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在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財富。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琵琶藝術欣賞心得體會篇一
1、了解詩歌中所表現出來的詩人情懷,領會白居易詩歌的深遠影響與意義。
2、學習詩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現手法,從而領會詩歌的美質。
1、提示詩歌形象和語言的內含,體會作品情意和藝術特點,提高詩歌鑒賞水平。
2、通過朗讀體會詩歌。
3、理解《琵琶行》,理解敘述與抒情相結合的藝術方法;領會天涯淪落的感傷和內含。
一、作品提示。
1、白居易是唐代繼杜甫以后又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琵琶行》上一篇七言敘事詩,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是初唐以來七言歌曲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說:“大凡人之感于事,則必先動于情,然后興于嗟嘆,發于吟詠而形于歌詩矣。”由于敘事與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時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2、琵琶:彈撥樂器。相傳在秦代,百姓因“苦長城之役”,“弦鼗(tao)而鼓之”。“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撥浪鼓。弦,名詞做動詞用,意即配上三條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時,琵琶種類繁多,成為彈撥樂器的總稱。本篇中琵琶女所彈奏的,是從“絲綢之路”傳達室進的“曲項琵琶”,梨形、曲項、四弦,下腹共鳴性強。
3、行:一種體裁,因與“歌”大同小異,常統稱“歌行”。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簽》說,“歌”是曲的總稱,“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種具有鋪敘性質的歌辭。
二、預習思考。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學生: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
學生:寫詩合可以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3、概括各段的大意。
學生: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
第三段——江中各訴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憐感慨多;
第五段——重聞琵琶青衫濕。
三、研讀課文。
1、學生劃出敘述景物環境的句子,討論分析,教師總結。
學生:“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荻花秋瑟瑟。”敘述江東送客時的環境。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色調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構成了清晰如畫的意境,又由于聲律與情韻的配合,令人頓感受秋涼襲不斷,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唯見江心秋月白”
“繞船明月江水寒”
“黃蘆苦竹繞宅生”等。
2、找出寫人物的形象的句子,并對人物進行分析。
琵琶女形象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報琵琶半遮面”,敘述女主人公出場,是人們經常吟詠的名句。它的好處不僅在于準確生動地表現了琵琶女的神態,和此時此境的復雜心理活動,還暗示出她無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敘述人物動作神情。“沉吟”道貌岸然明回想往事學生的心情。“放撥”、“插弦”、“整頓衣裳”、“起斂容”,既寫動作表情,也寫表現歌女講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是京城女”等句子,詩人轉述歌女自敘,筆調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少年的歡樂受寵與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對對照,道貌岸然出了歌女天涯淪落的無限悲傷之情。
詩人形象
送客時的離別愁緒,聽歌女演奏和自敘時感情共鳴,對遠離京城環境的不適,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獨飲,這些敘述無不是詩人心曲的流露,直讓人為詩人無故被貶黯然淚下,生出一腔怨恨。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
