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聯壇流傳一副以四季入聯古代的妙聯:“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東門樓上,南京人唱北西廂。”令人拍手叫絕的是,此聯用復姓“夏侯”、書名《春秋》、地名“南京”、劇目《西廂記》與“春夏秋冬”四季名和“東西南北”四方位完美地結合起來,貼切自然,天衣無縫。
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金圣嘆也工對句,據說有位聯友出聯求對:“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買東西。”金圣嘆見他用四個方位詞入聯,便巧妙地運用“春夏秋冬”四個節令嵌入聯中:“少老頭,坐睡椅,由冬至夏讀《春秋》?!鄙下摰摹皷|西”是化方位詞為名詞,下聯的“春秋”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化季節詞為古籍名,這樣精妙的對聯并不多見。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任山東濰縣縣令時,有一次一個窮秀才前來告狀說:“愚生為主家公子教書,雙方議定每年俸金八吊。我執教已一年,主人卻分文不給,說我不會教書,求大人做主索討學俸?!编嵃鍢蚵牶髮π悴耪f:“你是真才實學還是才疏智淺,且讓我出個上聯考考你?!庇谑撬钢鴳覓煊谔蒙系囊槐K大彩燈吟出上聯:“四面燈,單層紙,輝輝煌煌,照遍東西南北?!毙悴怕犃T思考片刻,用下聯道出他一年四季辛苦的狀況:“一年學,八吊錢,辛辛苦苦,歷盡春夏秋冬?!编嵃鍢蚵犓麑洳粌H工整,而且情真意切,遂聘請秀才到縣衙給自己當助手,并責令那個賴賬的豪紳加倍償付學費。
清代四川有名的才子李調元也是個對句高手,有一年他與夫人久別天涯,大難不死,夫妻團聚之時,夫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上聯:“月圓月缺,月缺月圓,年年歲歲,暮暮朝朝,黑夜盡頭方見日。”李調元聽罷,也以同樣心情用“春夏秋冬”嵌聯吟對:“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夏夏秋秋,暑暑涼涼,嚴冬過后始逢春。”這副妙聯用反復、重疊手法表達悲歡離合的真愛摯情,至今仍為人贊美。
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為揚州“樂善庵”撰一聯:“有月即登臺,無論春秋冬夏;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東西?!贝寺撝两衲捴巳丝?。清乾隆年間,江西萍鄉才子劉鳳誥進京趕考,得中探花,但因其貌不揚,乾隆皇帝親自出對試其才:“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辈湃A橫溢的劉鳳誥當即應對:“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為探花郎?!币粋€以“東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題,天子天象,氣勢不凡,一個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應對,尤其后三字的“探花郎”一語雙關,令人擊掌贊嘆。
善于將四季嵌入對聯進行廣告宣傳,是文化人的拿手好戲。明代詩人唐伯虎替某酒店書寫過一副很有氣魄的廣告對聯:“釀成春夏秋冬酒;醉倒東西南北人。”日前,一位聯友向我推薦他在杭州西湖“仙樂處酒家”看到的一副對聯:“翹首望仙蹤,白也仙,林也仙,蘇也仙,我今買醉湖山里,非仙也仙;及時行樂地,春亦樂,夏亦樂,秋亦樂,冬來尋寒風雪中,不樂亦樂?!边@副對聯除了妙將“仙樂”嵌入聯語外,上聯句句用“仙”,白、林、蘇分別隱指李白、林逋、蘇軾三位善飲的酒翁,下聯句句含“樂”,整副對聯仿佛一幅心曠神怡的四時行樂圖。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F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岳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褒堫^”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后,主祭人宣讀祭文,并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后,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余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后,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于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鐘馗像
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愿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瘧疾痊愈,于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于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于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边@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捍朔N習俗,盛行于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1809—1852),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1809年4月1日出生在烏克蘭波爾塔瓦省密爾格拉德縣大索羅欽鎮的一個地主家庭里。
