在枝頭,美得讓人窒息。一股淡淡的清香,也在走廊上彌散開來,使走廊更有情趣,使個別還沒有做好開學準備的孩子也心曠神怡起來。
仿佛就是那么一瞬間,其他花兒似乎也接受到了感召,她們也一個個張開了羞澀的臉蛋,展現出自己的美麗與芳香。于是,春天的氣息便更濃了一些,天氣似乎也更暖和了一些。
第二周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花苞都開放了!要知道,這些美麗的花兒們,去年一個冬天就一直躲在玉蘭樹小小的花芽里,用薄薄的絨毛頂著寒風、沐著凄雨。經過一個冬天的準備,她們終于破繭綻放了!此刻她們那么美麗,是因為她們一直有著對春天的期盼;此刻她們那么嬌艷,是因為她們總能聽到春風的呼喚。
望春玉蘭悄然開,滿樹芬芳,盡在眼里,思緒也被這些花兒帶領著,觸摸春天的真諦。
玉蘭花開篇四
;校園里有兩株玉蘭:白色的,在北樓的陽面;
粉色的,在南樓的陰面。同一種植物,花開的時間竟然相差了一個半月。粉玉蘭開花了,嬌態楚楚動人;
白玉蘭花期已過,綠葉滿枝,色彩單調可又不失雅致。在這兒花開是一道風景,花落亦是一道風景。不論哪一株都讓我癡情。
剛進二月,還顯料峭的東風便將春意稀疏地灑向了人間。白玉蘭每天在北樓寬大而又溫柔的臂彎里慵懶地舒展著身軀,自在地沐浴著暖陽,看上去舒服至極,愜意至極。整個草叢都很干旱,可唯獨它周圍濕漉漉的,這緣于它根底淺藏的那眼井。得天獨厚的條件加快了白玉蘭的生長速度,旺盛的它幾乎無法自控。于是二月初,就長出了好多花骨朵;
中旬,雖然葉子還小,但是潔白的花兒早已綻開了笑臉。“開花了”,男孩驚訝地說。他的話吸引了好多驚羨的目光,人們贊不絕口。自此,我上班來會于它近前駐足;
下班走也要用目光向它致意。
白玉蘭出落得越發標致,花葉像美玉一樣晶瑩而又圓潤。打盹兒的花兒,葉片用力包裹著蓉蓉的花心;
綻開的可謂“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它似乎不喜歡濃抹,只喜歡淡妝;
它似乎不喜歡刻意宣揚,只喜歡深藏不露。即使這樣也有不知從哪兒飛來的蜜蜂,于花束間嚶嚶嗡嗡地叫個不停,上上下下地舞個不休。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么冷的天最上面的花里居然還有蝴蝶。這蝶飛花舞蜂忙的景象恰如一幅清新淡雅的國畫,鑲嵌在了早春空白的風景底片里,把二月的美麗也盡裱在了其中。而它本身似乎是“于焉悟幽道,境寂心自怡”。可以說它用自己的幽香引來了蜂蝶,用自己的含蓄至美贏得了人們的垂青,贊嘆。
天有不測風云,幸福的白玉蘭遭到了意外---幾乎整株的花朵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掃蕩盡凈。素潔的花瓣靜靜地躺在干枯的草叢里,安詳的姿勢讓人心疼。空中殘留的幾朵小花孤寂地在枝頭上站立著。傷了元氣的白玉蘭,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一點生氣;
枝干不住地搖頭,似在嘆息花朵與肢體相依的短暫。我想它們最早也得明年春天再相伴了吧。幸存的幾個花蕾也慢慢地枯萎了。
于是整個三月,白玉蘭都在悄悄地發芽、生長,默默地壯大著自己。倒是綠葉茂盛了它的枝干,挺拔的身軀顯得越發郁郁蔥蔥。四月初,白玉蘭帶著滿樹的生機,傲然地挺立在了北樓前。油油的綠葉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亮。脫去了稚嫩外衣的它,沒有了花作點綴,雖略顯平淡,卻更讓人感覺到它渾身上下散發著蓬勃的朝氣。綠才是它生命的本色吧。
院子里其它植物也開始披紅掛翠了:那輕柔的柳條在風中悠閑地蕩著秋千;
梧桐樹葉像一串串可愛的小蝴蝶整齊地飛滿了枝杈;