熟讀課文,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段落。
理清全文結構圖,分析其感情線索。
琵琶藝術欣賞心得體會篇二
學琵琶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典樂器,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演奏技巧。作為一名學習琵琶多年的學生,我對于這個古老而美妙的樂器有著深深的熱愛和體會。在學琵琶的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心得,本文將從五個方面闡述我學琵琶的心得與體會,希望能夠與大家分享。
首先,學琵琶給我帶來了快樂。作為一種能夠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琵琶演奏是一種非常愉悅且有趣的體驗。每當我坐在琵琶前,撥弦擊琴,琴弦發出悅耳的聲音,我就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在琴音的陪伴下,我能夠傾訴自己的心聲,釋放內心的情感。尤其是在演奏一首令人動容的曲子時,我可以全情投入,盡情地沉浸其中,這種感覺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其次,學琵琶讓我得到了堅持不懈的品質。學琵琶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學習過程。在學習琵琶的旅程中,我常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練琴的過程中,指法的復雜性和曲譜的難度常常讓我望而生畏。然而,我深知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夠突破自己的局限,取得進步。因此,每當遇到困難時,我都會勇敢地面對,不斷地磨練自己的技藝。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我逐漸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再次,學琵琶培養了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學琵琶需要對音樂的節奏、旋律和和聲有很高的理解和把握。在學習過程中,我學會了傾聽音樂,體會琴音的起伏和波動。通過對琴音的細細品味,我學會了欣賞不同曲子的美妙與獨特之處。琵琶雖然是一種獨奏樂器,但它也需要與其他樂器或者人聲的合奏來展現其極致的魅力。在與其他樂器合奏的過程中,我學會了與他人的合作,融入整個樂隊中,共同演奏出一曲美妙的音樂。
此外,學琵琶也培養了我的細心和耐心。學琵琶需要用心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演奏時,每個細微的音符和指法都需要精確地掌握,否則就會破壞整個曲子的效果。而琵琶的制作和保養同樣需要細心和耐心,雖然琵琶是一種堅硬的樂器,但是用不當或者保養不到位很容易磕碰損壞。因此,每當練琴完畢,我都會認真地撫拭琴面,調節琴弦,使琵琶能夠保持最佳的演奏狀態。通過這些細致入微的過程,我學會了更加細心和耐心地對待琵琶和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最后,學琵琶使我更加熱愛傳統文化。琵琶作為中國古典樂器的代表,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中國風情。在琵琶的學習過程中,我了解了琵琶的起源和發展,深入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特點和魅力。琵琶的音色獨特,表現力強,能夠體現出中國傳統音樂獨有的韻味和內涵。通過學琵琶,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熱愛和興趣。
通過學琵琶,我收獲了快樂、堅持、欣賞、細心和熱愛。這些經歷和收獲不僅讓我在琵琶的世界里有所成長,也使我更加熱愛生活和傳統文化。我相信,無論是在琵琶的學習過程中,還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寶貴的經驗和體會都將對我今后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琵琶藝術欣賞心得體會篇三
籬前還盛開著一朵倔強的晚菊。
躥升的高高鐵架,樺林一般立起,黃土吞噬了綠,
期盼的人兒,多少焦急,多少嘆息?
女人們,舞起刺啦啦的`綢衣,登起車兒遠行;
男子漢,端起熱騰騰的酸辣,烈酒里燃燒粗獷,吆喝動天地。
繁燈遮不住桃林枯萎,合歡樹上,
喜鵲喳喳唧唧,剪不斷,理還亂,是蝸居。
冰凌遍地,枯葉也隨西風而去,
路人,卻依舊五彩紅衣;彼岸鞭炮聲喜氣洋溢,
我的北原,躁動的運河之城,
平安夜,狂歡日,如藍紫流云依依。
運河的船兒,梭一般忙忙碌碌南來北去,
望那寒霜高樓,朦朦朧朧,小橋流水,青瓦新梯。
竹林寺外,一枝燃香繚繞遙遠天際,