果戈理自幼在農村長大,從小受到藝術的熏陶,尤其喜愛烏克蘭的民謠、傳說和民間戲劇。由于父親早逝,他離家去圣彼得堡謀生,曾經在國有財產及公共房產局和封地局先后供職。正是在圣彼得堡的這段經歷令他飽嘗世態炎涼和小職員度日的的艱辛,使他看到了嚴酷的社會現實本質,官場的黑暗與腐敗,是對普通民眾身受的苦難非常理解。這些都成為他日后文學創作的素材和動力。
圣彼得堡在果戈理文學生涯中是一個重要的城市。正是在這里,果戈理結識了當時著名的詩人茹可夫斯基和普希金,這對于他走上創作道路有很大的影響。他與普希金的友情與交往傳為文壇的佳話。
才華橫溢的果戈理一生痛苦而短暫,但是創作的作品卻成為世界名著流傳至今。
1831年至1832年間,果戈理以小說集《狄康卡近鄉夜話》步入文壇,年僅22歲。這部小說集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創作相結合的產物,被普希金譽為“極不平凡的現象”,從而奠定了果戈理在文壇的地位。作品筆調幽默、清新,結合了優美的傳說、神奇的幻想和現實的素描,描繪了烏克蘭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謳歌了普通人民勇敢、善良和熱愛自由的性格,同時鞭撻了生活中的丑惡、自私和卑鄙。
除了寫作以外,1834年果戈理還曾在圣圣彼得堡大學任教職,不過為了專門從事文學創作一年多后隨即棄職。在此期間,他相繼出版了《密爾格拉德》和《小品集》(后來又稱為《圣彼得堡故事》)兩部小說集,這些作品標志著他創作上的一個新階段。果戈理將諷刺的筆觸轉向了揭露社會的丑惡、黑暗和不平,對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特別是1837 年普希金不幸逝世之后,他將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度,無愧地站在普希金遺留下的位置上,共同成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果戈理的文學成就除了小說以外還有諷刺喜劇。1836年4月,著名喜劇《欽差大臣》在圣彼得堡亞歷山德拉劇院上演,轟動了整個京城。該劇逼真地反映了俄國專制社會的種種弊端和黑暗,從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僚階級的丑惡和腐朽。成為聞名世界的文學作品。
1835年起,果戈理開始《死魂靈》的創作,這部沒有完成的作品是果戈理他作達到頂峰的標志。《死魂靈》的第一部終于在1842年問世。這是一部卷帙浩繁、人物眾多的宏篇巨制,通過對形形色色的官僚、地主群像的真切、生動的描繪,有力地揭露了俄國專制統治和農奴制度的吃人本質,極大地震撼了整個的俄羅斯。后來,他在極度的苦悶中將先后兩次寫成的《死魂靈》的第二部手稿,也先后兩度付之一炬,果戈理的一生而窮困短暫,終身未娶,于1852年3月4日與世長辭,年僅43歲。臨終前,果戈理在精神上已經完全為向他施加不良影響的馬蒂厄神父所控制,他地說服果戈理放棄文學,獻身上帝。果戈理聽從馬蒂厄神父的旨意焚燒了《死靈魂》第二卷的手稿,在封齋期以常人忍受不了的方式守齋,每天只吃幾調羹燕麥糊和一片面包。夜里,為了不讓自己做夢,他努力克制自己不睡覺。守齋的結果接踵而至,他終于大病一場。在20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創作了系列佳作極大地豐富了俄羅斯文學的寶庫,終于成為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一代宗師。除了自己的造詣以外他還影響了一大批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如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岡察羅夫、赫爾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陀斯妥耶夫斯基曾坦言道:“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從果戈理的《外套》中孕育出來的?!惫昀肀蛔u為“俄國散文之父”,而普希金是俄國文學中的詩歌之父,因此,他們兩人一向被譽為俄國文學史上的雙璧。
戈理主要的作品有:《五月之夜》(或:女落水鬼)(1831)、《圣誕節前夜》(1832)、《伊凡?費多羅維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媽》(1832)《舊式地主》(1835)《伊凡?伊凡諾維奇和伊凡?尼基福羅維奇吵架的故事》(1834)《涅瓦大街》(1835)、《鼻子》(1836)、《畫像》(1842)、《外套》(1842)、《馬車》(1836)等等。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1、兒童節,祝你重回童年,快樂相連!
2、小時候的大書包裝著沉甸甸的夢想,上學時的鉛筆盒滿載五彩斑斕的愿望,稚嫩的雙眼渴盼成熟后的光芒,回味童年,記憶的歌聲嘹亮。兒童節快樂!
3、臉上保留一份童真,胸中藏有一顆童心,走路擺出一份童趣,嘴里哼上一段童謠,偶爾說上一句童言,六一到了,愿你六一兒童節快樂。
4、六一了,讓我們重溫童年快樂,體味單純的快樂!
5、快樂不在年齡大小,能夠天天開心就好,能放松則快樂,能忘懷則知足,能溝通則豁達,能知足則幸福!六一兒童節來臨,愿您一直做個“快樂的超齡兒童”!
6、各路童子都來到,讓你六一過得俏。
7、圈水瓶圈不住似水流年,釣紙魚釣不回奔波歲月,點鞭炮點不響曾經的嬉鬧,糖果票兌不回兒時的歡笑!兒童節又到,祝我們童心永遠不老,回憶永遠美妙!
8、六一兒童節,人人喜洋洋。小孩穿新衣,美味盡情嘗。父母在一旁,心中也歡暢。工作拋一旁,壓力去天堂。一家全歡笑,其樂無窮樣。祝六一節快樂!
9、當你回憶童年時笑了,說明長大了;當你回憶童年時哭了,說明懷念了;當你回憶童年時感慨了,說明成熟了;人成熟,心純粹,兒童節,祝你童心永葆!