紫色的海棠怒放著誘人的花姿;
那些黃色的,紅色的,白色的小野花也滿心歡喜地織進了綠色的絨毯。而眾花之中那株粉玉蘭開得最為出眾:外粉內白的花瓣,似乎于妖艷之中秉持著高潔;
一個個花蕾,有羞澀地打著朵的,也有緊緊握住花芯的,不論哪種姿勢都讓人深愛。姐妹倆南北相對,白玉蘭探身看著麗質的妹妹,像在欣賞。而粉玉蘭微笑著示意:綠葉才是生命的希冀,繁花只不過是生命枝頭的一段燦爛時光而已。
夜半時分,門吱吱呀呀地響個不停,陽臺上的窗戶也在自言自語。風雨又來了!難道粉玉蘭也不能逃脫夭折的噩運嗎?第二天清晨,我急急忙忙來到單位,老遠的就看見了白玉蘭。它晃晃挺拔的軀干,抖抖茂密的枝葉,似乎坦然而又從容地說:朋友,看我夠健壯吧!我心笑了。走進大門,雙目直掃西南,驅步近前,我被粉玉蘭震驚了:花不但完好無損,而且比昨天開得還燦爛。那粉紅,釅釅得開在花身,卻醉在我心。這使得我一顆緊蜷的心也舒展開了。欣賞它花開的艷麗風景,更佩服它面對風雨時的堅忍與頑強!看來粉玉蘭是開在了它正確的時間。雖然氣候有些反常,但它憑借自身的良好素質成功地抗拒了這場風雨。
數月之中,兩株玉蘭以不同的豐姿點綴著校園。那陣陣清淡的花香,仿佛悠揚而又曼妙歌聲似的,飄逸在了每一個過客的心田。
相關熱詞搜索:;玉蘭花開篇五
操場邊幾棵玉蘭,不過一人高。
玉蘭分紅、白兩種,開花的時間也差不多。
年過完了,玉蘭也就要開了。
初時是看不出顏色的。小巧的花芽上包裹著一層綠褐色的鱗皮。鱗皮脫落后,其本身的顏色——嫵媚的嫣紅和無瑕的純白才會顯露出來。小花骨朵兒高昂著頭,小小的臉兒瞧著天空,也真是好看。
待花苞一朵一朵的綻開了,初時的美就不復存在了。片片瓣兒無精打采的耷拉著腦袋,完全松散開了,也不像一朵美麗的花兒了。只有其濃郁的顏色依然沒有褪去。紅得如牡丹芍藥雍容華貴,白的似陽春白雪剔透晶瑩,是彩色琉璃一般的質感。
僅最北的一株玉蘭開的早些。也可以算得上是校園里最早開的花了吧。
玉蘭的葉子又到哪兒去了?
冬天來臨之前,葉子就紛紛落入大地。要在長出來,就要等到花敗了。屈指算來,呆在樹上的時間,不過區區六個月而已。
來年玉蘭還是要開的,只不過已不是今年這些玉蘭花罷了
玉蘭花開篇六
媽媽說我是個幸福的孩子,因為我是在玉蘭花盛開的季節出生,也在玉蘭花盛開的故鄉——東莞成長。她更說希望我能像玉蘭一樣在春寒料峭的早春獨自開放,倔強地美麗著,讓人驚嘆。從此素雅潔凈的白色花瓣,帶著沁人的芳香,時常飄灑在我的夢里,讓我會心微笑。
早晨窗外小鳥的吱吱喳喳聲和飄逸的花香成了我的“小鬧鐘”。每到傍晚“小鬧鐘”又以歡快的歌聲迎接我放學回來。漫步在生活小區里,走在寬闊的街道上,到處是綠樹紅花。大葉榕抽出的新葉翠綠得像寶石一樣耀眼,一排排的玉蘭樹玉蘭爭相開放,芳香襲人,如霞似雪的花朵洋溢著春天的溫暖。這就是我的家,花園般的小區。
白天,白云小學是我的第二個家。這里有我敬愛的老師,可愛的伙伴。綠草茵茵,綠樹蒼天,花紅葉綠,我們在這絢麗的世界里學習、生活,快樂地度過每一天。這就是我的校園,一個充滿綠意的天地。
傍晚,我背著書包在路旁等候坐公交車回家。媽媽說,臺州是個文明城市,我走到哪里都會有文明使者的愛護,她能放心。是的,車水馬龍的街道上車輛各行其道,暢通無阻。車站上乘客排著隊文明候車。總會在我提著書包上車的那刻背后有那有力的手幫我一把,總會在車上有年輕的叔叔阿姨給幼小的我留座,總會在老人的身邊有攙扶的雙手。一句句謝謝的話溫暖著你我的心窩。這就是我的第三個家,一個文明和諧的城市。
媽媽告訴我,玉蘭花是家鄉東莞的市花,玉蘭花的花語是報恩。隨著年歲的增長,我明白了媽媽的話。原來,媽媽是要告訴我,要懂得感恩,感恩養我育我的每一個家。也明白了媽媽要我像玉蘭一樣綻放著生命的光彩。
玉蘭花一春一春地盛開,我一年一年地長大,希望我的故鄉也一天比一天昌盛繁華!