雪花靜靜連天落,融入囊中那片轟鳴的羞澀里。
是殘秋!緊閉閑窗,風凜冽,塞外胡笳,夕陽簫鼓,
猶抱琵琶,撥一曲空弦錚錚如急雨;
屋檐下,那只倭瓜仍在雪中默默地掛著,
推開籬門,吱吱呀呀,舀一瓢西山湖水潤枯枝。
琵琶藝術欣賞心得體會篇四
作為中國傳統樂器中的重要代表,琵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魅力。在中國古代,琵琶是娛樂宴會和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樂器,也是歌舞以及戲曲表演的伴奏樂器。如今,雖然在現代流行音樂中琵琶的應用并不廣泛,但它依然深受許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我最近有幸參加了一場琵琶音樂會,感受到了琵琶的獨特魅力,深受啟發。本文將從各個方面探討我對于聽琵琶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音樂之美
聽琵琶的一大樂趣在于發現其中所蘊含的音樂之美。琵琶的琴頸和琴弦分別代表著音樂的語言和表達方式。演奏者靈巧的指法和動人的琴音相互呼應,使得琵琶音樂具有了獨特的韻味。尤其是當演奏出那些優美而悠揚的旋律時,我仿佛置身于動人的音樂世界,儼然忘卻了一切煩惱與疲憊。琵琶的聲音溫婉動聽,悠揚而不失剛勁,令人陶醉其中,倍感愉悅。
第三段:情感的傳遞
琵琶的悠揚琴音不僅讓人感受到音樂之美,更能夠傳遞情感。琵琶是一種能夠表達深層情感的樂器,演奏者表情的細膩變化和琵琶音色的和諧交融,都能夠將演奏者內心的情感與聽者產生共鳴。有時候,演奏者的演奏如同一首詩,用琴音講述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一段段激情四溢的琵琶曲中,我仿佛聽到了戰爭的慘烈、愛情的悱惻、山川的廣袤和人民的奮斗。琵琶的音樂能夠激起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情感世界。
第四段:文化意義
除了音樂之美和情感的傳遞,琵琶還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作為中國傳統樂器之一,琵琶承載了大量的歷史文化背景。自古以來,琵琶就是文人墨客傾訴情思的重要載體。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琵琶經常被作為詩人表達情感和抒發心聲的象征。正是因為琵琶具有這樣的文化意義,它才能夠一直流傳至今并吸引著眾多音樂愛好者。通過琵琶音樂,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文化底蘊,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心境,并增進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理解和欣賞。
第五段:個人體會與感想
通過參加這次琵琶音樂會,我深深體會到了琵琶音樂的魅力和其所傳達的情感內涵。這種獨特的樂器,不僅通過音樂之美讓人陶醉其中,還能夠通過琴音傳遞情感和表達文化意義。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樂器,深深被其所打動。作為一個普通的聽眾,我下定決心要進一步學習琵琶,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種樂器的獨特之處,并通過琵琶音樂來豐富我的生活。
總結:聽琵琶的心得體會,就像一番心靈之旅。在琵琶的音樂海洋中,我們享受著音樂之美,感受著情感的傳遞,并認識了琵琶所承載的文化意義。聽琵琶,并不只是僅僅享受美妙的樂曲,更是了解中國傳統樂器的獨特之處和背后的故事。通過琵琶的音樂之旅,我們可以體驗到無與倫比的藝術之美和文化之韻,這也是我們要一直堅持去學習琵琶的原因。
琵琶藝術欣賞心得體會篇五
琵琶是中國民樂中的一種,是古代從西域傳過來的。它的聲音時而高昂,時而低沉,時而豪放,時而婉轉……要問我是怎么學會的呢?請接著看下去吧。
我回到家,就問爸爸同不同意,他說:“你想學就學吧,但你要學什么樂器呢?”我二話不說就選了琵琶,爸爸拿出手機,報好了班。
到了星期一,我帶著新買來的琵琶,膠帶和指甲去二樓的音樂教室,胡老師已經在里面等著了。后面陸陸續續又來了幾個新學生。
胡老師先教我把指甲粘在膠帶上,然后分別包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上。再教我用大拇指來彈,用食指來挑。這可不是最難的!我還要用左手的四根手指(除了大拇指)來按住弦,再用右手來彈,才能彈出準確的音。一開始,我感覺痛苦不堪,手還勒出了一道道紅色的痕跡……但是現在,我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
為了彈更難的曲子,胡老師讓我把后三個手指也包上膠帶,再教我更多的手法,比如說輪指、半輪、揉弦、泛音……甚至還有鋼琴譜中的琶音呢!學琴的過程非常精彩而有趣,可是練琴的過程卻枯燥而無趣,在無數個日夜的練習后,我才慢慢適應了。
就這樣過了快四年,我已經準備考六級了,同時我也成為了學校民樂團的一員,也算是胡老師的“老學員”了。琵琶已經伴隨我多年,它曾帶給我熱烈的掌聲和喝彩,更帶給我無盡的歡樂。
琵琶藝術欣賞心得體會篇六