10、六一兒童節到了,愿你與孩子一起,再次走進他們的世界,再一次感受童年的美麗!
11、童年,曾拾得一毛錢。買了一大堆杏子,叫上幾個童伴,吃得牙都快酸掉了,卻都在說:“很甜,很甜”。兒童節快樂哦!
12、小時候的哭,小時候的笑,小時候的無理取鬧,小時候那么美好,抽個時間做個總結報告,或許就能忘記煩惱。六一兒童節,愿你自在逍遙!
13、六月一日兒童節,穿上新裝就雀躍;煩惱就哭歡樂笑,何必心里彎彎繞;童年往事真美好,天真無邪哪里找;生活簡單不求巧,你我快樂無煩惱!
14、親愛的小寶,兒童節快樂。
15、讓靈魂做一次深呼吸,呼出一口濁氣,吸入一股靈氣,納入天地的清風。就在今天,不再察言觀色,不再瞻前顧后,給快樂放縱的空間。兒童節快樂!
16、兒童節到來之際,愿你永駐花般笑顏!
17、六一,把難忘的童年回想,把有趣的童年記住,把美好的童年延續!
18、祝你們六一快樂,永遠做棵快樂幸福的向日葵,每天笑容燦爛又美好,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健康成長。
19、六一兒童節,愿你萬事順利,身體安康如意,祝兒童節日快樂。
20、六一節,送祝福,好運氣,排排坐,事業好,萬事利,感情順,心情爽,生活棒,節節高。祝六一快快樂樂,多微笑,常聯系,童心在,萬事如意!
21、兒童世界多美好,開開心心無煩惱。童稚一片惹人笑,身邊萬物都奇妙。想象豐富多創造,前途光明陽光耀。愿你永葆童心人不老,童真童趣樂淘淘。祝六一節快樂!
22、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
23、六一到了,小朋友揮著快樂的小手,記得兒童節要快樂噢!
24、我們要沒大沒小地跟孩子們一起游戲一次,教他們玩我們兒時最愛玩的木頭人、飛機格、丟沙包、捉迷藏,讓他們知道有太多比手機和電腦好玩的東西。
25、充滿歡樂的“六一”終于來臨了,這是屬于我們的節日。祝全世界的兒童健康成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26、童年是最美妙的,充滿自信;童年是最開心的,無憂無慮。童年是花朵,童年是種子,充滿生機,富有活力,追憶童年,回味童年,快樂兒童節!
27、短信到,讓快樂與你輕輕擁抱,讓困難見你乖乖讓道,讓煩惱偷偷走掉,讓吉祥對你格外關照,讓幸福對你永遠微笑!六一節快樂!
28、洋娃娃美滋滋,唐老鴨笑哈哈,黑貓警長來站崗,葫蘆金剛也來到,吹起心愛的小螺號,唱著英文字母歌,美麗世界真熱鬧,兒童節快樂!
29、兒童節祝愿你節日快樂,事事順心,成功在望。
30、六一到了,花兒笑了;童心醒了,憂煩沒了;童真回了,惆悵消了;童趣有了,歡樂來了;童顏笑了,生活美了。寶貝,兒童節快樂!
31、六一到來,再想一回那放飛的紅晴蜓,那會眨眼的小星星,那儲存寶貝的玻璃瓶,那獨一無二的快樂和純真吧。給疲憊的心放個假,兒童節快樂!
32、童年已離我們很遙遠,童趣卻依然讓我們懷念。今天讓我們的童心連成一片,用童真讓我們真誠相伴,幸福和快樂的度過每一天。大朋友們,六一兒童節快樂!
33、春天是你的童年;鮮花是你的笑臉。你把老師!的教誨象紅領巾戴在胸前,你把哈哈哈嘮叨藏在書包里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寫著祝愿,祝大家兒童節快樂。
34、“六”一點童心,快樂無窮無盡;“六”一點童真,待人無比熱忱;“六”一點童趣,開心時時歡聚;“六”一點童年,美好永駐心間0六一”兒童節,祝你快樂無邊,幸福永遠!
35、童心未泯,是你的天性;童言無忌,是你的特色;童聲嘹亮,是你的招牌;童真無邪,是你的本質;童趣連連,是你的快樂;童顏永駐,是你的秘方。六一兒童節,愿你童心依舊,快樂永遠!
36、名利要學童心,看淡一點;生活要像童年,快樂一點;為人要有童真,純真一點;做事要有童趣,歡樂一點。兒童節到了,愿你童心永在,開心常伴。
37、六一兒童節,祝你像兒童一樣天真,像兒童一樣無慮,像兒童一樣是一朵花!
38、六一兒童節,祝愿朋友都向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快樂無憂!
39、六一到了,愿你六一兒童節快樂。
40、也許還沒有品嘗到夕陽的陳釀,也許還沒有采摘到中年的果實,也許還沒有來得及折下青春的枝葉,但你一定記得童年美麗的花朵,兒童節,一起給孩子送去祝福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