玉蘭花開篇七
我家在南方的鄉下,爸爸媽媽是地道的農民,我是家里的獨生女。
那個被土磚草草圍成的小院子里,種滿了蔬菜。鄉下的每家每戶都有一個菜園,一年四季都會被綠色覆蓋,每一季的蔬菜都不同。我們家也有一個大菜園,但是媽媽還不滿足,把戰場延伸到了院子里,獨留一條小道通向大門。
小時候,媽媽會在菜地邊上壘起一條50公分寬的土堆,媽媽種菜的時候,我就在土堆上面種四季紅,那是一種盤地的花,小小多汁的葉子,頂端戴著朵紅紅的小花。上學的時候忙學習,日子長了,那些四季紅就會越過“邊界”到達媽媽的地盤。媽媽總會嘮嘮叨叨在我耳邊念,直到我受不了了去“清理”它們。
農村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平淡安穩,如流水般,朝著不知盡頭的方向蜿蜒。但是時代在變,我們也總會長大,會離開家。
12歲的時候,我離家去縣城里的重點中學讀書,一個月只能回家一次。這是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爸爸媽媽自然很擔心。學校不準學生用手機,只能買電話卡在公共電話打電話。學校內公共電話也不多,課余時間基本上都會有人在用,我每個星期最多也就打兩次電話回家。剛開始到學校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認識的人,很不適應。打電話回家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都忍不住想哭,每次都跟媽媽講最久。每件事她都要反復叮嚀好幾次,爸爸在旁邊聽得都不耐煩了,一直催促她,說電話費很貴,快點講完。媽媽就會大聲反駁說:“我自己的閨女我還不能跟她講呀,電話費貴那你就給多點錢讓她買電話卡啊!”我在電話這邊聽得哈哈大笑。其實媽媽說的事情都很瑣屑,說得最多的,就是埋怨那小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又越界了,讓她的青菜都得挪地方。
等到月末我回家的時候,媽媽必定會站在門口,眺望著村口通向縣城的公路,期待著汽車身影的出現。我一下車,她就連忙跑上前幫我拿東西,生怕我累著,其實東西一點都不重。剛進門就能聞到飯菜香,農村一般都是晚上8、9點才吃晚飯,但是媽媽怕我餓了,早早就備好了飯菜,我一進門就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了。吃飯的時候,媽媽會給我使勁夾菜,一直催促我多吃點,說學校伙食差,在家要好好補補。吃完飯我就去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個月沒整理,爬得滿地都是,真怕老媽把它們全部鏟除了。不過,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那些花花草草依舊生命力旺盛,比我上次回來看到的還要漂亮。
我看到墻邊的角落里多了棵半人高的植物,沒認出來,就跑去問媽媽。媽媽說那是玉蘭花,前不久才種下的。我問她怎么想起種玉蘭花來了。媽媽答道:“上次你不是在電話里說你們學校有很多漂亮的玉蘭花嗎?還說把那些花摘下來可以做成花干,夾在書本里就有一種香氣。我聽隔壁讀大學的你那個阿玲姐說,把花干夾在枕頭里還能安神呢!你們讀書最費腦了,前陣子你不是還說頭痛來著?我就尋思著買了一棵種著了。”人家都說,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可是母親更清楚女兒需要什么。只是那時候,我還太小,只是把媽媽的`愛當成一種理所當然。
玉蘭花慢慢地就長大了,每年三月份就會開出潔白的花,可惜花期短,才半個月左右。媽媽總是注意著時間,小心翼翼不讓一朵花掉落枯萎,及時把它們收集起來,再曬干做成香囊,等我回家的時候就給我一個,睡覺的時候我就把它放在枕邊,香囊散發出淡淡的芳香,伴著我安然入眠。
時間總是在跟人賽跑,玉蘭花已經在我家呆了五個年頭了,早已從半人高的小樹苗長成了5米高的大樹,樹底下騰出了一塊空地,上面長滿了那種盤地的花草。慶幸的是玉蘭花的枝干多,旁支開得低,輕易就能爬上去。
那時候,我上高三。同樣的縣城,可是回家的時間更少了,學習緊張,基本上兩個月才能抽空回家一趟。爸爸媽媽在我上高一的時候就給我買了手機,手機打電話貴,爸爸媽媽就每個星期給我打電話,慢慢就成了習慣,我除了要用錢,很少主動打電話回家。高三經常處于高壓狀態,情緒差,看到爸媽打電話來就覺得煩,說話的語氣就變得很不好,但是爸爸媽媽都不曾埋怨過什么,還經常帶好吃的東西來學校看我,當然還有玉蘭花香囊。帶香囊的時間久了,身上就會沾染上一股淡淡的香味,我身邊的同學都喜歡往我身邊湊。
高考前夕,媽媽特地到學校給了我一個新的香囊,讓我帶著入考場,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高考之后,我拆開了香囊,發現里面還有一個紙符。農村人骨子里的迷信味還比較濃,有些事情,他們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每年媽媽都會給我求一個平安符讓我隨身帶著,我不信這些,卻相信媽媽的心意,所以一直都會帶著。后來,爸爸告訴我,那個符是媽媽走了兩個多鐘的路去別的鎮向一位“大師”求來的,頭天晚上,媽媽還直跟他嚷嚷說腳疼。
現在,我在離家幾百公里外的大城市讀書,只能一個學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看到院子里一切依舊,只是,爸爸媽媽的白頭發又多了,皺紋更加深刻,那是時光留下的痕跡。玉蘭花依舊會靜靜地綻放,花香飄入我的夢中,如此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