《琵琶行》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被譽為“史詩式杰作”,被廣泛傳誦和演唱。本文將結合個人閱讀心得,就《琵琶行》這一古典名著進行體會和反思。
【Body Paragraph 1】
《琵琶行》從一個奄奄一息的琵琶女的視角描繪了她與莊園主一對戀人的愛情故事,揭示了社會的歧視和壓制。這首詩以填詞、賦曲方式呈現,歌中包含豐富的意境和表現手法。琵琶女在薩頂頂的演繹下達到了史詩的風范,音樂與文學相結合,成為一首永不褪色的經典之作。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會被琵琶女生動的敘述和深刻的含義所感染并深深地感動著。
【Body Paragraph 2】
《琵琶行》描述了一個東施效顰的故事情節。琵琶女的容貌本不高雅,只是因為琵琶聲使得她在群眾中受到關注,從而變得美麗動人。但即便如此,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俗中,美貌也無法改變人們對琵琶女的歧視和鄙視。我們看到詩中對人性的描繪,深深地感受到了權利、地位和相對的不可同等性,我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和觸動,并不禁反思我們自己的價值和處世原則。
【Body Paragraph 3】
《琵琶行》其中有許多的哥特式意境,包含著詩歌與音樂的完美結合,琵琶女在歌唱中抒發出自己的內心感情,達到了幾乎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美麗,在音樂中,我們仿佛聽到了琵琶女對愛情的傾訴,感受到了她對世界的觀感和態度。我們從中獲得心靈的觸動,深深感受到文學和藝術的力量,甚至忍不住向往著能成為一位優秀的藝術家。
【Body Paragraph 4】
《琵琶行》通過琵琶女的那一個傳奇的故事,抒發出對生命的感慨和對愛情的執著。在這個世界上,許多美好的東西,如同琵琶女被人們看似,被外表所蒙蔽而無法認清。這深深地反映了人們的偏見和無知。論美貌與勇氣,琵琶女并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她表現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對愛情的執著。她是一個充滿智慧與體貼,內心強大的女性形象,在她的表現之下,我們不單可以感受到人生的苦澀和命運的無奈,更重要的是獲得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啟示。
【Conclusion】
《琵琶行》描寫了琵琶女的傳奇一生,到處都是充滿了傳奇的意味,在其內標明了思想內涵,語言表達的美妙和形象呈現力。在詩歌音樂的完美結合下,它成功地展示了一個真摯的愛情故事,展現了人類深刻的命運和美好價值觀。在這首史詩式的出演中,我們不單可以感受到文學與音樂的美妙,更可以獲得精神上的啟示和靈魂的震撼。通過這種方式來感受琵琶女的一生,我們在反思人生與理性探究道義的同時,也能發揚我們的藝術和文化精神。
琵琶藝術欣賞心得體會篇七
比起西洋樂器,我似乎對民族樂器更情有獨鐘。在眾多民族樂器中,玉珠走盤的琵琶;凄婉悠的二胡;高亢嘹亮的嗩吶,可其中我最喜愛琵琶,大抵是小學便開始學習,有了感情,慢慢地心有所悟。我和我的琵琶的故事從此開始。
開始學習琵琶,覺得它笨重且單調。可待到長大,才發覺她的不一般的魅力,它能為我代言,替我發聲。
抬起手指,輕撫琴弦,琴為心聲,煩惱頓消,不由想起兒時那些日日夜夜練琴的時光。起初,剛接觸琵琶時,興致勃勃,愛不釋手。
明明一竅不通,偏要亂彈一氣,擺出大家高手的姿態,還要父母的夸贊和評價。那時,他們不說話,只是笑笑。
慢慢地懂得些彈琴的技巧了,興趣卻隨著緊張的學業日漸消散。于是,琵琶便被遺忘在時間的角落里了。
曲盡琴亡?當我對老師說想要放棄時老師平靜地看著我,只慢慢說了一句:“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我雖不曾細想我的未來,卻不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后悔。思忖良久,我用力搖了頭,“我還能繼續試試嗎?”我轉身拿起琵琶,吹了吹盒子上的灰,打開了它。一打開,那琵琶宛若金子一般,在我眼里充滿了光芒。我拿出這個珍寶,抱在身上,彈了一個音,剎那間,以前我和我的琵琶的一幕幕都閃現出來。
當指縫中溜走的時間化為夜補晝忙脫下的青絲,我希望得到的不只是蒼白徒勞的安慰,而是隨風飄揚的裊裊琴音。
自此我邊苦學功課邊苦練琵琶,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來到琴房練習新曲,手指在琵琶的細弦中飛舞,心兒也隨指尖的琴音飛揚,盡管心知肚明我的天賦并不高。但我依然堅持彈奏,手指腫起的水泡里有著隱隱的血絲,一彈琴手指就被磨得生疼,但我咬咬牙纏上一層層膠布繼續苦練,直到指尖和心兒都自由如入無人之境……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熱愛,它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回饋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